捂灰和還原燒——神奇的紫砂壺燒造技藝,商家:磁化水,能保健!

2021-01-11 問壺紫砂說

捂灰和還原燒這究竟是一個意思還是幾個意思?燒造原理究竟是什麼?許多壺友對此並不清楚,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紫砂壺的特殊燒造技藝!

捂灰和還原燒,它是一體兩面,與柴燒窯變不一樣,它變的只是表面並不是內外皆變。

作家徐風在《國壺》一書中,寫了這麼一個故事,說袁樸生和西門壽為了爭奪壺王的名號,各出奇招。最後還是袁樸生棋高一著,在燒窯大師傅武小夠的絕活下,拿到了壺王的稱號。

而這個絕活就是捂灰!

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是捂灰紫砂壺的確從清初就開始有了。我們從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來看,清早期的捂灰紫砂壺技術相對還不是很成熟,但是到了清中期,捂灰出來的效果和現在的紫砂壺就比較接近了。

那麼清代的時候是怎麼捂灰的呢?

首先要把茶壺燒熟,因為捂灰和柴燒是不一樣的,不可以把生坯直接拿去捂灰。其次把捂灰的紫砂壺,裝入瓦裡,並且在瓦缶裡面裝滿谷糠然後密封,最後就是在龍窯的爐頭再燒一次。

捂灰的原理就是:在缺氧的環境下燃燒,把瓦裡面的谷糠轉變為炭粉。再由這些碳粉與氧氣產生反應,經過一系列的化學變化以後, 把紫砂壺燒出了黑中帶青的效果。也因為不能夠吃高溫,所以只能放在龍窯的爐頭燒制,也是溫度最低的地方。

這麼一看,捂灰這兩個字是不是非常形象了呢。

還原燒是一個現代的概念。它是傳統捂灰燒制方法的科學化,即把傳統捂灰燒制一步一步分解,然後再用科學的方法重新組合而成的一種燒制方法。

不論是傳統的龍窯、還是現在的推板窯和電窯,一般情況下都是在氧化氣氛中燒制,而還原燒則是在還原氣氛中燒制。

這種還原氣氛是怎麼來的呢?盒缽裡面的碳粉,在缺氧的環境下燃燒,繼而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則具備了還原性。

一氧化碳在高溫下與紫砂泥中天然的三氧化二鐵產生反應,催生了一氧化鐵和鐵。一氧化鐵並不穩定,在500攝氏度的環境下會分解成四氧化三鐵,而後鐵與氧氣在窯爐裡面繼續發生化學反應,持續不斷的產生四氧化三鐵。

通俗一點說,就是含鐵量豐富的紫砂壺在缺氧還原的氣氛中燒制,把傳統的紫色、紅色變成了青黑色。

看到這裡大家就應該明白了,並不是所有的紫砂泥都適合捂灰或者還原燒,只有含鐵量較高的紫泥,紅泥,朱泥才適合還原燒。段泥和綠泥還原燒以後,並不會變成青黑色外表的紫砂壺。

捂灰和還原燒的紫砂壺在燒制過程中會產生兩個特性:

第一個特性:在還原氣氛中燒制,並不是所有的鐵質都會轉化成四氧化三鐵,還會有極小的一部分生成了金屬鐵,那在使用這樣的紫砂壺就會生鏽,所以使用一段時間就需要擦拭乾淨。

第二個特性:四氧化三鐵具備了微弱的磁性,可以吸磁鐵。所以有一些不良商家就以此作為賣點,說是可以磁化水,有保健功能什麼的。所以還請大家擦亮眼睛,不要上當。

因為以上捂灰和還原燒的特性,所以往往會有工藝師把這項燒制技術當做遮掩瑕疵的辦法,比如當壺體出現花泥,黑氣等等問題,往往一捂了之。但早在清末的紫砂名家陳壽珍,就已經開始把捂灰當作是一種裝飾來使用了。譬如他的壽珍三式之中就留下了非常多捂灰的作品。

這些經過捂灰還原燒的壽珍壺,色澤黑而不板,十分溫潤,經過一段時間的泡養以後,潤似墨玉,質如烏金,十分受到市場的歡迎,也是收藏和把玩的上佳之品。

好了,今天關於捂灰和還原燒就介紹到這裡,感謝您的點讚、關注、評論。

相關焦點

  • 葛軍陶坊|捂灰和還原燒究竟是怎麼回事
    雖然古人最初運用捂灰工藝或許是為了補救「花泥」了的壺,但在漫長的探索應用中,捂灰已經發展成了一門獨特的紫砂壺裝飾工藝。從前是紫砂生坯燒好第一遍後,再用谷糠掩埋在匣缽裡密封好,放在龍窯的爐頭部分再燒一次。現代人用科學一步步解構「捂灰」工藝,弄清其中的原理後,將傳統捂灰工藝科學化,這就是「還原燒」。捂灰和還原燒在本質上是一體兩面。
  • 黑金砂紫砂壺究竟是什麼樣的壺?
    那麼這種黑金砂或者黑朱泥究竟是什麼樣的東西呢,今天跟大家簡單來聊下黑料紫砂壺,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指正。黑金砂西施壺在查詢了相關礦料書籍和一些歷史資料後,發現根本沒有哪一種紫砂原礦在燒成後可以達到目前市場上售賣的所謂的黑金砂紫砂壺的效果特徵。
  • 鈞瓷、紫砂壺,哪個茶具泡茶更好?品茶之間,鈞瓷壺、紫砂壺,哪個更好?
    原來的高端茶壺市場一直是紫砂壺一統天下,現在經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的一線鈞瓷大師的潛心研究鈞壺製作技藝,並創作出了系列鈞瓷茶具作品,深受消費者喜歡,並逐漸形成潮流,與紫砂壺「兩分天下」。(紫砂壺,最為常見的茶具。)(鈞瓷茶具,近年流行,大有超越紫砂壺之趨勢。 七言文創-中潤萬鈞作品。)
  • 一代宗師顧景舟和他的紫砂壺
    訂戶要貨甚急,而剛進廠的許多藝徒,尚未掌握以手工來捻壺蓋上的「的子」(即壺蓋上的鈕)的技藝。顧景舟站出來說,「的子」的事,我和漢棠(紫砂藝術大師)包了。數以千計的水平壺全部由顧景舟把關,此壺後來俗稱「文革水平壺」。由於他的把關,這批壺的質量很高,當時出廠價4角錢一把,後來,收藏市場上漲到3000元一把。1973年,「文革」勢頭已然出現頹萎。
  • 紫砂壺的鼻祖是誰?紫砂壺最早出現於何時?
    歡迎來到小天講古今,紫砂壺的鼻祖據說是個名為供春的人,他出生於明朝中期嘉靖年間,我國自古是個器物古國,連我國的英文名也是和陶瓷相關。可見我國自古就以獨特的工藝品讓世界矚目。據說供春又名龔春原來是一個進京趕考的才子的書童,從小就聰明好學,發現廟裡和尚製作的茶壺很是精美。
  • 紫藝 說是水火難容,只因不懂窯燒
    其實對於一件成型的紫砂藝術作品,泥料和製作者只是基礎,在作品的背後隱藏的往往是不為人知的專業深度。 正所謂:七分泥,三分窯。除了作者的技藝和名氣,呈現作品的的就剩下泥料與窯燒了。如果說泥料可為父,那麼窯燒為母當之不愧。窯燒如此的舉足輕重,在大家標榜泥料的時候,我們來談談窯燒。
  • 綠泥紫砂壺是綠色的嗎?綠色的紫砂壺到底能不能用?
    這是壺友對於玩紫砂壺的一個調侃,足以見紫砂壺之魅力所在。玩壺的有很多說道,特別是買壺時,人們總是告誡那些新手,千萬別碰那些花花綠綠、造型奇形怪狀的紫砂壺。這是為什麼呢?裡面有什麼說道?其實因為市場上除了紫泥、段泥、紅泥、綠泥之外,顏色豔麗的紫砂壺絕大部分都是添加了化工色素的,特別是紫砂壺這種要過嘴的東西,就怕對人體有害。而市場上在銷售的很多綠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 100個人裡面就有1個人喜歡紫砂壺,為什麼紫砂壺的魅力這麼大?
    都說養生的第一步就是「喝茶」,每日喝兩三杯茶,具有養老保健作用。還可以起到防老,對於清油解膩,增強神經興奮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其實對比與養生喝茶,很多人是單純喜歡喝茶,為了泡壺好茶,選擇最棒的泡茶器皿——紫砂壺。
  • 秦巡和他的朱泥世界
    此外,朱泥紫砂壺透氣性好,能在壺表面形成包漿,所以越用越光亮鮮豔,其組織細密,保香性能優於其他紫砂壺。衝泡烏龍茶、大紅袍、鐵觀音等茗茶,可謂首選之茶具。朱泥壺形美質更美,細嫩滑膩,燒成後肌理效果變幻神奇。朱泥壺既有造型的藝術美,又有生靈般蠕動的質感美。業內專家稱朱泥壺有「活動著的面層感覺,生命著的肌理效果」,神奇獨特,逸趣橫生。
  • 大益益工坊:紫砂壺+茶文化 打造精緻茶生活
    而大益選擇在江蘇宜興打造益工坊,不僅是因為宜興是紫砂壺的搖籃,茶文化氛圍自古厚重,還因為宜興處於長三角的中心地區,交通便利又能輻射珠三角。被海內外譽為"壺藝泰鬥"的顧景舟,一生中也藉助模具創作過很多紫砂壺藝術珍品。在顧景舟眼裡,模具本身就是被當做紫砂壺創作的新工藝來研發的,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的創新。高雲飛說,如果一味堅持純手工,就時代特性來看,現在很少有人能做到終其一生打磨手藝。所以,模具壺的打造從當代的角度來看,依然是一種順應時代發展的手藝,並且它對技藝的要求也很高。也正是因為模具壺的出現,紫砂壺工藝才能得以延續。
  • 13道工序,還原一隻青花杯的誕生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豔、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初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窯。
  • 莊玉林:一生盡賦紫砂壺
    紫砂器的生產至今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曾有無數文人雅士將自己的詩情畫意鐫刻在陶土之上,讓它隨著紫砂壺流芳百世。現在的蜀山和紫砂有著濃得化不開的緣分,這片土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紫砂大師,比如王寅春、周桂珍、曹婉芬、張紅華等等。
  • 「非遺時光」山村工匠燒出皇城琉璃瓦
    京西門頭溝龍泉鎮有個琉璃渠村這個村自元代開始便是皇家官窯故宮紫禁城屋頂金碧輝煌的琉璃瓦都岀自這裡至今,琉璃渠村仍傳承著古法燒制琉璃的技藝窯火700年不熄本期非遺時光文旅君和您一起探訪傳統技藝之山村工匠燒出皇城琉璃瓦山村琉璃工匠,700
  • 網絡轉載... ...神奇般的人物----馬大姐,我們的榜樣值得學習
    大姐看了之後非常高興,能把她的奇蹟見證整理成資料,也非常感謝本平臺,又發給我好多照片和資料,所以在此整理編輯,供給更多的人了解奇蹟發生的原因,了解神奇的金科磁化水,讓更多的人喝上好水,讓更多的人通過喝磁化水預防疾病,改善亞健康,調整頑疾,早日健康!
  • ...網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新型強永磁農業灌溉磁化水設備實現水肥一體化
    發明大王喬養正助力陝西八掌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新型強永磁農業灌溉磁化水設備實現水肥一體化 來源:財訊網 • 2020-08-05 10:46:51
  • 顧景舟紫砂壺如何鑑別贗品
    劉海粟雅好壺藝,嘗與宜興名陶合作製作紫砂壺,名畫、名家紫砂壺,譽為雙絕。此器壺身由海粟題字「夙慧」、「壬申中秋劉海粟九十七歲」;另面刻繪梅枝,題「眉壽」、「劉海慄年九十七」等;再由景舟操刀描刻而成,是繼清代陳曼生之後,文士陶工唱合的另一佳話。完成此次合作之後數載,兩老相繼辭世,結束他們璀璨的藝術生命,徒留後人傳唱緬懷。
  • 紫砂壺—紫先生:聊聊壺鈕
    經過之前紫先生給大家講解的紫砂壺的形體結構之後,很多壺友催著紫先生再來一期關於紫砂壺壺鈕的,那麼滿足各位壺友的願望,今天壺鈕它來了。了解紫先生的應該都知道,紫先生對於壺鈕十分嚴格,因為在紫先生看來,一個小小的壺鈕卻是彰顯了紫砂壺的神韻所在,雖然看似十分渺小,但恰到好處的壺鈕對於紫砂壺整體卻起著畫龍點睛的神奇效果。
  • 還是用紫砂壺比較好呢?你怎麼選擇?
    茶具的選用優選的是陶瓷和紫砂,作為傳統式茶具中的倆位「超重量級隊員」,到底誰更使你滿意呢!紫砂和陶瓷的相互關係是什麼?最先要搞清楚,陶瓷包括了陶器和瓷器二種,二者的差別取決於,應用原材料和燒制溫度不一樣,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