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我無法說出對你的嫉妒 | 三明治

2021-02-17 三明治

二十三歲,我第一次嫉妒姐姐。

感受到這種情感,是在大我五歲的親姐姐剛生完第一胎,月子裡時。看著媽媽為姐姐操勞的背影,爸爸買菜奔波的樣子,奶奶不停地發微信過來詢問,包括我自己,凌晨熬夜幫姐姐用臉盆打水,給換完尿不溼的嬰兒清洗時,心不知為何就湧上酸楚。

我就突然覺得,家裡沒有一個人愛我了,所有人都只愛姐姐和她的孩子。

這種情感,讓我既羞愧,又恐懼。

姐姐終於懷孕了。

在那之前,她自然流產過一個沒來得及長大的胚胎,因為肛門手術又休養了幾年。得知她再次懷孕的消息時,遠在溫州老家幾千公裡之外的我也雀躍起來——這是我們下一代的第一個孩子。

家裡開始不斷收到各種快遞:嬰兒洗衣機、嬰兒身體乳 、屁屁霜、連體衣、奶瓶、尿不溼……姐姐理所當然地開始購置各種玩具,從賽車到不織布童書,她一邊嚷嚷著腰疼,一邊搭模型,織了好幾本童書,色彩可愛,縫線精巧。我問她:「你怎麼早準備那麼多幹嘛?「

她快活地說:「你知道我喜歡的嘛!「

是,我知道的。姐姐從小便是個貪玩的孩子,看到她眉骨上的疤痕,大人們就會數落她小時候如何在外與男孩瘋野,頭破血流不知縫了幾針。

翻家庭相冊,看到我未出生時,爸媽還帶姐姐去過動物園,但我十五歲才約著同學第一次一起去了動物園。小時候我沒什麼興趣,最大的樂趣就是跟著姐姐玩。

我幼兒園讀姐姐翻爛的三毛流浪記與蠟筆小新,她用木板搭起跑道驅動四驅賽車時,我蹲在跑道盡頭接著。到小學高年級,我放學寫完作業便跑到姐姐所讀的初中等她放學。一個人低著頭在走廊上踱來踱去,心虛地躲避著高大的初中生的目光;等不及了踮著腳從教室門縫裡往裡望一望,心裡嘀咕著老師又拖堂。直到門突然被打開,裡面的學生蜂擁而出,我躲在門後面探頭探腦尋找姐姐熟悉的馬尾辮。

有時輪到她值日,我提著比自己還高的拖把跑上跑下,爭著幫忙拖地。姐姐的同學打趣說:「你妹妹對你真好!」姐姐就笑笑。她跟我說,她的同學常常說她是「妹控「,經常聊天說著說著話頭就變成了「我妹「。這於我是最高褒獎,因為這說明我在姐姐心中是重要的、獨特的、不可取代的。

等到姐姐從學校解放,她載我在自行車後座上,一起駛向書店借漫畫書,每本押金一元錢,租金五角錢,可以看一星期。她總要在門口的小賣部裡買點小玩具,大方地給我五毛錢拿去抽獎。通常是「沒中獎,好可惜!「,姐姐便去旁邊阿姨那裡買一份四塊錢炸雞柳,撒上胡椒粉,我拿著小竹籤,餵姐姐兩口,自己吃一口。其實我不喜歡吃雞柳,也不喜歡吃街口姐姐最愛的煎餅加烤腸,但姐姐吃什麼,我就吃什麼。

姐姐一直有自己愛看的漫畫與小說、愛玩的玩具、愛吃的零食,她有零花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我沒有錢,也沒有喜好,姐姐喜歡什麼我就喜歡什麼。到現在,我和媽媽都能一一列舉出姐姐當年所愛煎餅鋪子、瘦肉丸、水煮串的店名,但媽媽問起我愛吃什麼時,我總是吐著舌頭說:隨便。

2000年初,爸媽借錢蓋了房子,住進新家,姐姐和我終於有了自己的房間。兩張一模一樣的純白書桌,一張純白大床,一個純白柜子,柜子的抽屜裡裝滿了姐姐的寶藏,在外側是糖果罐子,裝滿拿著武器的塑料戰士或怪獸,最深處則藏著姐姐偷偷買的漫畫書。我沒有什麼私人財產可以裝點房間,更像是一個借睡在姐姐房間的旅客。

我們共同守護著姐姐的寶藏,與爸媽斡旋對抗。姐姐初三那年,爺爺把她珍藏的三大箱漫畫書當廢品賣了,姐姐哭了整整一周。我只能在旁邊陪著,安慰不來,低著頭默默後悔以前吵架時,還拿漫畫書要挾過姐姐。

我知道那些東西對姐姐來說有多麼珍貴。

沒有生出兒子,這在我出生以後漫長的歲月裡屢屢成為奶奶責罵媽媽的理由。媽媽懷二胎時是20世紀末,計劃生育在溫州農村仍留有縫隙,B超查出女孩時,媽媽曾被奶奶命令打胎,抗爭後我才倖存。

出生後媽媽把我放在自己身邊帶,多我五歲的姐姐則由奶奶帶大,似乎多了幾分長女如子的野性,打扮、喜好,都像個假小子。我喜歡百變小櫻和美少女戰士,但姐姐看《數碼寶貝》和《火影忍者》,喜歡的玩具是遊戲王卡牌、四驅賽車和樂高積木;她從不穿裙子,聽說是小學時候穿被男生嘲笑過,心裡留下陰影。或許奶奶覺得家裡缺個男孩子,便把姐姐當男孩養,又或者姐姐也曾幻想自己是男孩。連爸爸長大後也跟我說:「你姐姐,從小就男範,倒外面瘋的。「

姐姐帶著我去田野裡捉蚯蚓,烤紅薯,回到家吃晚飯遲了,挨批的總是姐姐。有一年春節,姐姐帶著我和鄰居一群孩子放鞭炮,結果我伸手拿了一個沒炸開的炮,手指頭炸開了花。姐姐懇求我:「不要告訴媽媽!」

我抹乾眼淚說好。那兩個星期,我都將左手手指遮遮掩掩,生怕媽媽發現我手指上深紅色瘀血凝結成的小山丘。幸好媽媽爸爸都沒發現,我為自己保護了姐姐,棋高一著而感到慶幸。我特別擔心爸爸和姐姐吵架,然後姐姐會滿臉通紅憤怒地哭著跟我說,她恨透了爸爸,長大以後絕不養他。

奶奶帶大了姐姐,自然跟她更親,但我不知道為什么爸爸偏心我。全家人都心照不宣,只有爸爸矢口否認。姐姐調皮,叛逆,亂花錢,每每被爸爸罵,都倔得像頭小牛,光腦門漲紅得快要爆炸; 我則一直乖順地像只羊羔,安分守己。

那時我們還小,當然不懂把管教看作愛。我覺得姐姐對爸爸的仇恨是合理的,他確實對姐姐太壞了。我只能給姐姐遞紙巾,說,沒關係,你以後不贍養他,我養。

姐姐數學不好,初三時候上補習班到很晚,我和媽媽便牽著手去補習班接她放學。我只記得補習班的某個男孩和姐姐關係蠻好,會給我買冰淇淋吃,卻不記得媽媽憂心忡忡和補習班老師的對話。姐姐終究沒有免費考上縣城的高中,家裡因為蓋房子欠債,也沒錢給姐姐公費上學,姐姐便進了鎮高中。

而我卻從未擔心過學習成績的事情。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我當了六年班長,代表班級參加級段參加講故事、朗誦、唱歌、作文、書法比賽,拿第一名回來。小升初時,我被縣城重點初中免費錄取,然後順理成章升到重點高中。和媽媽姐姐一起走到小鎮的街上,遇到媽媽認識的阿姨,對方總會說:「哦,這個就是狀元啊!真有福氣,你給你媽媽省了很多錢呀!」

我帶著害羞的笑心裡快樂,媽媽也是。姐姐會是什麼表情呢?我從未注意過。我好像習慣了被誇獎,從小便是。媽媽自己就跟我說過,我遺傳了爸爸桂圓一般烏黑圓溜的大眼睛與媽媽的櫻桃小嘴,而姐姐則遺傳了媽媽的單眼皮(在媽媽雙眼皮手術之前)和爸爸的厚唇。

「你呀遺傳優點,她盡遺傳缺點,不知道怎麼回事。「媽媽說這話時嘆氣,透露出可惜,我則一邊慶幸自己一邊同情姐姐。媽媽一直宣揚自己從不偏心,只會在我面前這麼說,生怕姐姐聽到。

可姐姐怎麼會不知道呢?媽媽帶兩個女兒出門,叔叔阿姨們會誇我長得好看,像爸爸,然後轉向姐姐說,大女兒長得像媽媽。姐姐問我,你覺得爸媽偏心嗎?

我心虛地回答,爸爸應該是偏向我的,奶奶是偏向你的,媽媽是公平的。對於媽媽,我們倆是一樣的。姐姐不置可否。

到了青春期,姐姐繼續發揚自己的假小子路線,短髮配黑框眼鏡,穿著趨於中性風,我們全家人都說她像湖南衛視超級女聲裡的周筆暢。

姐姐的音色確實也像周筆暢一樣磁性低沉,但她的夢想是當漫畫家。高中時文化成績不好,姐姐自己提出要讀美術。爸爸強烈反對,「學畫畫能有什麼出息?「

姐姐又和爸爸大吵一架,差點決裂。但她還是勝利了,隻身到杭州去學畫。那段時間,她連春節都沒回家,在杭州郊區老鷹畫室裡,每日從早畫到凌晨,偶爾去外面的林子裡寫生。

畫室就在中國美院的旁邊,被翠綠的林木與碧山環抱。透過中國美院的外牆望進去,可以看見裡面頗具設計感的建築。那是姐姐的夢想之地。

但所謂夢想,或許實現不了才叫夢,只能想。姐姐高考分數線雖然能上美院,卻被媽媽說服選擇了重慶西南大學美術教育免費師範生,因為媽媽說,免費師範生四年學費全面,發補助,畢業還包分配工作。

姐姐順從了。而這只是順從的開端。

重慶離溫州不算近,大學裡姐姐半年回一次家。她每次回家都像變了一個人 ,帶來陌生而新鮮的氣息。我跟著她聽2010年代初流行的獨立民謠、日本歌手,看是枝裕和和李安,讀原野哉和白先勇。 這些名字在初高中時代以與姐姐的共同回憶留有一個模糊的影子,直到我進入大學以後才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那時候文藝青年的概念流行起來,姐姐就是我心中文藝青年的模樣,穿麻布褲子,袖口兜風,看書,畫畫,用單反拍照。我對這一切帶有好奇與敬畏,笨拙模仿,並不像。我還有更要緊的數學題與命題作文。

姐姐在媽媽的安排下畢業後回到小鎮中心小學當美術老師,我去了北京上大學。按照溫州風俗,工作了的女孩子便可以開始相親。相親第一面總是看臉,即使姐姐穿上媽媽做的裙子與高跟鞋,也仍屢戰屢敗。姐姐的挫敗給了媽媽更多指使空間,也讓她丟失了更多信心。在媽媽的指示下,姐姐順從地接受了雙眼皮手術。「這有什麼?我姑娘時候也做了雙眼皮,還文了眼線呢。「

那時我漸漸接觸到城市文化,讀了很多書,見到更多人。我不再是姐姐的跟屁蟲,可以開始與她平等交流婚姻、性、事業、人生的話題。我對她吐槽溫州男人的膚淺,並將讀到的女性主義理論一股腦倒出去。

姐姐聽在心裡,但卻無奈。她跟我提起過大學裡互相喜歡過的一個男孩。「為什麼不在一起?」我問。

姐姐說,他是貴州農村裡的,家裡很窮,是真窮,養豬的那種,媽媽不會同意的。

女性主義對溫州的相親毫無指導意義。就在姐姐向我哭訴自己嫁不出去後的幾個月,我便從媽媽那裡聽到了婚禮的消息。在溫州,只要兩人各方面「合適「,相處融洽,雙方家長會緊鑼密鼓地推進婚姻的進程:大到哪家出房,哪家買車,小到糖果包應該選什麼包裝。

婚禮上,姐姐穿著白色婚紗與大紅色高跟鞋 ,頸部與手腕都被黃金套住,假睫毛蓋住雙眼皮,第一次被打扮地像個女生。在教堂牧師證詞時,我們一家三個女人都哭了。

我想,這是姐姐人生中的高光時刻,姐姐也可以漂亮,也可以像公主一樣,萬眾矚目。

我多麼希望這樣的時刻能多一些啊。

姐姐在大學畢業後曾有過要留在大城市的抗爭,但最終順從了媽媽。回到小鎮,她一生的人生軌跡似乎都清晰可見了——結婚,生子,與父母牢牢綁定在一起度過一生。

而我離家,則漸行漸遠了。我去了幾次美國,讀了幾本書,聽了幾位教授的課,變得憤世嫉俗,總喜歡與父母頂嘴。我不再是以前爸爸的小綿羊、媽媽的小棉襖了。「我以後打算環遊世界,或者去國外生活。」我對姐姐說。

「好啊,去啊,走得越遠越好。「姐姐說。

「那爸媽怎麼辦?「溫州傳統家庭道德感仍然束縛著我。

姐姐說:「我在啊。反正對我來說,你在美國和你在北京沒有區別。都是一部手機的距離。「

姐姐也有後悔的時候。她吐槽姐夫下班就玩遊戲,不上進,不主動做家務,處理母親老婆關係做法不恰當。負能量累積時,她哭著打電話來埋怨,認為是媽媽一手促成了她的「失敗「婚姻。

「那你當初為什麼要聽媽媽的?「我的質問更具體了一步,」大學畢業,為什麼要回來?「

姐姐久久沉默。「因為我沒有自信自己能在大城市過得好。我還是需要媽媽。」

我冷冷地說:「所以,那你就要容忍媽媽幫助你作出的選擇。」我讀了太多書,分析婆媳問題時也像解題一樣,用縝密邏輯與理論客觀分析,一副說教模樣。我心平氣和地總結,凡是人都有瑕疵,並一一列舉姐夫對她的包容與她的不是。

姐姐恨恨地問:「你站在哪邊?」

我像是得逞了似的說:「我站在真理那邊!」就差右手抱書,左手舉起火炬。

我對自己的「學問」是這樣充滿自負。

自負過頭,定會露出馬腳。

2020年疫情席捲而來,因為被關在家裡,因為世界範圍內掀起的反全球化與政治矛盾,我的「逃離計劃」泡湯。而在小鎮上,這個小家裡,對於奶奶的封建、爸爸的專制,我像個刺蝟,全身豎起展現最尖銳的反對。我跟媽媽說想死,跟爸爸大吵大鬧,他們帶我去看醫生,我把醫生開的藥丟在垃圾桶裡。

媽媽問姐姐:「她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姐姐只冷冷地說:「我早就知道,她遲早會出問題。」

在媽媽眼裡,從小到大優秀的乖乖女兒,一下子性情大變,這是她無論也無法理解的。但媽媽並不願理解姐姐所搬出的原生家庭理論。她從未聽說過弗洛伊德。怎麼會呢?自己一生勞碌,已經給女兒提供了力所能及最好的物質條件了呀?自己也從未要求女兒做過什麼呀?

姐姐問我,你為什麼要努力學習呀?

我仔細想了想回答,以前是為了讓全家人高興,現在就是習慣了。

姐姐對媽媽說,你看,她從來就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她就是為了你們活著。

在溫州,只要沒工作,就是小孩,可以一直收壓歲錢。我讀到研究生,也每年收壓歲錢。但我無法跟媽媽說,我覺得自己還是個需要關愛的小孩; 我也無法對姐姐說出嫉妒。一直眾星捧月的我,有什麼資格說嫉妒呢?對於小孩來說,世界只是繞著自己轉的; 但對成人來說不是的。

而長大的過程是痛苦的。

姐姐讓我住到她家,一方面幫她做飯做家事,一方面是換個環境散心。有天我翻箱倒櫃,翻到一本黑色硬皮筆記本。我前幾年就看到過姐姐的日記本,但總是抱著「跟我沒什麼關係」的態度漫不經心地掃幾眼,從未放在心上。

我翻開這本黑色的硬皮筆記本裡,查看日期。時間從2015年暑假開始,在頭幾頁上,姐姐潦草地寫著:

2015年8月

今天是給妹妹擺酒的日子。……我感到這一切都與我無關,整個世界都拋棄了我。

那是我高考放榜後,被北大錄取,按照農村慣例,父母要擺酒宴請親戚朋友。姐姐在考上大學時家裡也擺過酒,只不過屬於我的這次宴席更盛大,更深刻,給父母和家族都帶來了更多的榮耀。擺酒那天我站在酒店舞臺上拿著話筒說了很多話,感謝爸爸媽媽老師同學之類的,對著上百人的酒桌。姐姐在哪裡呢?我確實不記得了。

我才發現姐姐更大的秘密,我從未了解或企圖了解的秘密。那麼久以來,我像跟屁蟲一樣在姐姐身後亦步亦趨,如影隨形,卻不知不覺用自己的影子覆蓋住她的光芒。我是妹妹,從小察言觀色,避開姐姐曾踩過的坑,一路順風地成長。

但姐姐從未顯示出對我甚至一絲的嫉妒。唯一一次吵架,是她拜託我幫她修改論文時,我一邊改,一邊口無遮攔地嘲諷她寫得差。成年以來,姐姐第一次如此怒氣衝衝地質問我,我驚呆了,陷入極度恐懼中,認錯、乞求、安慰——仿佛自己又變成了小時候那個妹妹,時刻害怕失去姐姐而處處討好的妹妹。

姐姐一定也曾討厭過我吧,我的優秀與乖巧,對於她的叛逆來說,不就是一種背叛嗎?我自以為是的說教,作為姐姐,又如何能聽進去呢?我對她的剝奪與遮蔽,很難不讓人討厭吧?

這先天的優勢,給我帶來莫大的愧疚。所以小時候我用聽話拼命填補自以為的姐姐的失落,為沒來由的罪責感遮羞; 長大後,我又企圖站在高點為姐姐提供所謂的幫助。太徒勞了,我只是姐姐生命中很小一部分,影響不了她的人生走向。

我跟姐姐談起黑色筆記本的事,才知道原來她也在高中看過學校心理醫生。我這才發現,姐姐的月經初潮、在學校受到的校園霸凌、學業壓力帶來的抑鬱、早戀,我都缺席了。我所了解的姐姐,只是冰山一角。

「為什麼我從來不知道?」

「你在學校寄宿,爸媽也不會跟你說的。」姐姐平靜地說,「我們生長在相同的家庭裡,多少會有相似的心理問題。其實我一直覺得媽媽從小就給我們灌輸她一直對我們很好,為了我們犧牲了很多、很拼命的觀念,說到底,真的是為了我們嗎?不是為了她自己嗎?媽媽養我們是為了什麼呢?」

我笑起來:「你是覺得媽媽給我們洗腦了嗎?」

姐姐不置可否。小時候,在我眼裡,爸爸媽媽需要我努力去討好,免得被遺棄;長大後,他們又一度成了我渴望逃離的那群人。姐姐像是生活在鏡子另一面的平行世界,與我映照著,卻永遠觸不到。

我們那麼相似,卻又截然不同。

我問剛剛成為人母不久的姐姐:「你真的愛孩子嗎?不求回報的那種?」

「不知道,可能吧。」姐姐說。陪著她一起在凌晨起來給寶寶餵奶,換尿布,我看著她疲憊地連軸轉,不論日夜每隔兩小時起來抽一次奶,只為了多儲存些初乳。我看著姐姐為了孩子,在身體、精神上做出多大犧牲。抱著軟軟溫熱的嬰兒在身,我心中莫名升起一種溫柔。

因這個新生命,我終於和姐姐有了更多感同身受。 我才發現,其實我們一直都並肩一起,在人生路上蹣跚前行,從未分離。

相關焦點

  • 你真的了解三明治嗎?附最強三明治合集
    三明治可能是大家最常見的早餐選擇了,不過它和你的女友一樣傲嬌,即便朝夕相伴,你也不一定真的了解它。三明治的誕生,要感謝一位因為打牌而廢寢忘食的公爵。僕人為了伺候這位懶癌晚期患者,將雞蛋和其他菜餚加在麵包片中間,使得這位公爵可以邊玩牌邊吃飯。羨慕嫉妒恨,鍋妹也想要一個僕人。- 03 -為什麼是三角形?
  • 妹妹嫉妒姐姐美貌,設毒計搶走男友,姐姐一上臺塗磊誇讚:好賢惠
    在謝謝你來了最新的一期節目中,現場來了一位&34;,通過主持人的詢問知道她來的目的就是因為自己的妹妹想要給自己道歉,因為自己曾經帶回去的男朋友被自己的妹妹給設毒計搶走了。不過現場妹妹來到節目現場後,塗磊也說出兩人的確差距很大,完全是兩種不一樣的風格,姐姐是屬於比較知性的,一上臺塗磊都誇讚:好賢惠,還是一名護士。
  • 「我好『嫉妒』你呀」
    在這部劇中,正是因為蘭芊翊說出了很多人曾經一直想要說出口卻未能說出口的話,才引起了大家強烈的共鳴。正如飾演者喬欣所言:「敢於直面自己的嫉妒和欲望,才活得真實可愛,只要嫉妒不成為肆意傷害被人的理由,這又有什麼可恥的。」
  • Re0第13話:嫉妒魔女露出真容,菜月昴再次說出「名臺詞」
    哈嘍,大家好,我是木子。 本次七月新番《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 第二季》上半部分也是宣告完結,下半部分將在2021年1月開播。而在本次更新的第13話中,菜月昴也是終於和嫉妒魔女莎緹拉見面,並且展開了正式的交談。
  • 在三明治,成為一個「字由人」|三明治
    但這並不意味大家在三明治產生的文字就不講究文學性、故事性了,恰恰相反,真正的表達和交流,都是通過生動的故事所帶來的流動。所以,我們觸碰了當代社會眾多實際上非常嚴肅的議題,比如女性身體我買了一盒陰道啞鈴我是女性,我不來月經,可以嗎?
  • 七大罪化身為人,傲慢和嫉妒是長腿小姐姐,懶惰暴食誰是你的原罪
    當七宗罪紛紛化身為人,哪一宗罪才是屬於你的原罪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懶惰懶惰在在天主教中對應著勤勉,所對應的惡魔則是狂歡的狡辯者貝爾芬格,是原亞述的魔神,象徵是不死鳥、熊、牛等動物!擬人化之後的傲慢,是一位身穿非常有民族風元素的衣服的長腿小姐姐,藍色的短髮以及辮子讓傲慢小姐姐看起來很清爽,但是漫不經心的眼神卻可以看出傲慢小姐姐對於任何事情都漠不關心的本質!鞋子居然是透明的,很有特色!
  • 可能跟嫉妒有關
    可以說電影的全部聚光燈都打在了小男孩奧吉身上,但其實躲在背後的奧吉姐姐反而被人們說所忽略了。儘管奧吉很特殊因此家人們的關注點都在他身上,但類似的情況在二胎家庭中也經常出現,二個孩子,總有一個會被忽略。電影中的姐姐是個懂事善良的好女孩,但她其實也渴望得到家人更多的愛和關注,無關於弟弟的情況,渴望愛是每個人的本能。
  • 「三明治溝通法」有必要了解一下!
    小和尚反應很快,他很聰明,第二天他又去問師傅:「師傅,我抽菸的時候能不能念經呢?」師傅一聽高興壞了,你看,你連抽菸的時候都想到念經,你太了不起了。各位,仔細琢磨這句話,我念經的時候能不能抽菸?我抽菸的時候能不能念經? 有沒有發現結果是會一樣的,但是因為程序不一樣,這個小和尚一句話被師傅罵,一句話被師傅贊。
  • 在我的廚房,親制治癒力100%三明治
    《麵包和湯和貓咪好天氣》中的主人公亞紀子在辭退了出版社的工作之後,開的小店中就有那種充滿治癒力的三明治。每當看到她做的三明治,我也會忍不住想要自己親手製作。今天就給大家推薦豐盛的鹹香三明治,搭配正山小種紅茶。
  • 海鮮三明治,你知道三明治的起源嗎?
    三明治絕對是一種讓人容易接受的早餐,三明治的早餐也是很多家庭的首選,三明治出現在人們面前一定是精緻這兩個字,如果是海鮮三明治那麼絕對是豪華了!海鮮三明治和普通的三明治並沒有什麼做法上的不同,不過聽到海鮮兩個字就是滿滿的高檔氣息了,做一份海鮮三明治來享用絕對是讓人滿足的一頓早餐啊!
  • 巧用三明治法則,提意見也可以忠言不逆耳
    表達了對對方的欣賞,相信對方能做得更好,這是下層和上層的麵包片,其實你真正的目的是要告訴對方中間有薄肉餅的地方,委婉地說出自己的建議,指出他需要改進的地方。但你把欣賞和希望,放在提出的意見前後,對方吃起來就沒有那麼苦口了。
  • 說三明治不好吃的,你吃過古巴三明治嗎?(Cubano)
    作為對電影的最真誠支持,我還去電影院看了,後在又在Netflix上補看了幾遍。看完電影,我和先生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好想吃古巴三明治!」電影的主要內容講一位高級大廚在受到美食評論家的尖銳打擊後,跟好基友和帥萌兒子從佛羅裡達開始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開餐車(foodtruck)賣起了古巴三明治。
  • 我的嫉妒傷不到對方分毫,卻置自己於水火之中無法自拔,好恨啊!
    我覺得自己妒忌心很強,強到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了。我以前就覺得自己很善妒,但我也一直提醒自己這樣做是不可取的,毫無益處,只會消磨自己。最近兩年,有一個曾對自己試過好感的男同學,我也對他有好感,他約我出去吃飯,我那天剛好有事不能赴約,我推辭說太遠了去不了,不知道是不是讓他誤會我對他沒興趣了。過了兩個月,突然很意外的和另一個女孩交往了,女方比男方大好幾歲,按理說,作為朋友應該祝福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
  • 跟我學,保證你再也不買麵包店的三明治!
    ,真的是有心無力,只能外賣了某連鎖店的盒裝金槍魚三明治,打開一看,塊小內容少,只能將就了。其實金槍魚三明治真的零難度,而且作為小學生的早餐非常合適,做法簡單省時還有營養,跟著小編持家起來吧~~~~~~金槍魚三明治
  • 墨菲食譜 | 做爆炸三明治,我服我自己.
    如果你早上趕時間,可以做好切開放在盒子裡帶在路上吃。我感覺,倘若你被路人或者同事看見了,內心都會問你,哇搭配這麼豐富這麼好看的三明治,請問在哪裡買?!要不,大家一起來試試。做三明治簡單,但是做爆炸三明治還是需要一點點技巧。這樣的算爆炸三明治嗎?
  • 韓國生活 簡單美味的路邊美食,ISAAC三明治店
    說到韓國美食,人們常常會想到:烤肉、泡菜、石鍋拌飯、參雞湯,其實生活在快節奏中的韓國人,往往沒有時間坐在飯店中享用精心的昂貴韓餐,而西方化的三明治代言人是《嫉妒的化身》主演曹政奭ISAAC三明治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悄然紅遍全韓的三明治連鎖店品牌,沒有什麼韓國美食指南會特別的介紹這家店,即使它開遍韓國的大街小巷,即使它是每個韓國人都吃過的三明治。
  • 親子烹飪 - 雞蛋金槍魚三明治
    到了周末,我都會儘量讓姐姐自己動手參與到早餐的製作中,其實很多東西都很簡單,只要開始做了,就好啦~~今天分享一個
  • 三明治溝通法則,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
    」師傅大怒,你念經的時候怎麼能抽菸呢?這是對佛祖不敬,小和尚挨了批評。 小和尚反應很快,他很聰明,第二天他又去問師傅:「師傅,我抽菸的時候能不能念經呢?」師傅一聽高興壞了,你看,你連抽菸的時候都想到念經,你太了不起了。各位,仔細琢磨這句話,我念經的時候能不能抽菸?我抽菸的時候能不能念經?
  • 三明治原理,讓你學會跟男人說情話
    這裡給大家推出一個三明治原理,這個三明治原理包含3個元素,讓你的讚美聽上去真實可信。這三個要素成為FFC法則,它們是:Feeling:感受 Fact:事實 Compare:對比。 先給大家舉一個例子:「你的服務很贊!」
  • 紅遍Instagram的「沼夫三明治」,你也可以做!
    對於喜歡研究美食的我來說,閒暇時間總是泡在各國的美食網站上看的津津有味。最近,我經常在日本的美食網站上看見一款三明治的身影,它的名稱叫沼夫三明治,而且我還發現在instagram的網紅們也對它讚不絕口!究竟它有什麼樣的魅力,能夠徵服這麼多挑剔的網紅美食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