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治溝通法則,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

2021-01-21 陳志榮家庭教育


首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有個小和尚,他有一天興衝衝地跟師傅說「師傅,我念經的時候能不能抽菸呢?」師傅大怒,你念經的時候怎麼能抽菸呢?這是對佛祖不敬,小和尚挨了批評。

 

小和尚反應很快,他很聰明,第二天他又去問師傅:「師傅,我抽菸的時候能不能念經呢?」師傅一聽高興壞了,你看,你連抽菸的時候都想到念經,你太了不起了。各位,仔細琢磨這句話,我念經的時候能不能抽菸?我抽菸的時候能不能念經?

 

有沒有發現結果是會一樣的,但是因為程序不一樣,這個小和尚一句話被師傅罵,一句話被師傅贊。所以,可見溝通的程序很重要,由此我們就歸納出親子溝通最重要的一個實用方法。簡稱「三明治溝通法」。

 

什麼叫三明治溝通法?什麼叫三明治,兩塊麵包夾一塊肉,這叫三明治,所以啊,溝通要分三步,要兩塊麵包夾其中一塊肉。在西北地區,也叫肉夾饃式溝通法,你看,兩塊膜夾一塊肉,所以呢,我們跟孩子講話第一步要怎麼做?

 

一定要接納、欣賞、表揚,要找到孩子的優點讚美他,因為每個人都是為了得到欣賞而來到人世間的,所以呢,我們先要表揚,找到他的優點,這是第一層。然後呢?我們要不要教育孩子,可不可以批評孩子?可以。

 

當你把第一步做好了,第二步我們可以適當提醒他要調整的地方,這就帶有教育,帶有批評,這是第二層。因為你第一步做好了,表揚,於是這一步呢?他不會跟你對抗,當然做到這一步還不夠。還有第三步,我們最後要歸納、總結、然後肯定,再一次對他進行表彰。

 

這樣的三步概括起來就是先表揚,再適當調整,最後總結肯定。如果做到這三點,基本上孩子溝通都不會存在問題,在我們生活當中可以怎麼用,給大家舉個案例,比方說你要是開家長會,回到家了,怎麼跟孩子溝通?

 

第一步:先表揚。爸爸拍拍兒子的肩膀,媽媽可以抱抱女兒,然後開始三明治溝通法了,「兒子,我今天到你學校開會了,老師表揚你了」,你要說出老師表揚的一、二、三、四、五點。而且不光只是學習上,你要表揚他的品行上、勞動上、體育上,方方面面。

 

第二步:適當調整。好,講完5-6個優點以後,這個時候第二層來了,孩子聽了甜滋滋的,樂呼呼的,這個時候說「不過,兒子,然後老師也講了,如果你要是再多看一點課外書,把作文水平提高就更好了,如果你英語能夠大聲地朗讀,能夠積極地發言就更好了。」說出孩子要去努力調整的地方。

 

第三步,總結肯定。「不過總而言之,兒子,我發現在新的一學期,你真的不一樣了,我們衷心地覺得你已經長大了,懂事了,我們一起加油。」你看,這樣的三層溝通,多麼地重要,多麼地好!

 

用這樣的三明治溝通法基本上就不會造成孩子跟父母的對抗,當然,我在這裡有三點要提醒大家:

 

第一,我們在說孩子優點的時候,我們要能夠有根據,有事實,而且很流暢,最重要你的眼神要帶著欣賞,帶著鼓勵,因為看眼神定前程。

 

第二,我們把第一步做紮實了,才能做第二步,才能夠對孩子提出希望,提出整改意見,當你第一步還沒有做紮實的時候,你就繼續做好第一步。等到發現孩子的表情不一樣了,然後呢,他跟你的那種感覺不一樣了,我們才進入第二步。

 

第三,我們進行第二步的時候要學會用幽默的方式來表達,然後適當的時候,要跟孩子有肢體接觸。

 

掌握這幾個要素,那麼三明治溝通的實用方法才會更有效果。

 

如果您看完本篇文章有收穫,歡迎留言,歡迎分享給身邊的家長朋友,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聲明:本文部分內容來源於明人家庭教育大山老師的講座內容。


 


 每篇辛苦原創,只為幫您解決孩子教育問題,少年強則中國強;

 把我們推薦給身邊朋友,幫助更多人,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長按下圖二維碼識別關注陳志榮家庭教育公眾號和直播間


陳志榮家庭教育微信公眾號探討內容概覽:



陳志榮老師簡介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碩士

高級講師(副教授)

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世界腦力錦標賽腦力推廣大使

中國領袖素質商學院特聘講師

中國卡耐基口才中心連續7年特聘講師

青少年感恩教育專家

「心的教育」發起人

智慧家長系統創始人

中華傳統文化的堅定推動者

10年班主任工作經驗

曾獲「省級優秀班主任」榮譽稱號

在國家級期刊發表過12篇論文

專注於家庭教育、園長培訓、幼師培訓領域13年

總演講數超過1180場

超過122萬人因講座而受益

中園學院 「全國千家幼兒園幼師培訓」公益巡講活動發起人

受到騰訊網、搜狐網、天天快報、華夏教育網、中華網、中國日報網、中國財經網、南方都市網、廣州視窗網、廣州都市網等網站的廣泛報導


陳志榮家庭教育 | 獨家原創 歡迎轉載 歡迎分享
來自公眾號:陳志榮家庭教育(jtjytsq)


相關焦點

  • 「三明治溝通法」有必要了解一下!
    有沒有發現結果是會一樣的,但是因為程序不一樣,這個小和尚一句話被師傅罵,一句話被師傅贊。所以,可見溝通的程序很重要,由此我們就歸納出親子(師生)溝通最重要的一個實用方法。簡稱「三明治溝通法」。 什麼叫三明治溝通法?什麼叫三明治,兩塊麵包夾一塊肉,這叫三明治,所以啊,溝通要分三步,要兩塊麵包夾其中一塊肉。
  • 質量人必備:三明治溝通法則
    「三明治溝通法則」:利用這一法則和同事反饋意見,或者提出批評,不僅不會得罪人,別人還會樂悠悠地去改正。 「三明治法則」是指——上下兩片是輕鬆的、可口的麵包,而中間的肉餅是富有營養但有點難以消化的蛋白質——這部分就是你想真正表達的信息。通俗點說,就是以下這個模型。
  • 溝通太累?學會運用三明治回應法則,讓你輕鬆提升職場人氣
    坦誠的溝通方式是柔中帶剛的,既要保持平靜的情緒,又要明確表達和堅持自己的觀點。所以,在職場,我們推薦「三明治回應法則」。三明治回應法則是一個非常的行之有效的溝通方法,能讓對方對你的話入耳入心,而且還會間接地改善你的人際關係,提高工作效率。一、什麼是三明治回應法則?
  • 巧用三明治法則,提意見也可以忠言不逆耳
    說完3A原則之後,我們說一說和同事溝通交流的第二個要點:那就是提意見的時候,巧用「三明治法則」,讓忠言不逆耳。這很重要,因為同事之間不可能只說好話,為了工作有的時候還真得要大膽地提出意見。工作中,和同事溝通難免會有回應、反饋、提意見,所以當你有不同意見的時候,一定要敢於站出來提出批評或者是反對。但如果你的回應中有一些屬於忠言逆耳的意見,馮叔叔就建議你,不妨使用一下下面的「三明治法則」。
  • 心理學分享:面對直男,最有效的溝通法則
    大家好,我是才子,可能大家會比較關心的話題就是面對直男的時候,最有效的溝通法則是什麼?我們解讀男人心理就是指在解剖一些男性在做些事或者說一些話的時候的心理狀態,當女性了解了這些之後,了解了男女思維差異之後,就能更好地去經營好感情。
  • 常用「三明治」溝通法,孩子更受教!
    其實親子溝通,三明治法則也一樣好用!孩子會不聽話,是因為大腦有逃生機制,一開始用命令的語氣責備,孩子的耳朵就關起來了...滿腦子想的都是:「又來了, 什麼時候可以結束....我的王者天下才打到第三關...」 這樣的溝通,就是無效溝通,爸媽氣個半死,孩子依舊醉生夢死.....
  • 漫畫:溝通中的小技巧,三明治溝通法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如何與員工或他人溝通的小故事,希望通過這些小故事能讓大家學會更好的溝通技巧哦!
  • 權謀:三明治式的溝通方法
    也就是說權謀未必是陰謀,也可以是陽謀,權謀乃是用技巧、工具而已。一把刀子既能用來傷人,也能用來救人。所謂善惡本一念,佛魔由心生,權謀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一切皆在使用者的發心! 那在與人溝通、施加影響的過程什麼才是有效的「權謀」(技巧)呢?首先,我們來看下與人溝通的過程中涉及到什麼內容呢?我們在這裡定義的溝通內容分為三大類:包裝話術、有效內容、表現手法。
  • 【雲講堂】巧用"三明治溝通法"挖掘客戶真正需求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巧用「三明治溝通法」挖掘客戶真正需求。在視頻裡,邏輯略顯混亂,如果聽不懂的朋友直接看我的文字部分噢。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三明治溝通法」,這是心理學上的一種溝通和說話方法,不是原創,先拿來主義,然後用在與新客戶的溝通中。
  • 如何高效溝通?《換位溝通》教你2招直達效果
    心理學中有一個「共情」的概念,在觀察他人情緒變化後,會在自己頭腦中,想像他人身處的環境,自己可能有的反應,這也類似於溝通中的「換位思考」。山本昭生在《換位溝通》中提到,溝通中的「換位思考」,可以從了解自己、對方兩方面入手。1、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什麼?
  • 你真的了解三明治嗎?附最強三明治合集
    △正文中有最強三明治食譜合集哦⎊ 原來你是這樣的三明治 ⎊三明治可能是大家最常見的早餐選擇了,不過它和你的女友一樣傲嬌,即便朝夕相伴,你也不一定真的了解它。如果大家都很勤快,恐怕我們就不會有這款我們都愛的小食了。三明治的誕生,要感謝一位因為打牌而廢寢忘食的公爵。
  • 方法|「三明治反饋法」,領導者卓有成效的溝通藝術
    意識層面的溝通是理性的,是用大腦進行邏輯推理和理性思維。這時候人大都處於評判、懷疑、挑剔的狀態之中。意識層面的溝通也能產生相應的效果,但往往會要求溝通者有超強的語言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時也會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現實來看,人們的溝通大多是處於意識層面。潛意識層面的溝通是感性的。
  • 跟他沒法溝通?3種積極的溝通方式了解一下
    我們要學會正確識別一個打壓自己的人,並且不要掉入別人的框架裡就好。打壓是一種負面的溝通方式,那什麼是積極的溝通方式呢?我先舉幾個負面溝通的例子,然後再舉一些積極溝通的例子。最常見的負面溝通有兩種:第一種,打壓比如,當你跟對方說:「要去推拿」,他就說:「你身體不好」。當你跟對方說:「想待在院子裡休息一下」,對方就調侃你:好像你平常已經足夠舒服了還在這矯情,這就是打壓。
  • #說壞話的技巧:三明治說話術
    許多人在覺得對方礙到自己,想請對方改變某種狀態時,都會上演豐富的內心戲,仿佛《腦筋急轉彎》中的怒怒、憂憂、厭厭和驚驚出來操控著我們的狀態。其實,開口溝通前上演一樁內心戲是必要的,但可以是溫和而篤定的!內心戲的必要之處在於:釐清「溝通目的、希望的關係狀態」才能讓開口之後的溝通,清楚明確、說出重點核心、並以合適的語氣被呈現,且確實進入聽者的腦海中!
  • 顏樹文:職場寫作,構建三明治,應對尷尬和負面
    昨天我們學習了職場寫作中,如何把文字語言變得更有溫度的第一個方法:避免負面詞彙,只寫可以做,應該做。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二個方法: 要傳遞壞消息時,構建一個三明治。 你可以把壞消息比喻成臭肉,直接遞出去很難被接受。
  • 「12315法則」了解一下吧
    結果到了下午上班的時候,困神附體,即使一壺一茶一咖啡,整個人還是昏昏沉沉……如果你也同我一樣有過上述類似經歷,那麼,是時候應該讓自己「休息」一下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睡眠與生物鐘學中心主任戴維·丁格思曾說:「保持清醒就像背著一個書包,醒著的時間越長,背包就越沉重。如果稍事休息,背上的負擔將有所減輕。」
  • 家長了解「三明治效應」,讓娃不再輕易犯錯
    2、容易走上違法的道路孩子的犯錯,是有分好的與壞的,好的犯錯能夠讓孩子成長,比如考試粗心了,能夠提醒孩子要認真。可壞的犯錯會導致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壞,而且小錯誤會逐漸變成大錯誤。什麼是「三明治效應」?其實面對孩子的犯錯,有不少的父母是很頭疼的,因為批評孩子的話很有可能會激起孩子的叛逆之心,也不知道怎麼和孩子溝通會更好。在這裡父母可以嘗試著用「三明治效應」,「三明治效應」指的是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不要全都是批評,這樣顯得過激,可以在批評中夾雜著讚揚,就像是三明治一樣。
  • 用好九種心理學效應,辦學路上溝通更輕鬆
    不同的人,溝通能力差別很大,有的校長和招生老師親和力強,善於和人打交道,又有一定的談話技巧,很容易就能找到客戶的需求。有的老師課堂氛圍特別好,同樣的課程,大家都搶著進他的班。今天,我們將介紹與溝通關係密切相關的9種心理效應,希望可以使大家有所收穫。
  • 麵包碳水控福音,抗餓不費事,減脂三明治了解一下
    這次教大家做一個豐富的三明治,管飽抗餓還不怕胖,既然是麵包碳水了,熱量當然是低的。電器只用到一個小煎鍋,如果你不加雞蛋的話,煎鍋也可以省下了,不用火不用電完全脫離電器即可做出這個三明治。有煎鍋的還可以切三明治或者火腿腸片煎了加進去,最重要的是,如果想要切開後拍照好看,還要考慮切的方向,像我這次做的時候就忽略了這點,成品成了反面教材!切記要在食材的橫切面切下,不要順著食材擺放的方向啊。做三明治沒什麼訣竅,就是要食材新鮮。
  • 熊孩子屢教不改,家長巧用「費斯汀格法則」,不做無效溝通和打罵
    後來這個熊孩子被他表姐打得再也不敢來玩,事後有問那個熊孩子為什麼要推他姑姑,他表示只是為了好玩。對於熊孩子的管教,相信每個父母都是用了各種辦法,有的已經上了棍子,想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最後取得的結果都不怎麼好。那麼怎麼來管教熊孩子呢?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費斯汀格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