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指大動】臺灣包子裡的大歷史

2021-02-17 研修中國

堵 力文

李 浚 繆晨霞 攝

花蓮到臺東路上,導遊祥仔忽然自己下車拿回了一塑膠袋熱騰騰的包子,每人發了一個。

飢腸轆轆的我們一通狼吞虎咽。

「好吃吧?有沒有山東的味道?」祥仔一邊發一邊說,每個包子錢中,有三臺幣是捐給臺灣老兵骨灰回大陸安葬的。

臺灣有個老兵叫高秉涵。從1991年開始,他送了100多名臺灣老兵的骨灰「回家」。

一個包子下肚後,旅行車右手邊的深藍淺藍的太平洋、溫軟宜人的溫泉水、水倒流的風光再也入不了我的眼,進不了我的心。不爭氣的眼淚撲簌簌下來,在我看來這條旅行路線,是由一個又一個的榮民院(國民黨老兵住宅大院)串起來的。那些在臺灣沒有家庭沒有子女的國民黨老兵,或蹣跚地在路邊散步,或在涼棚下喝茶,或一個人在竹椅上發呆。我的眼裡只有他們。

我想起了國民黨老兵大亨。

媽媽家的院子裡有兩個跟她年齡相仿的農村房客。一個是我爸爸,他像現在的農村少年一樣到無錫市裡讀書,每月按時給我外婆房租;一個就是大亨,他媽媽青年守寡,從丹陽來,早晨三四點就起來,帶著孩子沿街賣菜,外婆看娘倆可憐,從未收過他們房租。

為了理想,為了抗日,也為了生活,爸爸與大亨都從我媽家消失了,一個投奔新四軍一個當了國民黨的青年軍。

1988年,蔣經國開放老兵探親不久,大亨就回來了。他在丹陽祭拜過苦命的母親,聽說外婆剛剛去世,骨灰在北京,就千裡迢迢到北京來謝恩。

在八寶山捧出骨灰盒,大亨燃上香燭撲通跪倒,咚咚咚磕了三個響頭。

當時的爸爸已經不習慣叩拜,對我說,臺灣還是保留了很多封建的「糟粕」,其實也是老祖宗的傳統,挺好的。

爸爸陪大亨遊歷長城,半路,忽遇大雨傾盆。倆人狼狽買了雨披,互相攙扶著登了頂。

在烽火臺上,碧空如洗江山錦繡長城巍峨,兩個幾十年的敵軍拉著手合了影。其實,他倆並沒有什麼矛盾分歧,有的是花季少年共處的美好回憶。

用今天的語言來說,兩個人都是屌絲的成功逆襲。

爸爸跟著陳毅粟裕大軍,一路勝仗,渡江戰役後攻入蔣介石的總統府,牛哄哄地別著駁殼槍留影。後來喜氣洋洋娶了房東,國民黨官員大學教授的女兒我媽媽。

大亨跟著國軍一路敗仗,逃到臺灣,都沒與媽媽告別,成了落魄的榮民。他什麼活都幹過,考上了臺灣的大學,畢業後穩定下來,40多歲高齡了才結婚生子。但他奮鬥成了聯合報的高層,在新竹建立了能自給自足的農場,有自己的山頭與別墅,種滿了蘭花。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爸爸經過層層的組織程序與審批,邀請大亨到軍隊大院裡的我家做客。臨走,大亨忍不住拍拍簡陋的家具對爸爸說,臺灣的條件那是好多了,「還是老蔣好」。

爸爸後來說起此事,從不評價。在他病重的時候,一個戰友的兒子來看他,指著爸爸胸前別著的毛主席像說:「叔叔,你腦袋壞掉了吧,他文革整你整的還不夠慘嗎?」爸爸別著那個像章直到最後,也許,這就是他的回答。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面,忠與孝是一個硬幣的兩面。老兵們在忠於他們主義的同時,也對父母家族無限依戀。爸爸臨終,說,速速回鄉,葬在自家墓地。

最終,什麼成王敗寇?他們只是小小的骨灰罐,最迫切的,是依靠在母親身旁。

一位40多歲的國民黨女幹部在接待我們的時候說,榮民院的老兵思鄉,看見大陸遊客會湊過來,聽聽有沒有鄉音。她看到一些大陸客對著老兵一通亂拍,氣得直想罵人。他們也曾變賣家產回到大陸,千金散盡,卻不適合家鄉新的環境。年歲漸長日暮黃昏,卻不知道自己能否葬回故裡,能否陪在母親身邊,是什麼心情?「哪怕過來陪他們說說話,談談他們的家鄉,我都很感謝的」。

據說,在臺灣的山東兵最多,老兵們在海峽這邊拼命地用山東口音喊「娘——」。

于右任先生的詩作《望大陸》最能體現他們的心情: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陸;

大陸不可見兮,

只有痛哭。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鄉;

故鄉不可見兮,

永不能忘。

「馬致遠的那句『斷腸人在天涯』,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怎能體會這其中肝腸寸斷的傷痛啊!」高秉涵曾這樣對媒體說。

老兵包子味道真不賴,不過已經不全是山東的口味。包子皮雪白雪白,泛著甜味,顯然為了適應臺灣人的愛好面裡加了少量的糖。餡兒回味悠遠,很有點山東大包子的肉香濃烈,卻比山東人的夥食清淡了很多。

這是老兵理解的故鄉的味道。大亨的母親很早去世,一生吃盡苦頭。而他的親戚,因為有這個國民黨兵拖累,過了幾十年的慘日子。不忍與歉疚,讓他不想再回來。大亨知道我爸爸在軍隊管的嚴,臨行時送給媽媽一份重禮說,就此別過,我們就不再聯繫了。

大亨名叫呂漢魂,時隔40年,閃回了一下,就又消失了。旅行車在臺灣環島而行,我感覺和大亨可能近在咫尺,卻無法問候,內心懨懨,大亨大亨,你在哪裡?我有什麼能為你做的嗎?

我一路在對比海峽兩岸的老兵,誰更幸運一點。

爸爸這代人,經歷「反右」、「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文革」,挨整受窮,心力憔悴。

大亨他們經歷白色恐怖、失業、母親失聯、親人家破人亡,一直品嘗孤獨。

爸爸這輩人從未享受生活,目標就是解放全人類、消滅私有制。

大亨則活在「一年準備三年反攻大陸」的光復夢想中,蔣介石許了老兵家鄉的田地,但他們一次次失望。

本以為只有海峽這邊曾沉浸在紅海洋中,高喊口號。 看了錄像才知道,臺灣人也在高歌蔣介石是「人類的救星」。1980年代蔣經國執政晚期,廣場的人仍在呼喊萬歲萬歲。

……

海峽這邊和那邊,爸爸和大亨們,整整一代人付出了全部的青春和生命。他們的夢想有所不同,但他們的信念都指向相同的方向——為了親人凝聚,為了民族重生。

在這個意義上,幸運或者不幸,誰能說清其中的滋味呢?

瘋狂的個人崇拜、殘酷的迫害、全社會只有一種聲音,這一切隨著歷史的車輪漸漸消失了。我們在獲得更多的自由民主、人性關懷的時候,也在失去某些東西。

現在出國留學的孩子很多,有多少人會隔著海峽高喊媽媽呢?恐怕只有缺錢花的時候才會想到父母。我自己的孩子在他年老的時候,會像童年的時候那樣依戀我,期待葬在我的身邊嗎?我沒有這個自信。這種根的歸屬感是否也隨著全球一體化,散落在風裡了呢?

兩岸的年輕人攜手進入了燕語鶯歌輕鬆曼妙的小時代。隨著老兵們的相繼辭世,臺灣海峽的水也不再那麼鹹澀傷人了,臺灣包子的主流變成了胸針大小,鮮嫩無極,精緻昂貴如藝術品的鼎泰豐類的包子。

出於自我保護,人們的心會自動繞過那段骨肉離散、命如草芥的過去。臺灣,在我們眼裡,可以是臺北市中心那幾座高聳的豪宅,是張惠妹王力宏「康師傅」的八卦,是《康熙來了》中馬英九對小S勾引調戲吃豆腐的寬容大度與坦然接受。

在爸爸的葬禮上,依照鄉裡的風俗,一個道士高聲念白之後,是農村軍樂團奏樂,第一首曲子《我是一個兵》。

是的,這個兵,來自鄉土歸於鄉土,來自老百姓現在又回到農村的泥土中,乾乾淨淨。他們,屬於制定格局的大歷史,永遠不會理解這個小時代。

我從東河包子裡漸漸也品出了山東大包子的味道,如此的香甜與熟悉,那是老兵的赤誠心,又豈是昂貴的鼎泰豐能比的呢?

向大歷史告別,雖然我常常感到這個小時代有點無聊。

相關焦點

  • 臺灣竹南超人氣包子跟壘球一樣大!
    竹南「擱再來」包子店,超大包子被形容成壘球般的大小。 門上的招牌早已褪色,且店內滿滿都是包子。 一顆20元的竹筍肉包是人氣商品之一,包子非常大顆,甚至有網友形容是壘球般的大小,一咬開內餡肉香四溢,不腥反而帶點甜味,筍乾的提味恰到好處且增加口感,包子外皮雖厚但非常鬆軟,搭配上飽滿又紮實的肉餡,一口咬下非常滿足,如果平常就喜歡吃筍包的朋友絕對不能錯過。
  • 臺灣最美包子妹DIDI
    ↑↑關注"中華網遊戲頻道」酸爽如此簡單↑↑臺灣最美包子妹走紅,童顏巨乳身材超級棒!
  • 芝士、麻薯、獅子頭做進包子裡??臺灣墾丁火了14年的店來魔都了!
    6種包子皮薄餡大,7種饅頭量大料足以後不用飛去墾丁,家門口就能吃到啦!開業買5個還能送5個現在就想衝過去呀!就像上海的小楊生煎一樣,臺灣墾丁的小杜包子就是那個城市的小吃名片!幾乎每個去墾丁的人,都一定會去打卡!
  • 【獨家專訪】臺灣恐怖遊戲《返校》主程序——包子
    為了加強對青年的思想控制,臺灣各學校從1953年開始全面設立「訓導處」和「軍訓教官室」。學校裡的教官要教授軍事知識,組織軍事訓練,同時還負擔著為國民黨發展青年黨員、監視校內言論、查證內部思潮等任務,並以此在學校秘密發展特務組織,安插特務學生。
  • 【懂臺灣】臺灣十大美味包子饅頭推薦
    現在就為您盤點臺灣十大美味美味包子饅頭,絕對會徵服你的胃。1. 花蓮美食‧吳媽媽包子店 誰說便宜,就沒有質量優良的包子饅頭呢?位在花蓮吉安鄉的吳媽媽包子專賣店,期盼打破一般人對於「價錢」=「質量」的直接想法,更希望透過專業化的生產流程與嚴格品管之下,讓出產的產品依然是新鮮又美味。
  • 這三個臺灣年輕人,讓倫敦人排隊買包子當下午茶
    陰鬱的天氣,短暫的冬天,地鐵裡不許說話的低氣壓氣氛,喬治王子的鄙視表情,脫歐的公投,代表了高冷的不列顛帝國。 這家叫做"BAO」的包子鋪裡,賣一種叫做「刈包」的包子。讀作「guà bāo」,又叫"割包",或者「虎咬豬」。
  • 西安包子界的扛把子,包子不分葷素1塊5一個,全天店裡擠滿人
    西安這座古城有著悠久的歷史,美食文化同樣深厚,西安的東新街是有名的夜市美食街,從80年代開始就熱鬧非凡,如今這條街上的網紅店更多了。這條街上有西安美食街傳統三巨頭,老陳家燴菜,王家桶子雞和鄭家包子。鄭家包子因為味道好,價格便宜,不分葷素1塊5一個,享譽西安的包子界,包子雖然很不起眼,但是卻是人們日常很喜歡吃的一種美食之一。包子是我國特有的,有著傳統悠久的歷史,也是我們老祖先聰明智慧的結晶。鄭家包子以前全是純手工製作的,如今已經改成了機器製作了,但是餡料的調製和面和出來麵皮的味道,依然很不錯,深得客人們的喜愛。
  • 老綿陽人的記憶,就在翠花街這家百年包子店裡!
    堂子裡重新換了模樣,而「窩窩店包子」那幾個金色的大字依舊是當年熟悉的牌匾。很多人都知道綿陽有窩窩店包子,卻不知它是何時就有了,好像打從記事開始它就在那裡,而且一直在那裡,「要吃包子窩窩店,要看美女西山觀」也被我們從小說到大。
  • 她是臺灣最火的包子妹,你覺得美嗎?
    前方預警:明天發布第1個後臺徵集來的美女,搬好板凳睜大眼睛是否有你喔~Vol.3:臺灣美女包子妹走紅
  • 萬億早餐賽道裡的「包子江湖」
    在中華漫長的歷史進程裡,小吃小點一直扮演著老百姓生活裡重要的角色。在中國這個偌大的消費市場裡,小吃小點並非是個十分「賺錢」的熱門品類,但就是這些小吃小點中的包子、麵條、小籠、餛飩,才具備做成中國的麥當勞、肯德基的條件。因為點心是可以標準化的,而中餐不行。看似從早餐切入,但實際涵蓋了一天五市,這是中餐所不具備的先天條件。
  • 整個臺灣的包子行業因一張照片意外爆紅,生意因此火爆大賣!!
    求職招聘            再小的行業,都應有屬於他的媒介 日前在梅姬颱風來襲時,臺灣有一名婦人在颱風天不顧雨傘被吹壞還硬要吃包子的可愛照片,這張照片因為登上了美國的《華爾街日報》讓她一夕爆紅,後來網友們都開始詢問她是誰,而她當時吃的包子又是什麼包子?
  • 【寶島一村見面會】寶島送來包子,青島還禮饅頭
    按照慣例,現場觀眾將獲贈劇中重要道具「天津包子」,這個包子由天津奶奶傳給臺灣媳婦,也是人心融合、記憶傳承的標誌。 今天,該劇主演宋少卿、劉亮佐、範瑞君、翁銓偉作客大劇院多功能廳,現場分享該劇眾多內幕。
  • 到臺灣不吃這家包子就白來了,這些餡讓人想都想不到
    到臺灣旅遊,除了遊山玩水,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吃,每個城市都有各種聞名的美食,特別是小吃口口相傳,靠著口碑都是特別火,去臺灣必須得覓食。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去臺灣挖掘到的心水美食。來墾丁,愛上它,它就是臺灣的天涯海角!去墾丁,完全沒有做功課,除了自定民宿,任由包車司機阿賢安排,同兼攝影,導遊,美食嚮導!早上遊玩一圈,中午帶我們去吃的是小杜包子。入選全臺十大包子店的小杜包子可謂是#恆春#的超人氣美食!不僅用料實在,而且充滿創意地開發出紅豆麻糬、獅子頭、泡菜肉絲、蛋黃香菇、起士包等別具一格的口味。
  • 老綿陽人的記憶,就在翠花街這家包子店裡!
    堂子裡重新換了模樣,而「窩窩店包子」那幾個金色的大字依舊是當年熟悉的牌匾。很多人都知道綿陽有窩窩店包子,卻不知它是何時就有了,好像打從記事開始它就在那裡,而且一直在那裡,「要吃包子窩窩店,要看美女西山觀」也被我們從小說到大。
  • 刷爆INS的『墾丁包子』,來魔都了!
    獨具匠心,一脈相承 14年歷史的臺灣墾丁老店,來魔都啦!一家點心店,能夠屹立14年!一年賣出幾百萬隻的包子饅頭,可不是簡單說說而已!店裡的麵粉、餡料、發酵箱、蒸箱全都與臺灣原店無異!保證原汁原味,一脈相承!
  • 皮薄餡滿吹彈破,熱氣騰騰裡滿是生活——包子品類行業淺析
    在中華漫長的歷史進程裡,小吃小點一直扮演著老百姓生活裡重要的角色。在中國這個偌大的消費市場裡,小吃小點並非是個十分「賺錢」的熱門品類,但就是這些小吃小點中的包子、麵條、小籠、餛飩,才具備做成中國的麥當勞、肯德基的條件。因為點心是可以標準化的,而中餐不行。
  • 包子怎麼做才好吃?包子技術配方大公開
    包子怎麼做才好吃?早餐店的包子怎麼做才能獲得更好的收穫?一切在於包子技術配方。
  • 自帶臺灣腔的包子,上海第一家
    來自臺灣的餐廳,在臺北、高雄等地都很紅。很多人在instagram上打卡,曬得最多的,是超會賣萌的包子~仿佛自帶臺灣腔,很嗲!臺灣特色的魚煎蛋的升級做法:將新鮮的七星鱸魚醃製入味,剖一半去刺後,包裹滿蘭皇蛋液煎香。上桌先切成小塊,直接吃或者夾進刈包裡都可以~
  • 記者探店:回河老白家包子鋪 老面發酵裡升騰起的「民族風味」
    在回河街道乃至濟陽,分布著大大小小近二十家「老白家包子鋪」,作為當地名頭最響的包子品牌,省派濟陽鄉村振興服務隊的到來也為小安村清真食品的聲名鵲起做了助力。27日,記者慕名來到回河街道的小安村,見識這小小包子鋪裡的「大乾坤」。
  • 淡定的臺灣人,就算風大雨大,也淡然處之!
    記得去年很多大媽大爺橫掃國外各大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