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血尋梅》這是一部從開始就知道兇手是誰的電影

2020-12-24 娛樂嘻哈君o

有一部叫《踏血尋梅》的港片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當年在香港,它被剪去了足足22分鐘,最終才以三級片的性質上映。色情、暴力、血腥……一樣不缺,這部驚悚的犯罪電影,根據曾經發生過的一件真實兇殺案改編而成

影片以警察的視點講一個人性的故事。片中主要的三個人物分別是內地移民少女、失業貨車司機及工作狂警察。王佳梅從東莞搬來香港已兩年。因沒經濟能力脫離媽媽與繼父的家庭而輾轉走上援交少女之路。深受情傷的貨車司機丁子聰在網絡上找到了佳梅,兩人在MSN聊起來就像朋友,分享彼此的故事,說到了愛和恨,生和死。

兇案發生當天,佳梅跟丁子聰見面了。二人在房子裡遊玩、索K,一室欣悅。最後,二人來到床上,期間佳梅跟丁說她想死,丁捏著她的脖子,直至她斷氣為止。負責調查的臧Sir是一個怪警員,他查案很多時都不在意案情,卻把案中人物的底細查根究底。即使已有足夠證據起訴丁子聰, 他還是想更認識丁子聰和王佳梅兩個人多一點。

他想用他的熱心, 去看我們的時代,到底在發生著怎麼樣的事?他希望找出真正的原因,證明人性非惡,燃點黑暗之光。它有踏血、尋梅、孤獨的人三部分。怎麼說呢,壓抑、痛苦、迷茫、貫穿整部電影。

導演翁子光的思路並沒有完全局限在案件本身,也並不滿足於用一些血腥情色或是暴力犯罪的鏡頭畫面,來滿足人們對於這件兇殺案的獵奇心理。他聚焦於這起案件的底層邏輯,集中刻畫受害者和兇手的生存狀態與生活環境。展現當時香港底層人民的生活處境和精神狀態。抽絲剝繭、批判深刻……你有聽說過這起當年這單真實兇殺案?他遠比電影來得殘酷......

相關焦點

  • 《踏血尋梅》是一部怎樣的三級片?
    《踏血尋梅》由《踏雪尋梅》而來,「血」顧名思義指的是血案,「梅」指的是電影的主人公王佳梅。》《踏血尋梅》這樣在電影獎項上有所斬獲的電影才廣為人知,屬於cult film。電影裡有一句這樣的臺詞:「我不是想知道你是怎麼殺人的,我是想知道,這件事為什麼會發生。」這就是導演的心裡寫照。
  • 踏血尋梅
    這是一部犯罪片,但絕不僅是一部犯罪片。
  • 踏血尋梅生而為人,對不起
    如果你關注香港電影的話,那麼這部《踏血尋梅》大概是2015年最好的香港電影。《踏血尋梅》海報2016年,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因為一部涉及果凍的片子《陳奕迅》而被大陸封殺,而這一屆金像獎最大的新聞,本應是狂攬12項提名,並且最終獲得包括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七個重要獎項的《踏血尋梅》。
  • 春夏秋冬,踏血尋梅
    於是一夜之間人們都知道了一個叫春夏的新科影后。  在成為影后之前,她七個月左右沒有接到任何工作。在跨越兩個不能自給自足的季度之後,她遇到了改變她命運的劇組和電影——《踏血尋梅》。  她沒有告訴人們她是因為何種機緣巧合接拍到《踏血尋梅》的,但結果顯示她成功了。曲折的過程在成功的結果面前總是顯得無關緊要。
  • 援交凌遲碎屍,三級片《踏血尋梅》橫掃香港電影金像獎
    從表演到劇本再到畫面,電影從裡到外,所有值得考量的地方都得到了讚譽。《踏血尋梅》到底有什麼魔力?!影片來自2008年發生在香港的「王嘉梅命案」。事件血腥殘忍,但胖哥認為,三級只是影片對事件的尊重和還原,血腥只是現實的重現,《踏血尋梅》對人性的深挖,對下層港人迷茫孤獨的心理描寫,和對內地到香港移民者的身份歸屬感的探尋才是《踏血尋梅》的魔力所在。
  • 踏血尋梅:王佳梅與春夏
    丁可的配樂,配上春夏自身倔強孤獨的靈氣,加上杜可風穿透靈魂的攝影,這部電影的逼格和深度提升了不少,至少,王佳梅的個人情節,觸痛到了我。 這首歌伴隨著王佳梅通過援交終於獲得錢,買了自己心心念念的耳環,還有特寫她打開錢包,裡面零零碎碎的零錢。那一瞬間春夏的表演,配上這首歌,我想所有對美和夢有幻想的女孩都會動容,都會感慨,都會心動。
  • 《踏血尋梅》:別低估了這部三級片的驚豔!
    而是《踏血尋梅》。小長假期間,內地的影迷們終於可以通過不可言說的渠道,目睹了這部去年驚豔香港影壇的「三級片」。在電影裡,案件被分成四部分——《尋梅》、《孤獨的人》,《踏血》和《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與一般驚悚犯罪電影不一樣的是,導演沒有到最後才揭曉兇手。電影一上來,就交代了作案過程---誰是兇手。
  • 踏血尋梅,尋是一種香港精神
    《踏血尋梅》註定不能在沒有電影分級制的內地上映,當然是因為「赤裸裸的暴力與性」,這也許不是壞事,首先事件本身讓我們反思為什麼內地至今沒有電影分級制?電影分級制實際上是保護了年輕觀眾,同時也使電影的創作自由度更大,導演不用顧慮太多。不過即使如此,翁子光也坦承在拍攝時為著商業和藝術考量,對作為藍本的「王嘉梅碎屍案」已經作出了改編。
  • 踏血尋梅:郭富城成功封帝,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駭人聽聞
    2016年4月3日在香港舉行的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四大天王」之三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都入圍最佳男主角的提名,而郭富城和張學友都被視為影帝大熱,不過最終還是五次提名影帝的郭富城,擊敗了六次提名影帝的張學友,笑到了最後,郭富城先後五次入圍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憑藉電影《踏血尋梅》,令他首次躋身影帝寶座。
  • 電影《踏血尋梅》:真實事件改編,郭富城憑該片封帝
    《踏血尋梅》,令他首次躋身影帝寶座。兇手丁啟泰02.《踏血尋梅》的宗旨--為什麼會殺人?翁子光執導的《踏血尋梅》改編自2008年曾經轟動全國的「王嘉梅肢解案」,由郭富城、春夏、白只、金燕玲等主演。2015年4月6日在香港首映,這部電影也實現了市場和口碑的雙豐收,票房成績也不錯,並且還獲得了第五十二屆臺灣電影金馬獎九項提名,第三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七項獎項。
  • 《踏血尋梅》:下輩子別做人
    《踏血尋梅》的故事很簡單,因為改編於真實案件,因此在上映之前,我們就已經可以知道情節梗概:貨車司機買春援交少女,將其殘忍殺害,分屍拋棄。但在電影中,編劇翁子光設置了一個同樣落魄怪異的破案者,郭富城扮演的臧警官。這個將工作當做自己生活的人,不是抓了兇手就完事,而是執著追問「為什麼」。正是這個追問,將一部血腥重口的罪案實錄,提升到了時代悲劇的層面。
  • 翁子光的「3F」理論與《踏血尋梅》
    當電影《風再起時》的消息不脛而走,大家不禁又想起了那部當年在香港電影金像獎、金馬獎、亞洲電影大獎等橫掃多個大獎,令編劇兼導演翁子光名聲大噪的《踏血尋梅
  • 《踏血尋梅》背後真實的故事,雛妓被碎屍驚動全港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貓眼電影 -《踏血尋梅》是一部可能你看完了還是不太能懂、但偏偏就會放在心上的電影。
  • 《踏血尋梅》:體現現實的社會意義
    雖然網上已經充斥各種解讀《踏血尋梅》的文章,但仍然很想拿出來談一談。懷著驚悚懸疑片的期待看完了,卻發現既不懸疑也沒有想像中的驚悚,是一部非常有本土氣息的港產文藝片。這部獲金馬獎9項提名,橫掃金像獎的港產片,我們來看看究竟它好在什麼地方。
  • 《踏血尋梅》:彌足珍貴
    《踏血尋梅》是一部深刻、悽涼、悲憫的影片,但其「深刻」遠勝於「悽涼」和「悲憫」,博取同情並不是主旋律。《踏血尋梅》因「深度」變得立體,更因為導演翁子光以人文角度切入,使《踏血尋梅》變成「重口+懸疑+關愛」的複雜警匪電影,不同於往常的類型影片。
  • 殘忍的《踏血尋梅》
    看到這個空蕩蕩的文檔,我明白,這麼長時間沒有刪掉是因為我確實對《踏血尋梅》印象深刻,感觸頗多,我也一定會寫點什麼,留給以後的自己,提醒自己,看一部好的電影絕不僅僅是時間、感官上的享受,它們更大的意義在於不斷引導、修正和完善個人的價值觀。
  • 「又文藝又殘酷」, 從《踏血尋梅》到《風再起時》,翁子光的電影美學
    這部電影叫《踏血尋梅》,它的編劇及導演叫做翁子光。翁子光獲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在這部電影之前,翁子光在業內並不出名,但他的電影才華,早在10年前已嶄露頭角。翁子光從1998年起參與電影及電視的中期製作,擔任電影製片。2001年成為影評人。2005年首次導演紀錄短片《鯉魚門》。
  • 《踏血尋梅》最讓人心痛的,不是血腥的畫面,而是兩顆孤寂的靈魂
    我比國內大多數觀眾看到這部電影要早一些,4月15日,我在澳門出差,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查詢了一下影訊,沒想到離我住處僅有幾百米的影院裡,果然有《踏血尋梅》上映,雖然票價為100葡幣(約81人民幣),比起在內地影院看一場2D電影要貴得多,但還是毫不猶豫地買下了票。
  • 《踏血尋梅》裡的女主不可憐,可憐的是那個侏儒
    2015年上映了一部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郭富城在裡面演一名兩鬢斑白的老警察,據說這是他入行以來的最老造型。這部充溢著悲觀主義情緒的電影就是——《踏血尋梅》。《踏血尋梅》由郭富城、春夏、白只、金燕玲等主演。根據2008年的一宗肢解命案改編而成。
  • 《踏血尋梅》,致命的「交易」
    2016年,第35屆香港金像獎,《踏血尋梅》囊括了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女配,最佳編劇,最佳新人等等很多個最佳,成為那一屆金像獎的最大贏家。為何一部暴露,色情,血腥的三級片能夠獲得如此多的獎項,會引起那麼大的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