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8年,趙高建議秦二世對秦始皇所任用的大臣該撤職的撤職,該治罪的治罪,該更換的更換,全都換成了他自己的親信大臣,讓秦二世覺得只有這樣,才可以放心的享受做君王快樂。
為了保險起見,趙高又建議秦二世把宗室皇族中有可能威脅到秦二世的公子們全都治罪,讓秦二世認為這樣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於是秦二世讓趙高去辦這件事,趙高對秦始皇的子女們進行了嚴酷的審訊懲處,有12位皇子在鹹陽街市上被斬首,還有10名公主在杜縣被車裂,他們的財產全部充公,受牽連的人不可勝數。
秦始皇的兒子將閭,為人比較注重形象,從不與人爭執,也不做超越規定和違法亂紀的事,和其他三個兄弟被趙高囚禁在內宮,擱置到最後才議定罪過,因為趙高的黨羽找不到合理的罪名。
趙高把這件事上報給秦二世,秦二世派專使去斥責將閭,專使對將閭說:你不盡為人臣子的職責,罪該處死!現在就讓行刑官執法!
將閭反問說:在宮廷的禮儀中,司儀人員指揮做什麼我就做什麼,不敢有絲毫違規,在朝廷的位次上,我沒有做過超越本分的事,更沒有違背禮節行為。現在陛下專使詢問,我也沒有言辭失當,更沒有說過什麼錯話,怎麼就不盡為臣子的職責了?我知道我是活不成了,我希望你們說清楚我的罪過到底是什麼,才能安心赴死。
二世專使說:我不想跟你討論這些,這不是我該操心的,你們兄弟之間的事情,我管不著,我只是奉命行事!
公子將閭聽到這樣的回答,心裡超級無奈於是便仰天大叫,天吶,天吶,天吶,我沒有罪!上天並不回答他。將閭和其他兄弟三人放聲痛哭,流淚滿面,然後都拔劍自殺了。整個皇室的人聽說後,十分震驚。
秦國皇族宗室公子高本來打算逃到外地,躲避災禍。但又怕家人和族人受到株連,經過仔細思考後,他給上奏疏給秦二世說:先帝在時,我入宮賜給我美食,我外出賜給我車馬,先帝的內府衣服,宮中寶馬,我都得到過賞賜。
受到先帝這麼多恩惠,我本應跟隨先帝一起去死,卻沒這樣做。作為兒子這是不孝,作為臣子這是不忠。不孝不忠的人是沒有資格活在世上的。所以我請求陛下同意,讓我隨同先帝去死,把我葬在驪山腳下。希望陛下批准。
秦二世看了奏疏,非常高興,把趙高叫來,給他看公子高的奏疏,並笑著問趙高說:公子高這是急眼了吧?
趙高回答道:他作為臣子擔心隨時降臨的死亡還來不及呢,哪還有空閒圖謀什麼反叛的事!秦二世於是批准公子高的奏疏,並賜給他十萬錢作為安葬費。
參考《資治通鑑秦紀2》
評論
趙高建議秦二世殺害兄弟姐妹,而秦二世真的這麼做了,可以說是愚蠢到了極點。秦國的宗室就是秦國的柱石,沒有了宗室的擁護,秦二世才更不可能坐穩那個王位,這一點秦二世看不明白,註定昏庸!
公子將閭雖然沒有罪,但是仍舊被迫害,真應了那句話,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只能對天吶喊。
公子高知道自己也難逃厄運,所以主動上奏,跟隨先帝一起赴死,一來表達了自己對二世皇帝沒有威脅,二來自己主動赴死,保全家人和族人不會受到牽連,這算是斷臂求生的一種,在家族受到滅頂之災的時候,能保全後代才是最重要的。這一點公子高還是挺讓人佩服的。
秦二世的這些兄弟們,無故受到殘殺,除了怨恨趙高這個大壞人,再有就只能怪他們的命運不好,生錯了地方。公子將閭和公子高他們這些人,如果生在平民百姓家裡,頂多就是徭役重一些,哪裡會被自己的親兄弟迫害呢!他們就不該生在皇族!
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