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篡位離不開李斯幫助,事後被夷滅三族,為何沒人幫他?

2020-12-25 歪史

公元前208年,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大秦丞相李斯被腰斬於市,隨後以牽連罪誅滅三族,在赴刑場的時候,戀戀不捨,看著和自己一起奔赴刑場的兒子,突然間眷戀故土。

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男人對自己的兒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大致意思就是我現在想和你一起牽著黃狗從上蔡東門出去,追逐兔子,可惜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李斯臨終之前的感悟,絕對會讓人傷感,上蔡是李斯的故鄉,回首多年前,李斯還在哪裡生活,或許兒子剛剛八九歲,家裡養了一隻黃狗,他們於是經常出城去打獵,追逐兔子。

多年前的這種歡樂後來隨著李斯入秦為丞相而慢慢遺忘,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和身份自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家人和親戚都一起搬到了鹹陽,結果一起享受榮華富貴,也一起奔赴刑場。

李斯之所以被殺,他的罪名是謀反,而起因是因為他向秦二世建議暫停修建阿房宮、停止徵發徭役,結果在趙高的安排下稀裡糊塗的入獄,隨後趙高誣陷李斯打算謀反,在嚴刑拷打之下,李斯屈打成招。於是,立即處死與鹹陽,隨後夷滅三族。

李斯被殺的時候,曾經的同僚和屬下沒有一個人向秦二世喊冤,也沒有一個人提醒李斯的功勞。一來是秦二世繼位本來就是名不正言不順的事情,都是李斯和趙高密謀的,兩人矯詔殺死蒙恬和長子扶蘇,這時候就該死了。

陪扶蘇和蒙恬的還有大秦王朝。結果二世繼位後,誅殺兄弟姐妹,寵信趙高,趙高呢指鹿為馬,早就排擠忠良,在別人眼中,當時李斯和趙高同謀,兩人陷入是一夥的,趙高陷害大臣自然有李斯的一份功勞。

這時候,誰還會跑出來給他說話,何況趙高指鹿為馬,早就作威作福,聰明過人的李斯不僅不提前安排出路,反而不聞不問,安心做自己的丞相,根本取死有道。

再者,當初李斯陷害韓非子的時候何嘗不是志得意滿,在自己身陷囹圄的時候想起上蔡東門的黃狗,怎麼可能好事情都給他,壞事情都是別人承擔,肯定不行,所以俗話說得好,冤有頭,債有主,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早先篡改遺詔,冤殺韓非,配合趙高逼死蒙恬、扶蘇,後來在二世誅殺忠良、大臣、宗室的時候不僅不阻止還默認,誰會給他說話,肯定沒有。當大家都知道李斯已經失寵,活死人一個,給他說話不就是向閻王招手嗎?

李斯被殺的時候,他的長子李由還在外面帶領軍隊和關東軍隊作戰,估計前線還沒有得到消息,這個謀反丞相的兒子後來成為大秦的忠臣,戰死在前線,被項羽斬殺。後秦軍章邯等投降,秦軍主力崩潰。歷史莫名的諷刺。

相關焦點

  • 李斯「直言進諫」被腰斬,為何無人替其求情?只怪他作孽太多!
    秦國最終在秦王嬴政的統領下,蕩平四海一統天下,而除了武將的功勞之外,眾多文臣也有著非常大的貢獻,李斯可以說是其中之一,但是在後秦始皇時代,李斯卻慘遭腰斬的命運,作為昔日秦國丞相,為何卻無人替其求情呢?
  • 王翦和李斯對秦朝有大功,為何王翦得以善終,李斯卻是慘死結局?
    秦朝在建立短短十幾年後就覆滅,李斯也是間接促成者,如果趙高沒有丞相李斯的支持,篡位計劃只能付之東流,李斯為了一己之私,勾結宦官趙高篡改詔書,賜死秦始皇長子扶蘇,擁立幼子胡亥即位稱帝,最終胡亥成為秦二世後,趙高掌握實權,李斯最終也被趙高陷害致死。接下來詳細看王翦和李斯為何有著不同的結局。
  • 李斯兩次「直言進諫」結果大不同,一次飛黃騰達,一次身首異處!
    秦國最終在秦王嬴政的統領下,蕩平四海一統天下,而除了武將的功勞之外,眾多文臣也有著非常大的貢獻,李斯可以說是其中之一,但是在後秦始皇時代,李斯卻慘遭腰斬的命運,作為昔日秦國丞相,為何卻無人替其求情呢?春秋戰國的時候,每個國家之間的競爭更像是如今大公司間的競爭,人才流動性是非常大的,李斯本來是楚國人,後來跟了荀子學習,並成為了荀子最出名的弟子之一,最終選擇了秦國作為效力的國家。
  • 大秦賦中一生精明的李斯,為何被太監趙高連騙三次,最後任其擺布
    大秦賦中一生精明的李斯,為何被太監趙高連騙三次,騙到任其擺布「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曹雪芹這句話是寫給王熙鳳的,賈府的大管家、一生精明的「風辣子」,為賈府撐起一片天空,奈何最後落了個病重而亡的悽慘結局。
  • 李斯在位時百官朝奉,為何他被腰斬時,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求情
    可是如此盛極一時的李斯,後來他在被腰斬,被夷三族的時候,卻沒有任何一個人站出來為他申冤,幫他一句好話。甚至也沒有人暗中幫助過他。如果有人暗中幫助李斯,那麼李斯肯定就會知道,自己究竟是怎麼被趙高玩弄的。那樣一來,他就有機會在秦二世的面前申冤,最終也就可能不會被判腰斬,被夷三族了。
  • 李斯被腰斬,滿朝文武大臣為什麼沒有一個人為他求情呢?
    公元前208年,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大秦丞相李斯被腰斬於市,隨後以牽連罪誅滅三族,在赴刑場的時候,戀戀不捨,看著和自己一起奔赴刑場的兒子,突然間眷戀故土。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男人對自己的兒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 李斯為秦國一統天下立奇功,深受秦始皇信任,為何最後被腰斬?
    六朝滅亡後,李斯又建議嬴政稱帝,並主張廢封、建郡,焚詩禁書,統一文字、車軌、錢幣、度量衡,北驅匈奴,南擊百越開嶺南,為秦帝國的建立與鞏固立下了奇功。但令人費解的是,作為秦帝國的頭號功臣,李斯最終並非善終,而是落得一個被腰斬,三族滅亡的悲慘命運。那李斯到底因何遭受如此殘忍的待遇呢?
  • 秦二世: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
    繼扶蘇、蒙恬之後,蒙毅、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等功臣紛紛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處死,還有難以數計的人被株連。同時,趙高對皇室諸公子、公主也不放過,十二位公子"戮死鹹陽市","十公主死於杜",公子將閭在被逼自殺前仰天大呼無罪,然後與其兄弟三人流著眼淚拔劍自殺。在趙高的愚弄下,本來安於享樂的秦二世更加縱情酒色、怠於政事,進而為趙高胡作非為創造了有利條件。
  • 李斯被趙高陷害,判處腰斬並夷三族,為何滿朝文武無人為他求情?
    談秦說漢(348)李斯被趙高陷害,判處腰斬並夷三族,為何滿朝文武無人為他求情? 中車令兼璽符令趙高欲擁立秦始皇的幼子胡亥為秦二世皇帝,得到了丞相李斯的支持。在李斯與趙高的謀劃下,矯詔賜死了手握重兵的公子扶蘇與蒙恬。胡亥登基後,又派人殺死了上卿蒙毅。 公子扶蘇賢明仁厚,蒙毅、蒙恬滿門忠烈,李斯與趙高在沙丘之謀中,獻計將其賜死,所以朝廷大臣們在痛恨奸人趙高的同時,更加痛恨丞相李斯。
  • 趙高發動望夷宮政變,殺害了秦二世,為何輕易就被秦三世殺了?
    趙高掌權實權後就開始實行殘暴的統治,任職期間的做所作為已經失去了民心,大部分官員因懼怕被趙高殘害,不得已而向趙高低頭,而趙高在子嬰設計殺害後,死了也就死了,只會大快人心,朝臣振奮,文武百官還會幫助秦王子嬰將趙高黨羽掃除。
  • 李斯之死:具五刑而後腰斬,一代功勳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通過沙丘政變竊取帝位的胡亥做賊心虛,為了鞏固帝位,他對自己的兄弟姐妹揮下屠刀,整個大秦帝國籠罩在血腥與恐怖的氣氛當中,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局面,除了胡亥的幫兇趙高之外,丞相李斯也難辭其咎,而讓李斯萬萬沒想到的是,他的妥協與退讓,並沒能使自己得以保全,公元前二零八年七月,李斯被具五刑後腰斬,同時夷滅三族
  • 李斯的下場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李斯的權勢在當時有多大。這一點,連李斯自己都承認,他說:「當今為大臣者,位無高於我者,我可以稱為富貴之極了。」可是,如此盛極一時的李斯,後來他在被腰斬、被夷三族的時候,卻沒有任何一個人站出來為他申冤、幫他一句好話,甚至也沒有人暗中幫助過他。如果有人暗中幫助李斯,那麼李斯肯定就會知道,自己究竟是怎麼被趙高玩弄的。
  • 王翦和李斯同是秦始皇的左膀右臂,為何王翦善終,而李斯死於非命?
    而王翦和李斯兩人,一個老成持重,一個很有謀略,是秦始皇最為得力的左膀右臂,有如此的大BOSS罩著,兩人活得都很滋潤。 王翦一家三代為將,李斯的女兒好幾個也都嫁了秦國公子,一時間,兩人都是享盡了榮華富貴,受到了各種尊敬仰慕。
  • 逼死胡亥擁立子嬰,隻手遮天的趙高,為何能被輕輕鬆鬆除掉?
    而加速秦王朝瓦解的有三個人,一個是李斯,一個是趙高,一個是胡亥。這三個人串通一氣。其中,趙高是一切結果的始作俑者,李斯和胡亥都被趙高當作木偶玩弄於鼓掌之中,神奇的是,這兩個工具人最後都成了趙高手下的冤魂。 給他們陪葬的有公子扶蘇、將軍蒙恬,已經眾多宗室子弟、大秦王朝等都成了這次奪權的陪葬品。
  • 秦二世胡亥即位後,將兄弟姐妹誅除,為何卻留下扶蘇的兒子子嬰?
    秦始皇死後,趙高發動沙丘政變,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假造秦始皇發布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並另立秦始皇的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秦二世胡亥即位之後,趙高掌握實權,實行殘暴的統治,最終激發了陳勝、吳廣起義,拉開了秦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最終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國覆滅,讓他畢生的努力付諸東流。
  • 大秦賦:一代丞相李斯,被趙高連騙三次,晚年悽慘面臨滅三族
    古代最重要的就是權勢,但有時過度權勢會引發人的欲望,甚至會引發不切合實際的想法,李斯秦朝一代丞相,為嬴政平定天下出謀劃策,可謂是一個精明智者,但最終結局卻慘遭滅三族。但即使李斯聰明又謀略,晚年間卻被太監趙高連騙三次,甚至最終遭到滅三族!
  • 後來又為何會被人夷滅三族?
    從上面我們大概已經了解到了潘安的一些英俊和美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潘安的英俊和美貌到底體現在哪裡,又為什麼會被人夷滅三族。史書《後唐書·太宗本紀》中有記載,房玄齡曾對唐太宗李世民說:(潘安)嶽實含章,藻思抑揚。進取心強的人,終將遭禍。」
  • 大秦首席輔臣李斯:與皇家聯姻、平步青雲,為何最終被腰斬於市?
    然而13年後,位高權重、權傾朝野的丞相李斯最終竟落得了一個被腰斬於市的下場,這究竟又是為何呢? 少時有志,終得佐於嬴政 李斯出生在戰國末年,本是楚國上蔡人士,出身低微的他幼時家貧,可以說李斯是個六親無靠的寒門之子。
  • 李斯:做人到最後,拼的都是人品
    這一天,即將發生一件震驚全國的大事,丞相李斯一家要被斬首示眾了。臨刑前,李斯老淚縱橫,對他的兒子說:「咱爺倆還能一塊牽著黃狗,出上蔡縣老家的東門去追兔子嗎?」說完,父子二人抱頭痛哭。午時三刻,李斯被腰斬於市。同時,被誅滅三族,成了中國歷史上最慘的丞相之一。
  • 大秦名相李斯,聰明一世,為何會身陷囹圄,敗於趙高?
    提起秦朝,可能大家的第一反應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呂不韋的足智多謀,但其實還有一個人,同樣有著很高的作為,他就是李斯。李斯可以稱得上是一代傳奇了,身為外國之人,能夠在他國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實屬不易。他一生都在為秦國奮鬥,立下過汗馬功勞,一代名將的功績有目共睹,但是卻被趙高誣陷謀反。而秦二世竟選擇相信李斯謀反的事實,最終導致李斯落得腰斬於市、三族被滅的下場,李斯本是朝廷重臣,於大秦社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