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的《圍城》裡有一句話很多人耳熟能詳——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其實,眼下的電動車市場直接套用這句話也完全合適。如今,國內的電動車市場,儼然一座令人豔羨的「圍城」或者一座讓人想逃離的「圍城」。
逃離者如拜騰、賽麟、博郡、前途等,豔羨者如極狐、嵐圖、智己、沙龍等。
這座圍城,無疑越來越有趣了。
正是幾乎一夜之間,中國汽車品牌集體入場高端新能源汽車高端市場。
國家隊北汽集團的極狐,東風汽車的嵐圖,上汽集團的智己,也有長城汽車的沙龍、比亞迪蓄勢待發的獨立高端電動車品牌等紛紛入場,瞄準30萬元以上高端電動車市場。
這些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汽車富二代們,尚未出生便光芒環繞,向摸著石頭過河初嘗勝果的造車新勢力發起挑戰。
這其中,東風嵐圖和上汽智己無疑就是這場國家隊巨額資金押注的最亮眼角色。
12月18日,嵐圖汽車發布首款零焦慮中大型智能電動SUV嵐圖FREE,其中增程版NEDC續航裡程860公裡,純電版NEDC續航裡程500公裡,售價不高於40萬元,計劃2021年第三季度交付用戶。
後來者如上汽集團,在11月26日聯合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三方共同發布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智己汽車」,首輪融資過百億。
新一輪燒錢大戰悄然開啟,誰才是掌握「圍城」鑰匙的自由進出者?
從看客到主演
車市就像一場永不落幕的電影,總有主演、群演和看客,而市場就是那個能夠決定你命運的導演。
不同的是,這個導演可以掌控你的人生,但你卻遍尋不著,只能用心尋找。
長期以來,雖然有國家政策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大力引導,但衝在最前面、摸著石頭過河的往往是民企。
像蔚來、小鵬、威馬、拜騰這些造車新勢力前僕後繼,有的小有成就,有的折戟沉沙。
這個時候,國家隊瞅準時機,在恰當的時候高調入場。因為,好戲才剛剛開始。
雖然大多數造車新勢力步履維艱,或受制於資金,或受制於產品,但它們無一例外地是新能源汽車的先行者,雖然有的提前變成了先烈。
特別是當特斯拉苦盡甘來,市值現已超過6100億美元,今年銷量一度下滑嚴重的比亞迪也在今年7月總市值超越上汽集團,穩坐A股市值最大的整車上市車企。一時間,搶跑在前面的新能源車企們風光無兩。
此外,像蔚來、小鵬、理想這些一開始都很苦逼的造車新勢力創業者,如今憑藉高企的股價讓旁觀者眼紅不已。此刻,旁觀者忘了它們曾經遭受的煎熬和非議,紛紛以其為楷模,誓死也要擠進這場剛剛開幕的電影大幕,尋得一個主演的機會。
這個時候,早早就在港股上市的東風汽車和長期獨霸銷量冠軍的帶頭大哥上汽,在新能源市場成了被冷落的看客。
尤其在國家大力支持電動車市場的政策背景下,和身份極度不匹配的市場地位,讓國家隊造車大佬們不得不加碼突進。
當看客久了,總要想著成為主演。
猶豫了許久的汽車國家隊們即使不能辜負政策的殷殷期盼,也要擔心再晚就要被迫出局的職業生涯了。
但,先機已失,後來者如何居上?《孫子兵法》裡沒有答案,降龍十八掌只是傳說,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
國家隊們準備好了嗎?
朱延風和陳虹的「一號工程」
馬斯克最開始投資特斯拉時只是覺得這件事很酷,而李斌創辦蔚來、李想創辦理想、何小鵬創辦小鵬時,也許只是為了一個夢想。而東風發布嵐圖、上汽發布智己,則是因為內部神秘的「一號工程」。
可見,在打造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出發點上,國家隊是要完成一個任務,是要舉集團之力打造。而一部分造車新勢力則是為了好玩,為了實現創始人的夢想。
這一點,從一開始便決定了兩種不同路徑的兩種可能完全不同的結果。畢竟,使命感不同,對待事業的態度和目的也會大相逕庭。
2020年7月正式發布,9月全球首發量產概念車iFree,11月6日首款量產車身下線,11月25日預生產下線,2021年第三季度上市。
相比蔚來、小鵬等「老牌」新勢力,嵐圖汽車雖然遲了半步,但卻是步步為營,計劃每年向市場投放至少一款新車,5年內涵蓋轎車、SUV、MPV等多個細分市場。
據悉,嵐圖汽車將採取全直營的渠道模式,在重點城市的核心商圈設立嵐圖空間,同時在貼近用戶生活區設立服務中心,提供更為便捷、暖心的服務體驗,2021年計劃在全國建立40個直營體驗店。
說到嵐圖,不能不提智己。作為高端電動車市場的兩個遲到者,誰更有機會成為未來的強者呢?
造車得有錢,多少造車新勢力死在黎明前夜, 基本都是沒錢了。
但上汽、東風沒有這個擔憂。
按照規劃,智己的三大投資方中,上汽出資約54億元,浦東張江出資18億元,阿里及其他出資28億元。項目還沒啟動呢,100億元,一分不差,已經到帳。相比之下,苦哈哈造車的新勢力們弄來的幾個億可能幾個月就花光了。
相比之下,東風汽車的嵐圖,同樣不差錢。計劃申請登陸科創板的東風汽車集團預計融資210.33億元,其中70億用於嵐圖汽車,合計投資110億元。
兩個不差錢的大佬隔江相望,拼的不是票子而是車子。那麼,誰的造車實力更雄厚呢?
嵐圖汽車已經在12月18日發布首款車型嵐圖FREE,明年第三季度交付,可以說已經先人一步。
而上汽的智己,雖然已經醞釀了2年多時間,但首款產品轎車車型將於明年1月在上海、倫敦、北美CES全球同步發布,2022年內還將陸續推出SUV、概念車等產品。
嵐圖和智己在資金和產品節奏不相上下,可以說是棋逢對手。嵐圖是東風集團回歸A股後,最新發布的高端新能源電動品牌,也是公司新五十年發展的重要戰略布局。
而智己汽車將具備百米加速4秒內、超算中樞智能座艙、永不自燃的安全電池、無線充電等一系列亮點。作為上汽集團內部的「一號工程」,自然也是不惜血本。
當然,兩個品牌都是很有文化逼格的品牌。
「智己」,取自《周易》,意為以智慧周全萬物,「智己汽車」則寓意締造人車共生的智慧出行新時代。
而嵐圖,也是東風的「藍圖」,它的LOGO,設計靈感源於《逍遙遊》中的鯤鵬展翅。
嵐圖渴望在高端電動車市場真正能夠突破「自己」,而智己則亟待在蔚來等先行打開的市場中繪就更美的「藍圖」。
雖然現實很殘酷,高手過招,不僅僅是資金的問題,也不單單是產品的問題、研發的問題、營銷的問題,總之,這是一場交織著拼搏、時機、命運諸多元素的舞臺。
但,人生正如一場電影,我們都是身在圍城,有人因為奮鬥而一飛沖天,有人百般努力依然前途渺茫,但在時代的浪潮下,唯有仰望星空,同時腳踏實地,方能在人生這場大電影中演好自己的角色。
無論最終離主演的路有多遠,我們首先都要做好人生的群演。對於兩位掌舵者朱延風和陳虹來說,嵐圖和智己,都是他們奮鬥之年最後一個挑戰,都是東風和上汽的「一號工程」,不管結果如何,它們都將在一個個披荊斬棘中,乘「風」破浪,生命長「虹」。
至於票房,靜等一年後,就交給消費者們來投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