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原著和電影裡的「老鬼」不是同一人,原著的刻畫更為精彩

2021-01-07 故事避錯

2009年,由周迅、李冰冰、張涵予、黃曉明等人主演的諜戰片《風聲》上映,影片一開始就把觀眾拉進了「尋找臥底」的刺激追查中。

隱藏在日偽隊伍裡工作的共黨「老鬼」,因某次傳播情報時不幸暴露身份,日軍為了揪出這名內鬼,就把5名身份存疑的人員帶到了一棟別墅裡囚禁了起來。為防止傷及無辜,日軍希望內鬼能主動坦白。但堅韌又聰慧的共黨臥底,不僅不會表露身份,還要在生死存亡時,利用能利用的一切繼續製造假象,迷惑日軍和周圍所有人。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認輸,爭取能把「日軍故意設計了埋伏,行動必須取消」的消息從密不透風的別墅裡傳遞出去。

5名存疑人員中,日軍想通過字跡抓到內鬼,不料「老鬼」早就在私下偷偷練了另外一個人的筆跡,正好在這一環節把髒水嫁禍給總隊司令侍從官白小年身上。白小年被屈打致死後,日軍對「老鬼」的恨意更勝一層。

在影片中,大隊長吳志國通過一首歌表明自己身份,引來了同是共黨「老鬼」顧曉夢的注意。當顧曉夢發現吳志國為了保她,不惜犧牲自己時,她流著淚和吳志國對咬,並迅速與之形成對立的身份——只要他們二人中有一人能活下來,就能把情報傳遞出去,防止共黨受損。

然而,事情終因顧曉夢引起,她不想連累無辜的吳志國,更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幫她頂罪。顧曉夢把自己的真實身份告訴了和她囚禁在同一房間的李寧玉,讓李寧玉抓她邀功,揭露她的身份,犧牲前,她在自己內衣上,縫上了要傳遞出的情報……

在《風聲》的電影裡,顧曉夢的扮演者周迅在決意犧牲前那幾個震人心弦的眼神,讓人看了不禁流淚。一個臥底,在用生命,用智慧演繹著屬於她最後的人生。雖然她死了,但她的精神卻長存在人們心中。

在看電影的時候,每個觀眾都會隨著懸疑式的劇情被勾著好奇心開啟不斷的探索,直到結尾才知道誰是「老鬼」,知道她是怎麼傳遞出情報的。然而在麥家所寫的《風聲》原著裡,「老鬼」並不是顧曉夢,吳志國也並非共黨,第一個死去的被懷疑者也不是白小年……

《風聲》原著比電影更精彩,原因就在於原著中,「老鬼」只有一人!在陷入敵營,沒有希望、沒有同僚,只有死亡的陰影籠罩下,老鬼只能靠ta自己的智慧和計謀脫身,做最後的努力。

這種高危施壓下的困境求生,沒有電影中吳志國和顧曉夢所飾演的相互扶持的溫情場面,有的,只剩一對多的硬剛,和誓死也要傳遞出情報與敵人的機智對峙。

原著除了更突出老鬼單獨作戰的勇氣和智慧,麥家還對日本人肥原、幫助共黨傳遞情報的瘸腿老頭等諸多角色做了深入解讀和描繪。

肥原年少時很喜歡中國,中國的文化、歷史、山川河流都給他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他的《走遍中國》專欄在日本各大報刊競相發表,日本人通過他的筆觸了解外面的世界。但後來,肥原長大後再來中國時,他的文字卻充滿了批判和無奈。因為長大後,他成為了「記者肥原」,很多事情一旦接觸深了,撥開表象看本質,就沒那麼可愛了。

他看到官場、商人、文人學士再也沒有傲骨、正氣可言,他看到本該繼續發達的國家卻日漸腐朽且故步自封,他看到了從前太多美好的東西都在逐漸消亡,這讓他徹底寒了心。

麥家對肥原的描寫,讓我們通過外人的眼光重新審視自己,重新回望那個時代的祖國。他用一種新奇的筆觸讓我們對日偽找內鬼事件開啟了新的認知,不再是電影所演繹的那麼單一。

而麥家對瘸腿老頭的描寫,讓我們知道「老鬼」如何通過不同的訊號向他傳遞情報,讓我們知道再小的角色,也有他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原著,遠比電影解說得更為詳細和精彩。原著展現的不僅是情節和動人心魄的故事,更是展現了人性的複雜和多樣性。你能看到不一樣的「老鬼」,不一樣的日本人,不一樣的顧曉夢、吳志國、李寧玉……

更令人驚奇的是,原著中老鬼向外傳遞情報的方法也十分獨特,讓人看了拍案叫絕,比電影曲折得多!

有想通過《風聲》原著了解過去那段歷史的朋友,麥家的原著不容錯過。裡面的「東風、西風、靜風」,每一種風,都能把你的心緒和思想「吹」動。有想看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風聲》誰是「老鬼」,是誰傳出的情報?原著答案比電影更精彩
    1、電影精彩,原著更精彩《風聲》是第一部國產諜戰電影,可惜,出道即巔峰。10年了,可以說《風聲》依然是最好看的國產諜戰片。為了揪出「老鬼」,他們在封閉的裘莊互踩互鬥,李冰冰、周迅、張涵予、黃曉明、王志文、蘇有朋、英達,演技炸裂,輪流飆戲,配角也是戲份拿捏的恰到好處,倪大紅、段奕宏老戲骨們甘當綠葉。
  • 《風聲》:電影只拍了三分之一,原著的智鬥更精彩!
    小墨個人微信:wslxm2019,歡迎來我朋友圈玩呀~《2020年寫不夠100篇,1萬元你們瓜分》文 | 李小墨很多人知道《風聲》,是從周迅、李冰冰主演的電影。我不是。我第一次知道麥家的小說《風聲》,是十年前我剛上大學的時候。
  • 11年了,看過原著,我才讀懂《風聲》裡顧小夢對李寧玉的「深情」
    2009年,電影《風聲》上映,全明星陣容,全年票房超2億,豆瓣評分超45萬人次,目前穩居8.3的高評分。至今,還有上千萬的影迷追隨,一遍又一遍地刷《風聲》。電影我刷了不下5遍,在聽書平臺將小說斷斷續續聽了2遍,卻總覺得缺少些什麼。直到這個月初,我拿到麥家最新版的《風聲》,仔細品讀才發現,電影和小說相差太多。
  • 張志堅《風聲》巨大轉折遵循原著,3點可知,真正的大戲還在後頭
    《風聲》最新的劇情中,龍川肥原(周一圍飾)和王田香(餘皚磊飾),把金生火(張志堅飾)、顧曉夢(徐璐飾)、文詠珊(李寧玉飾)、白小年(牛子藩飾)、吳志國(楊佑寧飾)五個人,困在了裘莊,意圖找出潛藏在他們五個人中間的「老鬼」。劇中,一開始就表明了李寧玉才是「老鬼」,跟《風聲》原著相同,劇情節奏迎來了巨大轉折。
  • 《風聲》原著誰是鬼?和電影結局完全相反!
    《風聲》影片於2009年9月29日全國上映,斬獲不少獎項,至今仍是演技盤點類點評不容缺席的經典之作。故事講述了1942年,汪偽政府時期的一場諜戰風雲,一條被截獲的重要情報,偽軍剿匪司令部中五名經手過情報的大小軍官,一間主人已被暗殺的高官豪宅。
  • 麥家《風聲》:看過那麼多諜戰大戲,若沒讀過這部原著,太可惜
    他也是繼魯迅、錢鍾書、張愛玲之後首位入選英國「企鵝經典文庫」的當代作家,著有長篇小說《解密》、《暗算》、《風聲》、《風語》和《刀尖》等,其多部作品被改編為影視作品。《風聲》是麥家的代表作之一。 其改編電影09年上映,由李冰冰、周迅、張涵予和黃曉明主演,獲得豆瓣8.2的高分。電影精彩,原著更勝一籌。
  • 《風聲》:電影與原著之間,差著博爾赫斯和《四福音書》
    但正是這些場景,使我長期以來很難對《風聲》小說及其作者有好感:一個小說家,津津樂道於這些殘忍血腥以及SM式的場景,展示類似「滿清十大酷刑」場景以滿足人們的獵奇心,能是好的小說家嗎?最近,讀完了讀客文化2020年出版的最新版小說《風聲》後,才發現小說原著的光彩被電影給埋沒了。
  • 中國諜戰片的開山之作《風聲》,其實只演了原著的1/3
    風聲》只拍出了原著1/3的精彩」>也只拍了原著的三分之一!而且對原著進行了大幅度的「魔改」,包括最重要的「老鬼」一角。可以想見,《風聲》小說得有多麼硬核燒腦!但它並不是要人絕望,而是希望人們有堅守的德道,有堅韌的意志。就像故事裡的「老鬼」,在極其有限的條件下以命相搏,絕地求生,憑向死而生的決心和意志絕地反擊。
  • 張志堅《風聲》大結局初見雛形,3點戲劇化改編,比原著更精彩
    劇版《風聲》這段劇情,可以說是寥寥幾筆就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終極無間」的畫面,好不過癮。 至此,小編有理由相信,劇版《風聲》後面的劇情可能比原著更精彩,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下!因為劇版《風聲》想要構建的是一個真正的高級「諜戰宇宙」,每個人都不是省油的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
  • 當年看電影《風聲》裡的精彩劇情,現在看了原著深感和平美好
    在日前舉行的釜山電影節上,電影《風聲》中的「吳志國(張涵予飾)受刑」被韓國民眾票選為「最驚心的片段」。《風聲》主角團裡2個影后,3個影帝,連配角都是老戲骨,儘管劇情邏輯上存在硬傷,但精湛的演技和絲絲入扣的情緒演繹讓它不失為一部堪稱經典的諜戰片。
  • 周迅的「老鬼」精彩嗎?其實,《風聲》原著,更值得一看!
    首先,封面上的一行字觸動了我:經歷過大孤獨,大絕望的人,會懂得《風聲》給你的大堅韌和大智慧。這行字,觸目驚心。有種難以名狀的情愫在我的心中激蕩。儘管已知其中的內容,但我還是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歷經一天,我看完了這本書。與電影相比,我更喜歡書。或者說,我更喜歡麥家用他獨特的方式給我們呈現出的一個波譎雲詭的諜戰故事。
  • 沒有讀過麥家新版《風聲》,就不知道原著比電影還要精彩紛呈
    看過電影《風聲》,被影片裡面的情節環繞、驚險刺激所嘆服,知道那之後「諜戰片」紛紛上映,可以說麥家的「諜戰」小說,開啟了「諜戰片」的先河。殊不知,閱讀原著《風聲》,裡面的情節一波三折,探索真相,又不知道真相的過程,無論是從情節設置、寫作技巧及現實意義上都更精彩紛呈,與發人深省。
  • 地下黨「老鬼」絕境屍體傳密碼?麥家:真相伏筆《風聲》下部
    再次為《風聲》著迷,是因為讀客文化再版的原著《風聲》,讓我發現,原來《風聲》還打開了一個潘多拉的匣子。 電影藝術帶來的視覺聽覺衝擊,會瞬間攫住人的靈魂,抓牢人的情緒,但若論結構、懸疑、人性的解讀與彰顯,原著帶給我們的思考空間和餘震還要更強烈。
  • 麥家原著《風聲》:善與惡的對峙,迷霧中驚心動魄的心理較量
    《風聲》曾獲得了很多提名,其中李冰冰還因為在劇中飾演的李寧玉一角,獲得了臺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當看過麥家的原著《風聲》後,深深地感受到歷史的悲壯以及那個時期的複雜性。這是從電影中感受不到的,尤其是暗藏的「老鬼」李寧玉面對自身處境時的平靜、彷徨、不安,在作者的筆下仿佛一幕幕電影畫面。 這本書前半部分就像是在看一本推理小說,讓讀者不斷猜測到底誰才是真正隱藏在汪偽政府中的「老鬼」。
  • 電影《風聲》重映,11後再看難以逾越的諜戰經典
    電影在沿用了小說故事框架的同時,也繼承了原著陰森可怖的懸疑氛圍。作為十年來最精彩的諜戰電影,《風聲》引發了觀眾的熱烈討論,卻讓很多人忽略了原著同樣耀眼的光彩。事實上,看完電影再看小說,不但不會被劇透一臉,反而會驚嘆原來「老鬼」的故事還能有另一種、甚至第三種講法。
  • 與電影完全不一樣的《風聲》,套娃式的逼近真相,誰是老鬼?
    在電影裡,被困於荒蕪的裘莊,被監視、被毒打,相互揭發,顧小夢以自己死亡的代價傳遞消息,避免組織被破壞。電影裡,她英勇的犧牲,是能看到自己犧牲的意義和價值,是看得到消息傳遞出去的希望。但小說《風聲》不一樣,這是一個真正經歷大孤獨、大絕望的人,她的世界血色且黑暗,她甚至不知道能不能傳遞出消息。電影和小說,是一個是故事,但又不是同一個故事。
  • 影評·《風聲》——「老鬼」不是一個人
    這是電影《風聲》中的一個片段,電影講述了汪偽政府時期的1942年,一名汪偽政府的要員被槍殺,引起了日本方面的高度重視。電影情節緊湊,演員演技不俗,情緒飽滿,畫面精緻懷舊,加上行雲流水的剪輯和故事本身的張力,令這部電影成了難得一見的佳作,誰是「老鬼」的懸疑猶如一把刀子自始至終在觀眾心頭,讓觀眾暗暗為這位不知是誰的中共黨員捏著一把汗,等真相揭開的那一幕,又為老鬼的獻身大義而聳然動容,潸然落淚。
  • 風聲原著小說各人物大結局是什麼 顧曉夢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善於交際,舞技出眾,打得一手好橋牌,對藝術有極高的鑑賞力,是偽總隊裡傾倒眾人的交際家。原著小說中顧曉夢是死了,但是電視劇版有改變,簡介中寫著顧曉夢最終結局選擇了與「老鬼」同樣的道路,繼續潛伏在敵人的心臟,完成「老鬼」未盡的事業。2、李寧玉結局她偽總隊機要處譯電科科長,高傲冷漠,卓爾不群,容貌姣好,卻不苟言笑,智商超群,卻離群居所。
  • 當年被電影《風聲》裡的「繩刑」嚇到,看了原著深感亂世的絕望
    《風聲》又再版了,連作者麥家本人都記不清,這是第幾次再版了——起碼有兩位數。一本書在距離初次出版十多年後,依然擁有如此旺盛的市場力,足以說明內容的精彩。以前看過根據它改編的電影《風聲》,其實對於電影說的內容已經基本忘光了,
  • 無問西東,都是黑暗裡最後的火種——《風聲》碎語
    看過麥家原著和電影的觀者,可能都有這樣的感覺,這個改編將幾個人物的動線、結局交代得更加清晰,更加光明,也更有力量。是的,相對於電影版結局的明朗化,麥家原著的開放式結局更為現實也更黑暗,將人性之惡演繹到了極致,頗有些羅生門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