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黃曉明、李冰冰、周迅主演的電影諜戰劇《風聲》曾獲得了很多提名,其中李冰冰還因為在劇中飾演的李寧玉一角,獲得了臺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當看過麥家的原著《風聲》後,深深地感受到歷史的悲壯以及那個時期的複雜性。這是從電影中感受不到的,尤其是暗藏的「老鬼」李寧玉面對自身處境時的平靜、彷徨、不安,在作者的筆下仿佛一幕幕電影畫面。
這本書前半部分就像是在看一本推理小說,讓讀者不斷猜測到底誰才是真正隱藏在汪偽政府中的「老鬼」。但真正的精彩還在於書的後半部分,它就像一個謎底把真正隱藏在背後的細節一層層剝開,看後令人瞠目結合。
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這部原著,講講麥家筆下的主人公李寧玉,探索她隱蔽的內心,體會那段驚心動魄的時刻。
原著中在一份密電裡這樣寫道:「全軍第一處,豈容藏奸細;吳金李顧四,你們誰是匪?」
短短幾句話拉開了小說的序幕,吳志國、金生火、李寧玉、顧小夢,被重點列為透露機密的懷疑對象,從這四個人當中要找出真正的「老鬼」,破壞共產黨的地下活動。
在剛開始的時候,這幾個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危險,但是當張司令和日本人肥原像演雙簧一般念出這句話的時候,他們才明白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多麼的危險。
李寧玉表面的身份是汪偽政府軍機處譯電科的科長,實際上是隱藏在敵人內部的「老鬼」。面對突然而來的危機,她鎮靜應對。
作為一個正常人,被敵人幽禁起來時面臨的恐懼,光想一想就覺得會手足無措,可李寧玉不一樣。她冷靜、機智、邏輯思維非常強。
她早就模仿了吳志國的筆記,所以當肥原和特務頭子王田香故意讓四人寫書信時,不露痕跡地偽裝了自己,讓吳志國成為了替罪羔羊。
年老後的顧小夢在回憶中曾說:「我說她天生是搞地下工作的,心理素質極好,天生有一種處亂不驚,臨危不懼的本領。你看,她多有心計,多了不起,啥事都看在眼裡,算在心裡。我搞地下工作這麼多年,從來沒見過像她這樣沉得住氣的人。她藏得真深啊。」
同樣是做特務工作的顧小夢,夠機靈聰慧了吧,看到李寧玉的如此做法,也是忍不住地讚嘆。這也是作者麥家的一種高明寫法,通過顧小夢的視角,襯託出了李寧玉的大智慧。
有人說經歷過大孤獨、大絕望的人才能懂得《風聲》帶來的大堅韌和大智慧。
作為真正打入敵人內部的老鬼,李寧玉的心理素質確實過硬,但是她也有著軟弱的一面。看到情報不能及時送出去,在深夜裡無法入眠,也有著心底深處的絕望。
而收廢品的老鱉此刻的出現,無疑為彷徨下的李寧玉帶來了希望。老鱉是書中的一個重要的人物,看似不起眼的身份,其實是老鬼與老K最重要的聯繫人。
在老鱉想方設法進入到囚禁李寧玉的地方時,雖然有唯一的見面機會,但是卻被老鱉給誤解了。李寧玉胸前口袋裡插著那支白色筆帽的鋼筆,這是他們之間的暗號。
在小說中潘老解釋了其中的誤會,李寧玉當時的意思是擔心老鱉跟他聯繫被敵人發現,提醒老鱉不要接近他。但是老鱉卻把這個信號理解成沒有情況,無需接近她。
這麼大的一個失誤,導致了外圍的同志沒有意識到李寧玉所處的危險,放鬆了警惕。直到聽到李寧玉的死訊,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試想一下,在這期間,李寧玉是經歷了多大的恐懼啊。和嘻嘻哈哈的富家女顧小夢對比之下,不善言辭的李寧玉內心承受的壓力已經到了身體的極限。
在小說中,李寧玉被日本人肥原和特務頭子王田香高度列為老鬼的懷疑對象。心急如焚的李寧玉表現得反而比以往更加平靜。
她坐在陽臺拿出畫夾子開始作畫,用來打發被囚禁的時間。肥原看到後,也對這幅畫進行了仔細的觀察,還對李寧玉的畫功進行了稱讚。沒人知道,這幅畫下暗含著一組摩斯密碼。
都說當海面越平靜的時候,後面的暴風雨就越強烈。在無風無浪的表象下,李寧玉已經暗自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犧牲自己,通過後期把屍體運送出去達到傳遞情報的目的。
所以當一貫嚴肅鎮靜的李寧玉突然像個瘋子般衝向肥原,被狠狠打在地下奄奄一息的時候,她是在一心求死啊。
小說中對顧小夢的描寫著墨很多,反而對主人公李寧玉的敘述並不是很多。通常情況下,李寧玉都是沉默的,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刻,作者麥家對她的狀態才有了多一些的講述。
在我看來,有了顧小夢的性格做對比,才能襯託出李寧玉不一般的性格。正如顧小夢所說的,李寧玉是南極的冰山,寸草不長,沒有色彩。冷得冒氣。而她自己,則是南京的紫金山,修成公園了,熱鬧得很。
李寧玉通過自己的屍體把情報傳遞了出去,這其中也有顧小夢的功勞,確切地說是一種成全。
李寧玉投身於革命,顧小夢為國民政府工作。兩人雖屬於不同的立場,但都互相理解。在當時嚴峻的時刻,顧小夢早就猜出了李寧玉是老鬼,但是她沒有說出來,而是成全了李寧玉。
英國劇作家羅伯特·博爾頓說過:「信仰不只是一種受頭腦支配的思想,它也是一種可以支配頭腦的思想。」
身為獲取情報的特殊工作者,隨時做出為組織捨棄生命的準備,正是有了這樣一個個偉大的革命先烈,才有了如今的歲月靜好。
在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愛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我對你們如此無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
這段話讓人心裡哽咽難過,想想現在的人們,有時因為生活中一點挫折就想不開,甚至悲觀厭世。試問一下,比起英勇犧牲的先烈,我們是不是太脆弱了呢?
所以,好好活著,珍惜身邊所擁有的一切,方能對得起他們的犧牲和付出。
國人齊心協力,也才能保我山河無恙,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