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愛玩壘高高?我們不要阻擋孩子,孩子空間敏感期來了

2021-01-13 琦想媽媽

昨晚,和二寶到鄰居家玩,鄰居和我說,她家2歲的孩子小笛不知道怎麼回事,這段時間老喜歡玩壘高高遊戲。將東西壘高了,又將它們推倒。前幾天,孩子還到廚房拿碗去壘高,結果將幾個碗都摔破了,還好,沒有傷到手。

我們正聊著,只見2歲多的小笛坐在地板上開始玩積木蓋房子的遊戲,孩子先是拿起一塊小的積木就放在了最下面,然後順手拿起一個大一點的放在上面,她就這樣一直壘著,不一會兒「小房子」就歪歪扭扭地倒了下去。小笛這孩子沒有不高興,反而很興奮地繼續玩壘高高。

看著高高的「小房子」,小笛高興地拍著手,可是沒一會兒,她就把房子給推倒了,繼續興致勃勃又去壘房子。

孩子為什麼喜歡壘高並且推倒重來?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在1歲的時候就會出現壘高並且推倒的行為,但是實際上這個時候的孩子玩這種遊戲的目的就是吸引父母的關注。

當孩子長到3~4歲的時候,喜歡壘高並且推倒重來的行為則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因為空間敏感期到來了。

當孩子三四歲時,壘高就成為了他非常喜愛的一種遊戲,他將物品壘高的過程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思維過程。在不斷壘高、推倒、重壘的過程中,孩子逐漸建立了三維空間感,並促進了他的視覺、觸覺、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孩子將物品壘高推倒,再壘高再推倒,這一活動是小寶寶們在探索空間的敏感期的過程中百玩不厭的遊戲。

因為壘高會在小寶寶的心靈中產生一種三維空間的感覺,這個行為就是他們積極主動去思考探索空間奧秘的繼續。

通過壘高,小寶寶們的視覺和觸覺能夠得到極大的發展,此外還能夠促進想像力與創造力的發展。與此同時,在壘高與推倒的過程中,小寶寶們的手、眼和腦都得到了運用,所以通過壘高這一活動,小寶寶們能夠進一步地將自己的視覺、思維與動作相協調統一。

同時,在拿物品並壘高的過程中,孩子的肢體肌肉也能得到良好的鍛鍊,眼、手、腦的並用也逐漸趨向協調。

所以我們要支持孩子的壘高遊戲,不要因為自己覺得這樣重複的遊戲無趣,而禁止孩子壘高。

當孩子喜歡壘高時,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呢?

01.鼓勵支持的態度

對於孩子喜歡壘高並且推倒重來的遊戲,我們父母應該給予充分的鼓勵與支持,要知道在孩子們的眼中,這個遊戲就是最好的,而且也是最合適的。

對於處於空間敏感期的孩子來說,壘高是最好玩的也是最能夠吸引他們注意力的遊戲。

我們通過壘高讓孩子了解更多的空間概念。通常,孩子對空間概念的理解都是在遊戲中獲得的,家長不妨利用孩子的空間敏感期讓他多了解關於空間的概念。因此我們對孩子要採取鼓勵支持的態度。

02.讓孩子拿安全的物品壘高

我家女兒在2歲多時,也喜歡壘高遊戲,那時候,我沒有禁止她這樣做,但是我會注意她使用的物品是否安全。

比如,不能孩子拿易碎的物品玩壘高,否則不但容易摔碎物品,還容易被碎片扎傷。 在孩子的空間敏感期內,我會把不安全的物品放好,如玻璃、陶瓷、金屬等材質的物品在壘高並推倒後容易扎傷或砸傷孩子,我會要將此類物品收起來,避免孩子拿去玩壘高。

03.別禁止孩子的壘高行為

我記得我女兒在空間敏感期時,我女兒會把家裡各種各樣的物品拿來玩壘高,孩子很享受壘高、推倒的樂趣。看著孩子將物品壘了又推,我們當家長有時會覺得無聊而枯燥,但孩子正是在壘高的過程中感知空間的存在的。

所以,面對孩子反覆地壘高行為,我們作為家長的不要去禁止她。即使孩子將所有的玩具都拿去壘高,甚至把各種生活用具也拿去壘高時,只要不是危險的物品,我們不要阻擋孩子。我們儘量不要生氣,只需要讓她盡情地壘高就可以了。

04.和孩子一起做壘高遊戲

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都會受到大人的影響,如果我們能抽時間和孩子一起玩壘高遊戲,孩子就會玩得更加高興。

我會常常和女兒一起玩壘高遊戲,我不但陪著女兒壘高,還把壘高設計成競賽遊戲。因為這樣不僅讓孩子在拿起放下物品的過程中鍛鍊了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在取物品的時候還鍛鍊了腿部肌肉,同時我們還會體驗到親子互動的樂趣。

所以父母儘可能地抽出時間來陪孩子一起玩壘高的遊戲,這樣不僅能夠讓孩子玩得更加高興,而且還有助於親子關係的發展,增強你們之間的感情。

寄語:進入了空間敏感期,孩子並不會局限於壘積木,而是喜歡將自己能看到的東西壘高,包括盤子、碗這類吃飯用具。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我們應該將玻璃製品、陶瓷製品等易碎物品以及金屬等容易傷著孩子的物品收好。

相關焦點

  • 孩子喜歡「鑽被子」、扔東西,不要慌,這是孩子處於空間敏感期
    這是因為孩子不喜歡太大的空間,在用被子搭建的帳篷裡面內心會比較平和有安全感,同時還可以用身體來探索空間。孩子喜歡用身體來探索空間,是因為他們到了空間敏感期。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在她的《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指出:「這是因為孩子的空間敏感期到了。喜歡狹小的空間正是孩子在空間敏感期裡的一種表現。
  • 31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敏感期,月嫂育兒嫂都要知道
    建議:當孩子打人、咬人的時候,我們只需制止孩子的行為,對孩子來說,「打S你」只是排除的意思,不要去譴責,也不要去說教。因為那和粗野的行為是不同的,我們就讓孩子在不違反規則的情況下使用他的自我吧。注意:不要和孩子較勁,這是一個孩子形成自我的過程。
  • 孩子喜歡鑽小洞洞?6歲之前孩子處於空間敏感期,父母別過多保護
    孩子其實在這個時候正是處於「空間敏感期」的初級階段,意識到了物體之間都是分離的。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做的,就是把對孩子有危險的東西收起來,但不要制止孩子的探索行為。02在孩子的空間敏感期,可以著重培養他這些能力☆空間想像能力我們都知道,孩子在這個階段,喜歡玩一些搭積木、躲貓貓之類的遊戲。那麼父母就可以利用孩子的這一特點,培養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
  • 千萬不要錯過孩子生命成長的敏感期,它真的很重要
    對孩子的教育也是這樣,一定要抓住孩子成長的敏感期進行教育,如果錯過了孩子成長的敏感期,那麼孩子的未來就會很辛苦。可有多少父母知道,嬰兒剛出生時喜歡看黑白相交的地方,而不是人們通常認為的彩球?他為什麼愛吃手,還對非常細小的東西感興趣?他為什麼不斷扔掉手裡的東西,你撿起來遞給他,他還會再扔掉?
  • 孩子亂扔東西,多半是進入「動作協調敏感期」,家長要加以引導
    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對周圍的空間在視覺上有了一個的全新認識,所以他們會通過一些方式來判斷這個空間究竟是怎樣的。因為孩子在小的時候能力也是比較弱的,所以他們也只能通過亂扔東西的方式來理解現如今所存在的這個空間。所以說當孩子做出這樣的事情時我們沒有必要去壓制他們,因為這也是他們認知空間的一種方式。
  • 孩子9歲前有30個敏感期,看看你的孩子正在哪個階段
    比如,有些家長不了解孩子繪畫的敏感期,在孩子喜歡塗塗抹抹的時候,總是嫌髒限制孩子,不讓他們亂塗亂抹,但過了這個時期,讓孩子畫什麼他可能都沒興致了。來,今天蕃茄田媽為您搜集整理了孩子的主要敏感期,家長了解一下,在合適的時間,給予孩子最合適的幫助,做個靠譜爸媽吧!
  • 在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教會孩子合理安排生活
    鬧鬧說:「為什麼要收拾,在家裡不就是這樣嗎?」媽媽都不知道該怎麼說了。秩序敏感期是指幼兒對秩序(指通過時空形式所表現出的事物或要素間和諧統一的運動狀態,具體表現形態有均衡、比例、對稱、節奏、韻律等)極端敏感的一個非常重要和神秘的時期。
  • 孩子一句話,爺爺很傷心,秩序敏感期如何應對
    ,你某一天偶爾顛倒了順序,他就會反抗哭鬧,要求按照平時的順序來,好像得了強迫症。媽媽們都知道小寶寶就喜歡規律的生活,這就是敏感期的萌芽,2歲之後孩子的生活中逐漸建立起一些規則,比如穿衣服的順序、家人的坐次,做事情的順序等等;再加上自主意識發展。寶寶就會抗議不符合秩序的行為,並且出手去矯正。那麼為什麼孩子需要一個「矯情」的敏感期呢?
  • 「媽媽,我輸了,可我不甘心」——孩子處在敏感期,聰明的父母對事不對人
    但想起我們的老師之前講過,孩子都有「敏感期」,所以來問問到底是什麼原因。今天我們給同樣遇到這個問題的父母,分享一下當孩子處在「完美敏感期」,父母應該怎麼辦。都說「3歲看大7歲看老」注意:敏感期內施教,事半功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孩子的「敏感期」。
  • 4歲女孩愛摔東西,孩子錯失的敏感期如何補救?父母做好3點是關鍵
    楠楠似乎很滿意自己的傑作,在滿地的雜物中走來走去,看到書柜上有「倖存」的書本,她又一手抓起把它摔在地上。看到楠楠不可理喻的淘氣舉動,奶奶正要出言糾正,媽媽輕輕搖搖頭,示意奶奶不要打斷楠楠:「這是孩子遲來的敏感期啊。」原來楠楠之前在小區上幼兒園,那裡的老師很嚴厲,活潑好動的楠楠經常受到老師責罰。
  • 「小燕子」與兒子「搶老公」:做好三點使孩子平穩度過模仿敏感期
    說到敏感期,可能很多家長會一臉茫然,這又是什麼鬼東西?其實,寶寶一出生,敏感期就開始了。在0~6歲期間,孩子就是依靠一個接一個的敏感期來發展自己的。每一個敏感期不僅是孩子學習的一個時期,也是孩子接受新事物的一個過程。
  • 孩子3歲10個月喜歡跳舞,音樂敏感期來了,我該報個啟蒙班嗎?
    那會兒,我還是一個不看書的媽媽,更不知道敏感期這一概念,就是很擔心要不要給他報一個舞蹈班?之所以有這樣的疑慮,是因為我聽說有很多腦神經元如果不使用的話就斷掉了,聽起來感覺怕怕的。經過了解才知道,那是孩子的音樂敏感期到了,我多慮了。
  • 【現場】同樣是處在「佔有敏感期」的寶貝,為什麼ZHUZHU的孩子都懂得「分享」?
    處於小班階段的幼兒正好處於藏、佔有的敏感期。處於這個敏感期的幼兒常常會把一些物品佔為己有,不許別人碰。這是每個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和正常經歷階段。
  • 為什麼孩子會吃手?要阻止嗎?孩子背後這些心理暗示,我們要知道
    我們才聊了一會,表妹懷裡的寶寶就開始把手放在嘴裡津津有味吃了起來。這時見表妹趕緊將寶寶的手從嘴裡拿掉。寶寶好像和媽媽唱對角戲一樣,孩子趁媽媽不注意,又將手放進嘴裡吮吸起來。孩子還發出很大的「吧唧吧唧」的響聲。這時表妹生氣了,並大聲和孩子說:「你這孩子就愛吃手,這樣多不衛生,快把手放下來,你再吃手,我打你。」
  • 詛咒敏感期,三招解決孩子「罵人」問題
    1為什麼3歲多的小孩子聽到「大笨蛋」會笑得前仰後合呢?為什麼他們生氣的時候會這樣「粗俗」地放出狠話呢?因為這個年紀的孩子開始進入了一個神奇又搞怪的敏感期——「詛咒敏感期」。對孩子來說,這個敏感期挺有意思,充滿樂趣和力量;而對於父母來說,這個敏感期可能有點頭疼,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 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孩子學不好英語都難
    因為我自己在美國生活過好幾年的關係,因此我對於孩子在英語方面的教學非常重視。但我們這一代其實也是從上學開始接觸英文的,而且用的也是比較土的背單詞的方法,就是一個中文一個英文,靠死記硬背來增加詞彙量。但是,因為我們長期都處於一個中文的環境裡,因此背出來的單詞僅僅是為了應試,時間一長就會不記得,英語這門語言其實並沒有長期紮根在我們的腦海裡。
  • 5歲孩子認識1000個漢字,孩子的識字敏感期,父母要清楚
    樂樂幼兒園放假了,於是沒事的時候我就會陪著樂樂去公園玩,最近總是會有一個老奶奶帶著她的小孫子和樂樂一起玩,那個小朋友看起來也就4、5歲的樣子,樂樂也非常喜歡跟這個小朋友一起玩,於是我們便邀請老奶奶去我們家一起玩。
  • 「媽媽,你走開,我不要你」,當孩子突然開始說狠話,是詛咒敏感期到了
    為什麼孩子會突然從人見人愛的「小天使」,變成了一個人見人厭的「大魔王」呢?因為,知名的「Horrible3」(恐怖的3歲)來了!於是孩子會反覆使用,不斷來試探、發展自己的力量,觀察別人的反應。這也是「Horrible3」中詛咒敏感期的特點。
  • 孩子為什麼見了東西往嘴裡塞?孩子背後這些心理暗示,我們要明白
    凱凱媽在一旁看到,趕緊將玩具車從孩子手拿走。並大聲和孩子說:「你這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髒的呢。下次再次放,媽媽可要打你。」我們聊了一會,凱凱趁著大人不注意的時候,特專心地咬著一隻不知道從哪裡拿來的襪子,凱凱媽媽看到後立刻制止,並且將襪子拿走。可是小傢伙立刻又拿出另一隻襪子,繼續咬。
  • 別讓孩子的婚姻敏感期影響了未來婚姻幸福
    因為孩子在進入婚姻敏感期後,就會形成最初的婚姻意識。 婚姻敏感期一般出現在孩子3~4歲以後,這時孩子開始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產生興趣,並開始了對各種組合形式的探索。 一開始他們想和爸爸、媽媽「結婚」,之後會「愛上」自己的老師或其他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