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王羲之父輩書法風格,你還能相信他是一個開拓者嗎

2020-12-23 騰訊網

王羲之的曾祖父是王覽,王覽的同父異母兄是王祥,王祥是二十四孝故事中的「臥冰求鯉」的主人公。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中所言的「王謝」,即六朝望族琅琊王氏與陳郡謝氏之合稱。琅琊王氏中最重要人物是王導,王導是王羲之的族叔父,是東晉的丞相。歷仕晉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東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王敦,也是王羲之的族叔父,掌握軍事重權。當時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謂。

王導省示帖

王羲之的父親是王曠,其伯父王翼、叔父王廙,族叔王導、王敦、王邃。

儕輩中,王羲之與王導之子王恬、王洽、王劭、王薈(王珣之叔)等都是兄弟。

晚輩中,王洽子王珣、王洽次子王珉、王薈之子王廞,及王羲之的七個兒子。更遠的姑且不論。

這一些人都是書法家,且水平也都與王羲之相近。排列這一家族三代人的書法,會使我們重新來看待王羲之的開創性書法之路。

王廙更何如帖

王廙書表

王羲之的父輩中,王曠的作品未曾找到,據說也是位大書法家,王翼也未找到。找到其小叔王廙的一張行草和一張小楷字,族叔王導、王敦、王邃也都找到其作品,

王敦蠟節帖

王邃寒佳帖

從王羲之的父輩來看,每個人都是書法高手,歷史上的筆法傳承也沒那麼不堪,只傳那麼幾個人,王氏一門,高門望族,都得到了筆法,或者說,互相之間都是一個寫法。王羲之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老師也是他叔丞相王導,觀王導的字,在氣息上結字上韻格上皆不遜於王羲之,甚至有過之無不及,王邃、王敦作品 也都是一個風格。

其同輩中的字,能找到作品的王恬、王洽、王劭、王薈,每人作品都不尋常。

王恬得示帖

王洽辱告帖

王洽視撫兄子帖

王恬的《得示帖》,點畫振動,格調清雅,與王羲之經典《十七帖》沒差別。王洽的《視撫兄子帖》《辱告帖》也與羲之的行草書相類,儘管翻刻失去了很多原始信息,但也可以找到其本質的部分。

王劭帖

王薈癤踵帖-翁尊體1

王劭的小楷書,也是王家很經典的小楷,令人相信,其子弟應該都是學的一樣的字帖。王薈《癤踵帖》及《翁尊體帖》摹本,在精彩的傳承出其王氏家法之外,那種晉人風味瞭然紙上。

這一些族人的書法,非是跟王羲之學的,因為其年齡要麼比他大,要麼與其基本同年。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就是王羲之的書法,只是傳承了其家族書法,而並不是他重新對古法進行了創新。另,這些族人的書法,已經全然是新的筆法,而不是漢朝書法的形態與筆法。那麼王羲之的創新就大打折扣了。從傳下來的王羲之若干作品中,不可否認存留著他堪稱一流的才情。

王羲之的子嗣輩中,書法與其長輩似有過之無不及。王導的孫子,即王洽的兒子王珣、王珉,書法也為一流。王珣的《伯遠帖》寫得不怎麼樣,但其《末冬帖》儘管翻刻的走了樣,但其氣息與結字都比《伯遠帖》好,王珉的《欲出帖》風情與二王諸帖相類,比王珣要寫得好。

王珣伯遠帖

王導的孫子,王薈的兒子王廞,他的書法也是這麼個味道。

王廞書帖

王導,是一流高明的書法家,他的六個兒子都是書法家。他們都是王羲之的兄弟,在下一代中,王羲之的七個兒子,個個也都成了書法家。他們的風格與其它兄弟長輩亦相似。

王凝之書法

王渙之書法

王徽之得信帖

王徽之新月帖

王操之書法

王羲之的兒子,書法水平比較整齊,但我還是覺得王徽之才情更大,與獻之相當。僅從這翻刻的《得信帖》中所透露出的,那種風姿綽約、自然奔暢甚少見,即使其父也鮮少這級別的作品,惜見不到他更多的作品。

王獻之,這不用多說了。與其父一起稱之為二王。王獻之與其父相較,更加豪縱,其作品風格也有別,每一個環境下所寫作品有差異。

王獻之鵝群帖

王獻之十二月割帖

王獻之桓江州帖

看了王羲之這一大家族中的書法作品,你還相信以個人的英雄主義來創新書法嗎?王羲之只不過是集大成者之一,晉朝上下士大夫人人都有一手好書法。

王羲之初月帖

王羲之適太常司州帖

相關焦點

  • 書法珍品《王羲之行書字典》筆畫檢字表,更方便學習王羲之書法
    這是一本《王羲之行書字典》,以筆畫檢字表的形式來查找您要寫的字,非常的方便書友們學習,這本書幾乎囊括了王羲之全部書法作品中的字,全本459頁,分享前100頁,需要全本的可以私信我,關鍵字:字帖 王羲之,中國著名的書法家,東晉人,師從當時書法大家衛夫人,從張芝等大家吸取藝術養分,並開拓創新出了王氏獨特的書法藝術風格
  • 書法要寫出筋,王羲之反覆強調一個字,明白後99%的書法毛病解決
    學書法,很多同學會在書法的「筋」上出問題。 這其實還是對書法的「筋」存在誤區,只是想當然明白了。其實你不明白。 對於這個問題,王羲之反覆強調一個字,你弄懂了其中的原理,基本上99%的書法毛病都能解決掉。所以本節內容很關鍵,要好好學。
  • 書法真能如其人嗎?曾經東床坦腹的王羲之,真實的性格卻騙了我們
    學書法,字如其人是老師經常教導我們的一句話,人正則字正。字的好壞真的與人品有關係嗎?這可真的不一定。大奸臣蔡京的書法就不錯,還有董其昌,這些人的人品都不怎麼樣,卻寫了一筆好字。由此可見字的好賴與人品沒有必然關係。一直以來,書聖王羲之的字以平和飄逸聞名於世。加之王羲之東床坦腹,不拘小節的故事。在我們的印象中深深種下了這樣的印象,王羲之是一個心胸坦蕩、瀟灑飄逸的書生形象。
  • 王羲之、王獻之書法比較
    王羲之、王獻之書法比較有人問我:很多人言必二王,二人有何不同,孰高孰下?這個問題,貫穿了整個書法史。我試著淺解幾句,說得不對之處,請回復微信指點。從書法特點上看,二人都取遒麗豐妍之美,筆法豐富多姿,代表了行書的最高水準。
  • 嘖嘖,蔡英文書法竟被稱為「現代王羲之」
    我希望他的書法「力透紙背」,於是擅自把他的墨水瓶灌進了一些食用油,果真達到了我的預期效果!當然,我也賠了他一支鋼筆。但是前兩天看見蔡英文的書法後,我哭了。我真的不敢相信,中華大地上,有些人始終樂於獻醜,絲毫不怕影響大家吃飯的心情:他們登高山而賦詩,臨現場而揮毫,怡怡然而自得,卻因缺乏文化基因和涵養,變成了賣弄。
  • 王羲之這種風格的行書你有見過嗎?說一說《足下家帖》
    王羲之《足下家帖》釋文:足下家極知無可將接,為雨,遂乃不復,更諸弟兄問,疾深護之。不具。羲之白耳。此帖收錄入《淳化閣帖》裡,第一行字初看明顯不像王羲之的風格,後三行才像書聖的風格。這個帖我今兒也是頭一次見到,我感覺第一行字明顯與後三行字像不是同一個人寫的,不知大家有沒有我這種感覺,而且感覺第一行字也不是王羲之以往的風格,用筆和結體都不像王羲之的風格。
  • 王羲之書法賣了3億元,單字價值750萬元,專家:這是造假文物
    書法就像京劇一樣,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王羲之是我國歷史上十分著名的書法家,他擅長多種字體,而且他的書法風格自成一派,完全擺脫了但時的漢魏筆風。 東晉時期到現在,已經太久了,王羲之的真跡早就沒有了。現代流傳下來的王羲之真跡,其實都是過去各個朝代對於他書法的臨摹。 關於王羲之的書法,唐代的精摹本地位等同於真跡,而且唐代的精摹本保存至今也是年代久遠了。這些精摹本上面也會有歷朝歷代名人墨客的印章,單單是這印章,就足以讓這些書法作品價值不菲了。
  • ...上班、績效翻倍……你看過王羲之等書法大家「親筆寫」的表情包...
    王羲之親筆寫的「不想上班」,是真的嗎?的確是真的,只不過這四個字來自四部王羲之的碑帖。事實上,書法集字自古就有,古人從比較經典也比較熟悉的字帖裡挑選出合適的字,進行拼貼,創作出新的內容。在書法史上,比較有名的當屬懷仁和尚的集王羲之《聖教序》。集王羲之《聖教序》《聖教序》的全稱是《大唐三藏聖教序》,由唐太宗撰寫,最初是由褚遂良所書,名叫《雁塔聖教序》。
  • 王羲之的超級迷弟李世民,書法究竟怎樣
    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愛王羲之愛到什麼程度呢?李世民曾想(坑)方(蒙)設(拐)法(騙)將《蘭亭序》收入囊中,但這僅僅是人家追星路上的日!常!做一個合格粉絲的必備素質,就是要支持偶像所有的作品,所以千萬不要被蘭亭的故事誤導,以為李世民只愛「天下第一行書」。
  • 王羲之最美的一個字,放大10倍看太養眼了,難怪唐太宗愛不釋手
    在用筆上面他打破了常規,下筆如龍騰虎躍,所造就萬千氣象。他無論是用筆還是用墨上面,都達到了極致,以助於今人沒有餘地再去研究和開發,於是王羲之和他的神筆就被束之高閣,一般人是不敢輕易學習的。王羲之的書法囊括了眾多筆法,後代的米芾、趙孟頫等人都是從王羲之處得到的靈感。
  • 他是演員,為出演王羲之父親,苦練書法,如今也成書法家
    他曾經在一部戲裡飾演書聖王羲之的父親王曠,為了演好王曠這個角色,這個演員是苦練書法,結果把王羲之父親這個角色演得非常棒。其實呀,王伯昭與書法結緣還不是飾演王羲之父親的那一次,早在他二十五歲第一次出道演戲的時候,接演的角色就是一個書法家,講的是古代一個叫趙旭之的書生與千金大小姐之間的翰墨情緣。咱們一聽這「趙旭之」的名字是不是特有「書法家」的味道?沒錯,王伯昭接到的這個角色其實就是趙孟頫、張旭、王羲之三大書法巨頭的「合體」。
  • 就是這10幅書法,將王羲之推向巔峰!
    NO.9《姨母帖》王羲之代表作。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姨母帖》為唐摹本,6行,42字。作品書法風格,不類傳世王羲之諸摹本。其樸厚而多隸意,殊少遒美俊逸之姿。NO.8《樂毅論》《樂毅論》四十四行,褚遂良《晉右軍王羲之書目》列為第一。
  • 書法名家精講:王羲之行書聖教序解析字帖,從這裡了解王羲之
    中國的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很多書友都非常喜歡書法藝術,今天分享這本《王羲之行書聖教序解析字帖》給各位書友,這不是一般的字帖,書法名家精講的專業教材,來看看老師怎麼解析王羲之的筆法的。
  • 這位「大昏君」的書法,得到王羲之神髓,流傳900多年
    在古代史上,有不少皇帝治國不行,但是才藝方面卻是一等一的高手,南唐後主李煜算一個,南宋開國皇帝趙構也算一個。趙構此人在歷史上是一位絕對的大昏君,單單是十二道金牌召回嶽飛,弄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將其處死,就足以將趙構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在金兵大舉來犯的時候,這位一國之君不但不想著如何抗敵,反而是一個勁逃跑,使得,整個中原全部淪陷於金人之手,由此,他也得了一個「逃跑皇帝」的稱號。
  • 王羲之書法:深度解析《姨母貼》,讓你3分鐘明白其中的奧秘
    聲明:本文由二小書法原創,百家號首發,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各位網友、讀者、書友,大家好!從今天開始,二小書法將融合《畫禪室隨筆》和《書譜》專題,推出十期「王羲之手札的學習」講解,以此做到理論和實踐結合。
  • 學生練書法,為什麼不要多練王羲之的字?
    王羲之是書聖,他的書法享譽中外。如果我們以王羲之比較經典的字帖,比如《蘭亭序》和《聖教序》為例來進行觀察的話,就會發現王羲之被稱為書聖,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他的字「千字千面」,各個不同!最為人稱道的就是王羲之在《蘭亭序》中寫的21個「之」字各各不同,引起後人極大的興趣和讚譽。
  • 小小朗讀者——《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從小就對書法感興趣,父親寫字時 他總是站在一旁 認真觀看。王羲之 家旁邊有一個小水池,他從小就 臨池練字,在這水池裡 洗毛筆 和 硯臺。日復一日,小水池的水都變黑了,人們把它稱作為「墨池」。  經過勤學苦練,王羲之的字已經寫得很有水平了,他的伯伯和叔叔對他稱讚不已。  一天,他在父親的枕頭裡 發現了一本叫《筆談》的書,講的是寫字的方法。
  • 王羲之唯一書法真跡欣賞,雖62字卻價值連城!日本人視為國寶!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時,大家都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家,而在我國古代書法家中最有名的那就是書聖王羲之,他的書法作品《蘭亭序》更是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所以王羲之的書法那在我國是無人能超越的,但是說到王羲之的書法那在我國的書法界是一大遺憾
  • 王羲之祖墳被挖,寫下了這篇絕世書法!
    王羲之真跡沒有存世,這是公認的。
  • 明代一位頂級書法大師,其狂草技法已臻化境,連王羲之都比不上!
    在中國書法史上有一種「從眾」和「英雄史觀」,當被這種觀念所左右的時候,你就很可能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學習書法也有「先專後博」與「先博後專」的說法,不管哪一種說法,都有其道理,也並不是絕對的,學書法「專」與「博」都是需要經歷的過程,沒有「專」,你的「博」就沒有意思,沒有「博」,你的「專」就會很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