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年代——上譯廠配音藝術家和他們的經典作品

2021-02-18 藝享會

在中國,提起電影譯製片,人們不禁就會想到上海電影譯製片廠的配音藝術家。


他們以其高超的藝術境界,精到的藝術品質而自成一派。他們精彩的再創造,不僅使外國電影錦上添花,更為配音藝術平添了耀眼的光輝。配音藝術家們獨具魅力的聲音,深植幾代人的心中,人們追隨它、迷戀它,甚至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

他們創造了譯製片的輝煌時代!

輝煌年代演出宣傳片(借用下國家大劇院演出宣傳片)

 《輝煌年代——上譯廠配音藝術家和他們的經典作品》將於10月1日、2日登陸上海大劇院,齊集了蘇秀、趙慎之、童自榮、劉廣寧、丁建華、曹雷、程曉樺、戴學廬、孫渝烽……

前央視主播薛飛將擔任「輝煌年代」的全場主持,滬上主持人曹可凡和為《舌尖上的中國》獻聲的李立宏則以特邀嘉賓的身份登場。

演出簡介:

曾經創造了上譯廠譯製片輝煌年代的配音藝術家:堪稱天下最華麗的聲音童自榮、少女代言人劉廣寧、擁有天籟般純真聲音的丁建華、皇后專業戶曹雷、既導又演89歲高齡的蘇秀、90歲的「阿崎婆」趙慎之以及程曉樺、戴學廬、孫渝烽將從幕後走到臺前集體亮相。

喜愛配音藝術的觀眾,將與他們心中的偶像近距離相聚,面對面傾聽配音藝術家用他們至今依舊誘人的聲音講述輝煌年代裡那些動人的配音故事和他們朗誦的經典作品。

已故配音藝術家邱嶽峰、李梓、孫道臨、畢克、尚華、於鼎等等等等,將以他們配音的經典人物,在屏幕上與觀眾「重逢」。

簡潔現代的舞臺設計,高清屏幕的譯製片經典片段的放映,不僅將那些年代久遠的影片,以清晰的畫面完美呈現;觀眾在回顧那些膾炙人口的譯製片片段的同時,還將看到大量少見的,但同樣經典的譯製片片段…… 晚會導演李彤說,在譯製片的輝煌年代,一部部經典的譯製作品,陪伴了幾代人的成長,我們對配音藝術家創造的配音奇蹟心存感激。

今天,我們就是要調動各種表現手段,儘可能全面地在舞臺上詮釋對配音藝術家的敬意,對配音藝術輝煌年代的敬意!主持人、講述人等神秘嘉賓將陸續揭曉,與觀眾共同分享心中那份久存的敬仰和尊重,紀念上譯廠那段令人崇敬的、值得感懷的「輝煌年代」。

--

輝煌年代——上譯廠配音藝術家和他們的經典作品 [上篇]

時間:10月1日19:15

地點:上海大劇院

票價:¥80(售完) ¥180 ¥280 ¥380 ¥480 ¥580

主  持:薛飛

現場參演:童自榮、劉廣寧、曹雷、孫渝烽

現場嘉賓:李立宏、貝倩妮

現場回顧:陳敘一、畢克、李梓、時漢威、衛禹平、胡慶漢、富潤生、程引、楊文元、伍經緯、張同凝、蓋文源等

輝煌年代——上譯廠配音藝術家和他們的經典作品 [下篇]

時間:10月2日19:15

地點:上海大劇院

票價:¥80(售完) ¥180 ¥280 ¥380 ¥480 ¥580

主  持:薛飛

現場參演:丁建華、程曉樺、戴學廬、蘇秀、趙慎之、施融(視頻)

現場嘉賓:曹可凡

現場回顧:邱嶽峰、尚華、於鼎、嚴崇德、潘我源、周翰 、孫道臨、程之、高博、吳文倫、仲星火等

以上名單按出場順序排序

藝術顧問:蘇秀

藝術指導:李冬妮

總導演:李彤

製作人:姜江、蔡穎

---

如需藝享會代購送票,可回復「劇目+場次+價位+數量+姓名+電話+送票地址」訂票。

每單收取5元快遞費。

歡迎關注:「藝享會」微信號:1930386286

諮詢熱線:400-188-7900

相關焦點

  • 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劉廣寧今晨逝世,上譯廠一代傳奇聲音陸續謝幕
    劉廣寧曾獲第五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音演員獎,其參與配音的影片(劇)及錄製的廣播電視文藝作品多次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和白玉蘭獎。劉廣寧的離去讓人再度勾起對上海電影譯製廠老一輩配音藝術家的回憶,在那個群星璀璨的黃金年代,上海電影譯製廠曾經譯製出一批優秀的外國影片:《簡愛》《巴黎聖母院》《未來世界》《音樂之聲》《魂斷藍橋》《基度山伯爵》《冷酷的心》《茜茜公主》《佐羅》《虎口脫險》《卡桑德拉大橋》《斯巴達克斯》《追捕》《望鄉》《黑鬱金香》等等。
  • 那些輝煌年代裡,我們喜愛的配音演員
    我們將分兩次向您展示那些輝煌年代的珍貴回憶。今天送出的是《那些輝煌年代裡,我們喜愛的配音演員》專題。 衛禹平(1920—1988),上海電影譯製廠譯製導演、配音演員。原名潘祖訓,祖籍浙江紹興,生於日本岡山。建國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先後在《農家樂》、《天羅地網》、《沙漠裡的戰鬥》、《春滿人間》、《金沙江畔》等影片中飾演重要角色。
  • 譯製片配音演員的輝煌與心酸:藝術上有收穫,經濟上沒回報
    配音藝術家劉廣寧:最懷念的是輝煌年代的創作氛圍《我和譯製配音的藝術緣——從不曾忘記的往事》書封《我和譯製配音的藝術緣——從不曾忘記的往事》是配音表演藝術家劉廣寧幾十年來記錄下的關於當年工作、生活的點滴片段的舊文。劉廣寧謙虛地說,比起廠裡好多的同事和前輩,自己並不算筆頭勤快的。
  • 上譯舉辦劉廣寧紀念活動 「老辦法」配新版《尼羅河上的慘案》
    「我經常聽到一句話,上譯廠還存不存在?這句話讓人扎心。」在昨天舉行的「無悔今生配音緣——紀念配音表演藝術家劉廣寧活動」現場,原上海電影譯製廠廠長喬榛哽咽著說。從看原片到翻譯、初對、復對、排練、配音、補戲等全流程走完,相信這部電影可以代表目前上譯廠的譯製水準,也能代表中國目前的譯製水準。」劉風說。
  • 《輝煌年代》獨家猛料:幕後英雄的幕後趣事
    如果你是一個愛看新聞的人,今天一定有一條消息已經佔據了你的眼眸:齊集上譯廠黃金一代的配音晚會《輝煌年代——上譯廠配音藝術家和他們的經典作品》即將於10月1、2日登陸上海大劇院。【臺前,他們聊起了關於那個年代的記憶】蘇秀:沒想到這麼多年了觀眾還能記得我們非常不容易。這些年也還是因為有觀眾才記著我們,還想著我們,還有機會在這樣的場合和觀眾見面。我感覺我們的影迷是隱藏在茫茫人海之中的,你分辨不出來誰是,但有的時候他們就會像麥苗從地下鑽出來的,綠油油的一片。
  • 重溫上譯廠配音大師昔日風採,親切熟悉的面孔,您最難忘哪一位?
    圖為80年代初,上譯廠配音演員們的合影。多少令人難忘的身影都在其中。他們分別是——後排左起:楊曉、楊成純、曹雷、胡慶漢、嚴崇德、翁振新、畢克、楊文元;中排左起:程曉樺、周瀚、蘇秀、王建新、丁建華、尚華、施融、陸英華、富潤生;前排左起:孫渝烽、劉廣寧、伍經緯、趙慎之、於鼎、喬榛、童自榮。其中,您最喜歡的是誰呢?邱嶽峰絕對稱得上是我國的配音大師。
  • 歲月留聲 輝煌年代 | 上海電影譯製片廠成立六十周年特刊
    但是對於聲音藝術愛好者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六十年前的今天,上海電影譯製片廠成立,由此開啟了中國配音藝術的輝煌年代!在上海譯製片廠成立六十周年紀念日之際,我歌月徘徊文學朗誦網(ID:langsoangwang)特製作專題,以此向那些影視畫面背後的聲音藝術家致敬!關於上海電影譯製片,對於經歷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人來說,是不可磨滅的聲音記憶。
  • 「紅舞鞋是不會累的」 ——訪配音藝術家蘇秀
    蘇秀說:「我們上譯廠的人,都好像是穿上了紅舞鞋,停不下來。」幾代配音藝術家對工作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奠定了上譯廠上世紀80年代在配音藝術領域的高峰。時間走到21世紀20年代,上譯廠用聲音搭建的「橋」不僅連接兩種文化,「橋」本身也已經成為公認的景點。一「你知道紅舞鞋的故事嗎?」「我聽說過。您再和我講講。」
  • 配音表演藝術家劉廣寧:銀幕背後永遠的公主
    劉廣寧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裡,自然閱讀了無數國內外經典,也養成了知書達禮的書卷氣。她的上譯廠老同事蘇秀在《我的配音生涯》中這樣寫道:「大家就知道她的祖父很不一般,但是她不張揚,不挑剔,一點也沒有官宦人家嬌小姐的習氣,只有一種端莊氣質。」劉廣寧奶奶出生在北京,說一口流利的北京話,她常年隨丈夫生活在國外,對西方禮儀和文化相當熟稔,家庭的薰陶和影響,為劉廣寧日後從事配音表演藝術埋下了伏筆。
  • 盤點上譯廠十大經典譯製片,《佐羅》第八,《追捕》殿軍
    筆者曾先後寫過上譯廠七位功勳配音演員的文章,也專門寫過老廠長陳敘一,但從未盤點過上譯廠這些經典譯製片。數量太多,經典太多,盤點起來就像財迷進了寶庫,不知道拿哪個寶貝好了。本片譯製導演蘇秀是上譯廠功勳元老,在她的把控下,每一個配音演員都發揮出了自己的最高水準,尤其是兩位主演。《虎口脫險》也成為上譯廠最經典的喜劇作品。技術性:9.5分 藝術性:9.5分 綜合評定:9.5分經典臺詞:「謝謝,你們奏得很好,奏得很好!啊,我,我沒什麼,我沒什麼。啊,你你你,你拉得不錯,你還可以,就是說,你還湊合。就是你,我沒有聽見,什麼也沒有聽見。
  • 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李梓1月5日晚因病在上海去世-李梓 配音 簡愛...
    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李梓昨晚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3歲。李梓上世紀五十年代起從事配音工作,經歷了上海電影譯製廠最輝煌的時期,參與配音的電影《簡-愛》、《巴黎聖母院》、《音樂之聲》、《葉塞尼亞》和《英俊少年》等廣為人知。觀眾評價——這才是真正的中國好聲音。  【《簡愛》片段:你以為我窮,不好看,就沒有感情嗎?
  • 紀念|配音表演藝術家劉廣寧:她就是為配音藝術而生的
    上譯廠老藝術家蘇秀的《我的配音生涯》一書中回憶:「大家就知道她祖父很不一般。但是她不張揚,不挑剔,一點也沒有官宦人家嬌小姐的習氣,只有一種端莊氣質。」當時的譯製片廠錄音棚被形容是「破破爛爛」的,但劉廣寧回憶起來,卻一點不這麼覺得,反倒只覺得舒服親切,「竟然覺得很喜歡。」
  • 上譯廠公開《簡愛》等翻譯手稿,不只有「哦,親愛的老夥計」
    目前,上海市檔案局正在組織第三批市級檔案文獻遺產申報活動,上海電影譯製廠有限公司(簡稱「上譯廠」)將申報所保存的近萬件譯製片檔案,並精選包括《簡愛》《佐羅》《虎口脫險》等16部經典電影翻譯手稿在內的譯製片檔案,向社會各界公開展示,其中絕大部分檔案內容為首度公布。
  • 隨著他的離去,上海譯製片廠的輝煌年代也過去了......
    可能出了配音演員這個小圈子之外,公眾都對陳敘一這個名字知之甚少,他嗓音渾厚卻從未參與過配音,主持譯製了幾百部經典電影卻從來不署自己的名字,沒有名氣的他卻是中國譯製片的教父,沒有他也就沒有上海電影譯製片廠的輝煌。
  • 「譯聲」情懷融入上千作品 配音藝術家劉廣寧在滬逝世
    著名電影配音藝術家、上海電影譯製廠國家一級配音演員劉廣寧25日凌晨在上海病逝,享年81歲。消息傳來,中國電影界和配音界為之扼腕。  劉廣寧為中國電影銀幕塑造演繹了眾多經典聲音形象,主要配音和參與配音的中外影視片有1000多部(集)。她的聲音圓潤甜美、富有表現力,與費雯麗、娜塔莎·金斯基等國際著名演員的表演完美融合,令中國觀眾難以忘懷。
  • 【大百雲資源】上譯廠經典老電影合集【百度網盤】國語珍藏版100部
    大百雲資源:影視、電子書、知識付費、考研考證、軟體、素材等百度雲網盤資源分享下載,致力於做全網最優質的資源整合和分享網站
  • 上譯廠優秀配音演員和導演:畢克(作者:翁振新)
    上譯廠優秀配音演員和導演:畢克(作者:翁振新)上譯廠優秀配音演員和導演:畢克來源:《中國電影家列傳》(六) 畢克,學名畢德泉,又名德全,上海電影譯製廠著名的配音演員和導演。此外,還曾為我國美術片《大鬧天官》、《黃金夢》、《阿凡提》和科教片《毛竹》、《不平靜的夜》等多部影片配音。他高超的語言藝術,憫熟的配音技巧為我國廣大電影觀眾所讚賞。五十年代對畢克來說是十分值得懷念的年代。那時,他雖對配音藝術一無所知,但在藝術道路上有著良好的開端,他如饑似渴地學習,閱讀了大量的中外小說,詩歌,散文和電影、戲劇藝術方面的理論書籍,為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吸取了寶貴的養料。
  • 兒子筆下的劉廣寧:愛藝術的大小姐是如何走入上譯廠的
    編者按:25日凌晨,驚聞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劉廣寧因病離世,特將她的兒子潘爭所著《棚內棚外——上海電影譯製廠的輝煌與悲愴》一書(解放日報曾連載)中有關她的片斷摘錄出來
  • 謹以此文敬獻那些用聲音鑄就經典的配音藝術大師們
    在上海譯製片廠出產的作品中,諸如《虎口脫險》這樣的成功之作不勝枚舉,不過話說回來,假如沒有上譯廠這些藝術家們的聲音護航,每一部影片的藝術氣質都不會得到如此的升華,這些作品在國內的傳播度和影響力將會大幅度縮水,而出現在作品中的諸多角色,也會因此失色不少。關於這點,以下即將登場的幾位美女和帥哥就給予了充分的證明。
  • 上譯配音 王子復仇記 Hamlet (1948) 完整版賞析 2
    上譯配音 王子復仇記 Hamlet (1948) Part 2分享譯製電影 聆聽經典配音共享精神財富 探尋心靈寧靜之道王子復仇記 Hamlet (1948)導演: 勞倫斯·奧利弗編劇: 莎士比亞 / 勞倫斯·奧利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