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上譯廠十大經典譯製片,《佐羅》第八,《追捕》殿軍

2021-01-13 相聲小品電影電視

筆者曾先後寫過上譯廠七位功勳配音演員的文章,也專門寫過老廠長陳敘一,但從未盤點過上譯廠這些經典譯製片。數量太多,經典太多,盤點起來就像財迷進了寶庫,不知道拿哪個寶貝好了。

不過如果不來一次「十大」或「十佳」這樣的盤點總覺得缺點什麼,畢竟現在各行業都流行這種半娛樂半懷念性質的盤點,筆者就結合自己和網絡上以及現實中一些同道之人的看法,拿出一份個人版的「上譯廠十大經典譯製片」,每部片子將從藝術性和技術性兩個方面綜合進行評定。

一家之言,歡迎拍磚。拋磚引玉,恭請補充。

10、《音樂之聲》

主要配音演員:李梓,畢克

其他配音演員:邱嶽峰、林彬、張同凝、潘我源、趙慎之、尚華、喬榛等

這部電影是一部譯製片中難得一見的音樂劇,可能也是因為音樂的元素過於濃厚將這部電影的配音藝術有所衝淡。

技術性:8分 藝術性:7分 綜合評定:7.5分

9,《巴黎聖母院》

主要配音演員:李梓、時漢威、邱嶽峰

其他配音演員:富潤生、尚華、胡慶漢等

經典的小說,對小說解構最為人稱道的一部電影,相對來說本片中李梓和邱嶽峰的配音更為出彩,陽光的埃斯米拉達和陰翳的弗洛羅聲音氣質對比強烈讓人印象深刻。相比較而言埃斯米拉達的舞蹈同樣讓人著迷。

技術性:8.5分 藝術性:7分 綜合評定:7.75分

8、《佐羅》

主要配音演員:童自榮,程曉樺

其他配音演員:邱嶽峰、丁建華、孫渝峰、翁振新等

不論從哪方面講,阿蘭德龍和童自榮都是這部電影的絕對男一號,似乎童自榮華麗的聲音就是專門為阿蘭德龍量身定做的一樣,配音演員、男一號和角色本身完美的融合,這在配音歷史上並不多見,相對來說其他角色甚至包括女一號都有些黯然失色了。

技術性:8分 藝術性:8分 綜合評定:8分

7、《魂斷藍橋》

主要配音演員:劉廣寧、喬榛

其他配音演員:林彬、畢克、李梓、程曉樺等

這部電影可以稱之為劉廣寧和喬榛的雙人代表作,雖然劉廣寧被譽為配音公主似乎和童自榮的配音王子更般配,但從本片可以感覺到其實劉廣寧那美麗猶如水晶般的聲音和喬榛渾厚陽光的男聲才是絕配,尤其喬榛在談戀愛時的聲調簡直是光用聲音就能俘獲姑娘的芳心。

技術性:9分 藝術性:7.5分 綜合評定:8.25分

6、《茜茜公主》

主要配音演員:丁建華、施融

其他配音演員:李梓、程曉樺、曹雷、童自榮等

一部景色壯麗的愛情電影,丁建華亮麗充滿活力的聲音和茜茜公主的性格很契合,施融這個英俊小生專業戶雖然聲音不像童自榮那般華麗,但他自帶率真有親和力的特點,他和丁建華在這部電影中的配合是非常完美的。其他如曹雷等配角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技術性:8.5分 藝術性:8.5分 綜合評定:8.5分

5、《葉塞尼亞》

主要配音演員:李梓、喬榛

其他配音演員:劉廣寧、童自榮、楊成純等

如果說有哪個聲音能代表上譯廠女配音演員,筆者認為李梓的葉塞尼亞應該有這個資格。雖然喬榛依然完美再現了他擅長的軍人尤其是談戀愛的軍人的聲音,但李梓的表現太驚豔,她讓這部電影幾乎成為她的獨角戲。葉塞尼亞的聲音磁性中帶著野性,清脆中帶著甜糯,可以算是那個時代最奢侈的聽覺享受之一。

技術性:10分 藝術性:7.5分 綜合評定:8.75分

4、《追捕》

主要配音演員:畢克、丁建華

其他配音演員:邱嶽峰、楊成純、富潤生、嚴崇德、程曉樺、尚華等

《追捕》不光是畢克和丁建華的代表作,同時也是上譯廠群星的集體奉獻,本片中幾乎每一個角色的配音都是非常精彩的。當然,就像童自榮和阿蘭德龍的完美契合一樣,畢克和高倉健更是達到了形同一人的完美地步。

技術性:9.5 藝術性:8.5分 綜合評定:9分

3、《虎口脫險》

主要配音演員:於鼎、尚華

其他配音演員:施融、丁建華、程曉樺、楊文元、翁振新等

這部著名二戰喜劇電影在上譯廠裡似乎有些特別,因為本片的主要配音陣容裡幾乎沒有觀眾們耳熟能詳的那些知名配音演員。本片譯製導演蘇秀是上譯廠功勳元老,在她的把控下,每一個配音演員都發揮出了自己的最高水準,尤其是兩位主演。《虎口脫險》也成為上譯廠最經典的喜劇作品。

技術性:9.5分 藝術性:9.5分 綜合評定:9.5分

經典臺詞:「謝謝,你們奏得很好,奏得很好!啊,我,我沒什麼,我沒什麼。啊,你你你,你拉得不錯,你還可以,就是說,你還湊合。就是你,我沒有聽見,什麼也沒有聽見。你不停的說話,老不集中,你要全神貫注!啊?這個作品要按我個人的理解,你奏得還不夠奔放,還不夠慷慨激昂,梆……鐺。現在,見鬼,呢呢呢,就像溫吞水,好像不錯,其實很糟,很糟!回到17小節,好,再來!」

2、《尼羅河上的慘案》

主要配音演員:畢克

其他配音演員:李梓、劉廣寧、丁建華、程曉樺、童自榮、潘我源、胡慶漢、蘇秀、喬榛、於鼎、邱雲峰等

不用看其他的,光看這個配音陣容就能知道,這部電影堪稱上譯廠精英齊出的一部作品,說是上海電影譯製片廠全夥在此也不為過。因此本片不僅是畢克的經典代表作,同樣也是上海譯製片廠集體的代表作。

技術性:9.5分 藝術性:10分 綜合評定:9.75分

1、《簡·愛》

主要配音演員:邱嶽峰、李梓

其他配音演員:尚華,富潤生、蘇秀、於鼎等

《簡·愛》這部小說被改編成無數部電影和電視劇,但在中國觀眾眼裡只有上譯廠這一部才是最經典的,因為上譯廠的再創作讓這部電影煥發出不一樣的魅力,不論是對臺詞、情緒以及感情的把控,本片都屬於譯製片中的巔峰之作。邱嶽峰和李梓的組合以及那些沁人心扉的臺詞讓這部電影成為當年很多文藝青年的典藏必選。

技術性:10分 藝術性:10分 綜合評定:10分

經典臺詞:「 你以為我貧窮,相貌平平就沒有感情嗎?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會讓你難於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於離開你一樣。可上帝沒有這樣安排。但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過墳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以上僅是筆者一家之言,上譯廠的經典作品之多自然讓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十佳答案,歡迎探討。

相關焦點

  • 上譯廠公開《簡·愛》《追捕》等千部譯製片相關檔案
    新華社上海12月4日電(記者許曉青)上海電影集團下屬上海電影譯製廠4日宣布正在梳理上千部譯製片的相關檔案。這些檔案包括電影的原語言劇本、翻譯本、初對本、復對本、完成本等,大部分為手寫稿,比如《簡·愛》《佐羅》《追捕》《望鄉》《虎口脫險》等譯製片的檔案。
  • 上譯廠梳理公開《簡·愛》《追捕》等上千部譯製片相關檔案
    新華社上海12月4日電(記者許曉青)上海電影集團下屬上海電影譯製廠4日宣布正在梳理上千部譯製片的相關檔案。這些檔案包括電影的原語言劇本、翻譯本、初對本、復對本、完成本等,大部分為手寫稿,比如《簡·愛》《佐羅》《追捕》《望鄉》《虎口脫險》等譯製片的檔案。上海電影譯製廠前身是1949年設立的上影廠翻譯片組,1957年4月上海電影譯製廠正式成立。
  • 《簡·愛》《追捕》等上千部譯製片檔案公開
    媒體人參觀譯製片檔案 新華社發新華社電 上海電影集團下屬上海電影譯製廠4日宣布正在梳理上千部譯製片的相關檔案。這些檔案包括電影的原語言劇本、翻譯本、初對本、復對本、完成本等,大部分為手寫稿,比如《簡·愛》《佐羅》《追捕》《望鄉》《虎口脫險》等譯製片的檔案。此次向媒體公開展示的有十多部經典譯製片的檔案文獻,包括標有1972年字樣的《簡·愛》完成本和《巴黎聖母院》原譯本,均為鉛字印刷。
  • 《簡愛》《佐羅》《虎口脫險》……這批手稿見證譯製片黃金時代
    檔案袋旁的紙張多數已經泛黃,仔細一看,原是上譯廠所藏《簡愛》《佐羅》《虎口脫險》等16部經典譯製片的電影翻譯手稿。 這批譯製片檔案,其中部分一直珍藏在上譯廠黨總支書記陳錦培辦公室的一面大柜子裡,此番首度向社會公開展示。記者獲悉,上譯廠共保存了近萬件1949年以來的譯製片檔案,這批檔案近期將參加由上海市檔案局組織開展的第三批市級檔案文獻遺產的申報評選。
  • 「簡愛」「佐羅」等有望走進上海珍檔,譯製片手稿首度曝光講述...
    圖說:經典譯製作品的創作翻譯手稿集中展出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攝(下同) 最近,上海電影譯製廠剛剛完成經典重拍的著名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
  • 【大百雲資源】上譯廠經典老電影合集【百度網盤】國語珍藏版100部
    網站展示為很小部分,更多資源歡迎諮詢微信:51675369♦ ♦ ♦資源介紹 上海電影譯製廠,是我國唯一的譯製外國影視片的國有企業。從五十年代發展到現在,翻譯製作了多部優秀製品,並獲得多部優秀譯製片獎,並且締造了80年代譯製片的輝煌。
  • 「簡愛」「佐羅」等有望走進上海珍檔,譯製片手稿首度曝光講述「中國好聲音」
    記者昨天從上海市檔案局獲悉,這些檔案將與巴金故居保存的巴金檔案、上影集團保存的「紅色經典電影」膠片檔案等一起參與此次申報,在不久之後,電影觀眾耳熟能詳的「簡愛」「佐羅」「希茜公主」等名人或許就將走進上海珍檔,傳承經典譯製片中讓人難忘的「中國好聲音」。
  • 《簡愛》《佐羅》《虎口脫險》等經典影片翻譯手稿首度公布
    12月2日,上影集團旗下上海電影譯製廠精選包括《簡愛》《佐羅》《虎口脫險》等16部經典電影翻譯手稿在內的譯製片檔案,向社會各界公開展示,其中絕大部分檔案內容為首度公布。當年上譯人為譯製片配音的工作場景(話筒前站立者為劉廣寧)從建組到建廠,上譯廠70餘年來譯製了40多個國家的千餘部進口故事片,並承接了大量的進口電視劇、電視電影等譯製項目及國產原創故事片、動畫片、科教片、紀錄片、電視劇、電視電影等後期製作業務,一部部膾炙人口的譯製片經典在這裡誕生。
  • 還記得《簡愛》《追捕》《希茜公主》嗎?他們的譯製故事,我們翻開...
    上譯廠梳理公開上千部譯製片相關檔案(新華社記者許曉青、劉穎、王翔)經典 · 回憶我們的精神是同等的,就猶如你跟我走過墳墓,將同樣地站在上帝面前。一直走下去,你就會融化在藍天裡,走吧,一直向前走,別往兩邊看……——《追捕》上面的經典臺詞,想必不少人只是看著文字,耳邊就已經迴響起了上譯廠配音演員們熟悉的腔調——那是屬於一代人的回憶,是那個時代的「中國好聲音」。
  • 上海電影譯製厂部分譯製片檔案 將申報檔案文獻遺產
    檔案袋旁的紙張多數已泛黃,仔細一看,是上譯廠所藏《簡·愛》《佐羅》《虎口脫險》等16部經典譯製片的翻譯手稿。  這批譯製片檔案,部分珍藏在上譯廠黨總支書記陳錦培辦公室的一面大柜子裡,此番首度向社會公開展示。記者獲悉,上譯廠共保存近萬件1949年以來的譯製片檔案,這批檔案近期將參加由上海市檔案局組織開展的第三批市級檔案文獻遺產的申報評選。
  • 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劉廣寧今晨逝世,上譯廠一代傳奇聲音陸續謝幕
    劉廣寧的離去讓人再度勾起對上海電影譯製廠老一輩配音藝術家的回憶,在那個群星璀璨的黃金年代,上海電影譯製廠曾經譯製出一批優秀的外國影片:《簡愛》《巴黎聖母院》《未來世界》《音樂之聲》《魂斷藍橋》《基度山伯爵》《冷酷的心》《茜茜公主》《佐羅》《虎口脫險》《卡桑德拉大橋》《斯巴達克斯》《追捕》《望鄉》《黑鬱金香》等等。
  • 早安,佐羅!
    或者你是個上了年紀的大叔,但也會不由自主跟著主角一起慷慨激昂。 總之,你一定知道。 它被不同的國家搬上銀幕共計38次,直到2018年,還有新的版本上映。 唐·迭戈(佐羅)代替被刺殺的好友,上任西班牙在南美洲殖民地的總督。 他表面上是一切都假手他人的紈絝子弟,遊戲人間不管正事,面對陰險的上校吊兒郎當裝瘋賣傻。
  • 上譯廠公開《簡愛》等翻譯手稿,不只有「哦,親愛的老夥計」
    目前,上海市檔案局正在組織第三批市級檔案文獻遺產申報活動,上海電影譯製廠有限公司(簡稱「上譯廠」)將申報所保存的近萬件譯製片檔案,並精選包括《簡愛》《佐羅》《虎口脫險》等16部經典電影翻譯手稿在內的譯製片檔案,向社會各界公開展示,其中絕大部分檔案內容為首度公布。
  • 上譯經典 ▏《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
    1976年上海電影譯製廠搬遷到永嘉路383號。在這裡的一棟小樓裡,締造了80年代譯製片的輝煌。《佐羅》、《追捕》、《虎口脫險》等一批譯製片經典在這裡誕生,邱嶽峰、李梓、蘇秀、趙慎之、畢克、童自榮、劉廣寧、喬榛、丁建華、曹雷、尚華、富潤生、楊成純、於鼎等新老配音演員成為深受觀眾喜愛的明星。
  • 輝煌年代——上譯廠配音藝術家和他們的經典作品
    他們精彩的再創造,不僅使外國電影錦上添花,更為配音藝術平添了耀眼的光輝。配音藝術家們獨具魅力的聲音,深植幾代人的心中,人們追隨它、迷戀它,甚至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他們創造了譯製片的輝煌時代!輝煌年代演出宣傳片(借用下國家大劇院演出宣傳片) 《輝煌年代——上譯廠配音藝術家和他們的經典作品》將於10月1日、2日登陸上海大劇院,齊集了蘇秀、趙慎之、童自榮、劉廣寧、丁建華、曹雷、程曉樺、戴學廬、孫渝烽……前央視主播薛飛將擔任「輝煌年代」的全場主持,滬上主持人曹可凡和為《舌尖上的中國
  • 來自上譯廠的採訪——上譯部分演員、導演談我國譯製片現狀
    來自上譯廠的採訪——上譯部分演員、導演談我國譯製片現狀作者:王衛平 來源:《中國廣播影視》1989年第6期春節前,我有幸在我國最早成立的電影譯製廠——上海電影譯製廠,採訪到部分演員和導演,他們就我國目前譯製電影、電視劇,乃至國產片配音等問題,見仁見智,各自闡述了不盡相同的看法和意見。
  • 上海電影譯製廠公開翻譯手稿 見證中國譯製片的黃金時代
    張亨偉 攝目前,上海電影譯製廠保存有1949年以來的譯製片檔案近萬件,其中主要包括譯製片翻譯劇本、電影膠片、電影海報、工作照等,最引人注目的是千餘部譯製片的翻譯劇本,其中包括《簡愛》《魂斷藍橋》《葉塞尼亞》《茜茜公主》《巴黎聖母院》《音樂之聲》等經典影片的原始檔案。讓這些曾經塵封在庫房中的手稿重見天日的,是正在開展的第三批上海市級檔案文獻遺產申報活動。
  • 譯製片珍貴翻譯手稿首度面世
    說起譯製片,上影集團旗下的上海電影譯製廠絕對是一塊金字招牌,成立63年來,它積累了近萬件譯製片檔案。這些久藏庫房的彌足珍貴的譯製片檔案將參加由上海市檔案局組織的第三批市級檔案文獻遺產的申報,不少經典電影的翻譯手稿由此首度公布。
  • 《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部跨越83年的經典帶你發現譯製片的美
    儘管故事早已為人熟知,但是經典的魅力從未減弱。隨著《東方快車謀殺案》的上映,譯製片話題又引起人們的關注,中文配音版會不會消失呢? 有人認為,是英語的逐漸普及使更多觀眾習慣於看原版電影。儘管國人的英語水平水漲船高,但譯製片還是需要的,因為譯製片不只是翻譯的問題,也是創作創新的問題,優秀的譯製片在藝術造詣上的貢獻甚至會超過外國片。
  • 譯製片可不是「老夥計」,《簡愛》《茜茜公主》等早期劇本檔案首次...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劉曉晶、劉昊12月6日報導:提到譯製片,很多人喜歡調侃「哦,親愛的老夥計」一類的翻譯腔。上譯廠青年翻譯夏恬,對於當下觀眾來說,接觸字幕組更多,很多人沒看過老譯製片。其實無論過去還是現在,譯製片都很少有這種表述,「譯製片早就不是老夥計了」,夏恬說,我們一直追求的是讓外國人說中國話,說接地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