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我歌月徘徊文學朗誦網"↑免費訂閱
我歌月徘徊文學朗誦網 | 國內最久的文學朗誦網站
朗誦 | 配音 | 播音 | 美文 | 關注一切值得聆聽的聲音
今天是4月1日,也許很多人只知道今天是西方的愚人節,或者巨星的紀念日。但是對於聲音藝術愛好者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六十年前的今天,上海電影譯製片廠成立,由此開啟了中國配音藝術的輝煌年代!
在上海譯製片廠成立六十周年紀念日之際,我歌月徘徊文學朗誦網(ID:langsoangwang)特製作專題,以此向那些影視畫面背後的聲音藝術家致敬!
關於上海電影譯製片,對於經歷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人來說,是不可磨滅的聲音記憶。那些金石之聲,讓那些千變萬化的面孔擁有了同一的音質,卻一樣富有變化,和更幽深的神秘莫測。 伴隨著上譯那些細膩、傳神而又不乏勇敢的聲音,我們仿佛聽到整個世界,另一種呼吸的節奏以及韻律。
我們現在經常引為奇蹟的「上譯神話」其實一點也不神秘,就是這樣普普通通又極不普通的對每一個劇本、每一句臺詞、每一個呼吸的精雕細琢,一絲絲記取,一寸寸累積,一縷縷傳遞,終於造就了譯製片的經典時代。上譯廠的邱嶽峰、畢克、李梓、劉廣寧、趙慎之、曹雷、尚華、富潤生、童自榮、喬榛、丁建華等等,這些名字連同他們的聲音令觀眾們痴迷不已。風光一時的配音演員一直到90年代後,逐漸淡出電影觀眾迷戀的視野,但是相信至今仍有很多觀眾懷念著那些迷人的聲音,而往事就在傾聽中甦醒。
公認是最經典的一個《簡愛》配音版,至今仍有人能成段地背出其中簡和羅切斯特的對白,邱嶽峰的聲音也自此成為一座不可逾越的豐碑。
伴著片中如《雪絨花》等膾炙人口的歌曲,這部拍攝於1965年的作品在許多人心裡扎了根,國人也第一次在銀幕上領略到音樂劇的魅力。
《尼羅河上的慘案》
配音:畢克、邱嶽峰、李梓、劉廣寧、喬榛、丁建華、童自榮、於鼎、趙慎之等
絕對可以用「群英會」來形容這部影片,本身就有著堪稱豪華的演員陣容,配音方面更是匯集了上譯廠幾乎所有的精英,任何時候都可以成為配音教學的經典教材。
十六歲的羅密·施耐德憑這三部曲影片而一舉成名,也許歷史真相併不那麼美好,但王子公主的故事至此被推到了一個極致。
李梓一句「喂,當兵的……」讓美麗潑辣的吉普塞女郎呼之欲出,以至讓根本聽不懂中文的那位墨西哥女演員也讚不絕口。
這部由英格裡·褒曼和格裡高裡·派克主演的希區柯克懸疑片充滿暗示,人物聲調裡若有若無的恐懼將觀眾帶入一個神秘的心理世界。
就是通過這部片子,人們認識了英俊的阿蘭·德隆和具有瀟灑聲線的童自榮,以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聽到那個熟悉的聲音,就會脫口而出——「佐羅」。
土耳其浴室的接頭歌曲《鴛鴦茶》和那個喋喋不休的禿頂指揮使這部二戰題材的影片作為法國喜劇的傑出代表而家喻戶曉。
上譯廠配音演員早期合影
《追捕》
配音:畢克、尚華、於鼎、楊成純、童自榮、丁建華等
「真由美」成了真善美的代名詞,由畢克配音的高倉健在當年還引發了一場「尋找男子漢」的討論,從此也成了所有高倉健影片的「代言人」。
只能說劉廣寧甜美圓潤的聲音令費雯麗的原聲也黯然失色。
這些優秀的配音演員曾經為多少銀幕形象創造過聲音的靈魂,也許我們已經無法一一細數和確認,但是那些曾經喚起我們記憶的聲音,還將在無數觀眾和聽眾的人生歲月裡若隱若現。隨著時間的流逝,老一代配音藝術家們的淡出,像這樣能把中外文化巧妙融合在一起的經典對白,大約會越來越少了,但我們相信只要有這些聲音為伴,歲月留下來的溫暖,就一直不會消失。他們中的有些人已經永遠的離開了我們,而很多人也已經進入暮年,我們唯有永遠記住這些為譯製片做出偉大貢獻的人,他們是:邱嶽峰,畢克,李梓,劉廣寧,趙慎之,曹雷,戴學廬,尚華,於鼎,楊文元,富潤生,童自榮,喬榛,丁建華,沈曉謙,楊成純,施融,狄菲菲等等……
聲音飄過六十年
再次向前輩配音藝術家們致敬!
編輯:我歌月徘徊文學朗誦網(ID:langsongwang)
@平臺轉載請註明以上完整信息
薦號在最美的季節,我願做最美的自己,也期望在人生路上,碰見最好的你,中傳播音系學生朗誦作品展播,盡在如花女人心,歡迎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