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寫作之癮

2021-02-08 百味書坊


「癮」為何物? 「癮」是一種走火入魔的狀態,由靈魂而肉體,以至靈肉無間。會過癮的人對唯物、唯心之辯的態度是付之一笑。過癮的那一會兒,你就是個小神仙,無所不能,無我無他,無虛無實。  


假如說生命有度,把心與身的存在狀態從低到高排列成度數,那麼「癮」就是一種超乎正常的生命度。達到這種生命度安全又不礙別人事的方法挺多,但這些方法的假象是受罪。巨大的甜頭就在那一點兒苦頭後面。比如我酷愛長跑,要的是那終極的舒適,但那舒適的穿越幾乎是以垂死的狀態去獲取的。 


寫作之於我,也是一種秘密的過癮。誰都說呀,歇歇吧,寫那麼苦圖什麼?過去我和他們見識一樣,也認為自己挺悲壯的,整天背對世界,背對許多人間樂事在那裡寫。


現在我發現自己並不是這麼回事,其實是在偷著樂。背對世界,把所有雜念排除,把精神凝聚到白熱程度,把所有的敏感都喚起來,使感覺豐滿到極致。於是乎一些意外的詞彙、句子在紙上出來了,它們組成了人物細節、行為,再往前逼自己一步,再越過一點兒不適,就達到了那種極端的舒適,因為自由了,為所欲為了。


要說活著,這時的我是活到了淋漓盡致。我試著不寫,可是不行,就像沒醒透似的。一連多日不寫,就是一連多日半打盹兒地過活,新陳代謝都不對了。出去旅行,同行的有丈夫,有時還有其他朋友。我的寫作讓他們都很頭疼,一些計劃要根據我的時間錶轉。他們抱怨,問我幾天不寫死不死得了。我說不寫就是讓我身上有一塊痒痒,又不讓我撓。哪怕早起一兩個小時,我也得把過癮的時間留出來。對我來說,生命一天不達到那個濃度、烈度,沒有到達那個敏感度、興奮點,那一天就活得窩囊。然而能不能過上那把癮,取決於你認不認真,是否全身心投入。練瑜珈功的打坐,只有徹底投入才能進入佳境,出神入化。而投入的過程,往往不無痛苦。要多大的毅力,多嚴明的自我紀律,才能勒住意念的韁繩,讓它順著你的性子走。半點兒玩世不恭都不能有,半點兒消極怠工都會讓你前功盡棄。因為那涅槃似的極致快樂就在認真單純的求索後面,就在那必不可缺的苦頭後面。不認真的愛情,我不能從中獲得享受。不認真做人,我就會活得不爽透。

  

就連最不費事的癮也沒那麼好過。酒是辣的,煙是嗆的,咖啡是苦的。人間極樂之事,無不是苦中作樂。只有孩子一味要吃甜的,大起來,便瞧不上甜了,要酸的,辣的,甚至臭的,苦的。中國人最喜歡的兩樣東西,茶葉和白酒,難道不是滋味上最複雜,最不愜意的嗎?看看人們品茶品酒時的表情,齜牙咧嘴,苦不堪言。喝糖水不痛苦,卻也就不過癮了。原來就是這麼回事:小小地受點兒罪,大大地經歷一番刺激,而後靈與肉得到一種升華,一種超飽和狀態,就叫過癮。           


  

那和我通過每天長跑、打坐、寫小說所過的癮,本質有什麼不同呢? 本質都是要從自己的軀殼裡飛出來一會兒,使自己感到這一會兒的生命比原有的要精彩。在這時,你願意寬諒,與世無爭,為了去滿足那「癮」,你不和世人一般見識。你相信他們身不由己,而你有那麼個秘密辦法,能給自己一剎那的絕對自由。



文章來源:當代作家


-

一本書

一杯茶

滋潤心靈 品味人生

-

微信公眾號名稱:百味書坊

微信號:jcbwsf

電話:0356-3033099

地址:晉城市鳳臺西街秀水苑小區11號樓1號商鋪


相關焦點

  • 李笑來的寫作課——嚴歌苓講座
    「我是在之前看電影《芳華》知道的嚴歌苓老師,沒想到李笑來在自己的寫作課請到了嚴歌苓老師,來講座,於是聽了很多遍,也記錄了一些點 」講座時間:2020.8.22講座地點:李笑來寫作課講座人:嚴歌苓形式:問答(李笑來問,嚴歌苓答)根據嚴歌苓講座,總結的點,我的發散思考,或許也對大家有用的點;1.環境的影響嚴歌苓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亂讀」父親書閣的文學書籍,而這個過程中,他的父母並沒有阻止嚴歌苓的這種好奇和喜歡
  • 專訪嚴歌苓:捍衛文學寫作自由 注重寫作質感
    [摘要]從容寫作時非常必要的寫作狀態,但由於影視不斷的跟我的文學寫作發生密切的關係,我現在正在失去這種從容,我正在準備捍衛我的自由,捍衛文學寫作的自由。作家嚴歌苓一到現場受到大家歡迎,回答問題有板有眼,儀態大方,從容淡定的回答記者提問,每個字都特別清晰,席間穿插一兩句地道英語,涉及政治問題也毫不避諱。張藝謀說:「《陸犯焉識》這部小說我很喜歡,嚴歌苓真的很有才華,很有歷史感。但是我當時買版權的時候就知道,我是衝著後20頁買的。」對於近期剛上映的電影《歸來》嚴歌苓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 第四季《圓桌派》,馬未都反駁嚴歌苓:沒有多少人寫作是輕鬆的
    《圓桌派》是由竇文濤所主持的一檔文化類談話節目,節目中經常會請到一些人文領域的知名人物,而在最近,在第四季《圓桌派》第十集中,節目組就請到了著名作家嚴歌苓老師。很多人可能是因為電影《芳華》而知道了嚴歌苓,但馬未都馬爺很早就認識嚴歌苓了,馬爺也曾在節目中表示過,自己年輕時非常欣賞嚴歌苓,因為嚴歌苓既漂亮又有才華,但最終並未下定決心去追人家。不過在節目中,馬爺還是反駁了嚴歌苓關於寫作的一個觀點,馬爺認為,寫作其實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 嚴歌苓:翻手蒼涼,覆手繁華
    嚴歌苓帶著這部小說的手稿從美國到非洲,從非洲到亞洲,又從亞洲到歐洲。在臺北居住的三年中,她再次開始寫作《護士萬紅》,寫得也很艱澀,最後還是放棄了。嚴歌苓說:「2009 年,我們全家搬到德國柏林,我一直想把這部作品重寫……直到去年,我才把這部小說的所有手稿再次翻出來,各種稿紙堆了一桌子,我推翻了之前全部的構思,重新寫作了目前這部《床畔》。」
  • 義薄雲天的女人:嚴歌苓及其電影改編
    嚴歌苓懂得如何巧妙隱秘地去重複自己,「巧妙隱秘」是她的長處,「重複自己」是她的短處,也是最讓我對這個作家失望的地方。而嚴歌苓,也許是在美國接受過寫作訓練,她在講故事層面做得非常不錯,遣詞造句、情節布局等等,都非常講究和精細,但在後一方面,即對主題的超越上,她始終停留在原地,無論是之前的《金陵十三釵》、《小姨多鶴》還是如今的《媽閣是座城》,在主題上,她都在一遍一遍地重複著自己,而這一點則阻礙了她成為一流小說家,只能算在一點二流左右徘徊。
  • 嚴歌苓:歷盡滄桑,仍有少年模樣
    當她在包紮所裡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人體血淋淋的殘肢斷臂,聞到了空氣中混雜著的血的鹹腥氣味,聽到了傷員們痛徹心扉的咆哮聲後,來自視覺上和心理上的巨大衝擊與震撼,讓「潛伏」在嚴歌苓身體裡的寫作「基因」一下子就爆發了。
  • 嚴歌苓:對自己狠的女人都自律
    最近看節目《圓桌派》,有一期請到了著名作家嚴歌苓老師,在節目裡,她的一段話讓我很受啟發,她說:「假如自己早上想好了一件事情,那今天就一定要完成,我想好了這一天要寫作多少個小時,那這幾個小時,我就必須坐在課桌前寫作,寫完我會去遊泳去買菜去讀兩個小時的書,我就覺得這一天我沒有縱容自己。」竇文濤聽完這樣評價嚴歌苓:「特別自律!」
  • 對話嚴歌苓:執迷不悟的賭徒,沒一個是好下場
    在兩年的採訪時間裡,嚴歌苓記下了許多故事。  令她印象深刻的,有一男一女兩個疊碼仔。疊碼仔是為賭場攬客的中間人,負責從賭場裡借出籌碼,自己擔保給賭客玩,並按一定比例抽取佣金。對賭場中發生的故事,他們往往知之甚多。
  • 文周專訪 嚴歌苓:一個小說家的自我修養
    嚴歌苓:對,人生從一開始的情竇初開,到後代逐漸成人,這種男女之間的愛經過太多階段,有人說七年之癢,就是說兩性化學不轉換的話,就不能進入成熟期。有很多東西決定了兩個人能不能建立起來相互吸引的價值觀和文化,最終決定了能不能形成穩定的婚姻關係。像我們走過很多階段,現在的愛情變成了一種骨肉情。
  • 嚴歌苓:《芳華》是我最誠實的一本書
    寫作帶給了嚴歌苓愛情和姻緣。1986年的一天,她在上海電影製片廠的寫作樓邂逅了著名作家李準的兒子李克威。同樣出身於作家家庭的兩人很快相戀並結婚。1989年,她進入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藝術學院文學寫作系就讀,獲藝術碩士學位,並定居海外。李克威則去了澳大利亞,兩人離婚。嚴歌苓的第二段婚姻更具傳奇色彩。在美國,她與外交官勞倫斯·沃克相識並相戀,但因為她來自「共產主義國家」,遭到了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各種調查。
  • 以嚴歌苓的《書禍》淺談「一線串珠式」記敘文的寫作
    在記敘文寫作中,所謂「一線串珠法」就是圍繞一個觀點、一個主旨、一個話題,選擇一個個典型的材料多角度、多方面展開描寫記敘,以鮮明的觀點突現主旨、豐富話題的一種作文技法。同樣, 生活中生動典型的寫作材料是一顆顆散落的珍珠也需要思想的紅線來連接,才能形成條理清楚的文章。這根思想的紅線便是線索。線索主要是指貫穿在整篇文章中的情節脈絡,以及作者表現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起伏變化。它像鏈條一樣,串聯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如果線索不清,文章必然雜亂無章。「一線串珠式」記敘文除了以具體事物為線索外,還可以以人物為線索,以感情為線索,以時空轉移為線索等等。
  • 每周好書:嚴歌苓之《金陵十三釵》_盛大電子書_電子書新聞-中關村...
    作者簡介:    嚴歌苓,著名旅美作家、好萊塢專業編劇。198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90年入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藝術學院,攻讀寫作碩士學位。嚴歌苓二十歲時開始發表作品,先後創作有《少女小漁》、《天浴》、《扶桑》、《人寰》、《白蛇》、《一個女人的史詩》、《第九個寡婦》、《小姨多鶴》、《赴宴者》、《霜降》等一系列優秀的文學作品。她的作品充滿鮮活的生命力,具有強烈的故事性、畫面性,其生動流暢的語言,細膩準確的描寫,引起了海內外讀者的廣泛關注,深受各界好評。
  • 專訪著名作家嚴歌苓:為寫小說,我當了把賭徒
    嚴歌苓在《媽閣是座城》新書發布會上談創作感受。本報記者 張 妮電影《芳華》的熱度還未散盡,又一部根據著名作家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媽閣是座城》日前上映。影片由白百何、吳剛、黃覺領銜主演。媽閣,即澳門(MACAU)。這部賭博題材的作品是嚴歌苓第一部描寫中國當代生活的小說。
  • 嚴歌苓:《陸犯焉識》必須寫,《小姨多鶴》最難寫
    而在寫作《小姨多鶴》時,嚴歌苓談到最大的挑戰則是如何寫出東方人和東方人的區別。「西方人和東方人的差別容易寫出來,因為他們的差別比較鮮明,亞洲人和亞洲人的差別非常難寫——都是黑頭髮的、非常多禮且非常含蓄。這就是我二三十年來不敢寫《小姨多鶴》這個作品的原因。」
  • 名導背後的女人,曾經成就中國半個電影史,嚴歌苓為何如此優秀?
    首嘗寫作帶來的成就感後,嚴歌苓決定做全職作家,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全部放在寫作上。並且為了收集自己的素材,嚴歌苓到處聽別人講故事。就在這個時期,嚴歌苓寫出了短篇小說《天浴》和《少女小漁》,一部被好閨蜜陳衝看中,一部被導演李安看中。但是李安卻將它轉給了張艾嘉,兩部作品都大獲成功,甚至在拍《色戒》時,李安還對探班的嚴歌苓說如果是他拍,應該會是另一個故事。言語之間盡顯遺憾之情。
  • 嚴歌苓、莫言、閻連科,他們都陷入同一個問題
    又有朋友說,馮小剛把嚴歌苓旨在「解構革命」的小說變成了「懷舊青春」的電影。同樣是「告別革命」,前者充斥著褻瀆和嘲弄,後者至少還保留了溫情與敬意。 其實從標題就可以看出二者之間的差別,「芳華」至少體現出十足的文藝範兒,像是緬懷某種優美的東西;「你觸碰了我」一看就知還是「性與人性」的老套路。但不要忘了作者嚴歌苓同樣是電影的編劇,懷舊與褻瀆,哪個更能代表她的真實想法?
  • 2次婚變,無數作品驚為天人:嚴歌苓用生命書寫了歷史的讚歌
    少年的嚴歌苓歷經了父母離異的變故,與弟弟相依為命。因為姣好的外形,12歲的嚴歌苓考入成都歌舞團,成了一個跳紅色芭蕾舞的文藝兵。但她的舞蹈技巧並不好。在跳了一段時間芭蕾舞后,嚴歌苓有了新的想法,轉向編舞,開始了舞蹈大綱的寫作,偶爾還寫一些舞蹈中的歌詞。其實嚴歌苓的骨子裡是流淌著文人的血液的。
  • 合作國內大導,外交官老公為其放棄事業,嚴歌苓為何活得如此驕傲
    艱苦的軍旅生活磨礪了嚴歌苓堅韌不拔的性格。離開部隊,和第一任丈夫離異後,嚴歌苓赴美留學。入學需要考託福,那個時候她只會說ABC。拿不到550分的託福成績,意味著全額獎學金的泡湯。於是,嚴歌苓開始背誦新概念英語,整整三本,單詞寫滿了胳膊,在餐廳打工的時候邊看邊背。 做什麼事情,嚴歌苓都是全力以赴,不湊合、不打折是她的人生態度。生活上如此,寫作上更是「發狠」。
  • 嚴歌苓新作《畢業歌》出版 電子版移動手機閱讀首發
    (移動用戶編輯簡訊「搜畢業歌」發送到10658080,手機即可隨時隨地閱讀《畢業歌》)一、嚴歌苓首次嘗試「諜戰題材」。嚴歌苓的文學作品多數以20世紀的中國歷史為背景,《第九個寡婦》《小姨多鶴》《一個女人的史詩》《陸犯焉識》莫不如此。新作《畢業歌》的故事也發生20世紀的上海,在新作中,嚴歌苓首次上市了「諜戰」題材。
  • 嚴歌苓獲「人民文學獎」 作品直面賭徒群像
    嚴歌苓(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許心怡)2014年度人民文學獎近日頒發。劉醒龍的《蟠虺》和嚴歌苓的《媽閣是座城》獲得優秀長篇小說獎。《媽閣是座城》為文學貢獻了一組嶄新的當代賭徒群像,嚴歌苓勇於去書寫自己陌生的領域,以此完成了一次超越。她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其實每次寫當代題材都不自信,因為沒有生活在當代中國的語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