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聖過程中的恩典主義精神

2021-01-15 信仰的深情

1我的律法主義膽怯

由於小時候父親比較嚴格,雖然說不打人,但是口頭上總是溫和的說棍棒底下出孝子。大概在他的心底思想觀念裡,是有一些這樣的一些元素在裡面的。有時候,對人好,發脾氣的時候卻有些刻薄。又由於小時候的小學到初中之間的幾年時間,不在父母身邊,寄居在親戚家裡。親戚是很好的親戚,是比我父親更寬容。雖然是至近的親戚,也不能說是寄人籬下,也沒那麼慘,但是也總有那麼一些這樣的意思。林黛玉到了賈府,雖然是自己的姥姥家,畢竟不是自己的家,所以林黛玉謹小慎微,處處小心。我想我在寄居的時候,也有這樣的膽怯和小心。幼年的時候的心,不再單純。缺乏信任,自保意識很重。一方面也因為在親戚家裡,又是比較寬鬆的風格,以至於也不被說也不被責備,又因為自己學習好,一白遮百醜,另外也沒犯什麼大錯,也沒有什麼可指責的。所有在這樣的環境中,就養成了沒有父親權威的心態。

長大了,我就特別怕領導、怕上級。在領導的面前說話會緊張,在領導的面前不能不卑不亢,顯得很不自然。以至於領導可能也覺得不舒服。不像其他的同學可以在老師面前,既有尊敬又有愛戴又有同作為一個人的平等。我卻很難在領導的面前,心態上顯得平等。又在韓國的嚴格的文化環境中,面對的「上級」是典型的韓國人,老太太似乎具有潔癖似的。後來知道她很愛我,沒有放棄我。似乎感覺沒有被放棄的,就是她給予的了。所以後來很感恩很感激他。但是當時的時候,她總是在潔淨上要求我。讓我感覺自己做不到,也不想做。面對這樣一位老太太,很有思想壓力。

一方面覺得自己憋屈,一方面窩火,以至於也有頂撞的時候。可是老太太還是堅忍不拔,所以我算是輸了。原來與人相爭,總是別人逃跑了。面對如此堅忍不拔的老太太,我是真的輸了。她是因為愛我的緣故,才要求我。可是在我的世界觀裡,我是受不了指責和約束的。我懼怕指責,尤其是懼怕上級的指責。所以在領導的面前會裝的很乖,但是心裡在上級面前很沒有底氣。最近又遇到一些心理的掙扎,還是怕在上級面前出錯,怕被糾錯。似乎在內心深處,有一種聲音是上級就是糾錯的角色。聖經說,黑暗不接受光,因為怕受責備,所以就恨光。我想,我也是怕責備,所以就心底裡對上級放不開心底裡對上級有芥蒂。這是我要面對的問題,已經浮上檯面。我也在用悟性為那些周圍的好上級辯駁。也在禱告中,求神除去我懼怕上級在上級面前怯場的心理。懼怕誰,就被誰捆綁,不能得自由;懼怕什麼,什麼就成為心靈上的捆綁,不能感覺到自由也不能自由的去表現去表達。

這是我的律法,我在儘量表現的好來討他們的喜悅,但是不是從心底裡發出的,而是為了逃避他們的責備,而是膽怯於他們的權威。怎麼樣才能不膽怯不討好呢?怎麼能表裡如一,心裡想的和做的都合宜呢?遵守我的命令的就是愛我;命令的總歸就是愛。我們怎麼樣才能在遵守命令和心裡的愛合二為一呢?怎麼樣才能從心裡遵守主的旨意呢?怎麼樣才能從心裡順服上級呢?

聖經上說,不出於信心的就是罪。那麼,不出於信任的也很類似是罪吧?我是一個一方面自我驕傲一方面怯懦的人,我也感覺到這就是舊人人性中的一部分,總是失衡和邏輯分裂、自相矛盾的兩個性格會存在一個舊人的心裡。求神把基督的人性賜給我,讓我也擁有基督的新的人性。實際上,神已經把基督的新的人性給了我,基督的人性是不卑不亢,不驕傲不膽怯,剛強仁愛謹守的完美平衡。所以,我求神給我信心,讓我活出基督,剛強仁愛謹守,堅強獨立的人格。這就是如同老鷹斷指而後重生新爪的故事,但願我也經歷斷指後的重生。

2新的613條

最近又遇到一個事情,一位沒有見過面的主內弟兄聯繫了我。他說的所有話題都是這個是不是罪,那個是不是罪,一直在關注在生活瑣碎中的瑣事是不是罪。他說他原來是**長老那邊,因為總是被論斷,所以受到很大的傷害。現在出來一段時間了,也覺得**長老那裡特別不好,他幾乎是對**長老那裡是苦毒了。他說他離開了那裡,也離開那裡的教導體系。他說他信因信稱義,但是要不斷認罪。要找人分清楚一個個的事是不是罪,要竭力認罪和不犯罪。那架勢似乎是要整出來一個新的猶太教的613條。

後來再聊,才知道他信聖經,不信歷史上的基督教教義體系。這就是唯讀聖經了,而不是唯獨聖經。他信基督,他信聖經,他信因信稱義。但是他不信歷史上的教義系統。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區別了。這就是說,你讀不懂羅馬書1-11章的教義系統,就開始了12章以後的信仰生活的徵程。鍾馬田說,信徒一切的行為都是建立在對正確教義上的。正確的教義,是我們信的內容。如果脫開羅馬書1-11章的教義,我們信的可能只是一個只有基督名號和因信稱義的雞湯式的基督教。

行道是從信道來的;信道是聽道來的,所聽的道是從基督的話而來的。如果沒有聽到基督的話,沒有聽到真道理,就去行道。只是倫理主義的基督教,只是行善的基督教,只是基督教的道德主義。而不是救恩的基督教,恩典主義的上帝。由於沒有基督的道理為開端,沒有以基督的道理充滿,世界觀沒有被基督的話語所更新,那種行動就是建立在沙土上,如同佛教徒的苦修主義。

所以雖然他已經離開了**長老的教導體系,但是仍舊在守律法。雖然已經承認因信稱義,因信稱義的精髓是什麼呢?因信稱義的精髓是滿有恩典的上帝、滿有饒恕的上帝,為千萬罪人存留生存空間的上帝。神為該隱尚且預備了活命的機會,豈不更為我們這些已經蒙恩的罪人存留活命的機會嗎?普遍的恩典讓人類繼續延續下去,不再用洪水滅絕世人,特殊的救恩的恩典豈不讓我們活得更加自由嗎?神已經救我們脫離對律法的恐懼,為什麼還要行新的613條呢?無非是對神已經救我們脫離律法的範圍而心存懷疑,是對神慈愛的不信任。加爾文說,什麼是信心呢?信心是對神恩慈在心裡確認,確定而且心裡承認。613條式的找罪認罪,無非是服事律法。因為律法的要求是不要犯罪。不停的確認這個是不是罪那個是不是罪,連雞毛蒜皮的事都不放過,每一條認準的是不是罪的,都要守著,犯了立馬認罪。無非是對自己行為的確認,確信和承認,而不是對神恩慈的承認和感恩。

我們信了主後,還是為認罪活著的呢?如果神如此教導我們,我們必如此行。而神所教導我們的是,你們當信神也當信我,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那樣彼此相愛,世人就看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而一條一條的謹守認罪,讓人看到的不過是佛教徒和天主教的苦修主義。

神對人的要求不是不停的認罪,而是悔改信福音。神對信徒的要求是信耶穌是基督,並且彼此相愛。神已經把我們從不要犯罪的律法式的要求中,帶到信基督愛基督和愛人的恩典中,不再按著律法和行為的舊樣,而是按照恩典所充滿的新人的新樣。

3信主後,誰主沉浮?

那麼就帶出一個問題。我們信主後,就可以不認罪了?就可以任意而為了?加拉太人所擔心的也正是怕聖靈和基督的福音不足夠,萬一沒有了律法,沒有律法的約束和提醒,信徒豈不是會犯大罪。所以要用律法為神福音的大護法。但是保羅說,難道靠聖靈得生開始,還要靠律法作為助手的維護而成全嗎?保羅說,靠律法成全,這樣就是在恩典中墮落了。保羅說,聖靈與情慾相爭,這是我們的法寶秘訣和盼望。

不再是自己與罪相爭,亞當失敗了,以後的人在罪的權勢底下,全世界都伏在那惡者的手下,全世界的每個人在與罪的相爭中都敗下陣來,成為罪的奴僕。而基督是那比罪更強壯的勇士,以自己的身死得勝罪惡的權勢,把天上執政的掌權的邪靈擄掠來,仗著十字架宣告勝利。基督的聖靈在執行那強壯的基督的權柄,在我們信徒心裡與罪惡相爭,使我們心中的一切自高自大之事的堡壘攻破,引領我們歸回基督。聖靈與情慾與罪相爭,是我們得勝的指望。不要再指望自己守律法,而是等候感恩和仰望聖靈的相爭。「聖靈啊,我願你來,與我的情慾與我的罪相爭」。

4信徒犯罪了,神什麼看法?神怎麼處理?

另外,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我們無論犯罪的時候或者是偶然被過犯所勝,我們都是主的人,這樣的機會都是我們與主聯繫的機會,都是我們呼求基督已經做成的救恩應用的機會。我們因信稱義,我們已經被神在基督裡看為義人。我們所犯的罪,也不用再怕,因為我們不再律法底下,我們犯了罪還是在恩典底下。這就意味著信徒的犯罪,面對的是笑臉的父親,而不是律法的審判。對於犯罪的信徒來說,父親會對他說,你是我的孩子,不要怕,到我這裡來,我來給你洗。到神面前面前來的,必須信有神,並且信神賞賜。就如亞伯拉罕聽到神說,我必賞賜你,亞伯拉罕說,你賞賜我什麼呢?我又沒有兒子。沒有兒子的背景下的賞賜有什麼意義呢?

同樣的,我們信神賞賜,我們也可以問出同樣的問題,你賞賜我什麼呢?我還是常犯罪的罪人,還沒有完全成聖。神會說,你在基督裡已經是義人。你犯了罪,我也不定你的罪,平平安安的去吧。你在常犯罪的情況下,你信我已經算你為義人了嗎?不信,是因為你只看自己的行為,不看基督的行為。只看自己的為人,不看基督的為人。只看自己的道德高低,不看基督在神面前的公義敬虔。在常犯罪的情況下,你仍能持守自己是義人的定位嗎?常犯罪的現實,是對我們是義人的試煉,也是我們對神和神說的話是否信任的試煉。我們信徒犯罪了,我們認罪的時候,也是帶著義人的身份帶著已經在十字架上被洗淨的確信,我們認罪因為我們的新心犯罪後會憂傷,我們需要神把我們的犯罪後的憂傷挪去。

常常犯罪,也有喜樂。在犯罪的當下也有確信,在我犯罪的時候,神仍舊是恩慈的上帝。就算在犯罪的時候,也確信我罪已經在十字架上得赦免,我現在犯罪後的憂傷也是我已經重生的表現。我的犯罪不會帶來懲罰,不會帶來滅亡,而是帶來愛的管教,而是帶來父對我的不爭氣的憂傷。我們所擔心的不再是犯罪不犯罪,得罪不得罪上帝,上帝會不會發怒,而是聖靈是否憂傷。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是我們信徒不犯罪的動機。

5律法退位,聖靈徹底完全接手

因為律法的學前班的師傅已經退休,它的標準仍舊在那裡,但是他對我們信徒不再具有威懾力,我們的新老師已經接手,接手者的名字是聖靈。律法曾經是我們的上級,如今聖靈是我們的第一上級,也是唯一的上級。如果不聽聖靈這位牧者主動的溫和的呼喚敲門,而是自己主動的找罪認罪,又是回到學前班老師那裡去了。記清楚,律法的標準在那裡,讓我們認識對錯,但是不再具有感情的因素,不再對我們具有威懾力。如果它還具有威懾力,那我們對新老師不認識或者對新老師不尊敬。放心,律法會引導我們到基督真理那裡來,既然我們已經來到基督那裡,既然引導到基督那裡,就不再舊師傅的手下了,就要讓新老師聖靈來給我們講課,教導我們進入一切的真理,更加的認識基督,進到更加深刻更加厚重的地步。

我們是在聖靈的學校裡,學前班的老師律法還在教導其他的孩子們,讓他們看到自己對義的缺乏,引導他們到基督那裡。而我們已經學到過律法的功課,那是過去式了。我們已經升級了,如今只有一位師尊就是基督,除此以外我們沒有師尊。律法曾經是師傅,如今不是了。舊事已過,一切都變成新的了,一切都以基督來帶領、教導、牧養、管教、啟發了。內在的聖靈的教導,比外在的可以數算可以記載石版上可見的律法,更能教導的清楚無誤,雖然聖靈不可見,但是我們的心靈也不可見呀,雖然聖靈沒有石版可見,但是聖靈是我們心靈的締造者,是我們心靈的護衛者和教導者,也是永恆中的老師。總之,聖靈比可見的律法對我們更有效,聖靈比可見的律法對罪的看見更敏銳,聖靈在處理罪的事情上比我們自己的處理更徹底有效。

6律法退位,我們會不會犯大罪?

所以,律法退位,退出我們的人生舞臺,沒有律法約束我們了,我們會不會犯大罪?我們會不會進入對罪的標準無知而進入放肆之中?這樣的問題的提出,是因為對聖靈要教導我們進入一切真理的事實的不認識。聖靈會把律法刻在我們的心版上,聖靈會賜給我們愛律法的心。我們不要忘記了,就算是摩西律法也是聖靈的手筆呢。律法的作者是聖靈。所以不要誤會了,聖靈比我們更知道律法和律法的精神,聖靈會在我們內心深處刻上律法,而且在我們內心深處教導律法。因此,在聖靈的教導下,律法會比人的解釋更加清晰明亮,也比人的解釋深刻透徹。

至於沒有律法約束我們了,我們會不會犯大罪?這樣的疑問,表明我們對聖靈對罪惡的約束和清理處理的能力不放心,因為是由別人清理。而律法,人則可以自己約束,自己謹守,自己認罪,下定決心自己不再犯罪。而聖靈接手後,人就參與不了,就覺得沒有底氣不放心。如果我們對聖靈有信心,對聖靈信任,我們會信任聖靈說,我們沒有了律法,聖靈也足夠夠格清理罪惡和約束罪惡。把自己動手的機會交託不是自己的聖靈,也是信任聖靈的一種表現。需要靠著信心跨過這個門檻,就能體驗到聖靈的膀臂比自己何等強壯有力。先相信,後經歷,永遠是屬靈世界的運行順序和運行法則。問題,我信聖靈更加有力嗎?我真的信嗎?如果真信,那就會敢於交託給聖靈。對聖靈的真信任帶出對聖靈的真交託。

7 犯罪後,神會做什麼?

這就是恩典主義下的因信稱義,這就是導師上的聖靈主義。只要信,不要怕,不要怕跌倒,因為神已經顯明給我們的是他是我們的父。跌倒了,他不再會定罪我們,反而會俯下身來與我們一起憂傷,而且給我們安慰和鼓勵,讓我們不怕犯罪,鼓勵我們在罪上得勝。這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的與罪相爭。父親永遠是一個溫馨的名字,對於信徒來說。如果你的神只是你的神,那你會一直對罪和犯罪要追查到底,萬一犯了怎麼辦,萬一忘記認了一條罪,怎麼辦。

如果神是你的父,你不必自己追查,神自己監察遍地,神自己會追查,聖靈會讓我們責備憂傷,那時候父與我們一同憂傷。願父的名字超過神的名字在你心裡的地位,因為憐恤向審判誇勝。因為神所啟示給我們的最高屬性就是他的愛,雖然他的公義聖潔都純全,但是神的旨意是讓愛的屬性為尊為大,神政策性的傾斜在愛的屬性上,這就成為我們存活和得救的保障。願神的愛為大為尊,因為神就是愛。神的公義的律法在信徒的身上,神已經除去了律法為大衛尊的地位,讓神的愛領銜掛帥居首位。

8律法退休,神的公義的屬性有沒有被貶低?

不要擔心神公義的受損和被擱置。神的愛,叫我們充滿對神的愛,也就自然而然的不經意之間成全了律法,而且我們所給予上帝的,完全超過律法的要求,不再是奴僕對主人的敬畏,而是兒子對父親的愛戴,就是像基督作為兒子那樣的對父親的愛戴。我們所領受的不是奴僕的心,而是兒子的心,聖靈進入我們的心裡,呼叫阿爸父。願神的父性,在你的心裡塑造成形,成為我們信心下面穩固的根基不變的磐石。

9我們因信稱義了,為什麼我們還會犯罪?

我們因信稱義了,為什麼我們還會犯罪?因為我們那時候的信心小,因為我們那時候與基督的聯合不緊密。當我們對基督的信心大的時候,我們就與基督聯繫的更加緊密,我們就不會犯罪,因為以基督的愛知足,也以愛基督知足。當我們的信心小的時候,我們與基督的聯合就不那麼緊密,我們愛基督的心就沒那麼大,心裡沒有以基督的愛知足。我們需要做的除了認罪以外,更要處理問題的根源,我們從葡萄樹上脫了節,枝子枯乾了。我們離了基督,我們自己不能結出聖靈的果子。我們犯了罪,不斷要做的是回歸基督,求神除去罪惡,也求與基督更加合二為一。連在葡萄樹上,就結果子,榮耀在天上的父。我們不斷犯罪的原因,是因為我們不斷的從基督逃離,以至於枝子枯乾,信心弱小,抵擋罪惡的時候就敗下陣來。

我們這種從葡萄樹上的脫節離開基督,不是稱義上的離開,而是成聖上的離開。在稱義上我們是離不開基督的,因為是過去式。而成聖則是一生之久。我們在成聖的過程中,與基督遠離了,就結不出葡萄樹上流露出來的生命的果子。果子是屬於基督的,我們心靈的果子和行為的果子都是從他而得。從自己身上找果子,找到的就是舊人的果子,就算有良善,也是經不起看的經不起考驗的良善。我們的果子從基督而得,所以如果想要改變,必須從基督著手。越過基督,信徒不會有好行為。神把一切的豐富,都藏在他裡面。願我們就近基督的豐富的源頭,得到從他而來的光明的心靈和光明的行為。

10信徒在生活中有罪伴隨,仍能喜樂的理由

不要再服事新的613條,不要進入基督教名號下的猶太教分支,而是不犯罪的時候可以喜樂感恩,因為神保守;犯罪的時候,也可以喜樂安穩,因為信神已經赦免了我的罪。總犯罪也可以死皮賴臉,因為神是恩賜的。總犯罪也可以有盼望,因為聖靈與情慾相爭。不要再與罪相爭,你爭不過的,感謝聖靈已經在與罪相爭吧,感謝聖靈已經主動的與罪相爭吧。體察你的心路歷程,查看聖靈在你心裡與罪相爭的痕跡和長期脈絡,你會發現,不經意之間,你已經成為了那個你所不認識的你,一個你不可能達到的新高度。因為種子在地裡,農夫白天做工,晚上回家休息,不知道什麼時候莊稼長的,不用拔苗助長,莊稼也會長大,夏天也會來到。我們是神所栽種的田地,用的是真種子,願神使我們快快長大,願收割我們的時候來到。

11完全成聖不現實,目的不單純,也不符合神在今生對我們的旨意

「神是聖潔的,我們也要聖潔。既然神有能力,神肯定會讓我們完全聖潔的,神的旨意是讓我們脫離罪孽,完全聖潔。這是一條理論的推理,從新約看,這個觀點雖然敬虔,卻是過度的推導,想當然的推導。」但是聖經說的跟這個不符,約翰說,你們若犯了罪,你們有一位中保,神是信實的,必赦免你們的罪。約翰既然如此說,就是說信徒是會犯罪的,不只是犯罪的可能,犯罪也是信徒的生活現實。

有人已經相信因信稱義,還想要完全成聖。完全成聖,不是出於對神旨意的順服,而是不想面對自己的舊人的人性的定罪和否定。與基督一同否定舊人吧,反正這個舊人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然後與基督一同復活吧,基督把他的人性分賜給我。如此神就使我蛻變,不只是換湯不換藥,而是徹底的替換替代。人性的替代。

在活著的時候不要活在在今生可以完全成聖的世界觀裡,而是活在已經稱義、不斷成聖、死後完全成聖的盼望裡。神給我們的目標是不犯罪,神給我們的現實是我們還有功課要學,還要學習認識罪惡恨惡罪惡抵擋罪惡。這是我們成長的過程,不要拔苗助長,不然會莊稼失去了成長的機會,而且死的也很快。願我們按照神給我們的時候,做合宜的事,就是不斷追求成聖中。在成聖的過程中,有一分的生長,就要感謝和歡喜這一分,而不是非要在今生的成聖考場上非要考一百分不可。我們做不到,靠著神也做不到,因為神不願意,因為神讓我們盼望的是天國的完全聖潔。

而且在我們的想要完全成聖的想法裡,很多是人本上自私的想法,為了成為一個道德上的好人,或者為了成為一個自己覺得高尚的自己、信徒是成為一個對自己的敬虔滿意的自己、不難看的自己、自己看得起的自己。但是神給我們最大的挑戰就是舍己。屬靈的名目下,可以藏有人本的心機。人心比萬物都詭詐,無孔不入,欺騙人之外也連自己也欺騙的。神不讓我們看自己多麼高尚,而是讓我們在活著的時候,效法基督,為了神的旨意,為了神的榮耀,為了神的滿意。只有在成聖道路上走過的人,才會形成對自己人性的徹底否定,對神的完全信靠,對神恩典的完全需要。成為一個完全依賴神、離不開神的新造之人。成聖的道路中,就是我們舍己,並與神聯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聖靈與人的靈的聯合更加合二為一。

12神對信徒犯罪的不徹底清理,帶來的屬靈的好處

神既然給我們的時候是稱義和成聖兩個階段。我們為什麼不以已經稱義而喜樂呢?我們為什麼不以已經在成聖的道路上而喜樂呢?那些犯罪只是成聖道路上的插曲,或者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操練我們的謙卑,認識自己的罪,從而更加感恩上帝的救恩,更加領會神的愛的深度和廣度。在成聖道路上的每一次犯罪,不是讓我們距離神更遠,而是讓我們距離神更近,因為那時候我們更謙卑更對自己絕望,而對神外來的幫助則更加感激不盡。

不要把稱義與成聖搞混了。稱義,你已經被神悅納為義人。成聖,是急不來的,是隨著信徒的人生進程逐漸前進的。不斷成聖的過程,就是不斷脫罪的過程。成聖的過程是必要的,讓我們不只是外在不犯罪,而是更要出去內心對罪的貪戀。在犯罪的過程,我們會更加認識罪的權勢和罪的邪惡,以及罪帶來的愁苦。這個過程如果取消,我們可能對自己的罪性認識的是極其膚淺的。犯罪的過程,也是聖靈啟示光照的過程。神把我們人性的黑暗展現出來暴露出來,然後聖靈用光照亮,使我們無法躲避必須直面慘澹的人性惡劣的自己的人性。認識自己的人性,才會否定自己的人性。對自己人性的否定是最大的自我割捨和否定,連把自己所是的本質都否定了,都割除了。

為什麼人類不願意面對罪的話題,也不願意面對傳道人講罪,因為人的本質被揭露,被否定,是很痛苦。連自己是誰,都被否定了。那剩下的我還有什麼呢?作為信徒,必須面對的不只是表面的罪,而且更是定罪自己的人性,從而感謝神把基督的新人性賜給我。神最大的禮物,是把基督的人性賜給我們,稱為我們的新人性。因此,基督被稱為我們的頭。亞當的人性給予了我們,我們在本質上成為罪人。基督的人性給予了信徒,我們在本質上成為了義人。基督的新人性在我們的心裡,基督所作所為的義行,成為我們的義行義袍。我們還有何話可說呢?唯有感恩。

在成聖的過程中,會面對自己的人性,讓人不舒服,但是那時候讓我們在禱告中在神面前確認自己罪人的本質,不只是犯的罪行那麼簡單。同時,在神面前,感謝神已經賜給的新人性,願基督的好行為充滿在我這新人的生活中。

13大兒子的道德情懷與小兒子的恩典主義

大兒子缺少對父親的感激,小兒子則說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讓我做僱工人吧。當小兒子如此的心靈低姿態,來到父的饒恕的愛的面前的時候,是那時候小兒子是體會父愛最深的,也是信任父親最深的。就算進入了教會,我們還在誇大兒子的行為良善,而不是誇小兒子領受的恩典如同深海。我們都羨慕做大兒子,而不是做小兒子,因為我們依靠自己的道德良善,而不是神面前的敬虔;甚至只求在神面前的敬虔,而不求更高層次的神對自己的自上而下的傾倒的愛和寬恕。依靠自己的良善是無神論的人本主義,因為是人主動,因為是人給予。只求神面前的敬虔是基督教的人本主義,因為是信徒主動,因為是信徒給予神。而神的愛啟示給我們賜給我們,才是基督教的精髓,是神本的,因為是神主動,因為是神給予。我們要從無神論的道德主義,進到敬虔的地步,更要進到神啟示神給予的地步。當我們認識神,神會給我們一切,包括好行為,包括敬虔。

14改革宗加爾文主義為名下的律法主義精神

加爾文主義作為基督教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可以說是主旋律,已經走過了五百個春秋。作為改革宗的人,會以改革宗神學自豪。作為加爾文主義的人,會以加爾文主義神學自豪。這樣的神學固然好,但是如果沒有加爾文這位聖靈博士所說的聖靈來教導這樣的神學,恐怕是字句仍舊是字句,而其中的珠圓玉潤的自然和其中的國色天香,會喪失殆盡。鮮活的人,留下的是一副木乃伊。還是那個人的身體和樣貌,但是靈魂已去,不再說話,不再談笑風生,不再喜怒哀樂。基督教要義,其中的聖靈的溫柔,其中的教義中的神的愛,你曾否體會和甘之如飴?失去了聖靈教導的加爾文主義,會成為新的宗教形式,而且是富麗堂皇的宗教大廳。其中應有盡有,重生的教義、因信稱義的教義、恩典的教義等等,琳琅滿目,有恩典的教義,卻看不到約翰曾看到的耶穌充充滿滿有恩典有真理。沒有聖靈教導的真理,對於人來說,只可遠觀,不可親近,也不知所云。

改革宗神學是偉大的遺產,但是如果沒有聖靈來推動,我們運轉不了這個龐大的機器。沒有聖靈,就沒有恩典,留下的就是神本詞彙下的人本主義,恩典主義詞彙下的律法主義。我們可能只抓住新的613條一條一條不停認罪,不斷發現自己的罪,不斷認自己的罪,如此一輩子就結束了。而對基督的恩典和聖靈對罪的相爭,沒有領略。新的613條,不應該成為我們的新信仰綱領。不然真的這輩子過了的是不是與基督相愛的生活,而是活在對律法的約束中,失去了自由的心靈服事主。

如今基督是我們的主,無論是我們沒有犯罪的時候,還是犯了罪的時候,他都是我們的主,他會清洗我們的罪惡,賜給我們更大的信心不犯罪。我們犯罪的時候,基督也是我們的主嗎?我們是罪人的時候,基督就因為愛我們的緣故為我們舍己。何況我們如今是義人的身份呢?犯了罪的時候,基督也愛我們,只是他會與我們一起與我們的罪憂傷。我們不犯罪,不是因為懼怕律法也不是因為懼怕神,而是因為怕聖靈為犯罪的我們擔憂。

15 聖靈主義和恩典主義裡的自由

我們的人心深處的自我依靠的思想依然很重,就算是在稱義上,在成聖上,都想要依靠自己來解決。這就是律法主義精神,什麼是主義,就是你惟命是從的那個。你是惟命是從於新老師聖靈呢?還是惟命是從於學前班的原來的老師律法呢?

神的意思不是讓我們活在對律法的恐懼中,神已經把我們從律法之下放到律法之外的另一個領域,就是放在恩典之內。神的意思是讓我們認可和尊重他做成的,而且憑著信心和禱告支取他所已經成就的。我們的成聖,也是在不斷的支取稱義帶來的好處。無論是稱義,還是成聖,都是和基督聯合,都是憑著信心。這就是說,我們的對付罪惡,不是憑著自己的某些屬靈表現,不是憑著某些屬靈的努力,而是靠著信心與基督聯合,把他十字架死亡帶來的一切的好處應用在我們這敗壞的人身上,舊人更加衰微,而新人更加興旺。基督所做成的,是由聖靈親自去執行的,所以我們要靠聖靈行事,讓聖靈來對付罪惡。而放棄自己努力的不自恃的恩典主義,則要成為我們心中的最堅實的思想。願我們不斷的進到聖靈主義和恩典主義的水神之處。

備註:1 613條:猶太教根據聖經的教導,整理出來613條規定,幾百條可以作,幾百條不可以做。以為做到這些,就得神的喜悅。這是一種外在化的標準,也是一種不具有內心驅動力的宗教形式。所以很容易淪落為教條主義和假冒偽善。

2 唯獨聖經的意思是聖經具有最高權威,聖經是最高的信仰標準和生活標準。但是倡導唯獨聖經的改教家卻讀了很多的書,也認可歷史上尤其是初期教會的教義,實際上改教家改教的藍圖是回到初期教會的模式,因為那時候是比較純正的沒有被希臘哲學汙染的教義思想體系。

相關焦點

  • 大兒子的道德情懷與小兒子的恩典主義(聖經)
    02改革宗加爾文主義為名下的律法主義精神加爾文主義作為基督教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可以說是主旋律,已經走過了五百個春秋。作為改革宗的人,會以改革宗神學自豪。作為加爾文主義的人,會以加爾文主義神學自豪。
  • 稱義與成聖的定義
    好,對於稱義的定義我們先理解到這裡,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關於成聖聖經是如何論述的,【約17:17】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這裡說使人成聖的是來源於上帝的真理,而成聖的人,就意味著是過著與真理完全一致的生活的人,我們再來看【約17:19】我為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
  • 肉身成聖與死後封神:姜子牙封神榜的這些玄機,你看懂了嗎?
    然而,在我們的文化中,這種活著受罪,死後才光榮的爛事,從古到今比比皆是。近來,聊西遊的很多文章發不出去,偶爾試了試封神,發現一切暢通無阻。床頭上有一套封神的原著,拿來讀了讀。才讀了幾十頁,就笑了。其實,封神與西遊在精神內核上沒啥區別。既然是剛翻了幾十頁,我們就聊聊原著中提的最多的「封神榜」。
  • 封神中肉身成聖為何沒有一個凡人,一位金仙?
    西岐陣營中參加封神大戰,推進興周滅商大業的人不在少數,為何其他人就不能肉身成聖呢?    從理論上說,西岐陣營中,但凡支持興周滅商,建立功業,積攢下一定功德者,人人都有機會肉身成聖。  只是,現實與理論永遠都是大相逕庭。  事實上,只要是凡人,就沒有機會,也沒有資格肉身成聖。
  • 基督教刊|人類要如何稱義與成聖?成聖秘訣?(羅馬書四至八章)
    既然全人類均活在罪中,無能自救,那怎麼辦?神的方法是藉主基督作我們的挽回祭,叫我們因信便可稱義。保羅首先用猶太人之父亞伯拉罕,說明了亞伯拉罕稱義,並非因行為,因他稱義時仍未受割禮(而猶太人卻視割禮為必須之聖禮),他的稱義乃全因信,他的信心表現在他相信神賜後裔等應許上。
  • 走在成聖的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三點
    一,效法基督成聖不是一個口號,乃是一個信仰的旅程。對於基督徒來講我們每一天都在追求成聖的生活,從言語、思想、情感、意志、行為等方面來靠著神的話有一個正確的成聖導向。
  • 封神中肉身成聖的7人,此人實力最弱,戰功最低,成就卻是最高的
    這七人便是大名鼎鼎的闡教肉身成聖的七位弟子,他們分別是: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楊戩、韋護和雷震子。這七位弟子肉身成聖后,除了雷震子前途不明外,其他六位均在天庭集團或佛教集團高就,成為赫赫有名的尊神。在這六位前途光明的弟子中,木吒算是混得較差的,他投奔佛教集團後,成為觀音菩薩的弟子。
  • 《封神演義》中,肉身成聖的是闡教七人,為什麼沒有截教的?
    所謂「肉身成聖」,是指修仙者通過修煉肉身,並護體不入封神榜,從而達成正果,最終成為神聖之軀。《封神演義》中,闡教有七個弟子肉身成聖,分別是楊戩、雷震子、韋護和李靖一家四口。那麼,為什麼原本是「萬仙來朝」的截教,卻一個都沒有呢?
  • 封神中肉身成聖的七個人,除了哪吒四父子外,另外三人是誰?
    在小說還有七位肉身成聖的人。小編今天就依次給大家介紹一下。封神榜劇照第一位:託塔天王李靖。在《封神演義》中,李靖本是商朝陳塘關總兵,負責為紂王鎮守陳塘關。後來他反商助周,參與了武王伐紂的戰爭。他本是西崑侖度厄真人的弟子,但因為後來被哪吒追殺時被燃燈道人所救,所以拜燃燈為師,成為闡教的老三代弟子。
  • 【福音短片】猶大與他瑪生命成聖的經歷
    猶大與他瑪生命成聖的經歷雖然以色列借著長子約瑟得救,但是那位彌賽亞基督是借著第四個孩子猶大而來,所以以色列的12個孩子都要經過成聖的道路,對不對?直到再見約瑟的時候,他們都能夠帶來成聖所得美好的見證,他們的生命的確跟賣約瑟的時候不一樣了,都在自己的道場、自己的環境那裡成聖。
  • 李靖何德何能,憑什麼能肉身成聖?為何一家四口都肉身成聖?
    但是,獨獨李靖背叛了商朝卻活了下來,而且還肉身成聖。為何李靖命這麼好?他的背景是什麼?想要了解李靖的背景,便要知道李靖都認識什麼人,只有人,才算得上是背景。能在關鍵時候改變李靖人生的,能給李靖帶來背景的有幾個人。
  • 封神榜裡,肉身成聖的7人小組,《西遊記》中為何獨不見雷震子?
    封神榜裡,肉身成聖的7人小組,《西遊記》中為何獨不見雷震子?
  • 封神楊戩有多強,七聖中排第幾?哪吒一家為何四人成聖?
    《封神演義》中,一共有七人肉身成聖,分別是楊戩、韋陀、雷震子、李靖、金吒、木吒、哪吒。
  • 有個凡人,封神中殺不死,封神後自己裝死,以後就肉身成聖了
    紂王《雲笈七籤》中有云:天地改易,謂之大劫。封神演義中,由於紂王於女媧廟上香時的不敬,犯了不敬鬼神的錯誤,所以被天道拋棄,直接奪取殷商氣數,讓西周取而代之,由此,決定天下鍊氣士命運歸宿以及商周代替更迭的封神大劫有條不紊的開啟了。被天道拋棄的殷商,內憂外患。
  • 真正肉身成聖的只有一人,被姜子牙評為「智勇雙全,功高千古!」
    來源:江湖/編輯:古風江湖在《封神演義》的最後,說李靖、金吒、木吒、哪吒、雷震子、楊戩、韋護都肉身成聖了;但其實真正意義上肉身成聖的僅有一人,其他六位都算不得嚴格意義上的肉身成聖,現在來做一個排除法吧,看誰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肉身成聖
  • 肉身成聖與死後封神有何不同?武王一句話露真相,讓截教弟子羨慕
    肉身成聖與死後封神有何不同?武王一句話露真相,讓截教弟子羨慕封神演義中,要想成神只有兩種途徑,一是肉身成聖,另一種是死後封神。肉身成聖者,一共是7個人,他們分別是,李靖、楊戩、韋護、哪吒、金吒、木吒和雷震子。
  • 《將夜》中的四大天下行走結局如何?一人被斬,一人焚身成聖
    將夜中有四大不可知之地,是人世間最為強大的武道勢力,之所以被稱之為不可知之地,是因為他們從不輕易插手世俗間的事情,但他們與世俗之間還是要保持聯繫的,為此都會派出一名得意弟子,行走於世俗之中,而這名弟子也被稱為天下行走,《將夜》中的四大天下行走分別是知守觀葉蘇,魔宗唐,佛宗七念和書院寧缺
  • 武吉乃姜子牙弟子,戰功赫赫為何既沒有封神,也沒肉身成聖?
    但是,所有上榜者都在大戰中被殺死,武吉偏追隨武王姬發到達了朝歌城,順利活到了最後。  其次,我們有一句古話,將: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換言之,好處不能讓一個人給佔了!  武王姬發滅掉商朝後大封功臣,武吉自然也成為開國功臣。雖然他沒有資格裂土分茅,成為一國之君,但是也能封個侯,享受後代祭祀。
  • 妥拉學習│成聖
    現在我想來討論在摩西律法及使徒教導中,最重要、但也最難以捉摸的一段經文。 你們要聖潔,因為我耶和華你們的神是聖潔的。(利19:2) 這段經文聽起來很簡單,但當你嘗試要把這個「簡單」的誡命付諸實行時,你就會面臨到困難了: 到底要如何成聖?何時成聖?以及要做什麼以成聖?
  • 封神榜上楊戩肉身成聖,為何不受重用?孫悟空一語道出其中原委?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同為先天聖人,又分別掌管闡截二教,截教號稱萬仙來朝,通天教主座下的八大親傳弟子中的三霄娘娘、金靈聖母、多寶道人等都早已達到大羅金仙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