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強手如林、競爭激烈的中國物流業,2007年成立於西子湖畔的百世集團堪稱「後浪+黑馬」。其出道雖晚卻異軍突起、發展迅猛,除卻自身的科技基因外,更多了國際視野開闊、重視智能技術、嚴格規範管理等一些現代網際網路企業的特質。
顯然,這與百世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韶寧的學術背景及個人經歷有很大關係。作為復旦高材生、留美名校碩士,周韶寧擁有長達30餘年在貝爾實驗室、朗訊、AT&T、UT斯達康等國際著名通信技術企業獨當一面的工作經歷。2006年12月辭職創業前,周韶寧已經當上了谷歌全球副總裁。
或許正是這種與生俱來的「海派」基因,使得百世放眼世界、開拓全球的腳步一直在加快。2015年6月,誕生才8年的百世就組建美國分公司,設立百世國際,打響了「搶灘登陸」海外市場的第一槍。
5年光景彈指一揮間,百世已將業務拓展至中國、美國、德國、英國等20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2019年以來,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落實國家郵政局提出的「快遞出海」工程,周韶寧果斷決策下南洋,以令業界震驚的速度在東協5國開闢出一片新天地。
7月2日,百世集團馬來西亞分公司快遞業務正式啟動運營
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百世在東南亞地區的快遞包裹量累計達884萬件,而關於東南亞的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與前景,有3組數字值得關注:
第一,據谷歌、淡馬錫和貝恩聯合發布的2019年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顯示,目前東南亞有3.6億網際網路用戶,其中90%是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未來15年,當地還有約1.5億人將滿15歲,成為移動互聯新用戶。
第二,2020年前2個月,東協與中國間的貨物貿易總值達到5941.1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外貿總值中佔比升至14.4%。東協已超越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第三,2019年,東南亞電子商務市場成交總額達38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3倍,突破1500億美元大關。目前,中國在電商、快遞方面領先東南亞5至8年,線上零售已佔中國整個零售市場的20%以上,而在東協還不到4%。
正是基於對東南亞電商市場未來成長潛力的判斷,周韶寧認為應未雨綢繆,抓住5至8年的寶貴「窗口期」加緊布局。
百世泰國曼谷轉運中心
2019年1月,百世在泰國正式啟動快遞業務。短短15個月,百世就組建起一個可日處理30萬單的100%全覆蓋快遞網絡,下設8個分撥中心、379個末端站點,能為泰國全境77個府提供高性價比門到門的快遞服務,並在核心地區(大曼谷、外府地區)實現次日達。
2019年10月,百世啟動越南快遞業務,同樣只用半年時間就覆蓋了越南98.6%的區域,建成7個分撥中心和367個末端站點,快件日處理能力達20萬單,並在胡志明市、河內市實現同城當日達。
2020年4月1日,百世成立馬來西亞分公司。經過3個月緊張的快遞網絡建設,同年7月2日,隨著一批來自吉隆坡谷中城購物中心的快件搭乘運輸專線駛向末端網點,百世在馬來西亞本土的快遞業務也全面啟動。
同時,百世還對外宣布,其在柬埔寨和新加坡的快遞業務正式起網運營。至此,百世在東南亞地區完成了5個國家的布局,而此刻距離前者踏入東協市場剛剛過去18個月。接下來,百世還計劃啟動印尼、菲律賓的快遞和供應鏈業務。
目前,百世快遞網絡已覆蓋中南半島70%以上的地域,服務人群達到2.15億,來自百世的優質快遞服務、智慧物流方案,正讓更多東南亞消費者體驗到非同凡響的「中國速度」。
一輛百世快遞車行駛在泰國公路上
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跨境物流造成的影響,還使東南亞與中國「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區位優勢得以凸顯。
據周韶寧介紹,自3月份全球疫情暴發以來,百世歐美業務量受到一定衝擊,現仍處於恢復階段。與此同時,百世在東南亞的業務發展卻步入快車道,今年1季度全集團國際業務同比增長183%,東協新興市場對此功不可沒。
開拓海外市場,當然不會一帆風順,更無法一蹴而就。周韶寧曾表示,來到東南亞,百世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人才、語言和文化,遇上的新問題也不少,例如:外籍員工不願帶薪加班咋辦?如何調動海外加盟商的積極性?怎樣加快磨合速度,提高外籍員工的做事效率?
為此,百世雙管齊下,一方面從國內選派受過良好教育、英文流利或有海歸背景的優秀人才駐外,一方面則採取了「入鄉隨俗、落地生根」的本土化策略。
百世越南快遞員騎摩託車在送件路上
在越南、泰國,百世聘用超過4500名快遞員,越南、馬來西亞分公司總經理也都是本地人。為培育市場、樹立信譽,百世還以派件補貼、線路補貼等方式,幫助加盟商提升服務質量,確保24小時快遞籤收率達標。
事實證明,雖然存在一些文化習俗上的差異,但這些外籍員工和加盟商普遍對當地市場、行業的理解比較深刻透徹,語言和工作能力整體來看非常不錯。
正是在中外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百世進入東南亞時間不長,就以優質服務和良性競爭,有力推動了當地電商、消費者市場及物流行業的快速成長、壯大,促使東協各國的快遞生態悄然發生積極變化。比如在泰國,以往每逢周末快遞公司歇業,商家排長龍等待寄件的情形在百世業務啟動後迅速改觀。
周韶寧說,隨著百世網絡廣泛鋪開,東協5國快遞客單價均有所下降(比如越南今年降價幅度或超過14%),等於向商家、消費者讓利。由此帶來一個明顯變化,就是當地電商「之前發貨以大件為主,而今小件數量激增」,這表明越來越多的東南亞消費者將能夠「多快好省」地享受到網上購物的樂趣。
百世還積極統籌、融合「國內國際2個市場」,充分發揮跨境供應鏈優勢,竭誠幫助國內外客戶建立順暢的物流渠道。其為所在區域創造就業、稅收的同時,也給當地電商、O2O、行動支付等新興產業提供了有利的發展條件。
例如,百世在毗鄰東南亞的南寧、昆明打造口岸,與當地政府合建跨境電商園區,以前者為貨物集散地,將中國商品「無縫銜接」地輸送到百世建有較成熟快遞網絡的越南、泰國,進而輻射整個東協。東南亞的大量優質產品——食品(特別是水果)、化妝品、箱包、服裝,也可由此進入蓬勃發展、消費能力驚人的中國市場。
2019年10月,百世實現中泰、中越之間跨境直郵、一單到底,並加緊打通中國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柬埔寨的雙向物流。周韶寧表示,這樣的「雙循壞」不僅有利於促進國內-海外的生產、消費和跨境貿易,還能為自身長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是真正的「一舉多贏」。
百世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快遞轉運中心
百世的資金、技術優勢也在這一過程中得以展現。周韶寧表示,開拓東協市場,前期勢必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隨著當地業務量增加,派送成本下降,預計到2021年7月,百世在泰國、越南就能基本實現盈虧平衡。
藉助充沛現金流和強大融資能力,百世複製國內成功經驗,很快在泰國、越南建起擁有15個分撥中心、740多個末端站點的快遞網絡,並計劃3年內在馬來西亞、柬埔寨、新加坡設立12個轉運中心、約400個快遞站點。其中,位於吉隆坡和金邊的旗艦轉運中心,都將配備高速自動分揀線、稱重掃描一體機等最新一代自動化設備。
今年支援東南亞各國抗擊疫情期間,百世已向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捐助30萬隻口罩。特別是2020年4月中旬以來,百世泰國分公司向當地民眾和有關機構,捐贈超過150萬泰銖的醫療設備和物資,以及2500多個救生包、1000多盒快餐和大量防護口罩,並發起免費將1萬多箱酒精消毒凝膠和醫療器材送往泰國全境各地的活動。
可以說,百世為促進中國與東協的經濟融合、加快構建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做出了獨到的貢獻。
【來源:參考消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