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40餘年,富陽這個地方拆了!

2021-02-28 富陽日報

最近

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葛偉

發布的一條朋友圈下

一批富陽老一輩越劇藝術家

紛紛留言留戀

讓他們如此感慨的

原來是因為矗立於富春江畔的

富陽越劇團原團址拆了

富陽越劇團原團部的這幢樓建於上世紀70年代初,承載和見證了富陽越劇發展最輝煌的時代,維繫著那一代越劇人的情感。

這幢跨世紀的歷經數十年的建築是富陽文化尤其是越劇文化發展、壯大、傳播、弘揚的承載者、見證者

△這幢小樓被拆

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富陽有了自己的越劇團。1954年富陽戲曲藝術訓練班組成,可以說這就是富陽最早的越劇團

「1955年,我17歲,初中畢業後就考進了藝訓班,從此開始了越劇的演藝事業。」富陽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陳書君可以說是越劇團的元老,她親歷了富陽越劇的起步和發展。

「看著這裡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腦子裡卻映現出我們那個時候的團部。」在如今位於龍浦街200號(原青少年宮第五層)的杭州富陽越劇藝術傳習院團部,陳書君很是感慨。

陳書君回憶她剛到藝訓班時的情景,「我們就在現在實驗小學的操場上練功,冬天穿著單薄的燈籠褲,是真當冷啊。」老團部在鸛山公園邊的方家祠堂,因為面積狹窄,經常會露天排練。「我們睡的也就是簡易的竹榻……」陳書君說,雖然那些年生活清苦,但她就是從小喜歡越劇,所以一直堅持。

到了上世紀70年代初,她們終於有了新的團部,就在方家祠堂的隔壁新建了一幢三層樓房,建築面積731平方米。

△拆除前的富陽越劇團原團部(資料圖)

2003年,劇團團部搬遷至桂花路5號(原電影公司),從那起春江路26號樓成為學員宿舍樓。」杭州富陽越劇藝術傳習院現任院長夏富笙介紹,有關部門兩次對宿舍樓進行鑑定,因樓房存在較大安全隱患,2016年11月全部人員撤離到桂花路5號傳習院團部。當時騰出所有辦公室,劇團班子和辦公人員7人共擠一間。

「我們現在的辦公用房建築面積有970平方米,很不錯了。」夏富笙說,近年來,區委區政府一直關心重視越劇傳習院的發展。「一直被視為老大難的布景道具倉庫問題得到解決,新倉庫位於文化中心B座一樓。」最讓他們充滿信心的是,政府將撥款設備專項經費200萬元,用於解決傳習院音響、燈光老舊問題。另外,編制問題也將得到妥善解決。

說起那些年劇團排練演出過的戲,陳書君仍清楚記得,富陽藝訓班排練演出第一齣戲《一縷麻》一舉成功,受到了廣大觀眾的熱烈讚揚。1956年前後在富陽、新登等地演出,演職人員與當地群眾打成一片,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阿拉自己的劇團」

由於富陽藝訓班成績出色,引起了省、市文化主管部門的關注,1957年7月,經批准藝訓班為國家專業藝術團表演團體,更名為富陽縣越劇團。同年,越劇團首次進杭州勝利劇院演出《劈山救母》,被省市文化界譽為「富春江上的一顆明珠」

楊建飛是在1968年高中畢業後涉足演藝行業的。1970年4月,越劇團與縣文化館、富陽劇院等單位合併,組建為富陽縣毛澤東思想宣傳站,劇團稱富陽縣革命文藝宣傳隊,演出的有現代京劇《紅燈記》《沙家浜》等劇目。

「接下來,慢慢迎來了越劇的春天。」楊建飛介紹,1973年5月富陽越劇團恢復原名。1976年10月,劇團精心組織全體演員排演了大型現代劇《楓葉紅了的時候》等一大批優秀劇目,深受越劇戲迷好評。

劇團最輝煌的時期莫過於《金殿拒婚》進京演出1983年劇團恢復女子越劇,同年排演了由陳寶康編寫的歷史故事劇《正氣千古》。1984年4月該劇在杭州新中國劇院演出,受到了原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執委張畢來先生的高度評價、推薦,劇團應邀進京獻演。

△《金殿拒婚》劇照

「當時文化部發來了邀請函,我們又激動又緊張。」說到此事,陳書君現在還是很激動,她說當時作為一個縣級劇團進京演出,那是想也不敢想的。為此,劇團當年特邀了著名劇作家、原省文化廳廳長錢法成和著名戲劇理論家沈祖安指導加工劇本,六易其稿,更名為《金殿拒婚》,並聘請著名導演張浚生、王世菊執導。

1985年劇團正式進京演出,歷時25天的演出可謂一炮而紅。這期間文化部組織了兩次討論,又包場一場招待北京文化界。然後中央警衛局派車來接劇團到中南海懷仁堂演出兩場,《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日報》和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等連續報導。之後,富陽越劇團又先後赴武漢、南京、上海中國劇院、延安劇院演出,盛況空前。

同年,富陽越劇團被杭州越劇院吸收為三團,更名「杭州越劇院三團」。

△這幢小樓已被拆除

從那時開始,富陽越劇團造就了一批以陳書君為代表的藝術表演人才,形成了風格鮮明的藝術特色。陳書君、胡國琴、陳澄、夏利群等先後獲得榮譽稱號、獎項。另外,劇團編排的經典劇目也在省市屢屢獲獎。

近年來,富陽越劇創作劇目《十八雙繡花鞋》《梅花謠》《山水黃公望》《孫曉梅》等獲得全國、省、市新劇目匯演多項大獎和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值得一提的是,時隔33年,因2018新編劇目《蒼生》,富陽越劇再次獲得進京演出的機會

雖然大樓沒了

演員們也早已搬離

但藝術生命將永遠延續!

記者 駱曉飛

照片 潘大方、陳澄提供

見習編輯 李思思

原創文章版權歸富陽日報所有,轉載須註明出處。洽談請呼叫富報君。

相關焦點

  • 光電產業大咖今日齊聚富陽這個地方!
    本次論壇由上海光機所主辦,富陽區政府、杭州光機所、南京先進雷射技術研究院、中國雷射雜誌社共同承辦,邀請上海光機所優秀校友和產業精英共同研討謀劃光電產業發展趨勢、產業前景和合作模式,旨在通過交流加強合作,共同促進光電產業創新發展,大力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 上海中環矗立近20年的「爛尾樓」爆拆啦
    上海中環矗立近20年的「爛尾樓」爆拆啦 4月20日凌晨0時30分,上海市普陀區真北路1531號,矗立近二十年的上海中環中心4幢主體均超20層樓的「爛尾樓」被同一時間爆破拆除。
  • 「斷檔」40多年,杭州富陽找回「記憶...
    帶著兒時的記憶,2012年李麗在準備碩士論文時,就想以富陽本土音樂為主題。讓她意外的是,找了不少機構和負責人,都沒有找到富陽民歌的痕跡,有的人乾脆明確地回答,富陽沒有民歌和地方戲曲。無奈之下,最後李麗的論文寫了淳安睦劇,但她始終抱著這個執念:富陽是有民歌的,奶奶就曾唱給她聽過。
  • 富陽這個地方成婚紗攝影外景地
    位於富陽西北部的萬市鎮,曾被浙江省林業廳命名為「銀杏之鄉」,全鎮有銀杏林267公頃,年產白果八九十噸。而楊家村,光是100年以上樹齡的銀杏就有1200多棵。田洪生、田利君夫婦:「這次拍婚紗照不叫『別人』了?」
  • 富陽搶救性挖掘40餘首本土民歌,精選出11首加以改編並演出
    有山有水,有平原有丘陵,魚米之鄉杭州富陽曾有著豐富的本土民歌。然而,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還有多少人能記得它們,能吟唱它們呢?  去年以來,富陽區非遺中心工作人員李麗幾乎跑遍了富陽所有鄉鎮,尋找民歌藝人,「搶救性」挖掘了40餘首富陽民歌。並在眾多省市專家幫助下,對其中的11首作了進一步整理編輯。
  • 富陽這個地方新建紀念館啦!
    2020-09-19 18:43 |富陽發布
  • 浙江-富陽奶茶界銷量第一,這個品牌的創始人是她!
    現在說起ID冰淇淋、「彈一杯」奶茶,富陽年輕人幾乎沒有不知道的,特別是「彈一杯」奶茶已成為富陽乃至杭州地區的網紅飲品品牌之一。其創始人王睿出生於1990年,談起自己白手起家的創業之路,她感慨萬千。△王睿(左)正在嘗試製作新品蛋糕創業第一年虧損40多萬元2014年1月4日,25歲的永康女孩王睿嫁給了富陽小夥郎帥進
  • 杭州富陽特色美食
    富陽古稱富春,是浙江省杭州市管轄的一個區,位於杭州的西南面,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東接杭州市蕭山區,南連諸暨市、西鄰桐廬縣,北與臨安市
  • 百年前的富陽、新登,發生了哪些「新聞」?
    《選輯》的責編之一陳明介紹,與方志、檔案、族譜等富陽地方歷史文獻不同,報紙和期刊中有關富陽的記載,用新聞從業者的獨特視角,將實地觀察與文獻研究相結合,通過具體而微觀的視角記錄了富陽的自然地理狀況、社會經濟實態,與傳統史志注重歷史脈絡梳理、忽視細節敘述的特徵形成補充,為後人了解、研究富陽提供了另外一種途徑。
  • 請記住,這些「富陽面孔」!
    前期報導:富陽這個公交車站改名為「心理諮詢工作室」?——日喀則市崗巴縣參加工作,最終被推薦為日喀則市的公務員代表前往上海高校分享在西藏的故事,鼓勵大學生前往祖國需要的地方。這個項目一直是歐洲國家的傳統優勢項目,競爭激烈,高宇宙的這塊銀牌是我國在該項目上的最好成績。 前期報導:富陽22歲小夥登上世界領獎臺!背後的故事令人敬佩!
  • 跟著《天機·富春山居圖》陶醉山水遊富陽
    其實來黃公望景區看的不僅是富春山水和電影情節,更是人對黃公望和自然的崇敬。Tips:門票:黃公望隱居地聯票60元餐飲:從黃公望紀念館出來就是白鶴村的農家樂,這裡的農家樂規模都不小,味道也好,不少富陽人也經常周末來吃。
  • 80多年前,這批國寶在富陽的120天!
    去年4月底來富陽拍攝   2019年4月底,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攝製組來到富陽漁山,開展為期兩天的拍攝,涉及文瀾閣《四庫全書》於抗戰時期在浙江省內輾轉遷徙的相關經歷。富陽文史學者、富陽圖書館原館長鮑志華說。   因為跟富陽漁山相關,鮑志華研究文瀾閣《四庫全書》西遷的相關歷史已經有10多年,曾經寫過一篇《文瀾閣 抗戰大轉移始末》考證性文章,發表在甘肅蘭州圖書館界核心期刊上。央視欄目組檢索到了這篇文章,輾轉找到鮑志華,向她了解相關情況,計劃來漁山現場拍攝,希望她能協助拍攝。
  • 富陽人自己的民歌演唱會,12月2日晚上7點不見不散!
    2020-11-30 22:40 |富陽發布
  • 杭州的最美秋色,藏了大半在富陽
    @富陽發布很多外地人不知道,在富陽的偏僻山野裡,藏了一個堪稱銀杏王國的楊家村。‍@《一封家書 回到漁鄉》隱匿在富春江南岸的秘境漁山鄉,黃公望《富春山居圖》起筆的地方。今年的稻香節時間為10月30日-11月15日,這個周末去還能再趕上一波活動~/東吳公園/
  • 在「浙」裡讀懂富陽 浙江新聞客戶端富陽頻道上線啦
    朱嘯塵 攝六月仲夏,萬物繁盛間,浙江新聞客戶端富陽頻道值此起航,與你相見,與美好相約。嗨,你好!這是我們第一次相見,就在「浙」裡,我們寄望和你一起,讀懂富陽。讀懂富陽的沉澱,一起觸摸龍門古鎮千年的厚重歷史,重走唐朝狀元施肩吾的幼時求學路,感受六百年前黃公望的隱居心境。讀懂富陽的山水,於富春江上泛一葉扁舟,於東梓關旁煮一壺清茶,在這詩情畫意的富春山水間,感受味道山鄉,品味現代版「富春山居圖」的獨特韻味。
  • 電影裡的富陽:從若即若離到春江水暖
    「影評人周」總監查爾·泰松評價道:「(春江水暖)最出眾的地方,就是將當代中國與古代中國的迴響融合在了一起,一個藝術和詩中捕獲的中國。」開拍前,顧曉剛特地找了幾部以富陽為背景的電影,「想學習一下前輩的取景、場面設置等等」。結果是失望的,「一個半小時的電影,富陽只在結尾出現了零點幾秒,一晃而過」。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40餘年的堅守,用奉獻詮釋援邊支教老師的大愛
    紮根邊疆教育一線40餘年,用愛心和智慧點亮萬千鄉村女孩的人生夢想……連日來,「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先進事跡經宣傳報導後,在全社會引發熱烈反響。(12月13日人民日報)  在無數渴望用知識改變命運的貧困山區女孩的心目中,張桂梅老師無疑是這個時代最值得崇敬的「網紅」,是她們心目中最為閃亮的「明星」,而我們的時代,更需要像張桂梅老師這樣的真正的「網紅明星」,真正的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踐行者」。而40餘年的堅守,張桂梅老師用奉獻詮釋了一位援邊支教老師的大愛。
  • 最新錄製//搖櫓小唱一一富陽新翌民歌(3)(施翔改詞,楊霖希改曲,浙江省藝校女聲組合演唱,成勇編曲)
    帶著兒時的記憶,2012年李麗在準備碩士論文時,就想以富陽本土音樂為主題。讓她意外的是,找了不少機構和負責人,都沒有找到富陽民歌的痕跡,有的人乾脆明確地回答,富陽沒有民歌和地方戲曲。無奈之下,最後李麗的論文寫了淳安睦劇,但她始終抱著這個執念:富陽是有民歌的,奶奶就曾唱給她聽過。到了區非遺中心工作後,尋找、整理富陽民歌的念頭愈發強烈。「民歌,也就是人民之歌。
  • 杭州富陽這個「千萬級」投資項目正式開放!
    杭州富陽這個「千萬級」投資項目正式開放!  浙美·江堤藝術園作為富陽之江文化產業帶重點項目,不僅留住了城市記憶,豐富了城市藝術,而且成為了一個吸引藝術產業與人才聚集的重要平臺。  同時,孫潔歡迎文化藝術界朋友常來富陽走走看看,感受富陽的山水味道和文化氛圍,為富陽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最美示範地給予更多的支持與指導。
  • 富陽辦了一場「國家級盛宴」!
    「2020 中國首席技術官大會暨中國(杭州)AIoT未來論壇」在富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銀湖科技城中國智谷富春園區舉行,由浙江省人工智慧學會、富陽區人民政府主辦,富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富陽銀湖網易聯合創新中心等聯合承辦。區領導吳玉鳳、萬重豐、許玉鈞、王龍華參加。   助力富陽高質量打造   城西科創大走廊聯動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