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葛偉
發布的一條朋友圈下
一批富陽老一輩越劇藝術家
紛紛留言留戀
讓他們如此感慨的
原來是因為矗立於富春江畔的
富陽越劇團原團址拆了
富陽越劇團原團部的這幢樓建於上世紀70年代初,承載和見證了富陽越劇發展最輝煌的時代,維繫著那一代越劇人的情感。
這幢跨世紀的歷經數十年的建築是富陽文化尤其是越劇文化發展、壯大、傳播、弘揚的承載者、見證者。
△這幢小樓被拆
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富陽有了自己的越劇團。1954年,富陽戲曲藝術訓練班組成,可以說這就是富陽最早的越劇團。
「1955年,我17歲,初中畢業後就考進了藝訓班,從此開始了越劇的演藝事業。」富陽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陳書君可以說是越劇團的元老,她親歷了富陽越劇的起步和發展。
「看著這裡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腦子裡卻映現出我們那個時候的團部。」在如今位於龍浦街200號(原青少年宮第五層)的杭州富陽越劇藝術傳習院團部,陳書君很是感慨。
陳書君回憶她剛到藝訓班時的情景,「我們就在現在實驗小學的操場上練功,冬天穿著單薄的燈籠褲,是真當冷啊。」老團部在鸛山公園邊的方家祠堂,因為面積狹窄,經常會露天排練。「我們睡的也就是簡易的竹榻……」陳書君說,雖然那些年生活清苦,但她就是從小喜歡越劇,所以一直堅持。
到了上世紀70年代初,她們終於有了新的團部,就在方家祠堂的隔壁新建了一幢三層樓房,建築面積731平方米。
△拆除前的富陽越劇團原團部(資料圖)
「2003年,劇團團部搬遷至桂花路5號(原電影公司),從那起春江路26號樓成為學員宿舍樓。」杭州富陽越劇藝術傳習院現任院長夏富笙介紹,有關部門兩次對宿舍樓進行鑑定,因樓房存在較大安全隱患,2016年11月全部人員撤離到桂花路5號傳習院團部。當時騰出所有辦公室,劇團班子和辦公人員7人共擠一間。
「我們現在的辦公用房建築面積有970平方米,很不錯了。」夏富笙說,近年來,區委區政府一直關心重視越劇傳習院的發展。「一直被視為老大難的布景道具倉庫問題得到解決,新倉庫位於文化中心B座一樓。」最讓他們充滿信心的是,政府將撥款設備專項經費200萬元,用於解決傳習院音響、燈光老舊問題。另外,編制問題也將得到妥善解決。
說起那些年劇團排練演出過的戲,陳書君仍清楚記得,富陽藝訓班排練演出第一齣戲《一縷麻》一舉成功,受到了廣大觀眾的熱烈讚揚。1956年前後在富陽、新登等地演出,演職人員與當地群眾打成一片,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阿拉自己的劇團」。
由於富陽藝訓班成績出色,引起了省、市文化主管部門的關注,1957年7月,經批准藝訓班為國家專業藝術團表演團體,更名為富陽縣越劇團。同年,越劇團首次進杭州勝利劇院演出《劈山救母》,被省市文化界譽為「富春江上的一顆明珠」。
楊建飛是在1968年高中畢業後涉足演藝行業的。1970年4月,越劇團與縣文化館、富陽劇院等單位合併,組建為富陽縣毛澤東思想宣傳站,劇團稱富陽縣革命文藝宣傳隊,演出的有現代京劇《紅燈記》《沙家浜》等劇目。
「接下來,慢慢迎來了越劇的春天。」楊建飛介紹,1973年5月富陽越劇團恢復原名。1976年10月,劇團精心組織全體演員排演了大型現代劇《楓葉紅了的時候》等一大批優秀劇目,深受越劇戲迷好評。
劇團最輝煌的時期莫過於《金殿拒婚》進京演出。1983年劇團恢復女子越劇,同年排演了由陳寶康編寫的歷史故事劇《正氣千古》。1984年4月該劇在杭州新中國劇院演出,受到了原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執委張畢來先生的高度評價、推薦,劇團應邀進京獻演。
△《金殿拒婚》劇照
「當時文化部發來了邀請函,我們又激動又緊張。」說到此事,陳書君現在還是很激動,她說當時作為一個縣級劇團進京演出,那是想也不敢想的。為此,劇團當年特邀了著名劇作家、原省文化廳廳長錢法成和著名戲劇理論家沈祖安指導加工劇本,六易其稿,更名為《金殿拒婚》,並聘請著名導演張浚生、王世菊執導。
1985年劇團正式進京演出,歷時25天的演出可謂一炮而紅。這期間文化部組織了兩次討論,又包場一場招待北京文化界。然後中央警衛局派車來接劇團到中南海懷仁堂演出兩場,《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日報》和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等連續報導。之後,富陽越劇團又先後赴武漢、南京、上海中國劇院、延安劇院演出,盛況空前。
同年,富陽越劇團被杭州越劇院吸收為三團,更名「杭州越劇院三團」。
△這幢小樓已被拆除
從那時開始,富陽越劇團造就了一批以陳書君為代表的藝術表演人才,形成了風格鮮明的藝術特色。陳書君、胡國琴、陳澄、夏利群等先後獲得榮譽稱號、獎項。另外,劇團編排的經典劇目也在省市屢屢獲獎。
近年來,富陽越劇創作劇目《十八雙繡花鞋》《梅花謠》《山水黃公望》《孫曉梅》等獲得全國、省、市新劇目匯演多項大獎和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值得一提的是,時隔33年,因2018新編劇目《蒼生》,富陽越劇再次獲得進京演出的機會!
雖然大樓沒了
演員們也早已搬離
但藝術生命將永遠延續!
記者 駱曉飛
照片 潘大方、陳澄提供
見習編輯 李思思
原創文章版權歸富陽日報所有,轉載須註明出處。洽談請呼叫富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