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發生在相互獨立,又緊密聯繫的個體之間,而一旦我們對別人的「關心」超越了界限,那麼「愛」就會在彼此之間形成一種壓力,最後讓相愛的人們之間產生裂痕。治療師朱迪斯 p.西格爾在《情緒勒索》一書中,闡述了親密關係中一系列的「情緒勒索」行為。這種錯誤的認知,是親密關係中壓迫感形成的一種重要原因。
控制與自由以愛的名義來控制別人,是情緒勒索最常見的一種表現。在這種言行的背後,實際上隱含著這樣一種心理邏輯——我對你的要求,是我在乎你的一種表現。如果你不聽從我的,那就是破壞了我們之間的關係。在家庭關係裡,我們可能還會面臨到家人用親情來威脅自己的一些處境。而在這種脅迫的背後,就是一種嚴重的情緒勒索。
![]()
而愛能夠在人與人之間製造一種安全的氛圍。真正愛一個人,會尊重TA自由選擇的權利。我們可以告訴別人自己內心的想法與建議,同時我們也需要尊重對方的能力與自我價值。情緒勒索往往是我們不自覺的在親密關係中獲取掌控感與優越感的一種方式,在親密關係裡,只有我們放下對他人的控制,審視自己的內心,愛才會真正的發生。打壓與接納當面對情緒勒索時,我們往往會產生一種糟糕的感受。「我不夠好」。「我太糟糕了。」這種感覺可能會在內心油然而生,隨之產生一種無力感,最後甚至演化成為一種憤怒與攻擊。在生活與職場中,打壓也是一種常見的情緒暴力。從理性角度來分析時,我們可能能夠意識到,上司或者伴侶對於自己的打壓實際上僅僅是他們情緒的一種宣洩,而非對於我們自身行為與能力的客觀評價。可是在面對打壓時,不舒適感是大多數人會產生的一種應激反應。
我們需要一些客觀的評價來反思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在心理諮詢中,諮詢師對於來訪者的接納是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在愛裡也一樣,只有我們接納了對方優點與缺點,那麼批評才會成為對方前進的一種動力。缺乏接納的評價,只會打壓對方的信心,進而內化形成一種自卑情結。
冷暴力與積極溝通
沉默,也是情緒勒索一種常見的方式。心理學的感覺剝奪實驗告訴我們,缺乏外在信息的環境對於人來說,是一種煎熬。在親密關係中也一樣,缺乏足夠的信息反饋,會造成一個人情緒的崩潰。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給彼此保留足夠的思考空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這與冷暴力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給彼此空間,是溝通後達成的一致。溝通不一定是通過言語,有時候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去交流,可能是給對方倒一杯水、準備換洗的衣服或者準備一頓早餐。適時的停止言語溝通,彼此之間依然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關心。而冷暴力,往往是切斷了信息交流的大多數渠道,用沉默與不作為,鞏固自己的權力感。愛是需要溝通的,不管是言語、行為還是其它的表達。人與人之間的聯結,是通過溝通形成的。情感的聯繫,需要在客觀世界裡通過交流搭起一座橋。
![]()
每個人都需要愛,因為愛能夠讓我們與這個世界產生一種聯結。當我們對自己的情緒缺乏足夠的自我意識時,往往就會用這些情緒試圖去控制別人。在親密關係裡,我們很難完全避免不越過情緒這條邊界,但我們需要學習去感受與反思自己的情緒是否對我們愛的人形成了壓力。愛是需要學習的,它也的確值得我們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學習。
聲明: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以上內容來自網絡,再此,表示由衷的感謝!因文章無法核實出處,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
焦慮無處安放時
困擾需要平復時
委屈需要出口時
恐懼需要清除時
……
切斷雜念 釋放壓力
清除影響 療愈創傷
![]()
長按掃描二維碼,進入療愈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