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2019-04-08 20:02 來源:澎湃新聞
環博會主辦方與參展企業介紹情況。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攝
垃圾智能分揀機器人、監測環境質量的無人機……各種環保「黑科技」將亮相第20屆中國環博會。
4月8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第20屆中國環博會媒體見面會上獲悉,這一亞洲最大的環保展將於4月15日在上海開幕,現已吸引來自25個國家與地區的2047家環保企業參展,內容涉及「水、固廢、大氣、土壤、噪聲」的全產業鏈生態圈。
本屆環博會上,首次迎來「上海館」,將全面展示近年來上海在生態環境領域的前沿探索。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於2019年7月1日起施行,標誌著垃圾分類在上海步入「強制時代」,這使許多環保產學界人士在相關服務領域躍躍欲試。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潘永剛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稱,上海的城市管理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此次對生活垃圾管理立法是又一個新的探索,包括將管理觸角延伸至源頭和末端,這也為智能垃圾分類這個新興產業帶來機遇。
「現在許多企業摩拳擦掌開始研究這些領域,包括智能分類手段、平臺管理手段等等。」潘永剛說,隨著垃圾分類在全國各地逐漸推行,上海的探索將有望得到推廣。
不過,他也提醒企業在進入這一領域時必須做好充分準備。
潘永剛表示,在「網際網路+環保」的熱潮中,有些企業已經退出了,有的仍在不斷投入。環保企業通常提供的是非標準化的定製服務,如何形成可盈利的模式,目前眾多企業仍在繼續探索。
據展會主辦方介紹,本屆環博會上,章魚回收、貓先生、延杭智能等一批智能垃圾分類企業已確定入駐,將展出一批新型智能垃圾分類設備。比如,利用物聯網、網際網路融合技術,實現垃圾投放有源可溯,通過智能技術手段實施垃圾分類投放、回收。
「貓先生」負責人楊均溢稱,該企業2019年的重心將放在上海,投入一萬臺智能分揀設備。而「章魚回收」CEO陳懿焱同樣表示,此前企業在源頭分類與末端資源化利用方面已積累許多經驗,期待在上海迎來新發展。
此外,本屆環博會還將有12家企業全球首發諸如航天罐、智能分揀機器人、一體化智慧泵房等新產品、新技術。
本屆環博會期間將舉辦45場相關論壇。其中,在「環境物聯與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有科學家將介紹智能無人機在環境監測領域的應用,還有科學家將闡釋環境物聯網和大數據的應用與未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環保企業,垃圾分類,物聯網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