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毒日」即將到來,抓住這個排毒日,排寒毒,溼毒,痰毒~事半功倍

2021-03-05 穴位治百病

點上面「穴位治百病」關注

學習中醫特色療法,掌握專業技術,健康一身輕!

導言:九毒日請一定要記得泡浴、刮痧、拔罐、艾灸起來了。這幾天是一年中最好的排毒養陽的時候,請抓住機會排毒驅邪、排寒溼、養陽氣,在九毒日這個時刻排寒毒,水毒,溼毒,痰毒,血毒,能夠事半功倍。

2018年的九毒日主要集中6月,公曆的6月就是農曆的五月,而農曆五月中國民俗把稱為毒五月。因為農曆五月百病泛濫,故有「毒月」之說。有人認為毒五月這個說法來自於中醫,其實不是,是流傳至今的民間習俗。不過從中醫的角度解釋是有一定道理的。中醫認為:五月即是午月,五行屬火,此時的陽氣達到最旺,火旺至極,而此時陽氣外散,內裡虛弱,所以不適合再進行洩耗性的活動:吃冷飲、流大汗、房事.

再加上農曆5月又是雨水比較多月份,而且氣溫也已經有了較大回升,空氣潮溼,流通不暢,溼熱之邪較盛。一旦溼熱阻滯氣血經絡,就會出現人體代謝受阻、氣血欠暢、濁邪停滯而百病生的窘況。

而這時,自然界的氣候容易滋生蛇蟲鼠蟻以及各種病菌,進一步加重疾病的傳播。因此民間習俗流行在門前插艾條,喝雄黃酒,泡艾草浴以達到端午除邪闢穢和養生保健的目的。

因此民間九毒日之說不無科學道理,人們不妨做做艾灸,提升抵抗各類疾病的能力。同時,宜挖來新鮮魚腥草,用手搓揉,將搓出來的草汁加入開水中,佐以紅糖飲用,能達到清熱解暑的功效。或者切碎煮水也可以。

一、毒五月的原由

毒五月,是指農曆5月,農曆5月5號端午節正式進入。

九毒日,農曆五月俗稱毒月,其中更有九天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謂的「九毒日」。2018年的九毒日如下(為方便網友記憶,下面的九毒日時間採用公曆的日期計算):

6月18日~6月20日  初毒

6月28日~6月30日  中毒

7月8日~7月10日  末毒

這九天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謂的「九毒日」。這時用艾草泡腳、沐浴,做艾灸排毒效果最佳,抓住這幾個排毒日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九毒日中的農曆五月十四(公曆6月27日)為天地交泰日。也是排毒的好時機~

二、「毒五月」究竟「毒」在哪呢?

那麼,「毒五月」究竟「毒」在哪呢?人們在這個時候為什麼會患各類疾病?人們又該如何應對?

第一毒:水分散失導致梗塞

解毒之道:常靜心,多飲水

農曆五月常常包含夏至。也就是說,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是這個階段了。高溫導致人體水分散失,形成了中醫理論中的「津液虧虛」。如果不在這個時候做針對性的預防,就容易使氣血運行淤滯。這就是為什麼夏天腦梗、心梗多發的原因。尤其是平常有高血脂、高血壓的人更容易在這個時候發病。

為了預防發病,人們就要儘量避免人體津液的散失。在農曆五月有意識地多喝水,尤其是晨起和晚上睡覺之前的兩杯溫開水,至關重要。其次,要避免熬夜,早睡早起。

因為熬夜本身就是傷害陰津的行為。在飲食上,儘量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燒烤類的食物。此外,還需保持心態平穩,切忌大喜大悲,焦慮鬱悶。否則,氣血運行就可能受情致的影響,從而誘發疾病。

第二毒:脾胃虛弱導致腹瀉

解毒之道:吃溫熱,不碰涼

脾胃虛弱是人們在毒五月裡的普遍狀態。這是因為夏至前後陽氣外達,氣血更多地運行在體表,這就造成人體內裡的虛寒。脾胃作為中焦最重要的兩個臟器,受此影響最大。所以,千萬不要被農曆五月看似旺盛的肢體運動機能所迷惑。其實,脾胃在這個時候很脆弱。

脾胃脆弱的最主要表現就是腹瀉以及消化不良。以往看似正常的飲食行為,到了這個時候就有可能讓人大病一場。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謹小慎微,對脾胃多加照顧。其中,不吃涼食非常重要。

因為脾胃將涼食、冷飲溫煦,使之便於消化的過程,就是耗傷陽氣的過程。另外,人們此時三餐要力求規律,防止饑飽不均傷害脾胃的正常功能農曆五月氣溫較高,食物容易腐敗,所以人們儘量不要吃剩飯剩菜。

第三毒:腸中積熱導致便秘

解毒之道:多吃菜,少吃肉

對於現代人來說,毒五月引發的另一個常見問題是腸中積熱,導致便秘。曾經有一個患者,每到一年的農曆五月就便秘,經常一個禮拜解出大便一次,臉上起疙瘩,口氣難聞。而該患者的問題就是腸中積熱所致。

現代人喜歡吃燒烤的做法會引發此問題。尤其是晚上吃燒烤,讓熱性的食物在夜間存留於腸道內,人體無力運化,久而久之形成淤熱當然人體陰津不足的時候,便秘就會出現。受此影響,人還容易起痤瘡、口臭、口乾、口苦、失眠。所以,避免吃太多燒烤和辛辣食物很有必要。

為了減少腸中積熱,要有意識地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經常喝水。

4、第四毒:縱慾無度耗傷精元?

解毒之道:節慾望,免消耗

夏季對人體的消耗很大。人們除了正常的工作和學習外,要避免對身體額外的消耗。因此,農曆五月,尤其是夏至前後節制夫妻生活很有必要。臨床上,有部分心臟機能不好的人,在夏季過夫妻生活的時候出現心血管事件。這就是房事本身讓心臟負荷增大,最終難以承受導致的。因此,古代人主張妻子在農曆五月回娘家,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不過,這一點也要因人而異。越是年齡偏大的人,越要在這一點上多加留意。

三、毒五月,最實惠的解毒妙招——艾灸

古人認為,農曆五月病邪叢生,人們務必端容肅己,嚴禁殺生,行淫,否則嚴重傷身損氣耗精元,還應節制嗜欲,食物清淡,減少酸味,增加苦味,益肝補腎。此時節要靜養,與自然和諧平定。我國傳統醫學理論中似乎也對農曆五月另眼相待。

典籍《傷寒論》中講得明白「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儼然將農曆五月視為多事之秋。同時也形成了很多消解「毒五月」養生之法,比如採摘艾葉以闢邪氣,佩戴香囊以清汙濁,甚至有已婚女子在「毒五月」回娘家,避免與夫同房的做法。

艾灸有開鬱、祛溼補陽氣的作用,特別適合夏季養生,經常艾灸以下穴位,可以讓您輕鬆避免五月常見疾病,度過睏乏的「毒五月」。

這段時間的保健必灸穴位:

1、艾灸大椎、命門、至陽可以振奮全身陽氣排寒毒;

2、艾灸陰陵泉、豐隆、三陰交、復溜穴可以排水毒,溼毒,痰毒;

3、艾灸血海、委中可以排血毒,瘀毒。

必灸穴位的具體位置:

1、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

2、命門穴:位於人體背後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為元氣「住宿」的地方。

3、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4、復溜穴:位於小腿內側,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5、豐隆穴: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鼓起的地方,這個是祛溼較好的穴位。

■ 若打心底裡喜歡,不妨把我分享給更多人!

相關焦點

  • 五月九毒日--修正化毒丹幫您排毒~事半功倍!!!
    這幾天是一年中最好的排毒養陽的時候,請抓住機會排毒驅邪、排寒溼、養陽氣,在九毒日這個時刻排寒毒,水毒,溼毒,痰毒,血毒,能夠事半功倍。2018年的九毒日如下(為方便網友記憶,下面的九毒日時間採用公曆的日期計算):6月18日~6月20日  初毒6月28日~6月30日  中毒7月8日~7月10日  末毒這九天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謂的「九毒日」。
  • 端午節到,需防五毒月,九毒日!
    其中有九天為「天地交泰九毒日」,一天為「天地交泰日」。這十天內,務必端容肅己,嚴禁殺生,行淫,否則嚴重傷身損氣耗精元。五毒月由來已久,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夏小正》中記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
  • 五毒月九毒日即將來臨,五毒月到底有多毒,男女禁忌不可不知!
    毒五月,是指農曆5月,2020年6月21號正式進入。古人形成了很多消解「毒五月」養生之法,比如採摘艾葉以闢邪氣,佩戴香囊以清汙濁,甚至有已婚女子在「毒五月」回娘家,避免與夫同房的做法。端午九毒日,請一定要記得泡浴、刮痧、拔罐、艾灸起來了。這幾天是一年中最好的排毒養陽的時候。請抓住機會排毒驅邪、排寒溼,養陽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端午五毒月、九毒日到了,到底有多毒?毒在哪?不可不知
    農曆五月初五(6月25日)、初六(6月26日)、初七(6月27日)、十五(7月5日)、十六(7月6日)、十七(7月7日)廿五(7月15日)、廿六(7月16日)、廿七(7月17日),此九天為「九毒日」,五月十四(7月4日)為天地交泰日。此九天為 「天地交泰九毒日」;「十四」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
  • 五毒月九毒日即將來臨,五毒月到底有多毒?男女禁忌不可不知!
    請抓住機會排毒驅邪、排寒溼,養陽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民間自古就有農曆五月百病泛濫,故有「毒月」之說。中醫認為,此說有一定道理,五月即是午月,五行屬火,此時的陽氣達到最旺,火旺至極,而此時陽氣外散,內裡虛弱,所以不適合再進行洩耗性的活動:吃冷飲、流大汗、房事.再加上端午的時候,雨季漸漸到來,而氣溫已經有了較大回升,空氣潮溼,流通不暢,溼熱之邪較盛。
  • 五毒月九毒日來臨,九毒日是哪幾天?
    古人形成了很多消解「毒五月」養生之法,比如採摘艾葉以闢邪氣,佩戴香囊以清汙濁,甚至有已婚女子在「毒五月」回娘家,避免與夫同房的做法。端午九毒日,請一定要記得泡浴、刮痧、拔罐、艾灸起來了。這幾天是一年中最好的排毒養陽的時候。請抓住機會排毒驅邪、排寒溼,養陽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民間自古就有農曆五月百病泛濫,故有「毒月」之說。
  • ​把體內的寒毒溼毒血毒全部逼出來,通絡排毒泡腳神方送給你們.
    所以,黃帝內經說「春夏養陽」,是因為這個時候體內臟腑處在一個相對「寒冷」的環境裡,所以這時候要去補充陽氣。補充陽氣的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更好的排毒。大家都知道,人在夏季的時候,陽氣從體內跑到體表來,這時候人會出汗比較多。而如果我們能順應這個規律,在這個時機補充陽氣,可以將體內的寒毒溼毒血毒通通逼出來。
  • 五毒月 九毒日到底是啥
    古人形成了很多消解「毒五月」養生之法,比如採摘艾葉以闢邪氣,佩戴香囊以清汙濁,甚至有已婚女子在「毒五月」回娘家,避免與夫同房的做法。端午九毒日,請一定要記得泡浴、刮痧、拔罐、艾灸起來了。這幾天是一年中最好的排毒養陽的時候。請抓住機會排毒驅邪、排寒溼,養陽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民間自古就有農曆五月百病泛濫,故有「毒月」之說。
  • 九毒日飲午時水,勝過吃三年補藥
    從曆法上來說,農曆五月,被稱為「惡月」或「百毒月」,從端午開始之後的九天是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就是「九毒日」,身體裡積聚了半年的「熱毒」會在這個時間發出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如何在這期間做好養生保健工作——「九毒日」的「毒」一方面是節氣的暑熱,一方面是身體裡的溼熱、寒溼淤積,所產生的「熱毒」。很多人這段時間身上特別容易長癢疙瘩、小疹子、或者發痘痘、髮腳氣等等。不過不用擔心,「熱毒」既然能發出來,說明也是最容易被清理的時期:就像至陰的冬至日,是扶植陽氣的最好時間一樣。
  • 五毒月即將到來,這些禁忌要知道
    五毒月即將到來,這些禁忌要知道人與人交往的好壞就是五行在著怪…,房子是人造的,同樣房子也會造人……。
  • 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端午節九毒日破解之法!
    很多朋友都知道,端午節是吃粽子、喝雄黃酒(過量有毒)、燻艾條、划龍舟等傳統活動日。你知道嗎?古人一提到端午,就會講起「九毒日」這個說法。農曆五月,被稱為「惡月」或「百毒月」,從端午開始之後的九天是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就是「九毒日」,身體裡積聚了半年的「熱毒」會在這個時間發出來。
  • 五毒月,九毒日——究竟毒在哪?如何闢邪護身?
    邪祟、百毒等將隨著酷暑的到來慢慢猖獗,於是五月又稱為「惡月」。而五月氣候溫熱多雨,有時還會乍暖還寒,所以古人也稱五月為「鬱蒸」。此月特別傷身損氣耗精元,加上有天地交泰九毒日,故古人插菖蒲、喝雄黃酒闢邪驅毒,並用艾草沐浴齋戒。
  • 張大春:人體8毒:汗、痰、水、尿、血、氣、便、脂,如何排毒?
    人體新陳代謝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稱為「毒」。人過中年,逐步進入陰盛陽衰階段,這是身體的正常變化。隨著陰氣的逐漸增加,身體也聚集了很多的毒素,中醫上稱其為「陰毒」。一旦毒素在體內堆積過多,就會導致呼吸、消化、泌尿等多系統疾病。按照排出方式的不同,身體主要有氣毒、汗毒、宿便、尿毒、水毒、脂毒、痰毒和血毒八種,陰毒不除,陽氣不足!只有早些排除人體陰毒才能補充陽氣,延年益壽。
  • 端午節,別忘了喝一杯「午時水」,可排走一身毒
    很多朋友都知道,端午節是吃粽子、喝雄黃酒(過量有毒)、燻艾條、划龍舟等傳統活動日,但今天要提醒大家:「端午節這天為一年中最毒的九毒日之首,這一天必須用午時水排出一身毒。」在氣候發展上說,端午節這一天之後日漸炎熱,蚊蟲蒼蠅滋生,環境中越來越複雜……從曆法上來說,農曆五月,被稱為「惡月」或「百毒月」,從端午開始之後的九天是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就是「九毒日」,身體裡積聚了半年的「熱毒」會在這個時間發出來。
  • 端午節,別忘了喝一杯「午時水」,排走一身毒!
    「端午節這天為一年中最毒的九毒日之首,這一天必須用午時水排出一身毒。」在氣候發展上說,端午節這一天之後日漸炎熱,蚊蟲蒼蠅滋生,環境中越來越複雜……從曆法上來說,農曆五月,被稱為「惡月」或「百毒月」,從端午開始之後的九天是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就是「九毒日」,身體裡積聚了半年的「熱毒」會在這個時間發出來。
  • 三伏天:身體4個表現,暗示體內毒素堆積,該排排毒了
    不知不覺間,三伏天已經進入了末伏,離出伏只剩十天了,大家應該抓住這能讓排毒事半功倍的機會。三伏天:身體4個表現,暗示體內「毒素」堆積,該排排「毒」了表現1:大便溏稀、舌頭齒痕明顯、晨起頭腦沉重——溼毒過多在三伏天,很多人都會感到特別疲憊,並且還有大便溏稀、大便沾馬桶、舌頭齒痕明顯、舌苔白厚等症狀,這時就要注意了,有可能是身體脾胃虛,溼氣過重所致
  • 毒五月,最毒莫過於寒毒​!
    意思是這個月人體陽氣浮在體表,體內臟腑的陽氣反而變虛了,尤其是脾胃,特別容易受寒溼之氣侵襲。可空調、水果、冷飲、海鮮….成了夏季的日常,大口大口的喝著冰鎮飲料,空調涼風嗖嗖嗖的吹著,空調房裡吃西瓜、麻辣龍蝦配冰啤酒,涼拌水果蔬菜沙拉,那叫一個爽!寒毒最毒,對身體的影響遠超你想像!
  • 如何去火(熱)毒?
    古代將五月又稱作毒月,毒月從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算起,至五月十四結束,共九天,稱為「九毒日」。
  • 九毒日之首--端午節,清熱解毒服安宮牛黃丸
    端午(五月初五)又稱「毒月•怒日」。《月令》認為該月是瘟毒盛行的時節,其中更有九天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       農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為九毒日,農曆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九毒日之首,五毒並出,以除瘟、驅邪、求吉祥,自古端午插艾草飲雄黃解毒祛邪防病養生!           安宮牛黃丸為瘟病三寶之首,清熱解毒、鎮驚開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