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新聞,即為明日之歷史;昨日之歷史,亦可反觀今日之現實。生活在21世紀的現代人,怎樣用「現代眼光」看待歷史?如何才能從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汲取「營養」,借鑑古人的智慧,解決我們今天的問題?……昨天下午,東莞資深媒體人、《閒話古今事》的作者李老萬老師走進東莞圖書館市民學堂,為廣大市民送上主題為「歷史可以這樣讀——借古人智慧看現實生活」講座。
用現代人的眼光讀歷史,用古人的智慧來解決我們今天的問題
李老萬是一位新聞工作者,自2003年來到東莞電視臺後,每天都在記錄現實。
「現實過往了之後就變成歷史,因此,歷史與現實是相通的,只是不同的時間跨度而已。」李老萬說,加上自幼他就比較愛好歷史,剛上初中的他,就讀了《東周列國志》等一些大部頭的歷史書。當時雖然他不是完全可以看得懂,但自覺樂在其中。為此,他對歷史可以說情有獨鍾。
「古人講,讀史使人明智」對此,他非常認同這種說法。李老萬舉例說,「我們成長中都會經歷某件事情看不清楚、看不明白,當自己老是在這個維度去分析,永遠是沒有突破的。如果不藉助別人的智慧,鑽牛角尖,就這個事情去想,自己永遠也不能突破。但是讀歷史,我們可以借鑑古人的智慧。可能我們覺得一個天大的事,其實在歷史上已經發生過。那麼古人是怎麼處理的?這種故事也好,它的方式也好,就會給你借鑑。因此,真的是讀史可以明智。」
「站在古人的肩膀上,用他們的智慧來解決我們今天的問題!」這就是他讀歷史最大的收穫,作為一個讀書人,無論學什麼專業,自己要做一個明白人。而且要懂得用分析思辨的方式對看待,這個非常重要。這需要用我們學到的知識,靠我們的智慧來分析,來判斷。
但是,讀歷史書又不能像某些人所想的那樣,只爬在故紙堆裡,躲在古人的角落中去忘記現實,而是通過歷史來觀照現實,把現實看得更加清楚明白。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首先要明白自己是一個現代人,現代人就要有現代人的眼光。讀歷史,只是從中學習的一個方式、一個手段。李老萬坦言,他自己雖然很喜歡歷史,寫了有關歷史方面的書,但他也不是沉浸在歷史的故紙堆裡,而是要觀照現實,正確地看待現實,做一個明白人,「這才是最重要的」。
用現代人的觀點去評述歷史,並對陳舊觀點進行突破
古往今來,通史類著作浩如煙海,作為一位媒體人,李老萬為何還要寫《閒話古今事》這本書,它與一般的通史類著作又有何不同?
李老萬告訴記者,以前他在微博平臺看到過「微博講史」方式的表達,認為這種方式比較適合現代人、特別是容易被年輕人接受,然後就開始做這種嘗試,一邊讀一邊寫。但在寫作過程中發現,如果只是單純地記錄歷史,這類文本已經很多,完全沒必要。於是,他便轉向一種評述的方式,所謂「閒話」即一種評述、調侃,來講述中國這幾千年的歷史。
經過四、五年的努力,他終於把這本30萬字的《閒話古今事》書寫好。
《閒話古今事》將三皇五帝一直到清帝退位這一段歷史,也就是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進行一遍評述。
「這本書不是在重複歷史故事,而是加入了我的一些個人觀點,是通過反觀現實來加入的一些新的觀點。」李老萬強調說,就是用他自己的觀點、用當代人的觀點去反觀歷史。這也是他這本書最主要的特點。
在書中,一方面,他用現代人的觀點去評述歷史;另一方面,他對傳統記述歷史的一些陳舊觀點進行突破。比如說,傳統歷史評價一個王朝更迭都是用「忠奸論」,認為這個王朝要滅亡了,很多奸臣誕生,然後做了很多壞事,導致這個王朝越來越走下坡路。很多是從這個傳統的觀點去論述,而且對於歷朝歷代都是用這種傳統的思想模式來論述。
作為一個讀書的人,他對這個是有疑問的。他在敘述過程中對這些進行了一些突破。因為,有一些學者其實早就對這些東西產生了懷疑,因為這個歷史朝代更迭,它跟自然災害、氣候變化都是有關係的,不僅僅是「人」這一個因素。所以說,他在一些觀點方面還是有一點點突破,這本《閒話古今事》重點在這個「話」。
多讀書、多思考,不抹殺孩子的獨立性、自主性和積極性
「今天,我在東莞市圖書館開講,自然要講講讀書。一方面是讀書有沒有用;另一方面是該如何讀書。」李老萬說,每年的高考,都會有人討論「讀書無用論」,對此,他是這樣認為的。第一,我們不能太功利地去看這個。首先,讀書是有用處,比如增長了我們的見識,讓我們的思辨能力更強;舉例來說,讀歷史,讓我們看現實能分析更準確。當然,大家還是要理性地看待讀書。對自己有用,就已經達到目的。讀書真正能夠變現成鈔票,這是兩碼事。真正的能力,是實踐中出來的。我們不能光說有個學歷,就要對社會有什麼要求。
還有一點,他想說的是,大家討論「讀書無用論」的時候,其實有一些人有點酸溜溜的感覺。為什麼會有呢?他覺得沒有多讀書的人,反而得到了更多實惠,他有點心裡不平衡,這個社會上是會有的。這確實提醒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機制優化人才選拔,這個是有必要的。
書凝結了很多人的智慧,特別是很多前人的智慧。如果對你沒有用,你就要反思,為什麼對你沒用?如果是你接受事物的能力差,學習的能力差,大腦裡沒有內存的空間了,這個才是可怕的。所以說,不能說書沒有用,是這個書對你沒有用。這一點你才要警醒。
當然,也可能有人會覺得好像讀書沒有什麼用。你看很多很有錢的人,他也沒有怎麼讀書;而有的人他讀了比較多的書,似乎過得也不是特別好。你覺得讀書有沒有用,以及有什麼用呢?
我們該如何讀書呢?首先,要重視讀書,要多讀書。但是讀書不要死記硬背,而應該多思考;就如,讀歷史書,不是讓自己沉浸在歷史的故紙堆裡,而是要用古人的智慧來解決我們今天遇到的問題;
其次,讀書還要放手讓孩子們找到自己的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為此,在現在的教育過程中,不能抹殺孩子的獨立性、自主性和積極性;
還有,現實的當中,沒有真正的「快樂教育」。即便是孩子感興趣的課程,如學鋼琴,其學習的過程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經過現代大量的數據分析,無論孩子是練畫畫、練體操、練遊泳,10000個小時的基本訓練是逃不脫的。因此,在這10000個小時的訓練過程必然是一個辛苦的過程;
此外,現在所謂的素質教育,其實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偏頗。因為,現在的孩子缺少勞動訓練、缺少動手能力操作、缺少感恩教育和情感表達……而這些方面對於孩子未來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劉滿元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劉滿元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