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13個月,它終於來了——
時隔一年再看這部電影,過程並不輕鬆,或許用「痛苦」二字形容更為貼切——
疼痛、震撼,卻忍不住想要推薦身邊所有朋友走入影院去感受。
因為,它真的值得。
在這部場景宏大、劇情悲壯的電影作品中,眾多演員,尤其是如魏晨、俞灝明、鄭愷等青年演員,奉獻了脫胎換骨般整容式的演技
讓觀眾在觀看影片時,一度忘記了他們曾經是誰
記住的只有「四行孤軍」,他們的那句「來生再見」。
已經有太多影評分析過這部影片的精彩之處,而在此更想分享的,則是在《八佰》中所沒有呈現、也無法呈現的後續——
真實的歷史中,撤兵後,團長謝晉元和倖存將士又經歷了什麼?
沒有人願意相信
這些為國抗戰、不畏生死的英雄後續的命運竟會如此悲慘。
說到後續,則必須先要介紹《八佰》所發生的歷史時期與戰爭背景
01
歷史中的《八佰》:「我們為中國而生,死不足惜」
一. 淞滬會戰
《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戰爭中隨處可見死傷的普通百姓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鬥,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
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
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統計死傷30萬人。
國民黨將領陳誠之子講述日軍之殘忍
淞滬會戰之慘烈、悲壯,不是一言兩語可道清,卻應被所有國人銘記
強烈推薦大家觀看相關紀錄片《生死地——1937淞滬會戰實錄》,優酷上可以找到高清片源。
二. 「四行孤軍」:一場被世界圍觀的死守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由於中日兵力懸殊,國軍部隊雖英勇奮戰,但仍節節失陷,為保存有生力量、守衛南京,已決定全線撤退上海。
此時,臨近「九國公約」籤字國會議召開,各國代表已齊聚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蔣介石對此會議充滿期待,希望能夠通過一場「孤軍奮戰」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抗戰的決心與信息,以爭取世界的同情及列強國的介入調停
遂決定令88師留在閘北,死守上海。
88師的師長孫元良最終派出麾下一個加強營的兵力,堅守蘇州河以北,率領他們的是第524團團附謝晉元,他們的陣地便是影片中所呈現的四行倉庫。
由團長謝晉元率領的這四百將士,是堅守在上海市區的最後一支中國部隊
後人稱其為「四行孤軍」——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
這支隊伍多為湖北保安團的團員——年輕,也缺乏作戰經驗。
就這樣的四百多人,要面對瘋狂湧上的日軍,大家心裡都明白:此去,就是赴死。
四行倉庫與租界僅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天五夜,造就了中外戰爭史上從未有過的奇特景觀——
租界裡的中國民眾與英美記者,不顧流彈橫飛,全程圍觀著對岸這場中日軍隊的激烈交戰。
戰時的四行倉庫與對岸的圍觀百姓
「四行孤軍」的英勇感染了目睹這一切的所有人,令國際人士對中國軍隊改觀
即使中國軍隊傷亡慘重,要求參軍的中國年輕人卻越來越多。
滬上名醫陳春仁在多年後 回憶起這場戰事圍觀時記錄道: 八佰壯士」稱不需任何援助 只想要一面國旗」
三. 堅守之後緣何撤兵?
中日連日戰爭,給對岸的公共租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在四行倉庫東南角方向,聳立著兩個巨大的煤氣罐,一旦日軍炮火偏離、煤氣罐被炸起火,將殃及租界民眾安危,半個上海也將不保。
巨大煤氣罐所在位置
公共租界當局通過外交途徑照會中國政府,要求政府從人道立場下令孤軍撤退。
很快,蔣介石便下達了撤軍令。
軍令如山,謝晉元只得顧全大局、執行命令。
這便是影片最後,「八佰壯士」冒著敵人密集的火力、在槍林彈雨中衝橋撤入公共租界的原因。
此次堅守,「八佰壯士」以四行倉庫這一彈丸之地抗擊日軍數萬人,激戰四晝夜,斃敵200餘人,傷敵無數
謝晉元因此受到上級通令嘉獎,升任為上校團長。
02
撤兵後,壯士結局悲慘
「八佰壯士」自四行倉庫撤兵後,進入英國租界領域,英軍之前原本答應「負責掩護孤軍撤退」,使「孤軍由租界到滬西歸隊」。
可當孤軍冒著日軍的槍林彈雨,以與四晝夜血戰一般大的代價進入租界時,卻立即被英軍勒令收繳武器。
孤軍以「軍人不能離槍」為由,拒絕繳械,雙方形成對峙
這時,國民黨政府還派人勸說孤軍配合英軍——可槍剛交出去,英軍就將孤軍押上車輛,送膠州路羈留。
孤軍被押至孤軍營途中
數十萬百姓沿途問候
英軍之所以輕食諾言,是因日軍威脅租界當局
「如果準許孤軍通過租界歸隊,他們將開進租界追擊孤軍」
——基於此,原本虎膽如鬥、凜凜然視日軍如鼠輩的「八佰壯士」
就這樣不明不白束手就擒
在形同戰俘營的「孤軍營」被軟禁4年之久。
「孤軍營」四周以鐵絲網圍困,由白俄兵看守,生活條件極為惡劣。
在艱苦的環境裡,團長謝晉元依然嚴格督促孤軍勵精圖治,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條,每天按教育、生產、體育三項內容安排時間,更帶領戰士平整場地,自蓋房屋,逐步開辦制皂、織襪、毛巾等工場,使戰士學習技能,便於今後獨立生活,生產收入除補貼生活費外,還捐款數千元,支援政府作抗戰經費。
期間,為維護民族尊嚴,孤軍戰士曾赤手空拳與白俄士兵肉搏,一百餘人受傷,更有四人被砍成重傷,隨後犧牲。
4年的苦熬間,團長謝晉元寫下了近50萬字的日記。
他在日記寫道:「孤軍營在租界內幾乎與『俘虜營』無異,自由受到限制,生活也非常艱苦。」
然而謝晉元依舊積極樂觀,嚴格治軍,每天早操前還堅持升旗儀式。
抗日英雄謝晉元
由於多次堅決拒絕日偽的誘降,謝晉元最終被汪精衛收買的叛徒亂刃刺殺慘死,享年僅37歲,團附上官志標見狀上前捉拿兇手時,亦被刺成重傷。
此後,名振天下的「四行孤軍」淪為日軍苦役、大部分客死他鄉。
最後,還是想號召大家走入影院
支持《八佰》這部一波三折的影片。
它或許並不完美,但它所講述的故事與情懷卻值得被看到。
畢竟,無論世事如何變遷
歷史都不應被忘記,英雄更不應被遺忘。
除了令人熱血沸騰的《八佰》之外
其實還有很多大製作的戰爭片值得一看!
攜旅院線本周推出戰爭片專欄
世界未亡死不投降
專欄內影片 工作日點映通通2.9¥
《拯救美國大兵瑞恩》 豆瓣評分:9.0
《血戰鋼鋸嶺》 豆瓣評分:8.7
《智取威虎山》 豆瓣評分7.7
戰爭專欄觀影推薦
拯救美國大兵瑞恩
血戰鋼鋸嶺
智取威虎山
比利林恩的中場故事
投名狀
集結號
南京!南京!
更多精彩請登錄攜旅院線
時代的一粒塵,落到凡人肩上
就是一座大山
一部好的戰爭片
拍出來的不僅僅是電影
它藏著民族的底蘊
更是民族的脊梁!
部分資料源自網絡,若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