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是挺好,但離「神作」還很遠

2020-08-30 電影雜誌

過去的一個周末,中國內地院線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票房井噴。

只因一部電影——

八佰

今年的疫情導致很多電影不可避免地進行了延期,而《八佰》和那些春節檔大片不同。

它是從去年最早的定檔日期2019年7月5日,一直延續到了今年的8月21日。

延了整整一年再加一個月。

至於延期的原因,有人說是內容沒過審,有人說宣發抱錯了大腿,還有人說因為國慶70周年,等等等等吧。

各種因素揉在一起,再加上電影院長達半年的停擺,使得觀眾對於該片的期待值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即使在控制上座率的情況下,《八佰》依然做到了點映破億,周末三天累積7億的好成績。

坦白說,《八佰》值得嗎?

先來看下各平臺的口碑,豆瓣7.8分,穩中有降。

貓眼和淘票票基本可以用爆棚來形容了,都是9分+

看得出來,觀眾對於該片是比較滿意的,小妹在第一輪點映的時候就去看了,字幕一出來,廳裡還有人激動地鼓起了掌。

說實話看完的確很振奮,但真到跟同伴去介紹這部電影時,才發現有點無從下手。

為啥呢?

因為這是一部群像片,你看到的主演包括王千源、杜淳、姜武、李晨這些比較有存在感的角色,其實戲份都不多。

《八佰》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段,日軍侵佔上海,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與日軍對抗四天四夜的故事。

前因這裡就不多說了,太過複雜,其中的糾葛、人物可以說上幾天幾夜。

但結果眾所周知,上海失守了,之後沒多久南京也失守了,緊接著就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

由於日軍裝備先進、部隊精銳,因此早在四行倉庫保衛戰之前,國軍就已經守不住了。

但不能集體跑路啊,一方面是會嚴重打擊作戰士兵的士氣,另一方面是國聯大會要召開了,為了爭取談判的籌碼,上海必須要守到大會召開的那天。

最後在各方運作以及討價還價之下,主力部隊先撤,留下一個營大概400來人,對外號稱800,在四行倉庫和日軍打遊擊戰。

而這,就是《八佰》的開局狀況。

四行倉庫坐落於蘇州河的北岸,而南岸則是上海租界。

因為有外國勢力在此,日軍怕炸彈會誤丟到租界裡,所以不敢用空投,只能在地面靠猛烈的軍火逼近。

四行倉庫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也有效阻止了日軍的坦克進攻。

一時間,雙方打得十分膠著。

為了最快的將觀眾的情緒調動起來,電影一開始就用雨中斷壁殘垣的幾個大特寫為整部片子奠定了基調——

悲壯。

800是棄子,他們的結局早在一開始就已經註定。

蘇州河兩岸,一面是滿目瘡痍的牆壁伴隨著槍聲和炮彈,一面是歌舞昇平的租界,鶯鶯燕燕,好不熱鬧。

一河之隔,仿佛兩個世界。

這種強烈的對比手法,在《八佰》裡隨處可見,租界裡有嗜賭成性的賭徒,有看熱鬧的老外,有風雨場所的妓女,還有一呼百應的大明星。

河對岸,卻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為使命一直堅守的戰士。

而《八佰》最為精彩的看點,就是身臨其境的戰爭場面。

上一秒和你說話的人,下一秒就倒在了血泊當中,你不能有任何情緒,因為子彈還在繼續飛,人還要繼續上。

行雲流水的鏡頭讓場面即使是單一對抗視角,依然蘊含著相當強勁的爆發力。

這就要提一下本片的攝影曹鬱,也就是姚晨的丈夫。

杜淳在接受採訪時就說,他們曾經為了拍一個特寫,整整拍了半個月,就為等每天早晨的太陽光。

用曹鬱自己的話說,《八佰》是一首視覺上的詩,即使沒有對白,光靠光與影的渲染,也能讓人深刻地沉浸其中。

說完了優點,咱們再來說說缺點。

《八佰》是很出色,但它的故事節奏卻並不完美。

這大部分要歸於過於扁平的文戲。

和動作片一樣,戰爭片裡,一旦偏向刻畫正面衝突,就會不可避免地弱化人物所呈現的個體感,尤其這還是一個真人真事。

也可能是考慮到這個原因,片方請來了很多大腕來客串小角色,為的就是讓這些人物有存在感。

《八佰》的陣容,幾乎可以用群星薈萃來形容。

但印象比較深刻的就那麼幾個,比如神射手王千源飾演的羊拐,是個看上去沒有什麼文化的粗人,但果敢冷靜,臨危不懼,個人能力極強。

敢拼敢上,衝上去護旗,甚至最後留下來作為敢死隊執行撤退時的斷後任務,是一個非常悲壯的人物。

姜武飾演的老鐵,是個貪生怕死的人,每次都往後方跑,子彈來了他第一個躲。

但在目睹了身邊的人一個接一個為國捐軀的壯烈之舉之後,被感染了,也成了最後留下的敢死隊一員。

魏晨,滿口爆粗話但一直在衝鋒陷陣第一線的班長,他是一個沒有什麼情感,仿佛只知道殺敵的機器。

唐藝昕飾演的女學生,不顧危險,冒死給國軍送旗。

值得一提的是,這段可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

當然要說本片最大的淚點,那就是當日軍即將攻破四行倉庫時,為了封堵他們先前部隊,壯士們身背炸彈排隊跳樓。

雖然每個人幾乎只有一個鏡頭,但赴死時的聲聲吶喊,絕對能穿破銀幕,直擊每個觀眾的內心。

只是成也演員,敗也演員,散點式的群像刻畫也導致人物著墨雖均勻卻奈何稀薄。

為了給這些腕兒安排鏡頭,導致每個人都有一段或長或短的特寫。

用再通俗的話說,叫刻意。

姚晨在裡面屬於加塞兒吧,完全不懂她那個角色出現的意義是什麼。

還有她旁邊站的宋洋,就徹底淪為背景板了。

劉曉慶演的賭場老闆娘,將深沉貫徹到底,孔雀都比她有存在感。

最後給了她一個送嗎啡還撒一地的鏡頭。

侯勇演的小市民,剛開始是看熱鬧的心態,最後目睹壯士的接連犧牲,拿起家裡的槍在陽臺開啟了反擊戰。

最後姍姍來遲的黃曉明,用山東話替大家總結了《八佰》的中心思想,順便升華了一下主題。

最可惜的就是張譯,以他的演技,絕對能挖掘到戰爭面前人性的另一面,結果後半程他就神秘消失了,再出現已經逃到了對岸。

鄭愷和李晨因為綜藝節目的關係,看他們實在是很難入戲。

當全片都在用盡所有力量去拍慘烈、去渲染情感、去煽情的時候,結尾則了毫無徵兆地使用了留白。

沒拍結局!

撤退的結果是什麼,沒拍。留下的敢死隊怎麼樣了,也沒有拍。

不可否認的是,電影的確有刪減的痕跡,但目前來看,這些刪減不但沒有拖垮電影,反而變相的對《八佰》起到了一種積極的宣傳作用。

所以綜上,《八佰》的豆瓣評分還是比較合理的,即便文戲很糟糕,但畫面和情感渲染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這種缺憾。

所以給高分的,一定都是因為這段歷史以及英烈們的那份堅守所帶來的感動。

而給低分的,絕對是看到了管虎沒有掌控好的電影節奏(虎頭蛇尾,過分煽情),以及那些出戲的群像描繪。

當然,還有一部分觀眾從心裡無法接受《八佰》裡對歷史本身的「篡改」。

當然,從電影角度去評價,《八佰》依然是本月最值得去電影院觀賞的國產電影,沒有之一。

拋開所謂的歷史爭議、意識形態對決,四行倉庫保衛戰所展現出來的民族凝聚力,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慷慨赴死的大無畏,無論在哪個時代都值得我們時刻銘記。

相關焦點

  • 「八佰」無法定義管虎
    《八佰》,近期的話題風暴中心。關於它,有太多話題可以聊。它是院線復工後上映的第一部國產大片。截至目前,12億的票房成績在今天更有著特殊的現實價值——疫情之後中國電影的「救市之作」。但與「第六代」偏向自我表達、內在情緒,側重展現人物迷茫游離的輕柔風格不同,管虎的作品一直都很「硬」。這種「硬」,是體現在題材選擇和拍攝手法上的。《八佰》自然是不必說。四百多人堅守四行倉庫,抱著必死決心跟日軍做抗爭,故事是再「硬核」沒有了。
  • 「八佰」無法定義管虎
    但與「第六代」偏向自我表達、內在情緒,側重展現人物迷茫游離的輕柔風格不同,管虎的作品一直都很「硬」。這種「硬」,是體現在題材選擇和拍攝手法上的。《八佰》自然是不必說。四百多人堅守四行倉庫,抱著必死決心跟日軍做抗爭,故事是再「硬核」沒有了。
  • 《八佰》破多項票房紀錄 但電影行業離回春還很遠
    》等新片全面試水市場《八佰》成績到底有多好?《八佰》原定於2019年年中,作為上海電影節開幕影片首映,並計劃隨後上線院線公映,但當時臨時撤檔,原因至今也沒有定論。隨著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電影的火爆,《八佰》更漸漸淡出市場視線。
  • 「八佰」歸來,票房必爆
    請問,《八佰》是孫元良的個人紀錄片嗎?這次拍《八佰》,我們特別希望不要再讓一堆油膩的職業群演演員換上衣服在那裡吃盒飯,演完就走。希望有這些熱愛電影人參與進來,真心實意去完成型態的塑造。八佰》8月21日的檔期還有不到三周的時間。
  • 從「戰狼」到「八佰」,一場知識分子與普通國人情感撕裂!
    《戰狼2》《八佰》等一些主旋律宣揚愛國主義的電影正是因為挑戰了這種文化洗腦才被買辦「精英」們指責為極端民族主義加以批判的。當我看了電影「八佰」後,在微博、豆瓣、知乎平臺看大家的感想和評價時,一些背景介紹為某大學教授、研究員或某知名媒體人能問出一些類似「為什麼要綁著炸藥包跳樓?」的話語後,我似乎有點明白了!
  • 尋找真實的「八佰」壯士 | 故事FM
    30 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一部拍攝於 1938 年的黑白默片,名字叫《八百壯士》。電影重現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 1937 年的 10 月,也就是說,民國政府在抗戰形勢最嚴峻的時候,前後只花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把這場戰鬥搬上了銀幕。「八百壯士」的故事在當時為什麼這麼重要?陳立人充滿了好奇。
  • 影評丨《八佰》,半部神作,這兩點成全劇敗筆
    而作為疫情後檔期上映的《八佰》,不僅佔盡了天時,更以題材比其他電影超群不少。事實證明,從某些方面講《八佰》的確是一部神作。豆瓣評分《八佰》也同樣不低從最開始的9.2到後來的8.3,再到穩定後的7.7。相比其他電影評分已經不低,足以可見《八佰》是一部受人歡迎的電影。
  • 「八佰」沒拍出來的,都在這兒了
    」專題視頻,愈發覺得自己之前都白看了……了解了史實和臺前幕後的故事之後,八百壯士的形象才真正有了實感。而對於還沒看過的觀眾,這些解讀能帶你更早進入《八佰》的世界,越了解八百壯士的時代背景,觀影時越會被他們的英勇無畏感動。
  • 「八佰」真爛尾了嗎?
    說到後續,則必須先要介紹《八佰》所發生的歷史時期與戰爭背景01歷史中的《八佰》:「我們為中國而生,死不足惜」一.這便是影片最後,「八佰壯士」冒著敵人密集的火力、在槍林彈雨中衝橋撤入公共租界的原因。孤軍以「軍人不能離槍」為由,拒絕繳械,雙方形成對峙這時,國民黨政府還派人勸說孤軍配合英軍——可槍剛交出去,英軍就將孤軍押上車輛,送膠州路羈留。
  • 《八佰》憑什麼首日拿下3.57億?你不能錯過他的三大理由
    看完《八佰》,作為2020年度最佳電影,它穩了。作為還原歷史的歷史片,他在未開播前就被爆錘了一波。一切源於導演管虎在微博上發出與孫元良之子秦漢的合照。於是《八佰》被打上了「扭曲歷史的洗白罪人」的標籤。歷史的對與錯,丸蛋就不做探討了,如果細摳,那麼這部電影的上映就是個錯誤。
  • 放過「八佰」,或者殺了電影吧
    《八佰》無疑。關於電影Sir已經給出正式影評——八佰拍的不是「屁股」,是脊梁。還承諾過,作品外的事,咱們下期再聊。事情的大概,你想必也知道了。最荒謬的是有人說,《八佰》活該出現「技術問題」,撤檔、刪減不值得可惜。
  • 放過「八佰」,或者殺了電影吧
    《八佰》無疑。關於電影Sir已經給出正式影評——八佰拍的不是「屁股」,是脊梁。說白了還不就是——導演好欺負,電影好欺負唄。最荒謬的是有人說,《八佰》活該出現「技術問題」,撤檔、刪減不值得可惜。現在《八佰》上映後,再來回看管虎的微博。話裡是不是還可能有另一種含義:「雖然秦漢先生您是同行,還是前輩,但令尊的黑歷史我還是要拍出來,請多包涵。」
  • 「八佰VS八百壯士」簡單聊聊《八佰》這部電影
    下面只談談筆者看完影片《八佰》,又看了一遍《八百壯士》(1975年版)之後的幾點感受。《八百壯士》(1975年版)將淞滬會戰濃縮於影片之中,敘事更加宏觀具體。而《八佰》只是重點描繪了四行倉庫保衛戰慘烈的戰鬥場面,並賦予每個角色人格化的標籤,讓人物角色更加生動鮮活。對比兩部影片,也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在個別橋段的處理上,《八佰》顯得有點太過刻意。
  • 看《八佰》拍照片發朋友圈,這事該「罵」嗎?
    《八佰》的火爆,連帶著讓「電影屏攝」重新登上了話題舞臺,甚至引發對立罵戰,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能看到不少用戶分享自己的觀後感,並附上了一張又一張電影截圖,這顯然是在觀影途中拍攝的。》相關的照片,可能要做好挨罵的準備,被指責屏攝、不道德,甚至被各種「祖安話」謾罵。
  • 八佰:被批「歪曲歷史」​,《八佰》到底冤不冤?
    但伴隨票房高漲的同時,對《八佰》的惡評同樣洶湧。早在電影上映之前,網上就有一波抵制的聲音。現在,有人又給《八佰》安上了新罪名——篡改歪曲歷史。8月23日,知名自媒體人發布一期視頻節目,稱「《八佰》劇組明顯歪曲歷史,講一個缺乏邏輯的神話,我只能說他們不是蠢就是壞,或者兩者兼有」。視頻隨即引發軒然大波,關於「《八佰》歪曲歷史」的說法,最近幾天頻頻出現在各類自媒體上。
  • 盯著《八佰》的屁股,沒必要
    我承認,四行倉庫保衛戰肯定不是整個戰爭的全貌,八佰壯士也肯定不會是國軍的全貌。電影中的那句「若國人皆如此,日寇何敢」正是印證。儘管國民黨後期消極應戰,儘管國民黨內部腐敗無能,但在這底下,還是有太多像「八佰壯士」一樣,甚至沒有留下名字的國民黨士兵背井離鄉,血灑疆場,馬革裹屍。
  • 盯著《八佰》的屁股,沒必要
    我承認,四行倉庫保衛戰肯定不是整個戰爭的全貌,八佰壯士也肯定不會是國軍的全貌。電影中的那句「若國人皆如此,日寇何敢」正是印證。但這四百個人就是英雄啊,他們是英雄這件事,與國民黨內部腐敗這件事,有什麼關係嗎?
  • 《八佰》,我看過最好的戰爭片
     《八佰》觀後感最近剛看完一部熱播電影《八佰》。這是一部以戰爭為主題的,催人淚下的感人電影。這部電影一開始,百姓們隔岸觀火,好像他們離戰爭很遠,其實,只有一條河。這條河不僅隔開了戰爭,更是將國人們連在一起的一條心,也硬生生的隔開了。那些看客們對戰爭漠不關心,人們變得麻木不仁。那邊是天堂,那這邊便是地獄。在河對面,殘酷的戰鬥開始了。
  • 《八佰》到底哪裡賣國了?
    請她聊聊作為第一批看到《八佰》的觀眾,她的感受是什麼。《八佰》上映之前,我離它最近的一次,是在去年的上影節。但在《八佰》上映之前,這種說法幾乎屠版了整個《八佰》的討論區。但從視覺層面出發,《八佰》絕對是一部「好看」的電影。幾場戰爭戲,既有恢弘的大場面,有視覺上的震撼。
  • 《八佰》演技排行榜
    我給大家來點實在的吧——既然《八佰》中有這麼多優質的演員貢獻了精彩的表演,那麼我就基於電影最終呈現版本,以我個人的表演審美和表演理解作為判斷依據,為大家列一個我心目中的《八佰》演員演技排行榜吧。也是基於這種「老兵油子」的暴躁,王千源悄悄地就把人物性格做出彩來了。比如要求辛柏青飾演的記方興文給他照相,然後發現不能馬上看到照片那裡,他生氣發怒還踢了小石子到方興文身上。踢完還繼續問照片的事。像個小孩一樣。那一幕其實節奏是特別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