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之死---嘴賤
許攸字子遠,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本為袁紹帳下六大謀士之一,六大謀士有田豐、沮授、郭圖、審配、逄記、、許攸。官渡之戰之時袁紹坐擁冀幽青並四洲,兵多將廣糧草充足,曹操兵少糧缺。袁紹就是乾耗也能耗死曹操。許攸獻計分兵襲取許都,端掉曹操老窩。可袁紹沒有採納許攸的計策,很大原因就是認為許攸是曹操發小、同學,袁紹疑心他們暗通。郭圖跟許攸有過節,當時郭圖告訴袁紹許攸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袁紹聽信了郭圖的讒言,把許攸狠狠的羞辱了一番,讓許攸氣憤至極。其實許攸的才能遠在郭圖之上,只不過不會抱粗腿、捧臭腳、順風接屁罷了。
一怒之下,許攸背袁投曹,曹操聽說許攸到來顯足相迎,就是光著腳就跑出去迎接,還口稱許攸的字,其歡喜與親切之情不益言表。許攸深受感動,並為曹操設下偷襲袁紹軍屯糧之所烏巢的計策,建議曹操輕兵奇襲烏巢,燒其輜重。曹操立即付諸實行,留曹洪、荀攸守營壘,親自率領步騎5000,冒用袁軍旗號,人銜枚,馬縛口,每人帶一束柴草,夜走小路偷襲烏巢。到達後立即圍攻放火。袁紹因此大敗。曹操以弱勝強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
曹操大軍窮追猛打,許攸獻計引漳河之水平定冀州,
曹操攻克冀州,許攸居功自傲數次大庭廣眾之下呼喊曹操小名阿瞞,
為什麼曹操叫這個名字呢,據說在安徽亳州一帶,自古有一個奇怪的習俗,就是人貴名賤。很多人家的小孩,一直都長到十二歲才取名字,怕閻王從生死簿上看到小孩的名字,把小孩帶走;也有的人給孩子取個賤名,想以此不引起閻王的注意。比如大柱子、鎖頭、狗剩、驢蛋、小鳳就是希望孩子可以平平安安的長大。曹操的父親曹嵩原本是夏侯家的人,因為他爺爺曹騰是太監不可能有後代,夏侯家又與曹家感情很好,所以夏侯家就將一個幼子給了曹家,就是日後的曹嵩。曹嵩後來長大又生下了曹操,曹家真是欣喜若狂,把曹操當成大寶貝一樣對待;同樣的,擔心閻王把曹操帶走,因此曹家便一直不替曹操取名字。不巧的是,這次換到夏侯家生不出男孩了,曹家很擔心夏侯家會把曹操給要回去,因此更是把曹操給藏了起來。只是再怎樣躲藏、欺瞞,還是應該給曹操一個稱呼吧!連隔壁母狗生的小狗都有名字了,難不成要叫曹操「小白」嗎?但只要提到曹操,曹家總是瞞呀瞞呀、含糊的騙,日子一久,就索性叫曹操「阿瞞」,這也就是曹操「阿瞞」小名的由來!
當時那個時代,叫人大名都不恭敬、沒禮貌,得稱字,當面提小名那就是罵人。
但曹操都一笑置之,一方面,當時的曹操求賢若渴、禮賢下士,另一方面,曹操虛虛實實,不能毀了敬閒之名。
其實,此時的許攸應該見好就收,但許攸這傢伙不思悔改,不僅當面不敬,背後也大不敬。
一次許攸跟隨曹操到達鄴城,口出狂言,「曹阿瞞如果沒有我,你能從此門出入嗎?拿得下這冀州嗎?」。曹操說:「沒有子遠妙計我老家都保不住。」許攸小人得勢,居功自傲,極其輕視曹軍謀臣武將,逢人便吹,眾人皆有怨言,但也沒什麼辦法,曹丞相都沒脾氣,我們也認了吧。許攸碰見郭嘉也是這套詞,郭嘉身為曹操帳下第一謀士,何等聰明,早就看透了他的下場,笑而不答,跟看耍猴似的;荀彧相當於漢高祖劉邦帳下蕭何既有潔癖、又有人癖,這種人都不撣你;賈詡是三國最聰明的人,既能安邦定國又能明哲保身,好好好是是是,我等你嘴賤嘬死。
千不該萬不該,許攸碰到許褚,許攸傲慢地對許褚說:「你們如果沒有我,怎能從此門出入。」許褚一聽非常生氣,回答說:「我們出生入死,捨命血戰,奪得城池,你吹什麼呀!」許攸罵道:「你們這些人都是匹夫之勇,蠢豬笨驢,只懂瞎撞,何足道哉!」許褚大怒,倉朗朗拔出寶劍,許攸一看,「怎麼著你把劍幹什麼,難不成還敢殺我,來來來,伸脖子,照這來。許褚什麼人呀?典韋死後,曹操帳下第一猛將,所向無敵,警衛團團長,曹操睡覺,他坐床邊磨刀的主,他磨刀越響,曹丞相睡得越香,深得曹丞相信任,他在門口坐著曹仁、曹洪都不敢進去,忠心耿耿,也是性如烈火。一看,你他媽鬥氣啊,掄起一劍,耳輪中就聽見,噗『』『』地一聲,人頭落地,許褚提頭來見曹操,訴說許攸無禮之極。曹操假裝生氣,象徵性懲罰許褚,餵三個月馬吧,厚葬許攸。
試想一下,許攸要是在劉備集團這麼犯賤,惹了張飛會怎麼樣,我估計三爺會把他腦袋砍下來當酒壺喝酒使,還厚葬,做夢去吧。
許攸之死歷史上有好多大家評論真正原因,都不去管,我只是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就跟現在好多人一樣,自以為有點小本事,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當,小人得勢,能招的不能招的都招,該惹的不該惹的都惹,跟誰都犯嘴賤的毛病,不死都新鮮。這種人你就慶幸你媽把你生在和諧社會吧,亂世早讓人砍了。
好啦,本故事結束,今天目的是過過想講三國的癮。
歡迎朋友們繼續關注劉大夫微信公眾號:順子評書論古今。
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