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許攸之死

2021-02-23 順子評書論古今

許攸之死---嘴賤


許攸字子遠,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本為袁紹帳下六大謀士之一,六大謀士有田豐、沮授、郭圖、審配、逄記、、許攸。官渡之戰之時袁紹坐擁冀幽青並四洲,兵多將廣糧草充足,曹操兵少糧缺。袁紹就是乾耗也能耗死曹操。許攸獻計分兵襲取許都,端掉曹操老窩。可袁紹沒有採納許攸的計策,很大原因就是認為許攸曹操發小、同學,袁紹疑心他們暗通。郭圖跟許攸有過節,時郭圖告訴袁紹許攸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袁紹聽信了郭圖的讒言,把許攸狠狠的羞辱了一番,讓許攸氣憤至極。其實許攸的才能遠在郭圖之上,只不過不會抱粗腿、捧臭腳、順風接屁罷了。


一怒之下,許攸背袁投曹,曹操聽說許攸到來顯足相迎,就是光著腳就跑出去迎接,還口稱許攸的字,其歡喜與親切之情不益言表。許攸深受感動,並為曹操設下偷襲袁紹軍屯糧之所烏巢的計策,建議曹操輕兵奇襲烏巢,燒其輜重。曹操立即付諸實行,留曹洪、荀攸守營壘,親自率領步騎5000,冒用袁軍旗號,人銜枚,馬縛口,每人帶一束柴草,夜走小路偷襲烏巢。到達後立即圍攻放火。袁紹因此大敗。曹操以弱勝強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


曹操大軍窮追猛打,許攸獻計引漳河之水平定冀州,

曹操攻克冀州,許攸居功自傲數次大庭廣眾之下呼喊曹操小名阿瞞,

為什麼曹操叫這個名字呢,據說在安徽亳州一帶,自古有一個奇怪的習俗,就是人貴名賤。很多人家的小孩,一直都長到十二歲才取名字,怕閻王從生死簿上看到小孩的名字,把小孩帶走;也有的人給孩子取個賤名,想以此不引起閻王的注意。比如大柱子、鎖頭、狗剩、驢蛋、小鳳就是希望孩子可以平平安安的長大。曹操的父親曹嵩原本是夏侯家的人,因為他爺爺曹騰是太監不可能有後代,夏侯家又與曹家感情很好,所以夏侯家就將一個幼子給了曹家,就是日後的曹嵩。曹嵩後來長大又生下了曹操,曹家真是欣喜若狂,把曹操當成大寶貝一樣對待;同樣的,擔心閻王把曹操帶走,因此曹家便一直不替曹操取名字。不巧的是,這次換到夏侯家生不出男孩了,曹家很擔心夏侯家會把曹操給要回去,因此更是把曹操給藏了起來。只是再怎樣躲藏、欺瞞,還是應該給曹操一個稱呼吧!連隔壁母狗生的小狗都有名字了,難不成要叫曹操「小白」嗎?但只要提到曹操,曹家總是瞞呀瞞呀、含糊的騙,日子一久,就索性叫曹操「阿瞞」,這也就是曹操「阿瞞」小名的由來!


   當時那個時代,叫人大名都不恭敬、沒禮貌,得稱字,當面提小名那就是罵人。

曹操都一笑置之,一方面,當時的曹操求賢若渴、禮賢下士,另一方面,曹操虛虛實實,不能毀了敬閒之名。

其實,此時的許攸應該見好就收,但許攸這傢伙不思悔改,不僅當面不敬,背後也大不敬。 

一次許攸跟隨曹操到達鄴城,口出狂言,「曹阿瞞如果沒有我,你能從此門出入嗎?拿得下這冀州嗎?」。曹操說:「沒有子遠妙計我老家都保不住。」許攸小人得勢,居功自傲,極其輕視曹軍謀臣武將,逢人便吹,眾人皆有怨言,但也沒什麼辦法,曹丞相都沒脾氣,我們也認了吧。許攸碰見郭嘉也是這套詞,郭嘉身為曹操帳下第一謀士,何等聰明,早就看透了他的下場,笑而不答,跟看耍猴似的;荀彧相當於漢高祖劉邦帳下蕭何既有潔癖、又有人癖,這種人都不撣你;賈詡是三國最聰明的人,既能安邦定國又能明哲保身,好好好是是是,我等你嘴賤嘬死。

千不該萬不該,許攸碰到許褚,許攸傲慢地對許褚說:你們如果沒有我,怎能從此門出入。許褚一聽非常生氣,回答說:我們出生入死,捨命血戰,奪得城池,你吹什麼呀!許攸罵道:你們這些人都是匹夫之勇,蠢豬笨驢,只懂瞎撞,何足道哉!許褚大怒,倉朗朗拔出寶劍,許攸一看,「怎麼著你把劍幹什麼,難不成還敢殺我,來來來,伸脖子,照這來。許褚什麼人呀?典韋死後,曹操帳下第一猛將,所向無敵,警衛團團長,曹操睡覺,他坐床邊磨刀的主,他磨刀越響,曹丞相睡得越香,深得曹丞相信任,他在門口坐著曹仁、曹洪都不敢進去,忠心耿耿,也是性如烈火。一看,你他媽鬥氣啊,掄起一劍,耳輪中就聽見,噗『』『』地一聲,人頭落地,許褚提頭來見曹操,訴說許攸無禮之極。曹操假裝生氣,象徵性懲罰許褚,餵三個月馬吧,厚葬許攸。


試想一下,許攸要是在劉備集團這麼犯賤,惹了張飛會怎麼樣,我估計三爺會把他腦袋砍下來當酒壺喝酒使,還厚葬,做夢去吧。

許攸之死歷史上有好多大家評論真正原因,都不去管,我只是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就跟現在好多人一樣,自以為有點小本事,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當,小人得勢,能招的不能招的都招,該惹的不該惹的都惹,跟誰都犯嘴賤的毛病,不死都新鮮。這種人你就慶幸你媽把你生在和諧社會吧,亂世早讓人砍了。

好啦,本故事結束,今天目的是過過想講三國的癮。

歡迎朋友們繼續關注劉大夫微信公眾號:順子評書論古今。

多謝。


相關焦點

  • 許攸之死,再忙也請看一看
    許攸之死,完全是自己的狂傲自大,無腦所致。這也給我們很多職場人提了個醒。千萬別恃寵而驕,別高估了自己在團隊中、在老闆心中的地位。和同事好好說話,別看不起人,把人家逼急了,什麼事都幹得出來總之,能力再強,也要懂人事,做事先做人。不和上級爭鋒,不和同級爭寵,不和下級爭利,這樣的職場之路才是最穩的走法。
  • 許攸之死:為什麼很多有能力的人卻混得差
    作為一個對曹操貢獻如此之大的謀士,許攸卻是三國裡少有的與自己同事吵架,被一刀咔嚓的人。許褚為什麼會殺許攸?許攸這個人雖然有才,但卻恃才傲物,在曹營那是橫著走,很多人都入不了他的眼。平定冀州之後,許攸在東城門遇見了許褚,又開始得瑟起來:你們要是沒有我,怎麼可能進入這個城門呢?
  • 許攸之死:與曹操開玩笑,結果曹操惱了
    其實許攸之死,本質上還是他的定位比較尷尬,他確實為曹操立下了極大的功勞,官渡沒有他的話肯定是贏不了的,隨後在拿下冀州的過程中,許攸又立下了大功 許攸之死是曹操心胸狹隘的一個體現,當然,如果要找的話,也能找出一些客觀因素。
  • 許攸之死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袁紹手下謀士,因為叛袁投曹,獻偷襲烏巢之計,助曹操官渡之戰勝袁紹而聞名。許攸這個人還是有些才華的,只是品性不端,賣主求榮,反戈一擊,居功自傲,身死名辱,成為後世恥笑。攸是袁紹的謀臣,隨袁紹出徵,參與官渡之戰。曾經,許攸給袁紹獻計,偷襲許昌,斷曹操後路,不被袁紹採納,心有怨氣。恰好,許攸家人犯科,被治罪下獄了。於是,二者疊加,許攸叛逃曹操處。
  • 三國呂蒙之死解密,呂蒙怎麼死的?
    三國歷史上呂蒙究竟是怎麼死的?  先來說說呂蒙何許人也。呂蒙是三國時擊敗關羽的東吳名將,且文武雙全。
  • 三國爭雄:袁紹手下四大謀士,是死於袁紹的無能嗎?
    三國爭雄:袁紹手下四大謀士,是死於袁紹的無能嗎?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中原。田豐之死非常可惜,因為這個人雖然氣節高潔,但識人有誤,自己一腔愚忠,也只落了個自刎而死的悲情結局。許攸之死,屬於典型的吃飽了撐著難受,找死型的。許攸此人,屬於有才無德之人,且比較貪婪。孔融評價許攸為,智計之士;荀彧評價許攸,貪而不治;都說到點子上了。許攸年輕時與曹袁交好,素有膽氣,曾經與冀州刺史王芬合謀廢除獻帝,不果。
  • 三國中死得最撲朔迷離的戰將 曹操得力戰將張郃究竟怎麼死的?
    三國中死得最撲朔迷離的戰將 曹操得力戰將張郃究竟怎麼死的?時間:2020-04-01 17:35   來源:歷史百家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國中死得最撲朔迷離的戰將 曹操得力戰將張郃究竟怎麼死的? 在一部三國大歷史中,英雄之死是最讓人扼腕嘆息的。
  • 三國殺:催人淚下的臺詞你知多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三國殺:催人淚下的臺詞你知多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三國殺武將的語音臺詞是遊戲的一大特色。不僅帶我們回顧了歷史,並且加深了這個武將在我們頭腦中的印象。三國殺團隊所製作的語音臺詞,幾乎都能突出武將的鮮明特徵。
  • 【三國】這7個人的變態死法—曝世態人情
    品讀三國,給我最大的感傷之一,就是眾多人物如流星般生命的消亡,和那種身逢亂世被裹挾的多舛無奈。 這些純爺們用近乎遊戲的死亡方式,笑對人情冷暖,爆料世態人心,詮釋了生命的無限魅力。沒活路了唄,要死一起死,臨死拉皇帝墊背;兩戰友為何要張飛的命呀?也是被逼的,因為喝酒挨了打不說,還逼人家去做根本做不成的事情,明擺著是要掉腦袋了,反正是個死,不如殺了你,另謀生路,還能用你的腦袋換個號前程。4 死於「噪音」的夏侯傑盤點三國:純爺們玩死亡遊戲爆世態人情!
  • 三國猛將趙雲,究竟是怎麼死的?真的死於繡花針嗎
    在三國中,劉備的五虎將裡關羽被東吳殺害,張飛因為自己脾氣暴躁被部下所害,黃忠是攻取東吳戰死,馬超不詳,應該是病故,趙雲從前期元老就跟著劉備打天下一直存活在三國後期
  • 三國死得最可惜幾位統帥,其中任何一個不死,或影響歷史發展
    三國這個是一個英雄輩出群雄逐鹿的年代, 這其中湧現了相當多的英雄人物, 其中不缺乏有運籌帷幄的名臣謀士,還有不少英勇善戰的猛將,當然最後也有不同風格,不同個性的梟雄,而三國就像是一個大舞臺他們是在其中閃爍著巨大的光芒,在這些英雄之中,有著非常多影響力巨大的,常常因為一個角色的離去就等影響意思的發展進程,甚至還有一些重要的角色還影響了三國局勢的發展
  • 三國死得最可惜的三大名將,實力可傲視三國,卻都死於鼠輩之手!
    ID:shuosanguo三國死得最可惜的三大名將,實力可傲視三國,卻都死於鼠輩之手!熟讀三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東漢末年,各方群雄間互相爭霸,天下硝煙四起。無數名將在這段充滿生機,波瀾壯闊的百年歷史中互相對抗。
  • 《三國》小故事——曹衝之死
    曹衝到底有多聰明,他又是怎麼死的?一起聽故事。故事發生在公元208年,曹操赤壁之戰,大敗,退守南郡(荊襄九郡的要塞),落魄至極,本就軍心渙散,卻又後方著火。01 曹操星夜回許昌初四當晚荀彧送來急報,西涼的韓遂、馬良率八萬大軍準備星夜突襲許昌(曹操大本營)。
  • 三國有名的下邳在哪裡?孫權呂布在此一生一死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有個古邳鎮,名氣不大,但三國有兩個著名人物,在這裡一生一死。生在這裡的人,他就是孫權。孫權不是吳人嗎?
  • 【三國夜話】真假諸葛亮之「死諸葛走生仲達」
    別針覺得,羅貫中作為編劇,可能是不太喜歡周瑜的,所以周瑜沒能活幾集就被羅貫中寫死了。但羅貫中對諸葛亮的愛,那簡直是溢於言表,就算諸葛亮死了,劇本裡也還要為其加兩集戲。這諸葛亮是真的厲害,活的厲害,死的也厲害。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死了之後的諸葛亮,依然活躍在三國舞臺上的著名故事——死諸葛走生仲達。話說諸葛亮病逝之前,已將身後事做了周密安排。
  • 讀不透荀彧之死,談何讀懂三國?荀彧之死代表了三國的政治主線
    荀彧之死 關於荀彧的死,一直以來存在著兩種看法。不過如果拋開三國演義,回歸到正史中,我們可以發現,曹操這個人還是比較光明磊落的,他為人比較真實,開心的時候就大笑,悲傷的時候就大哭,並不像很多大人物一樣,喜怒不形於色,所以說曹操不一定會幹出逼死荀彧之事,而且從政治目的來看,荀彧死了對曹操其實也沒有多大的好處!
  • 三國死得最慘的五位大將,蜀漢獨佔四人,第一毫無爭議
    原標題:三國死得最慘的五位大將,蜀漢獨佔四人,第一毫無爭議今天我們講的還是三國的故事。
  • 孫策不死,便無三國,他的實力到底有多「恐怖」?
    三國的那段歷史故事,可謂是婦孺皆知的地步。之所以這麼流行,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為蜀漢三傑「桃園三結義」,另外就是號稱「臥龍先生」的諸葛亮。劉備的身邊文臣武將的經典故事,造就了三國這段歷史的盛行所被人們熟知。
  •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郭嘉究竟有多厲害呢?
    三國時期有兩大謀士的死亡最令人嘆息,一個是劉備失法正,一個是曹操失郭嘉。如果劉備不失法正,也許不會有夷陵之敗。
  • 三國點將譜 曹衝是怎麼死的?
    不過,今天我們想說的是曹衝是怎麼死的↓↓↓曹衝是三國時期著名的神童,他也是曹操最為寵愛的孩子,因為他的聰明曹操曾經多次動過立他為嗣的想法,但是還未等到曹衝成年,曹衝就已經病死了,可以說是天妒英才。曹衝雖然很聰明但是也敵不過天意弄人,早早的就死了,在他13歲的時候就因病逝世了。據說曹衝死的時候,曹操悲痛不已,傷心不可自拔,曹丕去勸告他,他還對曹丕說「曹衝的死對我來說是一個大大的不幸啊,對於你們就是一件好事吧」,而且歷史上對於曹衝的死亡有著很多的想法,很多人認為曹衝是死於立嗣之爭,是被曹丕害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