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催人淚下的臺詞你知多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2020-12-23 遊戲鮶

三國殺:催人淚下的臺詞你知多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三國殺武將的語音臺詞是遊戲的一大特色。不僅帶我們回顧了歷史,並且加深了這個武將在我們頭腦中的印象。三國殺團隊所製作的語音臺詞,幾乎都能突出武將的鮮明特徵。忠貞的臺詞、激昂的臺詞和悲壯的臺詞都有。武將的語音臺詞,也是我熱愛這個遊戲的一個方面。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三國殺裡面那些催人淚下的臺詞。

三國曹魏陣營的王佐之才荀彧,他為人忠誠,幾乎為曹操的所有戰役獻計,是曹操的頭號智囊。這麼聰明的一個人,在忠貞方面也絕不含糊。與其說在歷史上荀彧忠誠於曹操,不如說荀彧是漢室的賢良之臣。在三國殺遊戲裡面,荀彧的語音臺詞也深刻地刻畫了這一點。

「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這十個字完全可以形容荀彧的一生。「我,永不背棄。」這句話應該是荀彧對於漢室的內心刻畫。在不斷為曹操獻計的同時,他的內心一直與漢獻帝同在。這句臺詞是荀彧永遠不會背叛漢室的誓言。不管在歷史上還是在遊戲中,這樣一個厲害的人,可敬可嘆,催人淚下!

三國裡面的龐德本是馬騰手下的一個小人物。不過他的信念和勇氣卻堪比大英雄。襄樊之戰龐德大戰關羽,縱使她沒有必然戰勝的把握,但是他勇氣可嘉。抬棺戰關羽就非常能凸顯這一點。「抬棺而戰,不死不休。」儘管他最後被關羽用計謀打敗了,他也寧死不降。這句臺詞讓我們看到了龐德悲壯的結局,也讓我們感嘆和惋惜。

在龐德跟隨曹操之後,就再也沒有二心。「守魏王厚恩,唯以死報之。」三國殺遊戲裡面的這句臺詞,時刻讓我回想到歷史上的龐德。不管在歷史上他的名氣怎麼樣?就憑這樣一句臺詞,就憑他抬棺而戰的所作所為,這樣豪壯的大英雄讓我十分敬佩。每當聽到這幾句臺詞的時候,內心都深受影響。

遊戲裡面劉諶的臺詞「寧可戰死失社稷,絕不拱手讓江山。」也特別豪邁。確實在歷史上的劉諶也是這樣,當鄧艾偷渡陰平來到蜀漢都城下的時候,父親劉禪已經嚇得想要投降,但他的兒子劉諶卻完全沒有這個意思,最後他在忠與孝之間選擇了自殺,多麼悲壯的一幕。所以他在三國殺遊戲裡面,從他的武將技能也能夠看出這些內容。這句臺詞也讓歷代君王后代蒙羞,每當遊戲中想起這句臺詞的時候,我總是熱淚盈眶。寧可戰死失社稷,絕不拱手讓江山。以上僅列出幾個我認為比較催人淚下的臺詞,還有許多沒有列出。各位小夥伴們,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下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古時候真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我簡單跟大家解釋下,齊國君主齊莊公偷情被崔武子殺了,晏子這時就在崔武子家門外。旁邊人提醒他:「你的老闆死了,你跑不跑?」晏子說:「又不是我一個人的老闆」「我又沒犯錯我幹啥要逃?」關鍵是紅字這段話的意思:君主是民眾的君主,難道是凌駕於民眾之上的君主?君主的職責要主掌國家。
  •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儒家的傳統嗎?
    我們電視劇裡面常常看到一句話,叫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且說這是儒家的傳統思想,顯得中國的儒家特別的不講道理,為什麼「君」要你死你就得死呢?雖然說皇帝有著權利上的主導權,但是你最起碼可以抗爭一下吧?為什麼要這麼愚忠呢? 那麼儒家究竟有沒有說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這種話呢?
  •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何理解古代帝王的生殺大權?
    多年來,為了推進劇情和凸顯帝王權力時常常會出現的那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除了能讓人get到帝王的滔天權力外,還能從裡面得到些什麼信息呢?這句話源自於儒家的「三綱五常」思想。漢武帝登基初期,竇太皇太后仍舊不願放手朝政,她信奉黃老之學,獨愛道家。
  • 俗話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被皇帝賜死了真的沒法跑嗎?
    我們在看歷史電視劇或者歷史小說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這麼一幕:皇帝賜死某某大臣,而俚語「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說的就是這麼一種情況了。那麼,就有不少小夥伴疑惑了,在古代信息那麼落後的情況下,難道就不能跑路嗎?今天小編就拿白起來跟各位小夥伴聊一聊這個可能性吧!
  • 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三國東吳有人發現天子想除掉自己後選擇自殺
    但尤其在工作環境中,對於應對領導和堅持原則的分歧路上,有多少人栽在了錯誤的選擇上。 放眼古代,在皇權相對強勢時,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現象更多一些。但如果古代天子手握權力卻遇到公正和服從的岔路口,大臣們會如何考慮得失呢?
  • 玩過三國殺的你一定不要錯過~三國殺臺詞風雲???
    中原九伐奈何成敗諸葛藤甲空城計(阿嶽醬油詩越來越扯了有木有) 小編之所以想寫一篇關於三國殺的專題(臺詞為主),是想起中學年代,課間,一群人的瘋狂,一代人的記憶。主公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荀彧】  亂世當然也不乏秀恩愛的:惟賢惟德,仁服於人【劉備】
  • 【那些年】三國殺裡的經典臺詞,你聽懂了哪一句?
    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算起來三國殺也算是個老遊戲了呢,玩了這麼多年,你還記得裡面角色的臺詞嗎?
  • 論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譯文:子貢問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糧食充足,軍備充足,老百姓信任統治者。」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項,那麼在三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項,那麼這兩項中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麼國家就不能存在了。」
  • 時過境遷,第一次玩三國殺的時候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三國殺這款遊戲已經伴隨了我們的成長很多年了,那麼,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可還記得第一次玩三國殺的時候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說到這個話題,一定讓大家想起了很多老朋友了。小洛也是如此,本期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小洛玩三國殺的心路歷程。重度手殘患者的我不是一個解鎖了很多姿勢的老司機,生平玩過的遊戲屈指可數。而三國殺這款卡牌遊戲,陪伴了我近八年的時間,想想就覺得不可思議。
  • 【一日一摘】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原文】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我們看到現在很多員工,下班的時候,連多一秒都不肯做,馬上:好了,時間到了,我要走了,你假如還要叫我做的話,就要加班費。因為上司把他當工具,他對上司當然沒有恩德,斤斤計較。   最後君之視臣如土芥,我們因為有錢擺闊,不把下屬當人看,不尊重他,他的內心會很不滿,日積月累把上司當仇人一樣看。我認識這樣一個人,他也提到他跟下屬處得不好,他是開餐廳的。
  • 三國殺:武將中最簡短的音效臺詞,餘音繞梁扣人心弦(新堯三國殺)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我是新堯.在三國殺中除了武將技能,武將臺詞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有的臺詞應景悲壯"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有的臺詞文藝十足"走馬行酒禮,驅車肉"還有的臺詞十分滑稽"我爸爸是劉備",但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敘說的是三國殺中臺詞只有簡單音效的武將們,這可不是設計師偷懶每個技能都是很經典的
  • 三國殺人物陣亡十大最感人臺詞,三國並不只有殺戮,更有仁義情!
    細細一算,小編玩三國殺也快三年了。對武將的臺詞也有些自己的看法,感覺有些真的很感人,在這裡謝謝自己的感受,僅僅是一家之言,不喜歡的可以去別的地兒,我文採也不咋地。可能說的不是很好那就請大家見諒。TOP10:【黃月英】:亮 ;【大喬】:伯符,我去了 ;【祝融】:大王,我先走一步; 【小喬】:公瑾,我先走一步了三國殺作為你個女性角色不多的遊戲,個人覺得從她們的臺詞中總能流露出她們對親人,愛人的思念與不舍。由於女性太少了或者怎麼樣吧,我在這裡只把她們排到了第十位。TOP 9:【劉備】:難道這就是桃園嗎?
  • 重溫《陳情令》才懂:金光瑤死了,藍曦臣後半輩子也算「廢了」
    重溫《陳情令》發現,在裡面最令人揪心的感情,根本不是魏無羨和藍忘機,好得這兩人結局不錯,始終站在同一個立場中,最終相濡以沫,羨煞多少人?
  • 諸葛亮罵死王朗的驚天真相
    這段話與電視劇臺詞同樣也有差異。不得不說,文中諸葛亮這一段罵詞的文採極佳,但問題是,這段話有沒有說服力呢?此時隨著傳統的君主專制制度遭遇各種挑戰,社會矛盾尖銳,獨裁者們顯然不希望看到儒家固有的「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等等民本思想挑戰他們的權威,統治者可一直記得「武帝以前,漢儒主張變法;武帝以後,漢儒漸漸鼓吹讓國」,能讓這些臭老九再動搖他們的絕對權威嗎
  • 《超時空男臣》亂入周星馳《少林足球》經典臺詞搞笑,網友看蒙圈了
    不可否認《超時空男臣》沒有剛開始的情節那麼搞笑了,現在不知道還沒有小夥伴在追,可以冒個泡哦。一直看下來,《超時空男臣》中間注水情節比較嚴重,老在說鳳鳴居煮菜的事情,所以小編都快進過去。直到現在,太子妃身份揭秘和蕭正楠、曹永廉、何廣沛他們發現劉亮是三國時候穿越過來的諸葛孔明,才讓劇情又變得好玩起來。
  • 能臣良將何以自處——讀秦史有感
    這就是殺人無數的白起臨終之前的感慨,他能想到最後要用手中之劍自戕嗎?良久,曰:「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殺。這歸罪於自己殺戮太重,冤魂太多。殺降卒是他的個人意願嗎?死而非其罪,秦人憐之,鄉邑皆祭祀焉。百姓自有公論,這是唯一的安慰。但他已然殞命了啊!
  • 【隨筆】能臣與奸雄
    所謂「能臣」與「奸雄」,主要還得看前半句,「治世」還是「亂世」。只有文武兼備的儒將侯君集因長期掌握軍權產生了一點小想法,又加上利益分配不公產生了一點小怨氣,所以不甘心只做「能臣」,也想搞個宮廷政變重新洗牌過過自己入主權力中樞的癮,可惜他不像千載而下的趙匡胤天時地利人和兼備,而且他面對的對象也不是孤兒寡母老弱婦孺,而是政治鬥爭經驗豐富善於掌控大局的千古明君李世民,所以他失敗了,而且再也沒有了翻身的機會。
  • 獐子島扇貝遺書:君叫臣死 臣不得不死
    來源:駝峰財經作者:駝叔【獐子島要我跑我就跑,要我死我就死,我為獐子島拋頭顱,灑熱血,但大家還嘲笑我,我好難。】大家好,我是扇貝,來自東北遼寧,家住上市公司獐子島海域。聽說這兩年江湖上一直有我的傳說,大家對我充滿敵意,也很鄙視,說我是造成獐子島業績虧損的罪魁禍首。
  • 狄仁傑聲淚俱下:「陛下,臣等不招認謀反,早就死在枷棒...
    但是他哪裡能想到,有一天大獄的大門會向已經身居相位的他敞開,而且他不得不承認自己謀反!要不,在來俊臣等人的一頓枷棒之下,他會死得像竇娥一樣冤。天授年中,狄仁傑當的是春官尚書,流年不利,他和天官侍郞任令暉及文昌左丞盧獻等五人被人告發,說他們要謀反,於是都被下了大獄。狄仁傑在來俊臣的酷刑下也走了幾個回合,被折磨得死去活來。
  • 《君臨臣下》今日開播!大波基情接近中!
    今天是個好日子啊~《君臨臣下》開播了~啊啊啊~(咦,我唱出來了?沒有吧?…→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