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先生頗有孟嘗之風,昔日公瑾向先生借糧,先生竟頭也不回便將整整一倉糧食慷慨贈予,聽聞那可是先生的半數家財啊。公瑾嘗念及此,大讚先生古人之風。」孫權邊說,邊慢慢斟滿了面前的酒杯,兩手端起。
「不過是些微末舊事,何須掛懷。倒是將軍,令在下有些受寵若驚。」男子也端起自己面前的酒杯,兩人隨即一飲而盡。
「不過,」男子接著說,「將軍該不會以為公瑾只是因此而薦我來的吧?」
男子的笑容始終未變,孫權停頓良久,道:「孤確實有疑惑未解。當今漢室如大廈將傾,四方紛亂不已。孤繼承父兄基業,希望能成就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霸業,先生可有何良策助我?」
「齊桓公、晉文公,這就夠了麼?」男子依舊面帶笑容,眼神卻在剎那間有一絲銳光閃過,隨即又迅速平和。
孫權心中一凜,某個一直敢想不敢言的心思似乎被擊中:「先生此言何意?」
男子以手指蘸酒,在桌上寫下了兩個字。
……
良久之後,男子歸去。孫權怔怔地望著桌上殘留的兩道字跡,心緒翻湧。
帝業。
適才男子的幾句榻上之言猶在耳邊不斷迴響:「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考慮,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盡取長江之南,然後建帝王之業,以圖天下!」
想不到,自己深藏內心的野心,竟被這初識之人一語點破。
更想不到,此人比自己年長十歲,遠見卓識比自己卻高了十倍不止。今後三十年的路,他已替自己規劃好了。
剛剛,孫權強忍內心翻騰、勉強說出那句自己都不信的「盡一方之力,輔佐漢室」,那人卻始終笑而不語,搞得孫權一直到現在都心虛不已。可他初領江東,內亂未平,此刻又豈是能言帝業之時。
不過,孫權知道,將來的某一天,此人必可成他的肱股之臣。
魯子敬,孫仲謀記住你了!
諸葛亮聽到魯子敬前來拜訪時,心情是複雜的。
如今曹軍壓境,孫權現在是劉備唯一的救命稻草,既要抓住這根稻草,又得是以同盟的形式,為更長遠計,絕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依附他人。諸葛亮心中雖已有計較,卻不知孫權派來的這魯子敬是否好應付?
江東群儒,在諸葛亮眼裡大多是些專攻筆墨文章,只會雕蟲小技,筆下雖有千言而胸中實無一策的酒囊飯袋。不過,兄長諸葛瑾卻曾告訴他,這個魯肅不一樣。
諸葛亮向劉備低聲耳語幾句,便派人去請魯肅了。
……
「孫將軍虎踞六郡,兵精糧足。劉皇叔不如遣心腹往結東吳,以共圖大事。」魯肅話音落下,諸葛亮有些懷疑自己聽錯了。魯子敬剛剛說的確實是「往結」,而不是「往投」。
諸葛亮暗暗納罕,適才為了激一下這魯肅,他們故意說打算投靠蒼梧太守吳臣。可這魯子敬,不出三句話,便邀請劉備和江東結盟。他究竟打得什麼算盤?
這一次的初會,不僅雙方談得十分愉快,也讓諸葛亮燃起了對魯肅的好奇之心。
不久之後,在跟曹操借完箭的草船上,諸葛亮悄悄對魯肅說:「孫劉順利結盟,子敬當記首功。可你為何要如此助我們?要知道,以當下孫劉兩家的實力差距,你當初直接要求我們歸附江東也是理所當然。」
「我若要劉皇叔歸附,你們便會真心歸附麼?劉皇叔難道是甘於人下之人?」魯肅反問道。說完抿了一口茶,魯肅接著說:「曹操取得荊州,當今之世已無人可敵。即便你我兩家聯盟,實力相較曹操仍是螢燭之火。如此,更需孫劉兩家誠心相待,同心協力,方有一絲勝算。」
「人言子敬忠厚,果不其然。」
「且慢言忠厚,孔明,我尚有一言相贈。」
「哦?」
「與其心懷叵測地依附,不如各懷鬼胎地結盟。」
「哦……哈哈哈哈哈!」兩人相視大笑。
魯子敬,江東有如此人物,焉能不盛?
呂蒙聽到魯肅接任周瑜成為大都督的時候,內心是非常失落的。不僅意味著自己無緣掌江東軍政大權,還有那取荊州之事更是遙遙無期。聽說是周瑜臨終之際推薦的魯肅,呂蒙十分不解,難道這就是周都督他想要的?
可不管怎樣,這個新任的魯大都督,此刻就坐在眼前。據說是赴任途中路過此地,便前來找呂蒙敘敘。呂蒙剛剛向他講了自己的用兵韜略,得到了「非復吳下阿蒙」的讚譽。
那當然,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何況從孫權勸他讀書以來連三百日都早已不止。
不過,講完了自己的韜略,呂蒙更想聽聽這個魯大都督對於劉備借走荊州一事有何想法。
魯肅微微嘆了口氣,道:「我知道,公瑾新逝,我接任江東軍權,很多軍中將領對我不服,尤其不懂我為何要借荊州給劉備。」
「那自然是孫劉齊力方能抗衡曹操了。」呂蒙淡淡說道。
「這套說辭我知道你們不少人早已聽厭,只怕是你也言不由衷吧。」魯肅頷首微笑道,「其實聯劉抗曹並非一成不變,你記住,曹強劉弱則聯劉,劉強曹弱則聯曹。」
「那我東吳豈非永遠存於夾縫之中?我們打荊州消耗的兵力錢財都白費了?」
「荊州自然是要的,但並非現在。你來看這沙盤,如今荊州南面四郡已盡落劉備之手,急不可圖。」
「那北面的江陵呢?江陵處荊州要衝之地,四通八達,更可西進益州,公瑾生前便有取益州之意。都督為何卻將它送給了劉備?」呂蒙漸有些惱火。
「取下益州,你讓誰去守呢?」魯肅嘆了口氣。
呂蒙心頭登時一沉,往日種種不解之事瞬時明亮。益州距江東千裡之遙,駐守益州之人,便儼然是一方諸侯,若非吳主極為親信之人,斷不可當此大任。可眼下,江東似乎找不出這樣的人選。
「你……竟然已經想到了這一層?」呂蒙又驚又嘆。
「既然不取益州,那麼我們若仍握著江陵不放,只是白白拉長戰線,更白白替劉備擋著北面的曹操。」魯肅道,「倒不如送個人情給劉備,讓他替我們分去抵抗曹操的壓力。而我們則可集中力量,攻取另一個要衝之地。」
「合肥!」呂蒙脫口而出。此時此刻,呂蒙的心裡宛如一面明鏡,魯肅的深謀遠慮已然讓他五體投地。
魯肅點點頭,道:「子明,我走這一趟來看你,並不只為了對你解釋這些。更是要看看我東吳未來的俊才,真到了天下有變的那一天,是否能擔當起取荊州、甚至取天下的大任。」
「願為江東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呂蒙的心底裡開始激蕩,並竊喜著。
魯子敬,我呂子明就跟隨你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