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的大師——魯肅

2020-12-23 37度2的漫畫

#漫鏡頭#劉備「借荊州」其實有兩次,一次是周瑜把南岸借給劉備,《江表傳》「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劉備。備別立營於油江口,改名為公安」。第二次是魯肅勸孫權把南郡給劉備發展,也就是說劉備借得了整個南郡。

但為什麼孫權要他還的時候是長沙、零陵和桂陽?借什麼還什麼對吧,這是不是孫權不厚道?

表面上是這樣,但劉備之所以能打下南四郡有點特殊,因為它是在劉備和孫權「默許」下進行,特別微妙。赤壁之戰後劉備會面孫權(周瑜要把他軟禁那次),雙方定是談妥了對荊州的劃分問題所以劉備才會離開。然後孫權表劉備為荊州牧,默許劉備取南邊的四郡(沒孫權頂著曹軍,劉備沒這麼順利拿下南四郡),劉備表孫權車騎將軍,領徐州牧,默許南郡和江夏郡歸孫權。這種屬於高級政治手法,但雙方手下就分不清了,畢竟劉備手下是看著劉備打下的四郡,誰知道上頭還有玩花招的,再加上南郡確實是「借來的」,那也會揉在一起說,時間一長各執一詞往往就掰扯不清楚了,荊州問題就是從這裡開始亂的,

在孫權角度上看,其實他一直處在強權的位置,你可以說他要劉備還南三郡不厚道,但有可能劉備跟他談的時候有說明過這個問題,你看在湘水會盟的時候魯肅一直是理直氣壯的,相反關羽都沒什麼臺詞。

所以劉備採取快刀斬亂麻的方式,以湘水為界重新劃分,荊州這事不掰扯不清麼?那從今後起就這麼定了,別再糾纏了!但已經撕破臉了怎麼可能又重新和好?再加上孫權特有的彎彎腸子,以至於後來東吳不地道的趁關羽北上攻下南郡也不足為奇。

那麼魯肅當初把南郡投資給劉備,是不是為了等劉備發達了撈好處呢?

這個可以明確地告訴你,魯肅借南郡給劉備原因很簡單,就是給劉備發展,為了孫劉聯盟,他從沒想過要從劉備那拿回扣。

我認為如果是以投資為目的等劉備發達了可從那拿回扣的話這個觀點顯然穿越了,那是我們知道了結局再來看這件事。就當時而言誰都不會料到劉備之後能打下益州,包括劉備自己。就像發姐我現在的漫畫這樣不溫不火的,突然一個人甩來300w砸我臉上,說我的漫畫很有前途,三年後還他500w,那這人肯定是穿越來的;一般操作只有我自己去找投資,承諾三年達到xxx然後才能一步步拿到投資的錢(如果到了投資商主動找我的地步,那我肯定是站在豬都能飛起的地方了)。劉備也是一樣的,相當於他去找孫權這個投資商,雙方談妥條件,第一步怎麼樣,第二步什麼樣,然後如前文……因此東吳方覺得按照當初談妥的自己收回理所當然。

魯肅之所以能被稱作大師是因為他的格局太大了

魯肅看得太遠了,「借荊州」這事單純為了鞏固孫劉聯盟,一般人很難理解,畢竟在一般老闆的眼裡,怎麼可能做光花錢不收益的事呢?在孫權眼裡,在荊州的劉備和自己就像張魯和劉璋的關係,劉備只要幫他防著曹操就好,所以借他小塊地發展他是允許的,但劉備一下子打下益州了,今後要和他平起平坐了,他就不允許了。而且按照《榻上對》發展計劃是東吳佔領益州,再加上孫權北上一直打不下合肥,因此到了呂蒙接任時,孫權同意呂蒙建議奪取南郡。此舉看上去東吳贏了一局,其實是輸了全局。一些史學家認為如果沒有此戰,孫劉一直保持聯盟狀態,曹丕不一定能稱帝,到最後蜀、吳還不一定會被滅。

相關焦點

  • 孫權和魯肅之間的「江東對」,是如何改變東吳歷史的?
    其實,在諸葛亮和劉備隆中對以前,具體時間為公元200年,在江東也發生了一次足以改變東吳歷史的對話,這次對話的主人公是江東之主孫權和江東重臣魯肅,這也是被史學家稱為能和隆中對相媲美的一次對話。「江東對」是吳主孫權和因戰亂散盡家財到江東避難的魯肅之間的對話。《三國演義》中魯肅的形象是一位忠厚的長者,甚至在諸葛亮和周瑜的明爭暗鬥中充當和事佬的角色,為維護孫劉聯盟一直不爭不顯。
  • 淺談東吳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周瑜的戰略雖不是最好的,但是我覺得是最符合東吳的實際利益的。周瑜在世,或許真有與曹操分庭抗禮的能力。魯肅是周瑜推薦的接班人。雖然魯肅的政治思想與周瑜背道而行,但這並沒有影響周瑜對魯肅的欣賞,將身上擔子託付給魯肅。魯肅最有名的就是「聯劉抗曹」的戰略方針。魯肅的意圖就是聯劉抗曹,共滅曹操,平分天下。
  • 東吳大都督,江東四英將: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東吳老將程普,早年跟隨孫堅,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輕的周瑜。但周瑜並不與程普計較,最後使程普自己折服。周瑜死前向孫權推薦魯肅接任大都督,也可見其識人之明與心胸寬廣。到宋代時,世人還是很喜歡周瑜,這一點從蘇軾的《念奴嬌》一詞中就可以看出。但到《三國演義》成書時,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個人了,周瑜成了心胸狹窄的代名詞。這不得不說與小說家的價值觀取向密切相關。
  • 魯肅,東吳重要的謀臣,歷史上的他真的那麼不堪嗎?
    除了諸葛亮之外,我們知道在船上還有另外一人,那便是魯肅。與諸葛亮截然相反的是,他局促不安,十分膽怯。我們在欣賞這一段故事的時候,既深深佩服諸葛亮的經天緯地之才,同時也會對魯肅的膽小如鼠嗤之以鼻。魯肅,是三國時期,東吳重要的謀臣之一。但是,在小說中,我們卻看到了魯肅是一副唯唯諾諾的老好人的形象,他與周瑜的關係十分友好,周瑜也引他為知己。
  • 孫權和魯肅之間的「江東對」,孫權非常器重,足以改變東吳歷史
    其中在當年劉備前往諸葛亮隱居的地方之時,他還沒有那麼出名和強大,就在7年前在江東也發生了一起能夠改變東吳的歷史決定。當時正是主攻孫權與江東眾誠魯肅之間的對話,相信喜歡三國的朋友們對這一事件有所耳聞。當時的江東之主孫權也是想要為自己選擇一個謀士來幫助他打下天下,從中也可以看出他並沒有選錯人,最終在奮力的勸說下,終於將魯肅這個奇才請了過來。
  • 揭秘:歷史真相—為何東吳三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都短命
    東吳歷史上先有周瑜破曹於赤壁,又有魯肅聯劉抗曹,繼而又有呂蒙奇襲荊州,之後陸遜夷陵破蜀,故而穩固江東。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都為東吳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但是專研歷史的人不難發現一個秘密,周瑜,魯肅,呂蒙皆英年早逝,這究竟是歷史的巧合還是背後另有玄機呢?
  • 東吳深謀魯肅進階而來!
    不過,兄長諸葛瑾卻曾告訴他,這個魯肅不一樣。  諸葛亮向劉備低聲耳語幾句,便派人去請魯肅了。  ……  「孫將軍虎踞六郡,兵精糧足。劉皇叔不如遣心腹往結東吳,以共圖大事。」魯肅話音落下,諸葛亮有些懷疑自己聽錯了。魯子敬剛剛說的確實是「往結」,而不是「往投」。  諸葛亮暗暗納罕,適才為了激一下這魯肅,他們故意說打算投靠蒼梧太守吳臣。
  • 三國殺:東吳四大都督為何只有魯肅沒封神?資深玩家:他就是神!
    對於魏蜀吳三國,有人因為奸雄曹操愛上魏國,有人會因為運籌帷幄的諸葛亮愛上蜀國,但小野卻愛上了人傑地靈的東吳! 東吳一點也不像關羽說的那樣全是鼠輩,相反,從孫權到四大都督,都是千年難遇的奇才!我們今天要聊的主人公就是東吳的四大都督,其中周瑜、呂蒙、陸遜都在三國殺封了神,為何單單魯肅沒有呢?是因為他老實好欺負嗎?
  • 魯肅是東吳第一戰略家?滑天下之大稽(本文講述了很多從未有人說過的要點)
    經過易中天的宣傳,魯肅的「榻上策」被提到了與「隆中對」相提並論的程度。魯肅也因此被誇為東吳第一戰略家。易中天麼,呵呵了。東吳格局狹隘,目光短淺,魯肅就是主要責任人。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魯肅初見孫權就提出了「著名」的「榻上策」,所謂「著名」,不過是今人譁眾取寵耳。
  • 侯勇演魯肅,曹力演魯肅,霍青演魯肅,都輸給了最後一位
    侯勇出演劇中孫吳副都督魯肅。侯勇版魯肅演繹出了愛護將士,深謀遠慮的魯肅。侯勇是江蘇戲劇學校高材生,內地著名演員,軍人。93年出演首部《血案情仇》,正式出道。接著出演軍事動作片《衝出亞馬遜》成名,憑此劇獲得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侯勇版魯肅演繹的非常成功。相比曹力版魯肅,多了三分英武,少了2分文弱。央視版《三國演義》成為了一代經典,塑造了很多個經典的人物。
  • 東吳歷史上的四大都督
    也許我們一直認為東吳的大都督一直不是只有周瑜嗎?其實不然,東吳的大都督一共有過四位,他們也稱東吳四傑: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周瑜周瑜周瑜,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少時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後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周瑜是在建安十三年成為東吳大都督的,他當時33歲。
  • 東吳也是三國時期雄踞一方的霸主,為什麼關羽卻始終看不起東吳?
    關羽看不起東吳是有道理的。三國歷史上,曹操憑藉自己的能力,組建軍隊,滅了袁紹,呂布等諸侯,平定北方;劉備是關羽的大哥,也是白手起家,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做了江東之主,孫權屬於富二代,所以關羽瞧不上孫權。
  • 被稱為「爛好人」,魯肅在赤壁之戰中究竟做了什麼?
    一、 赤壁之戰前:魯肅的謀劃與情報偵察話說魯肅此人,前期充當了一個情報員的角色。當時荊州刺史劉表剛死,他的死訊傳到了東吳,敏銳的魯肅便察覺到這是一個好機會,是一個聯合劉備抵抗曹操的好機會,可以認為是孫劉聯盟的一個雛形吧。當時魯肅就提出:「加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
  • 《三國演義》中不起眼的魯肅,真實情況是怎樣的?真的不起眼嗎?
    不過有一個人例外,那麼就是出身世族的魯肅。他不光不會兼併土地,還會把自己家裡的土地給賣出,並且對於那些窮困潦倒的百姓,也是十分的愛惜,他的名聲是很好的,這也不足為奇。憑藉著魯肅的好名聲,他慢慢地把鄉裡面的那些青年給召集過來學習武藝,於是魯肅的勢力有了慢慢的增長。
  • 東吳大都督為什麼個個風光
    周瑜指揮赤壁大戰成就千年風光曹操南下荊州,在劉表的兒子投降得到了荊州水軍後,順勢南下,想一舉解決江南東吳政權,進而統一全國。孫權內心裡是想和曹操一戰的,但江南的一班文臣卻覺得東吳力量太弱,大多傾向於投降。魯肅單獨勸諫孫權,說只有他孫權不能投降,並勸他將周瑜從前線調回來。
  • 魯肅,三國裡所被低估的經世大才,只因他太過謙遜低調
    受周瑜之邀,輔佐東吳魯肅早先是個孤兒,很早的時候,老爸就死了,只留下他和老媽。不過還好,還有個有錢的爺爺,至少吃穿不愁,不用為生計而奔波。雖然很有錢,但魯肅不喜歡錢,按照現在話說,他對錢不感興趣(哈哈哈)。誰遇到困難,他就幫一手,誰符合他脾氣,大把大把的銀子往外送,簡直就是敗家的富三代啊!不過在周圍鄉裡,口碑倒是不錯。畢竟有錢,而且非常喜歡交朋友,誰不喜歡他!
  • 大都督——魯肅
    率土唯一沒有出五星將的大都督 魯肅率土之濱作為一款三國題材的戰略型手遊,按照知名度和一生功績將許多三國時期的人物做成不同星級的武將,五星為最。許多沒有享有諸多知名度也無較大戰績的人物均被做成五星武將,魯肅作為孫權麾下的第二任大都督,難道還不如朱儁等人知名度高?非也,非也。魯肅,字子敬,為人忠實敦厚,戰略目光長遠。
  • 論武功,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大都督,誰是最厲害的?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東吳的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他們的武功如何,該怎麼排名?誰是最厲害的? 東吳四大都督 說起東吳四大都督,那可是非常的有名,可以說,正是他們的存在,才改變了三國的歷史走向。
  • 三國時,東吳的大都督為什麼身體都不好?
    接下來再看看三國時期東吳的大都督為什麼都有些短命了。先看看東吳的大都督都有誰。1周瑜周公瑾。2,魯肅魯子敬。3呂蒙呂子明。4陸遜陸伯言。後面的就不說了。因為我記不起來了。以上都以三國演義來說吧。先說周瑜。由於孫策在世的時候,周瑜就是以水軍大都督的身份存在的。因為孫策去世後,周瑜還在鄱陽湖訓練水軍呢。孫策死後,孫權繼位。但孫權知道自己的能力。他自己的優點缺點他一清二楚。
  •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大都督,誰最厲害?答案很多人比較意外
    曹魏有五子良將和曹氏宗親八虎騎,蜀漢有五虎上將,而東吳與之同級別的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大都督(十二虎臣地位略低)。有不少讀者想知道,東吳四大都督,誰是最厲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