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生離死別從未如此之快過,剛剛乘著夜色,一個人偷偷的看完了這部紀錄片,已經是一個成年藍孩子的木白君,好像眼眶也溼潤了。
《金銀潭實拍80天》
導演:譚海燕
時長:73min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影像年代:2020年
1819年,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寫下了一篇傳世詩篇《西風頌》。
他借著西風,預言自己所處的那個環境將要發生的變革,詩中他憎恨的是腐朽勢力,他的恨正如我們對今年的這場「疫情」的感受。
關於「冬天」我們不能討論,也不被允許討論。更多的,我想分享自己對這部紀錄片的創作理解。
【選角】
無法知道,導演是有很多拍攝素材,最後精挑細選了記者、計程車司機和女護士,還是只有這些珍貴的影像,都為選角點個讚!
相比疫情帶給我們這些局外人的恐慌,更悲慘的是帶給親歷者的死亡。
試想,昨前一日還和自己一起吃飯的人,每日相伴的人,就那樣不知不覺的離開了,像這個季節忽然一夜裡就消失的綠色,而死亡似乎是一個叫做「上天」的東西造成的,我想人的心是近乎不能承受的。
導演把這些都展示了出來,在對比之下,這也算是對整整一年裡經受恐慌和「囚」禁者,所受的精神創傷的某種慰藉吧!
【捐獻】
片中介紹,那一批重症患者有300多人,有8為家屬同意捐贈亡者肉身,為攻破新冠疫苗研究做貢獻。
對於那些捐贈了的人們,用這樣一句話形容,在貼切了:時代的一粒塵埃,落到每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導演把這記錄了下來,也算是是對那些奉獻者最好的生命價值的追加吧!
【疫情之傷究竟是什麼?】
生死僅在一念之間
我只想活下去
還是那些會有陽光照進來的廢墟?
他們的確都很偉大,也為疫情做出來不可估量的貢獻。
但,相比疫情之下《金銀潭實拍80天》中的逝者,更傷的是很多活著的人。
很多人說,至少還活著!
但,活著卻不如死了,敬畏逝者的同時,活著的那些孤獨群體也需要被記錄,被關心,避免他們成為另一批被「新冠」害死的人。
《十日談》
話說《慶餘年》第二季中,慶國發生瘟疫,慶帝命範閒全權負責邊疆儋州的瘟疫蔓延、百姓生活和市井貿易。
範閒領命坐鎮儋州,命各知縣派出衙役逐一排查百姓染病情況,並組織各縣德高望重者把守城門,禁止儋州人口流動。
三日後全國各地染病無數,病死千萬百姓。獨儋州染病不過數人,且多已治癒康復。
第四日,範閒上書慶帝,報儋州戰績。
次日,龍顏大悅,慶帝閱後即刻下詔:範閒屢建奇功,詩神理應嘉獎,特封慶國權相。
範閒接旨謝恩,隨即將排查和限制人口流動宣揚為首要正義,並全面限制市井貿易,而事實上那日起儋州城內幾乎無疫病蔓延。整日儋州城內寂靜無聲,像慶國落雪的冬天,雀鳥飛過天空,劃出黑色曲線,卻未曾留下痕跡。那種雀鳥的飛翔如同煙花爆竹,炸裂在儋州城上空為範閒慶功。
第七日,儋州城西楊記酒樓因無法營業還典當鋪貸款,宣布酒樓轉賣;當晚楊記37歲的楊老闆跳樓身亡。儋州城內第一例死亡出現,同瘟疫息息相關,但亡者並非染病。
第八日,慶帝派鑑查院陳萍萍調查楊記酒樓事件,萍萍差四處主辦言若海前往儋州查明真相。言若海被小卒攔截在儋州城門外,小卒前去通報範閒,閒迎若海進城,城內無一人煙,言若海驚:京都尚有街邊小販冒死求生,竟不料儋州百姓富裕至此!
第九日,儋州城內十八家酒樓倒閉,四十二處青樓破落,七十二間酒坊因糧食被徵用停業,往日繁華的儋州瞬息間滿目創傷。
第十日,消息傳到京都,龍顏大怒,慶帝派陳萍萍徹查,萍萍深夜千裡奔襲儋州,囚範閒於鑑查院地牢。慶帝下旨:權相者,百官之長也,輔佐慶國社稷,應尚善明理,然範閒好大喜功,棄百姓生活之根本於不顧,去相權,命注牢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