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金銀潭實拍80天》: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2020-10-23 影評匠

覺得生離死別從未如此之快過,剛剛乘著夜色,一個人偷偷的看完了這部紀錄片,已經是一個成年孩子的木白君,好像眼眶也溼潤了。

金銀潭實拍80天》

導演:譚海燕

時長:73min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影像年代:2020年

1819年,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寫下了一篇傳世詩篇《西風頌》。

他借著西風,預言自己所處的那個環境將要發生的變革,詩中他憎恨的是腐朽勢力,他的恨正如我們對今年的這場「疫情」的感受。

關於「冬天」我們不能討論,也不被允許討論。更多的,我想分享自己對這部紀錄片的創作理解。

【選角】

無法知道,導演是有很多拍攝素材,最後精挑細選了記者、計程車司機和女護士,還是只有這些珍貴的影像,都為選角點個讚!

相比疫情帶給我們這些局外人的恐慌,更悲慘的是帶給親歷者的死亡。

試想,昨前一日還和自己一起吃飯的人,每日相伴的人,就那樣不知不覺的離開了,像這個季節忽然一夜裡就消失的綠色,而死亡似乎是一個叫做「上天」的東西造成的,我想人的心是近乎不能承受的。

導演把這些都展示了出來,在對比之下,這也算是對整整一年裡經受恐慌和「囚」禁者,所受的精神創傷的某種慰藉吧!

【捐獻】

片中介紹,那一批重症患者有300多人,有8為家屬同意捐贈亡者肉身,為攻破新冠疫苗研究做貢獻。

對於那些捐贈了的人們,用這樣一句話形容,在貼切了:時代的一粒塵埃,落到每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導演把這記錄了下來,也算是是對那些奉獻者最好的生命價值的追加吧!

【疫情之傷究竟是什麼?】

生死僅在一念之間

我只想活下去

還是那些會有陽光照進來的廢墟?

他們的確都很偉大,也為疫情做出來不可估量的貢獻。

但,相比疫情之下《金銀潭實拍80天》中的逝者,更傷的是很多活著的人。

很多人說,至少還活著!

但,活著卻不如死了,敬畏逝者的同時,活著的那些孤獨群體也需要被記錄,被關心,避免他們成為另一批被「新冠」害死的人。

《十日談》

話說《慶餘年》第二季中,慶國發生瘟疫,慶帝命範閒全權負責邊疆儋州的瘟疫蔓延、百姓生活和市井貿易。

範閒領命坐鎮儋州,命各知縣派出衙役逐一排查百姓染病情況,並組織各縣德高望重者把守城門,禁止儋州人口流動。

三日後全國各地染病無數,病死千萬百姓。獨儋州染病不過數人,且多已治癒康復。

第四日,範閒上書慶帝,報儋州戰績。

次日,龍顏大悅,慶帝閱後即刻下詔:範閒屢建奇功,詩神理應嘉獎,特封慶國權相。

範閒接旨謝恩,隨即將排查和限制人口流動宣揚為首要正義,並全面限制市井貿易,而事實上那日起儋州城內幾乎無疫病蔓延。整日儋州城內寂靜無聲,像慶國落雪的冬天,雀鳥飛過天空,劃出黑色曲線,卻未曾留下痕跡。那種雀鳥的飛翔如同煙花爆竹,炸裂在儋州城上空為範閒慶功。

第七日,儋州城西楊記酒樓因無法營業還典當鋪貸款,宣布酒樓轉賣;當晚楊記37歲的楊老闆跳樓身亡。儋州城內第一例死亡出現,同瘟疫息息相關,但亡者並非染病。

第八日,慶帝派鑑查院陳萍萍調查楊記酒樓事件,萍萍差四處主辦言若海前往儋州查明真相。言若海被小卒攔截在儋州城門外,小卒前去通報範閒,閒迎若海進城,城內無一人煙,言若海驚:京都尚有街邊小販冒死求生,竟不料儋州百姓富裕至此!

第九日,儋州城內十八家酒樓倒閉,四十二處青樓破落,七十二間酒坊因糧食被徵用停業,往日繁華的儋州瞬息間滿目創傷。

第十日,消息傳到京都,龍顏大怒,慶帝派陳萍萍徹查,萍萍深夜千裡奔襲儋州,囚範閒於鑑查院地牢。慶帝下旨:權相者,百官之長也,輔佐慶國社稷,應尚善明理,然範閒好大喜功,棄百姓生活之根本於不顧,去相權,命注牢獄。

相關焦點

  • 《金銀潭實拍80天》,證明紀錄片也可以很煽情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觀眾所想像的紀錄片其實無非就是科學記錄,並沒有多大的感情波動,甚至可以說是冷血的代表。然而,在時代的轉變中,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把紀錄片當做一則有情感故事的記錄,用巧妙的手段去完整記錄發生的故事,讓觀眾為之動容。2020年,武漢這座城市有許多人經歷了生死離別,有的人被迫在一瞬間成長,而有的人在恐慌中努力尋找落腳點。
  • 「我解剖了同班同學」,醫生在紀錄片「金銀潭實拍80天」裡哽咽
    豆瓣截圖「金銀潭實拍80天」是國內唯一一部在疫情最嚴重時進入武漢金銀潭醫院紅區(隔離區)拍攝的紀錄片。如果沒有他們,我們後面的戰役都是盲打。「通過屍檢這樣的病理手段去揭示,才知道防控措施是否最完善,臨床救治是否最得當。」卞修武院士說。「敖醒吾、李新春……還有更多名字,理應被銘記。」紀錄片畫外音說。
  • 金銀潭實拍80天:我解剖的這些人有的是我的同班同學
    他們在 2 月初,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深入武漢金銀潭醫院,至該院 ICU 重症患者清零,用鏡頭記錄下整整 80 天裡那些重若千鈞的真實————《金銀潭實拍 80 天》在拍攝的整整 80 天裡,這些畫面是素材最多的。武漢的疫情結束後,有一些在金銀潭醫院病逝患者的家人通過各種渠道找到攝製組,想看一下逝者住院時候的視頻。但他們的訴求統統都被拒絕了,導演還告訴他們這些畫面在紀錄片中也都不會出現。這種拒絕並不是一種冰冷冷的殘忍,反而是一種有意的呵護。因為在剪輯之前,攝製組特意去尋找心理醫師進行災後心理建設方面的諮詢。
  • MV記錄奮戰金銀潭的67天
    從冬天到春天,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歷經了無數的困難,救治了一批批病人,在度過了67個奮戰的日子後,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今日回滬。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篇》攝製組蹲守在金銀潭醫院跟拍了他們一次次的奮力救治。他們都是專業醫護人員,但也都是普通的人,有所有普通人的情感。
  • 《金銀潭實拍80天》真實再現抗疫故事,最悲慘一家,四口僅剩一人
    B站剛上映了一部抗疫紀錄片《金銀潭實拍80天》,內容就是從疫情開始到疫情結束這期間所發生的普通人的故事。整個紀錄片選擇了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經歷來作為例子,講述了這場令人難忘的疫情。紀錄片的第一個人物是特邀記者敖慕麟,在疫情發生的初期,敖慕麟堅持在現場做著報導,其父親敖醒吾沒有反對自己的兒子做現場報導,但是有一個條件要做兒子的司機。也正是這個原因,兩個人分別感染了病情。後面,敖慕麟挺了過來,而敖醒吾則在用了EMCO之後沒能挺過來。去世的當天,敖慕麟的母親徵求兒子的意願想著把敖醒吾大的遺體捐獻了出來作為醫學解剖使用。
  • 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眼裡的梨花朵朵開帶你慢慢走進春天
    大家好呀,敏敏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很多人肯定會說,當然不會,而且每每春天臨近的時候,眼裡滿是朵朵盛開的梨花,那麼就讓梨花帶你們一起走進春天吧。冬季已至,春天還會遠嗎?一夜春風忽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每到春天,潔白如雪的梨花便會不期而至,在柔和的陽光下綻放出一樹淡雅。這朵梨花,一簇簇,像一隻嬌小的白玉蝴蝶,在春風裡歡快地跳舞。喜歡梨花,喜其「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堆雪」的淡雅出塵,喜歡其「風香未變,雪壓枝自重」的堅韌。
  • 關於紅區裡最真實的紀錄片
    如果說《在一起》是加了濾鏡,一定美化後的現實,那麼《金銀潭實拍80天》就是真正紅區裡的紀實。——《金銀潭實拍80天》。 金銀潭醫院,從一個武漢人都覺得有點陌生的名字,一夜之間成為抗疫救治最前線的代名詞。
  • 人民日報發布重磅紀錄片:生死金銀潭
    人民日報發布重磅紀錄片:生死金銀潭 從2019年12月開始,武漢金銀潭醫院就站在了「風暴眼」。
  • 人民日報:《生死金銀潭》,讓中國抗疫故事更具傳播穿透力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策劃推出了紀錄片《生死金銀潭》,真實記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醫患之間的日常故事和生死時刻。這部28分鐘的作品,是全國唯一全景式記錄武漢定點醫院隔離「紅區」的紀錄片。拍攝團隊深入「紅區」連續跟拍36個日夜,製作團隊前後準備49天。3月31日一經推出,刷屏網絡,社會反響熱烈,並產生一定的國際影響。
  •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種草18套穿搭化解換季尷尬
    冬天來了,春天還遠嗎?我經常說,只有拼命努力,才能看起來一點也不辛苦,小仙女學著穿搭的時候,其實經過了一定時間的鍛鍊,才可以蛻變自己。今天製作了18套春天的休閒和時髦的服裝,我想消除季節變換時的尷尬,已經準備好了嗎?淺色系:一到秋季,仙女就拿出風衣開始穿了,冬天來了,春天還遠嗎?
  • 夜讀|如果冬天來到,春天還會遠麼?
    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夏津縣融媒體中心主播張雪,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梁實秋的《北平的冬天》。說起冬天,不寒而慄。我是在北平長大的。北平冬天好冷。過中秋不久,家裡就忙著過冬的準備,作「冬防」。陰曆十月初一屋裡就要生火,煤球、硬煤、柴火都要早早打點。
  • 與死神拼殺42天!對話金銀潭醫院ICU「救火隊長」
    濟南人房明浩剛剛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最危險的ICU裡,領軍跟死神真刀真槍拼殺了42天。金銀潭醫院,是武漢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在這裡,發生了許許多多與疫情相關的故事,有悲傷,有感動,有驚險,有遺憾……房明浩今年48歲,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急診和重症醫學科副主任。
  • 「冰點特稿」搶命金銀潭
    一起住進金銀潭醫院的病友離世了,此前一起聚會的朋友也感染了。她想,自己如果當時沒住進醫院,繼續燒到39.5℃,走不動路,可能就死了。她的肺部CT影像顯示,雙肺大片磨玻璃樣滲出。大年初一,醫生跟家屬下了病危通知,她只模糊地記得醫生在搖頭。後來,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蔣進軍把她拉回來的。
  •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熔爐》影評
    不過,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這是否為了與反面角色尹慈愛形成對照關係,以便讓兩人的正面衝突戲份顯得更加可信?那個下午你不來看《熔爐》還能幹什麼,幹什麼還會比看《熔爐》更有意義……「文學館放映室」是青島文學館策劃的觀影沙龍活動,在趨於靜默與私話語的觀影年代,我們提倡「分享與對話」。每周六相約,旨在愜意的午後為大家提供一場豐富的視覺盛宴。
  •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2020年好像才剛剛開始,卻即將悄然溜走······還記得也是冬天,疫情突如其來,打亂了我們關於2020一切溫暖的憧憬與幻想
  • 治癒後還會感染嗎?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回應了
    治癒後還會感染嗎?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回應。對於疑似患者是不是已檢測完畢,我們雖然盡了最大的努力來加快檢測的效率,但是到目前(2月10日)為止,還沒有完全做到疑似患者檢測清零,我們的目標是2月11日完成所有疑似患者檢測的清零。二、臨床治癒率是多少?
  • 金銀潭醫院ICU醫療組長房明浩:重症救治就像「走鋼絲
    金銀潭醫院南七樓的ICU重症監護室,收治的是最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直到3月1日輪休,「救火隊長」房明浩已經在此堅守40餘天。 房明浩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急診和重症醫學科副主任,1月21日,也就是鍾南山院士證實「新冠肺炎有人傳人現象」的第二天,他趕赴金銀潭醫院支援。
  •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丨電影《隨風飄散》明日全國上映!
    正如德國詩人雪萊在《西風頌》中所言的那樣「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改變已經發生,更多的格拉們一定會為藏地帶來新的風向,給藏族傳統文化注入新鮮血液。傳統文化中的陳規陋習遲早會《隨風飄散》。
  • 清明節:不能忘卻的紀念,紀錄片裡的「戰疫紀」
    如果把疫情比作一場風暴,那武漢金銀潭醫院就是風暴之眼。截止3月30日,金銀潭醫院累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780例,其中大多是危重病人。正如片名《生死金銀潭》,這裡的每一天,都是與病魔的「生死競速」。金銀潭裡沒有驚天動地,只有每一天的日常與堅守,平凡卻格外動人。
  •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耐藥病區護士長賈春敏:沒有人想當英雄,但我們就...
    楚天都市報記者 戎鈺 通訊員李潔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李輝早在去年12月29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就感知到了危險信號。當日,第一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轉入該院。作為武漢市第一個收治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以及收治新冠肺炎病人最多的醫院之一,金銀潭醫院被形容為抗擊疫情的「橋頭堡」。它的「戰疫」歷程吸引了全國目光,而該院院長——身患漸凍症仍堅守一線的張定宇,也成為無數國人心中的英雄。這2個多月來,金銀潭醫院裡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楚天都市報記者近日專訪該院耐藥病區護士長賈春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