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錯過的外國電影之《傲慢與偏見》(二)

2021-01-09 小包總談車

這次還是接著給大家介紹《傲慢與偏見》這部外國電影。

《傲慢與偏見》的影片中提到:「家產萬貫而又尚未婚配的男人一定需要一個賢內助,這是一條世界上盡人皆知的真理。」這句話幽默而不失諷刺。彬格萊先生搬到尼日文莊園對於班納特一家和他們的鄰居來說,都是一場大爆炸。家家戶戶都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嫁給這樣一位年輕富有的才俊,一場無形的競爭開始拉開帷幕。自此好像影片中所有和伊莉莎白差不多大的女生們開始從無憂無慮的女孩完成到女人的蛻變。

伊莉莎白、姐姐簡、妹妹莉迪亞、朋友夏洛特都是簡·奧斯汀著重描寫的對象,通過這幾個女孩在面對婚嫁選擇時的不同來進行平行比對。伊莉莎白無疑是導演非常欣賞的女性角色,她聰慧有遠見,有獨立思考能力,希望因為愛情而結婚,她嫁給了和她性格契合的達西。她的姐姐簡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女孩」的角色,漂亮、柔順,心地善良,於是她與同樣個性溫柔的彬格萊先生志趣相投,只是兩個人性格中都有軟弱和猶豫的成分,才使他們兩個人的戀情遭受諸多坎坷。

妹妹莉迪亞導演顯然是用了貶義去描寫她的無知與魯莽。她早早便出去社交,最愛和軍官一起參加舞會,甚至最後聽信維克託的一家之言和他私奔,不知悔改。朋友夏洛特的選擇則更貼近於現實中多數人的選擇。夏洛特和伊莉莎白要好,姑且可以算作是「文藝女青年」。但隨著年紀的增長,現實問題擺在她的眼前——她必須找個人嫁了。於是她選擇了性格古板滿嘴奉承的伊莉莎白的表哥科林斯。科林斯曾像伊莉莎白求婚而被拒,轉頭卻在夏洛特一舉成功,是因為伊莉莎白和夏洛特對婚姻的期待是不一樣的。伊莉莎白期待的婚姻是兩個人因為愛情而結合,而夏洛特只是想找個「長期飯票」來解決溫飽問題。

夏洛特婚後伊莉莎白去她的家裡探望,有幾個有趣的細節可以看出夏洛特在婚姻中所持的態度:第一個是科林斯跑到家門口迎接凱薩琳夫人,夏洛特正在跟伊莉莎白講話,忙不迭地跟了過去。與科林斯真心實意地奉承不同,面對凱薩琳夫人的各種「管閒事」,夏洛特似乎都只是按「命令」聽話而已。第二個是凱薩琳夫人邀請他們去她的家裡,又是一頓指手畫腳,夏洛特一言不發地坐在那裡,既不奉承,也不反駁。這也體現了其面對婚姻,或者說整個社會的「規則」,夏洛特的態度是隨波逐流,保全自己。

即使在現在,我們的社會中仍然有許許多多的「夏洛特」,面對某些社會或是家庭的一些墨守成規的事情,更多的是選擇順從,這也是這部電影的現實意義。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都是一樣的。但是作者還是想提醒各位網友,對待愛情還是要理智,不要盲目的去聽從別人的意見,自己的感受最重要。

原創勿侵。

相關焦點

  • 《傲慢與偏見》二刷傲慢與偏見
    「傲慢使別人無法靠近我,偏見使我無法愛上別人」昨天下午把我心心念念最愛的一部電影二刷了一遍。模模糊糊印象裡面只記得最後伊莉莎白和達西先生好了,模模糊糊也只記得傲慢與偏見二詞正好對應兩個人的個性特徵,二刷後更加讓我清晰地認識到了每個角色獨特的人格魅力。場景一:舞會開始,吉英在媽媽班納特的安排下順利與賓利對話且結成了舞伴,兩人對彼此都一見傾心。
  • 傲慢易改,偏見難改︱電影《傲慢與偏見》
    在看翻拍的電影版的《傲慢與偏見》之前,我曾經看過BBC經典版的《傲慢與偏見》。所以說在觀賞到電影版的《傲慢與偏見》之後,我很難不把電影版的《傲慢與偏見》與經典版的《傲慢與偏見》之間進行一定的對比,但是對比之後就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對於經典文化表現的一種薄弱感。
  • 愛情電影《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是一部愛情電影,於2005年9月16日在英國上映。 該片主要講述了19世紀初期英國的鄉紳之女伊莉莎白·班內特五姐妹的愛情與她們的擇偶的故事。該片主要反映了家庭對金錢的追求和社會階級的批判,批判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社會的落後。
  • 傲慢與偏見?
    上篇我們提到中國的婚嫁制度以及所涉及的金錢,其實外國的婚姻也類似,有很多經濟上的考量,比如《傲慢與偏見》,這部通俗的經典小說,也包括它的姊妹篇《理智與情感》。作者簡·奧斯汀出身於一個十八世紀英國小鄉紳家庭,婚嫁是那個階層女孩人生的重頭戲。藝術來自生活,她的小說也描述了她最熟悉和擅長的生活。班納特先生總是很冷漠,可能他一直後悔年輕時娶了漂亮但輕浮的太太。
  • 《傲慢與偏見》電影鑑賞
    後改編為電影,目前有諸多版本。電影以日常生活為題材,主要圍繞女主人公伊莉莎白與男主人公達西展開,男主人公達西的傲慢使女主人公伊莉莎白對他充滿了偏見,但在一次次碰撞與交流中,男主人公逐漸放下了他的傲慢,而女主人公也放下了對他的偏見,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這看起來是一個愛情故事,但它的深度與廣度絕對不僅於此。傲慢的男主,偏見的女主正是現實世界中許許多多人的縮影。
  • 電影《傲慢與偏見》,我所以為的你的傲慢,僅僅是我對你的偏見
    伊莉莎白和達西分不清楚倆人誰傲慢誰帶有偏見,兩個不同的階級能走到一起總是有多不易。一個獨立有主見,一個善良有魄力,但是更喜歡的是慈祥明理對二女兒有偏愛的父親。靈魂相似的兩個人歷經磨難總是會在一起,大姐和伊莉莎白無疑最後都是幸運的,不是因為傲慢而產生偏見,可能更深處是因為不了解有了偏見而讓人覺得很傲慢,消除偏見最好的辦法就是了解,伊莉莎白和達西也都做到了。
  • 分享電影/《傲慢與偏見》
    ✨今天小編想給大家分享一部電影——《傲慢與偏見》。我在高二的時候讀過這部小說,從那以後,便喜歡上了奧斯丁。喜歡上了他的諷刺藝術,喜歡上了他的現實主義。他那不矯揉造作的語言風格讓我酣暢淋漓,對現世的感慨,對人物的抨擊,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為之傾倒。我也喜歡《傲慢與偏見》裡的伊莉莎白,喜歡她的直率,她的才情、她的人生態度、她的生活理念都令我折服。
  • 翻譯社之世界名著《傲慢與偏見》
    為大家推薦的是世界名著《傲慢與偏見》。該書作者是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主要作品有《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等,道壹翻譯解讀。《傲慢與偏見》描寫了小鄉紳班納特五個待字閨中千金的求愛之旅。新來的鄰居賓利是個有錢的單身漢,於是便成為了班納特太太心目中準女婿的不二人選。而二女兒伊莉莎白在舞會上認識了賓利的好友達西,但是耳聞他為人傲慢,一直對他心生排斥,經歷一番周折,伊莉莎白解除了對達西的偏見,達西也放下傲慢,有情人終成眷屬。
  • 奧斯汀經典之作《傲慢與偏見》
    今天沒想推言情或者耽美小說,想推一本我很喜歡的世界名著《傲慢與偏見》。《傲慢與偏見》作者:簡·奧斯汀內容簡介小說描寫了小鄉紳班納特五個待字閨中的千金,主角是二女兒伊莉莎白。她在舞會上認識了達西,但是耳聞他為人傲慢,一直對他心生排斥,經歷一番周折,伊莉莎白解除了對達西的偏見,達西也放下傲慢,有情人終成眷屬。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以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說的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並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
  • 《傲慢與偏見》:電影、迷你劇及原著
    2013年是《傲慢與偏見》出版200周年,繼英國皇家郵政專門發行郵票紀念之後,英國中央銀行(Bank of England)宣布,簡·奧斯汀的頭像將被印製在新版10英鎊紙幣上,以此向這位譽滿全球的女作家致敬。奧斯汀也是繼邱吉爾後登上紙幣的一位新人像。看行長怎麼說:
  • 十分鐘了解一本書系列之《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中達西與伊莉莎白《傲慢與偏見》中達西與伊莉莎白很多年前,有一個女孩子拉著我去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傲慢與偏見》,她說電影裡有她憧憬的愛情,有她喜歡的男孩子的樣子,我說,真傻,別人的愛情,憧憬不來
  • 校廣之聲|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英語:Pride and Prejudice),出版於1813年,是19世紀英國小說家簡·奧斯汀的代表作。小說主要講述了鄉紳之女伊莉薩白·貝內特和富有的達西先生的愛情故事,反應了19世紀英國鄉紳階層的禮節、成長、教育、道德、婚姻的情態。
  • 豆瓣8.5,淺析經典英式愛情電影《傲慢與偏見》為何經久不衰
    說起英國浪漫愛情題材的電影,大家肯定會想起一部經典之作:《傲慢與偏見》。這個電影曾被拿出來翻拍過很多次,而最受好評、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05版的。男主高大英俊、女主活潑靈動,巧妙的拍攝手法、美奐絕倫的光影效果,這一切都讓觀眾大飽眼福。電影改編自簡·奧斯汀同名小說《傲慢與偏見》,由凱拉·奈特利、馬修·麥克費登分別飾演女主伊莉莎白和男主達西。
  • 《傲慢與偏見》一部優秀的閒暇放鬆電影
    從她的作品中便看得出來,無論是《傲慢與偏見》中的達西先生和賓利先生,還是《理智與情感》中的布蘭登上校,都是充分尊重伴侶並擁有良好生活條件的男性。而本文的主角,也就是2005年喬·賴特的《傲慢與偏見》,則顯然是一個最迎合現代人口味的版本。1995年版《傲慢與偏見》傳統意義上的奧斯汀粉絲或許會牴觸這部作品。
  • 傲慢與偏見電影簡介
    傲慢與偏見電影簡介作者簡介:簡·奧斯汀簡·奧斯汀(Jane Austen
  • 《傲慢與偏見》,愛是摒棄了傲慢與偏見之後的曙光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這部電影是我非常喜歡的《傲慢與偏見》。毫不誇張的說,我曾經在一周內把它翻來覆去的看了三遍,然後它就直接進入了我的電影最愛榜單,並且在看完了整個電影之後,我還心血來潮的把小說也找來閱讀,這足以看出我對這部電影的熱情和喜愛了吧。
  • 電影《傲慢與偏見》:愛能打破的,不止是傲慢和偏見
    《傲慢與偏見》是一部愛情片,根據簡·奧斯汀同名小說改編,講述的是19世紀初期英國的鄉紳之女伊莉莎白·班納特五姐妹的愛情與擇偶的故事。這部影片我看了很多遍,其中男女主的愛情經歷格外打動我。顯而易見,女主伊莉莎白是位善良活潑、愛恨分明且極其愛笑的姑娘,她出生在英國鄉鎮中資產階級家庭,但她對愛情以及婚姻有自己的觀點,她沒有受母親的影響,她反對因為金錢而結婚。
  • 楊絳:你不知道的《傲慢與偏見》!
    這裡要講的是英國十九世紀初期的一部小說《傲慢與偏見》。女作者簡·奧斯丁是西洋小說史上不容忽視的大家,近年來越發受到重視。愛好她的讀者,要研究她的作品有什麼好;不能欣賞她的人,也常要追問她的作品有什麼好。《傲慢與偏見》在我國知道的人比較多;沒讀過原文的讀過譯本,沒讀過譯本的看過由小說改編的電影,至少知道個故事。
  • 傲慢與偏見的關係,《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故事雖然距離我們有二百多年之久,但書中對人性和人類潛意識的剖析卻是放置於上下五千年皆準的,因為人類從來沒有進步過,進步的只是技術,科學和制度。這裡我們只從男女主角的角度簡介一下故事。達西為什麼會那麼傲慢?因為他出生在一個十分富貴的家庭,受過很好的教育,有過人的學識與能力,而且為人正直。所以他就對那些在這些方面不如自己的人產生了偏見。也可以反過來說,因為他對在這些方面不如自己的人有偏見,所以他變得傲慢。從這個角度講,傲慢與偏見這兩件事情是相伴而生的。而且他的傲慢還招致了他人對自己的偏見,所謂自食惡果就是這個道理。
  • 《傲慢與偏見》傲慢、偏見
    這部小說陪伴了我整個青春期,無論是原著還是電影,我都為之深深著迷。愛情的發生,總是奇妙的。 看完被男女主的愛情感動了,真實、個性、獨立、善良、主見。男主傲慢和女主偏見,但內心都是真誠和善良的,它們倆價值觀和身邊的人對比都很明顯,他們倆最終走到一起是讓人非常感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