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影導演培訓》結項回顧⑧ 京劇影視化表演觀念與方法 郭躍進導師在國家藝術基金戲影導培班上的課程和《佘賽花》學員觀影心得!

2021-02-14 緣成中視

導師簡介:

郭躍進,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一級演員、全國京劇最高獎「梅蘭芳金獎」獲得者。中央戲劇學院戲劇與影視學學科帶頭人之一、原京劇系主任,終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第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教育部評估專家、文化部優秀專家。專工京劇老旦行當,師從韓玉春、孟麗君、王元清等前輩藝術家,1990年拜京劇藝術大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金泉先生為師。《中國京劇百科全書》「郭躍進……繼承老旦李(多奎)派的『一口氣』唱法,聲情相融,頗見功力,表演中文武兼備,表做得神,成為同輩老旦演員中的佼佼者。」

先後榮獲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優秀表演獎」(1987),

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最佳表演獎」(1991),

全國京劇最高獎「梅蘭芳金獎」(1994),

全國優秀園丁獎「全國中專大賽老旦組唱腔金獎」(1996),

創作京劇小劇目《水情緣》獲得山東首屆電視小品賽作品獎、導演獎(2009),

全國優秀園丁獎(央視首屆「學京賽」老旦組唯一銀獎)(2010),

《水情緣》在山東省新編小戲大賽中獲導演獎(2012),

全國指導教師獎(央視第七屆「青京賽」老旦組金獎)(2012),

創作原創京劇《四郎·嘆》(擔任導演及唱腔作曲)榮獲第六屆戲劇奧林匹克展演榮譽證書(2014),

全國指導教師獎(央視第二屆「學京賽」,老旦行當決賽唯一銀獎)(2014)。

擔任八集京劇電視劇《佘賽花》製片人、領銜主演,獲中國廣播影視大獎·第26屆飛天獎(2007)。擔任原創京劇《四郎·嘆》、《蕭綽·韜略札記》、《大漢呂后》三部大戲的導演、唱腔設計。出版《中國京劇表演教學論綱》,在《戲曲藝術》等核心期刊和論文集中發表論文十餘篇。

《京劇影視化表演觀念與方法》課程導語:

戲曲舞臺藝術還是電影藝術,都面臨著現代化的問題,這種變革既是思想方面的納新,也是藝術形態上的轉換,形式可以進行多樣化的探索,但前提是一定要守住中華戲曲的美學傳承和特有的高度程式化的表意系統的底線,在藝術創造、審美方式和精神歸旨等方面要與傳統精神相一致,「移步不換形」創造性的轉化和生產是新一代戲曲創作者需要克服的難題。

學員們上午觀看了中央戲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京劇老旦表演藝術家郭躍進導師主演的京劇電視劇《佘賽花》

導師梁漢森推薦語:

今天推薦的中央戲劇學院京劇系原主任郭躍進教授講課,介紹由她親歷主演,製作人的戲曲電視劇《佘賽花》艱苦的拍攝歷程和下午主講的《京劇影視化表演觀念與技巧》,以及由郭教授主持編導制的三亇新編舞臺劇。

從她的實踐中了解從影視創作的跨界經歷和新編三部新戲的創作實踐經驗,向我們國家藝術基金《戲曲數字影像導演人才培養》班的同學們,提供今後從舞臺到影視的創作過程中,思考戲曲電影創作的道路!

不少學員寫下自己真切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學員陳飛的心得。

執著進取,共創輝煌

——再觀郭躍進教授主演主創京劇電視劇《佘賽花》並聽其《京劇影視化表演的觀念與方法》講座有感

-陳飛

2019年度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之《戲曲數字影像導演人才培養》於7月2號正式開班,我有幸成為其中一名學員。7月10日上午,學員們集體觀摩了京劇電視劇《佘賽花》。該劇2004年拍攝(獲26屆飛天獎),共8集,總時長6個多小時。根據上課時間安排,我把影片壓縮到3小時左右。作為該劇的執行製片,從前期選景、拍攝到後期剪輯、配音,到一系列的節目包裝、出版發行,我基本經歷了這部電視劇的整個創作過程,也特別體會到一位資深戲曲人對戲曲文化的熱愛、思考及探索。古人云「溫故而知新」,通過這次剪輯及再次觀看該劇,我對這部戲曲電視劇有了新的認知。在此,我想從剪輯的角度,淺談一下該影片在戲曲影像化方面的嘗試。

首先是武戲部分。該劇的武戲鏡頭是由專門的武戲導演進行設計的,在拍攝時用了大量的手持鏡頭,如楊七郎打擂的那場戲,就穿插了一些手持鏡頭。這些鏡頭在剪輯的時候,往往只能用一、兩秒的時間,但這些畫面卻很有動感,只需結合一些短鏡頭和無技巧剪接,就能夠迅速調動起觀眾的情緒,看得也很過癮。

其次是文戲部分。這部分在整部影片中佔的比重很大,主要用於故事敘述及情感交流。相對於武戲,文戲的剪輯節奏就慢了很多,甚至在細膩的情感表達時,會用一些軟疊的技巧過渡。唱腔部分的介入是該戲曲電視劇的特色,但這些鏡頭往往過於冗長,我們在剪輯時運用了一些閃回的鏡頭,這樣既解決了鏡頭過於單調的問題,同時也使畫面與唱腔相互結合,達到「聲畫並茂」的效果。

 

整部電視劇剪輯上還是遵循內容為主、形式為輔的原則,把故事講明白,把情感表現到位。但剪輯師也注意到了形式的表達,比如,同樣是七郎打擂的那場戲,七郎飛腿踢潘豹,通過多角度鏡頭的拼接,用了很多重複剪輯的技巧,來增加畫面的力量感和衝擊力。總之,正確處理好剪輯中內容與形式的關係,把控好節奏,是二次創作——剪輯的重要任務。

當天下午,郭躍進教授以《京劇影視化表演的觀念與方法》為題,分4部分展開學術講座。分別是:一、融合影與戲的衝突,因劇目而為,因劇種而異,突出「這一個」特點。戲曲電影創作必須以民族審美為核心,戲曲與電影兩種藝術的融合,是相互依存與適應的關係,「以影就戲」(戲曲本體)抑或「以戲就影」(電影本體)兩種創作觀念各有利弊,創作的關鍵是要依託劇種特色、劇目特徵、演員(流派)特點,構思這部戲曲電影的創作,把握住「這一個」作品的風格。二、內求真,外求美,程式化體驗人物,意求內外統一。戲曲電影的表演創作,不是把舞臺表演的模板直接搬演到銀幕上,必須嚼碎了根據鏡頭拍攝的特點,重新組合程式塑造人物。鏡頭表演是斷續和逼真性的紀錄,表演方式是接近話劇的體驗與表現,同時又必須在程式規範中,控制好兩種表演模式的轉換,關鍵是用情感統攝好內在體驗和外在表現的平衡,「入乎其」內體驗人物的精神世界,「出乎其外」在鏡頭面前用偏向寫實的程式表現,實現內外統一。三、化用程式,統一虛實,遵循影視表演的特點。唱念做打的表演程式在戲曲舞臺自由時空中轉換,根據戲曲以程式塑造人物的特點,可以盡情的發揮「四功五法」的表演技藝。轉化為影視時空裡就會出現矛盾,電影通過鏡頭的連續性切換與場景的邏輯性轉換等手法,以情節的連貫性製造真實的幻覺感,敘事的連貫性限制了它發揮的空間,原有的程式規範往往需要被打破,根據人物與情節的需要合理性的重塑。四、全球化時代京劇創作的觀念與方法——以中央戲劇學院京劇系三部原創京劇《四郎·嘆》《蕭綽·韜略札記》《大漢呂后》為例。全球化背景下,傳承戲曲的文化傳統與美學精神,融會新的戲劇觀念與形式,以戲曲的古典神韻來詮釋現代情思,探索傳統與現代的審美共通,創作出具有當代戲劇品質、充滿思辨內涵的「出人」又「出戲」的戲曲佳作,是當代戲曲舞臺革新的方向,郭躍進教授擔任導演和唱腔設計的這三部大戲,正是這一理念的實踐探索,為新時代京劇表演教學創作指明值得業界思索的新方向。

作為一名從實踐走出來的藝術家,郭躍進教授還結合自己拍戲的經典案例,與學員們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包括團隊建設、資金籌備等方面,這些都是在書本中很難學到的。

《佘賽花》在藝術創作手法上力求通過人物塑造達到舞臺程式與電視劇真實性的相融合,將故事情節匯集在一起,通過演員拿捏到位的螢屏表演和經典詩意唱腔將零散的故事巧妙的串聯在一起,發揮唱腔寫意對電視敘事的彌補,達到表意與寫實的有機的融合。該劇的背景音樂與唱腔伴奏在保留傳統京劇韻味基礎上有所革新,不再是傳統戲曲電視劇那種獨自存在的個體,而是充滿辯證統一,即唱腔伴奏音樂響起之前必有背景音樂做鋪墊,而唱腔伴奏音樂結束前又有背景音樂託起,彼此充滿著呼應,平和自然,呈現出一種層疊起伏狀態,與影視鏡頭畫面的化入化出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幫追夢人,從有緣相識到由誠相知,通過這難得的機會,我們勤奮學習,相互交流,不斷產生新的認知、生成新的交集。

最後,請允許我以著名京劇老旦表演藝術家郭躍進教授在戲曲數字影像導演人才培訓班所講的一句話作為結束並互相勉勵吧:「執著進取,共創輝煌」。

長按二維碼點擊進入有更多精彩!

業務:戲曲電影拍攝、城市院線宣傳與發行/戲曲電影數字院線發行與農村院線發行/戲曲電影網絡和手機等新媒體發行/戲曲電影圖書及畫冊衍伸產品設計出版/故事電影、動畫電影拍攝宣傳與發行。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苑路萬科星園14號樓2205室

周紅英  手機:18600410258

吳   靜  手機:15810779124

周森林  手機:18684605538

公司電話:010-84905535

公司郵箱:yc4855@163.com

相關焦點

  • 「文化之美·影戲人間」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2020年度成果...
    2020年,是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成立的第三年,雪花秀在非遺保護的路上持續前行,以「文化之美·影戲人間」為主題聚焦陝西皮影戲。12月19日,「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在完成對陝西皮影的深入研究、創新傳承以及全面推廣之後,以成果展的形式向社會大眾發布2020年度的理論研究和創新實踐成果。
  • 陳素真誕辰100周年再傳喜訊,這麼多名家名師助力豫劇「陳派」表演人才培養~
    中國國家藝術基金(China National Arts Fund,縮寫為 CNAF),是由國家設立,旨在繁榮藝術創作、打造和推廣原創精品力作、培養藝術創作人才、推進國家藝術事業健康發展的公益性基金。張大新:著名戲曲理論家,博士生導師,河南大學河南地方戲研究所所長,曾主持國家及省部級社科項目10項,出版戲曲研究專著多部,主編大型戲劇文獻《樊粹庭文集》(六卷),現受聘為國務院21世紀重大系統工程《中華大典》編委、《戲曲典》副主編。
  • 招募 戲劇遊學:遊•戲臺北
    於1998年至2000年間,開辦「網絡戲劇學苑」。這是華語地區第一個從事網絡戲劇教育的網站,邀請專業名師於網絡開設戲劇賞析、編導創作、設計與技術、製作行政等多元之戲劇相關課程,以不受時空限制的網絡教學、搭配部分實體課程,為戲劇藝術的愛好者提供一個更為便捷的學習管道。
  • 北京「午間有戲」再現京劇經典
    6月27日,在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支持下,由北京天地君盛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組織主辦的戲聚海澱「午間有戲」戲劇藝術推廣普及活動,落地北京中關村東升科技園內的外研書店。該活動以文化傳承和藝術普及為宗旨,把京劇藝術帶到年輕人身邊。
  • 2020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春日景和·萬年歡」《箏戲雅樂·京劇古箏音樂會》
    2020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春日景和·萬年歡」《箏戲雅樂·京劇古箏音樂會》將於2021年2月17日(正月初六)14:30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演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代表——京劇和古箏,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擁有廣泛的傳播度和受眾群。尚靖雅作為北京京劇院優秀青年古箏演奏員,近些年來創作完成了京劇古箏相融合的《霸王別姬》《巾幗英雄》《萬年歡》《春日景和》等多部原創作品,舉辦「箏戲華年——尚靖雅京劇·古箏音樂會」,「當古箏遇上京劇——尚靖雅樂享會」等個人音樂會,受到觀眾們的熱烈歡迎。
  • 中國劇協第十屆小戲小品編導演研修班成功舉辦
    本次研修班是今年8月舉辦的「中國劇協小戲小品編導演網絡專題培訓班(編劇部分)」的延伸,因受疫情影響,編劇培訓班以線上教學的形式開展,邀請了專家對學員提交的作品進行遴選和點評輔導,對其中精選出的優秀劇本「量體裁衣」,對應人物角色,選拔出合適的導演、演員來參加此次線下培訓完成進一步的創作。
  • 亞影風採丨莊君《辰宿列「張」,做戲東方——張國榮表演藝術謹探》 ​
    [1]如果電影導演的作者性體現在作為某種標籤,使作品鮮明地附著上導演獨特的藝術氣質而易於識別,這種氣質既在作品內部又不限於作品;那麼演員的作者性是否意味著演員飾演的所有角色都附著著角色創作者的個人標識,使其飾演的角色,甚至整個作品都具有某種易於識別的藝術風格。張國榮的個人魅力通過角色穿透受眾的認同,縫合影片情感與觀眾情感的縫隙,這層表演的手術即是演員的作者性。
  • 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人才培養資助項目《中州派古琴藝術表演人才培養》到訪忘機琴堂!
    由國家藝術基金資助,洛陽師範學院音樂學院主辦的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人才培養資助項目《中州派古琴藝術表演人才培養》項目負責人劉英麗教授帶領全體學員於
  • 渭南師範學院國家藝術基金《皮影戲藝術人才培養》培訓班開班
    學員代表孫贊在發言中指出,陝西東路皮影的傳承發揚重任最終還要落在我們年輕人身上,感謝國家藝術基金以及渭南師範學院給30名新學員提供的學習機會,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願與各位年輕朋友一道攜手共進、克紹其裘、努力學習、發揚傳承!
  • 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人才培養資助項目《中州派古琴藝術表演人才培養》第二十八至三十天課程圓滿結束
  • 戲劇遊學團 遊•戲臺北
    高品質的創作與製作,使得劇團的作品多年來屢獲觀眾、藝術界、學界和媒體的高度肯定:-入選第二屆臺新藝術獎年度十大、藝評譽為年度最好的戲劇演出:《驚異派對》-三度入選國藝會「表演藝術追求卓越」:《影痴謀殺》《倒數計時》《西夏旅館》-應邀參加「臺北-北京兩岸城市藝術節」於北京演出:《驚異派對》-應邀參加上海「2012國際五城市民戲劇展演」、北京「2013
  • 【消息】「中州派古琴藝術表演人才培養」課程進行中
    7月14日,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齊聚洛陽,開始了「中州派古琴藝術表演人才培養」項目的系列課程。
  • 鐵枝木偶——潮汕獨創的紙影戲
    潮汕鐵枝木偶戲,俗稱紙影戲,是中國木偶藝術的稀有品種,其歷史悠久,廣泛流行於粵東以至閩南一帶,技藝精湛,頗具特色。
  • 【戲曲新象】京劇藝術傳承與保護工程推出新成果
    由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策劃組織錄製的大型音像製品《京劇藝術傳承與保護工程——老藝術家談戲說藝》第一、二輯(共計111部)及文集《談戲說藝——百位名家口述百年京劇傳承史》(上、下卷)近日出版,並於1月20日在北京舉辦「京劇藝術傳承與保護工程
  • 索引丨《電影藝術》「影史影人」(原「影史探問」)欄目文章全目(2007-2020)
    香港電影倫理敘事中的身份認同與國族意識(1949—2019)20194王海洲  林嶺東的電影風貌:類型基礎與個性表達20194蘇濤  冷戰背景下的觀望與遊移——論遠東影業公司的創作與市場策略20194檀秋文  新電影史的傳入及其影響20193黃望莉  康春雨  政治粉飾物:對《新影壇》的一次解讀20193李晨聲  我的老師錢江和他的攝影創作20192付永春  路珏  威廉·林奇與亞西亞影戲公司20192
  • 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滾動資助項目和作品評審報告(附擬立項名單)
    (一)初評工作2016年,藝術基金共資助了137部大型舞臺劇和作品,經過2017年一年的實施,有75部劇目按期提交了結項驗收申請,加上2015年度資助項目延期申請結項驗收的14部劇目,共89部劇目參加了結項驗收,即滾動資助項目初評環節。
  • 春秋繼 秦腔續 影歸去 戲來兮 丨 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年度成果展——皮影實驗劇《長至歸》公演
    但工業革命以來,皮影的祛魅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為黑暗是皮影戲存在的原生母體,電燈對黑暗的驅離開啟了其衰退的歷史,電影的具體性、電視的日常性更是對皮影戲展開了「無情追殺」。於是我們眼見著這歷經數千年風雨飄搖的文藝形式,如今正在緩緩退出歷史舞臺。然而,這連根拔起的過程是痛苦的,因為它根深蒂固。
  • 亞洲劇場導演之翹楚賴聲川:跨越海峽來說戲
    面對市場,需要遵循創意規律  從29歲劇場創作伊始,賴聲川至今編導舞臺劇27部、電影2部、電視影集300集,另有劇場導演作品22部。  「大陸戲劇市場正在快速形成,我很慶幸趕上了時間點。」賴聲川不無感慨。
  • 別忘了,在潮汕還有一棚「紙影戲」
    只有在三山國王誕辰也就是俗稱「老爺生」的時候,才會請上一棚紙影戲。這次清明回家,恰巧趕上二月廿五三山國王聖誕,令人遺憾的是轉了附近幾個老爺宮,包括達濠田心宮、赤港西門古廟,請的都是福建詔安的「電唱戲」(配音潮劇),沒能再睹紙影戲的風採。
  • 少兒公益課程免費培訓啦,就在繆斯可麗兒藝術培訓!
    小編還真有個好事要告訴大家著名京劇大師薛耀寶和薛筱蕙開放公益課程咯為期兩個半月的培訓全部免費!他先後改編、導演、領銜主演了《全部武松》、《擋馬》、《三岔口》等200多個劇目。薛筱蕙是薛耀寶的女兒,深受家庭環境影響的她12歲開始學藝,如今也是一名專業戲曲演員,曾榮獲首屆全國戲劇紅梅金獎,一家人現定居通州。另外,繆斯可麗兒藝術培訓也是真真的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