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傳奇的6個宦官,篡改聖旨改變王朝,自稱千歲!實在大膽

2020-11-17 騰訊網

一說到宦官,大家就想到了電視劇中那些看起來娘們兮兮的太監,他們雖是男性,卻因為特殊身體原因和扮演的角色,看起來讓人覺得「不男不女。」太監是封建歷史下的一種產物,他們專門伺候皇帝以及皇家的人,為了純淨皇家血統,他們會被進行閹割,說到底,他們也是「受害者,」非常可憐!

但是,在那個年代,很多人窮到連飯都吃不起,才會選擇去當太監,當了太監後最起碼可以保證吃住,還有的進宮後討得主子們歡心,升官發財,過上了好日子。甚至,還有一些太監因為太傳奇,被歷史所記載,非常有名!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歷史上最傳奇的6個宦官,他們篡改聖旨改變王朝,自稱千歲!實在大膽

1、鄭和

沒錯,這個鄭和就是那個「鄭和下西洋」的鄭和!他從小被俘虜做了太監,卻7次徵服海洋,宣揚了一個皇朝的威勢!在下西洋的過程中,他和平外交、發展貿易、開脫航路,對中外經濟、文化交往起到了積極作用,被稱為航海家、外交家,並贏得世人的尊重和紀念。

2、趙高

他本是皇帝身邊一介車夫,卻大膽篡改聖旨,改變了一個王朝的命運!他剷除忠良,掌握大全、指鹿為馬,最後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頂峰,從而加速了它的滅亡。

3、高力士

他是個權傾朝野的官二代,卻被才子戲弄,脫靴的典故流傳千年。高力士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在唐太宗期間地位達到了頂點,官至鏢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齊國公,死後又被追贈為揚州大都督,陪葬於泰陵,有著「千古賢宦第一人」之稱。儘管他這麼大的官級,曾為李白脫過靴子,由此,「力士脫靴」的故事流傳千年。

4、劉瑾

他從小陪皇帝長大,是皇帝身邊的大紅人,最後卻被凌遲處死,整整割了3357刀。凌遲是古代最殘酷的刑罰,沒有之一,一般只有罪大惡極之人才會用此刑罰,而劉瑾的行刑過程足有三天,頭一天,劉瑾被割了357刀,每個肉塊只有指甲蓋大小,完畢後,被押入獄中,喝了兩晚粥,第二天,僅僅幾十刀後就死了,死後繼續割肉,足足割了3357刀!

5、魏忠賢

他功高蓋主,自稱九千歲,只比皇帝差一點,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就算是這樣,最後卻落得自縊身亡的結局。

6、李蓮英

他讓慈禧為他更改皇家祖制,是第一個正二品太監,但最後墓中卻只剩下頭顱和一雙鞋底。李蓮英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相關焦點

  • 荒謬絕倫:這八部韓國歷史大劇,究竟篡改歪曲了多少中國歷史?
    畢竟在歷史上,韓國/朝鮮曾作為中國的領土或藩屬國長達2000餘年,受盡了窩囊氣,要說沒點反感情緒肯定不正常。韓國為了發洩這種情緒,事事要表現出高中國一頭的姿態,甚至不惜篡改歪曲歷史,在影視劇中詆毀中國,以此來達到自己虛幻的滿足感,實在是可笑的很。韓國拍攝過很多部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其中不少涉及到中韓關係的史實,平心而論,客觀公正的很少,大部分則是歪曲篡改,令國人憤慨。
  • 扶蘇身邊有蒙恬,還有三十萬的秦軍,為何僅憑聖旨就自殺了?
    》)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2251,閱讀時間:約6分鐘扶蘇身邊有蒙恬,還有三十萬的秦軍,為何僅憑聖旨就自殺了?為何扶蘇僅憑聖旨,就選擇自我了斷?秦朝以法家政策為主導,以嚴刑峻法約束官吏和百姓。秦始皇成就第一個大統一王朝,為了能讓國家長盛不衰,他招攬了很多方術之士,為其尋找長生不老藥。到了最後,長生不老藥不但沒有找到,這些方術之士還利用手中的權力,謀求私利。秦始皇一怒之下,坑殺了四百六十多人。
  • 電視劇《康熙王朝》篡改歷史情節以及劇情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
    電視劇《康熙王朝》是一部十多年前熱播過的歷史劇,講述了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智擒鰲拜和平定三藩等事跡的傳奇人生。電視劇《康熙王朝》根據作家二月河的小說《康熙大帝》改編。所以,這部劇裡有很多故事情節跟真實和歷史差異非常大。
  • 河南老人自稱是「皇室後代」,長相酷似朱元璋,家中藏有祖傳聖旨
    ——雪萊眾所周知,在中國的封建王朝時代,出現過很多的皇帝,他們有的人留名青史是備受世人稱讚 ,然後有的卻因貪圖享樂為後人所唾棄。在人們的固有印象裡,都會覺得皇位大多都是世襲制,我們也時常會在影視劇中看到兒子繼承父親皇位的場面,然而在真正的歷史中,有一位是比較獨特的存在,農民出生的他一路走到了權力的最高峰,這位皇帝也是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
  • 宦官為幹政將一傻子推上皇位,傻子上位後第一道聖旨,讓宦官膽寒
    宦官為幹政將一傻子推上皇位,傻子上位後第一道聖旨,讓宦官膽寒 中國古代社會是中央集權的農耕文明,皇帝作為九五之尊,則是能夠享受榮華富貴的最高階層,然而正所謂高處不勝寒,皇帝的位置,遭到了無數人的窺視,稍有不慎就會命喪黃泉,歷朝歷代392位皇帝,平均壽命也不過39歲,因此對於那些生活在後宮中的人來說
  • 歷史上最迷信的王朝——商王朝,它的國號「商」竟來源於一種鳥
    導語:歷史上最迷信的王朝——商王朝,它的國號「商」竟來源於一種鳥。公元前16世紀,夏王朝最後一位君主桀因為殘暴,被東方商部落首領湯擊垮,存在了400多年的夏王朝由此也徹底地淹沒在了歷史長河之中。商王朝歷時500多年(自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經歷了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的十七代三十個王,由於商王朝距今太過久遠,以至於很多人認為商王朝只是一個傳說的王朝,它可能壓根不存在。
  • 黃易走了,以後還有誰敢篡改歷史?
    前者,將中國的漫筆不羈地一揮,直達世界的藝術殿堂;後者,將中國的歷史大氣地「篡改」,飛入尋常百姓家。「有人說一次告別,天上就會有顆星又熄滅。」曾有那麼的一個年代,滿天星光。驚聞黃易先生逝世:震驚、致哀。網絡風行時,古今彈指仗汝易穿越。
  • 本是主僕關係,後來權力傾主,唐王朝為何繞不開宦官幹政的死結?
    而給李唐王朝致命傷的就是宦官專政。宦官們與藩鎮、朝官互相連結,錯綜複雜地交織一起,難分難解,愈演愈烈,直到唐亡。禍害由誰引起唐玄宗是使唐朝鼎盛又將之推向下坡的關鍵人物。這是因他後期妒賢害功,總擔心大權旁落,故通過宦官將軍政大權緊緊抓在手裡.他大量任用宦官,為之加官封爵總數多達三千人,其中任三、四、五品官有千餘人,有的如楊思勳竟官到一品,紿車騎大將軍稱號,封號國公。唐玄宗尤其寵信高力士。據《舊唐書高力士傳》說:唐玄宗最寵信宦官,監軍和宣達聖旨都由宦官任之。
  • 從何時開始聖旨開場白才有「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在數不清的歷史劇中,常會有宣讀聖旨的鏡頭:「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其實明代以前,聖旨的「開場白」是沒有這八個字的,凡是出現了的,都屬於「戲說」
  • 宦官制衡皇權統治?在一定程度上,宦官有防止割據事態蔓延的作用
    前言 宦官存在於中國封建歷史時期的時間可謂十分悠久,並且其影響也成為眾多封建歷史王朝興衰成敗的一大關鍵點。 縱觀歷史王朝,宦官問題最為突出的當屬於東漢、唐朝以及明朝。
  • 史上最特別皇帝,不稱朕,不坐龍椅,不寵幸妃子,聖旨不叫聖旨
    皇帝這個詞在封建王朝時代表的就是尊貴和權利,即便是已經出生在帝王家的皇親貴族們,雖然已經坐擁榮華富貴和特權,但是依舊想要登頂皇位,即使頭破血流也要爭上一爭。不僅是貴族甚至連平民百姓都對這個位置充滿憧憬,即使這輩子沒有希望成為平民英雄打下一片天,也希望下輩子可以投生在帝王家。
  • 史上最仁慈的太監,故意讀錯聖旨,拯救了數千名無關人員
    史上最仁慈的太監,故意讀錯聖旨,拯救了數千名無關人員皇帝是一個國家的國王,有著非常顯赫的地位。後宮裡住著皇帝的妃嬪。皇帝有3000個後宮美女。因此在皇宮裡需要許多侍衛和女僕來保護和服務皇帝和妃嬪。然而有許多事情只有男人才能做,比如一些艱苦的工作。
  • 河南81歲老人自稱朱元璋後代,長相神似朱元璋,手裡還有聖旨冰盤
    前言5000年的文化孕育出來如今的國度,在這數千年的歷史中,這片土地上曾經出現過很多的朝代,這些朝代曾經有盛世,亦曾有過衰落,還有的朝代只是曇花一現,很快就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在這諸多王朝中一個王國不得不提,就是號稱有著草根皇帝的朱元璋開創的明朝
  • 河南81歲大爺自稱皇帝後人,長相酷似朱元璋,家裡有聖旨冰盤
    在明末時期,實在戰亂當中的朱氏皇族根本數不勝數,然而後來在清軍入關之後,這些人又迎來了一個更大的威脅,為了從根本上去除掉明王朝的勢力,清朝皇帝對於這些姓朱的人們毫不手軟,原來像康熙皇帝這樣的人,也會害怕朱三太子。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70多歲的真人,之後又是皇帝想了半天,到最後還是決定殺掉,不要給自己留下任何後患。
  • 中國歷史上政變最多的王朝,一共經歷六次政變,卻依然很強大
    在中國歷史上從夏朝開始一共是有23個朝代,不同的是前邊的夏商周是屬於奴隸社會時期,秦朝之後是封建王朝時代。在這23個朝代之中,絕大部分的王朝都發生過政變,明朝的奪門之變、靖難之役、五代十國的陳橋兵變。又或者是更早的嫪毐宮廷政變、沙丘政變等等,可以說有不少政變還成功的改變了時局。
  • 中國歷史上最軟弱的王朝,卻培養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英雄
    細數中國上的王朝,每個朝代其實都有自己的骨氣,但是,也有在歷史上相對弱勢的王朝,有強漢,盛唐,大明,但是,也有弱宋,宋朝分為北宋南宋,可能北宋還好一點,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大臣們紙醉金迷,最終也是遭到外族的滅亡,但是,就是這樣一位軟弱的王朝,也培養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英雄。
  • 福建發現了一本顛覆史書的明代宦官族譜,清朝果然大肆篡改明史
    ——雨果(法)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933,閱讀約2分鐘稍微了解中國古代史的人都知道,每當一個新的王朝建立,它就會大大美化自己。新朝代重寫前朝正史書,這一點非常重要。結果只有一個:篡改大量真實歷史。因此,有專家說:「《明史》是中國歷史上編纂時間最長的官方修訂史書。」耗時之久,順治,康熙,乾隆三位皇帝多次對史家批示,甚至親自審閱。同時,他們破壞,篡改明朝各種原始史料。《劍橋中國史》這樣評價清朝編撰的《明史》:「作為一種資料,這部正史書最嚴重的缺點,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它的明代原始資料,許多雖已失傳,卻依然存在。」
  • 歷史上最浪漫的一道聖旨,雖只有短短一句話,卻讓無數人紅了眼眶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皇權是至高無上的存在,因此也引發了一系列的鬥爭,其中兄弟反目,父子成仇的更是大有人在,正所謂無情最是帝王家,然而期間也有些人的親情,勝過了政治鬥爭,漢宣帝劉詢就下過一道歷史上最為浪漫的聖旨,儘管只有短短的一句話,卻讓人感動不已。
  • 歷史上這三位名人的名字最容易被讀錯,讀到第一個就失去信心了!
    中國姓名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苦思冥想,恨不得將天下最好的字作為孩子的名字,還有很多家長為了將自己孩子的名字與其他孩子分開,常常起一些比較生僻的名字,讓人讀起來十分拗口,其實在我國古代也有很多名人,他們的名字同樣十分生僻,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歷史上最容易讓人讀錯名字的三位歷史名人
  • 聖旨前為什麼要加「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八個字?有什麼來歷?
    這就要看是什麼歷史王朝時期的聖旨了,在明朝之前的王朝,聖旨中的開頭是不用加「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八個字。「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是明朝時期才有的聖旨開頭,始於朱元璋,在明朝朱元璋之前的聖旨是沒有這些字樣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開頭在宮廷影視劇中很是常見,但是只有明清時期才符合,在之前的一律是影視劇效果,大家不要被影視劇誤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