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政變最多的王朝,一共經歷六次政變,卻依然很強大

2020-12-23 騰訊網

在中國歷史上從夏朝開始一共是有23個朝代,不同的是前邊的夏商周是屬於奴隸社會時期,秦朝之後是封建王朝時代。在這23個朝代之中,絕大部分的王朝都發生過政變,明朝的奪門之變、靖難之役、五代十國的陳橋兵變。又或者是更早的嫪毐宮廷政變、沙丘政變等等,可以說有不少政變還成功的改變了時局。

比如說靖難和陳橋,靖難的結果是朱棣登基造就大明盛世,陳橋的結果是趙匡胤登基造就大宋王朝的開啟。而更早的沙丘政變導致二世登基,趙高掌權,令秦朝徹底走向滅亡。簡單來說,政變成功便會導致國家權力的轉移,必然會影響歷史走向。一個國家也經不起幾次政變的折騰,但是在中國的歷史上,卻出現過這麼一個政變最多的王朝。

這個王朝一共發生過六次政變,但卻依然強大,它就是——唐朝。唐朝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歷經二十一位皇帝,享國兩百八十九年。618年,唐國公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907年,權臣朱溫逼迫唐哀帝禪讓,唐朝滅亡。六次政變對於中國古代史來說也是很頻繁了,不過這六次政變並不似沙丘政變帶給秦朝的影響,唐朝衰敗是在後期。

第一次政變便是十分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在長安城太極宮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政變。政變雙方為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過程中,李世民親手射死哥哥李建成。事後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後禪讓,開啟了23年的貞觀之治。按照結果來看,其實這次政變對於唐朝並無壞處,李世民是個好皇帝。

第二次政變是神龍政變,神龍元年(705年),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等人在洛陽紫薇城逼迫女皇武則天退位。事後李顯登基,只不過武則天是李顯母親,李顯在政變後對其也十分尊敬。第三次在神龍政變後不久,李顯的皇后韋氏有意成為第二個武則天,迫害當時的非她親生的皇太子李重俊。

李重俊無法忍受,於神龍三年(707年),聯合李多祚、李承況、獨孤禕之等人發動兵變。誅殺武三思父子,並試圖殺死韋後與安樂公主,但受阻玄武門。兵敗後他逃去終南山,在路上被樹下背叛殺死。緊接著在三年後,韋後與安樂公主毒殺唐中宗,試圖推李重茂上位當傀儡皇帝,結果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發動了唐朝的第四次政變——唐隆政變。

唐隆政變後,韋後、安樂公主被誅殺,李旦登基,但太平公主因此權勢更盛。第五次還是李隆基發起的,他被立為太子後,因著權利跟姑姑太平公主鬧翻了。雙方都想殺了對方,但李隆基更勝一籌,發動政變剷除太平公主,太平公主身亡。而李隆基坐穩皇位,開創了開元盛世,但晚年比較昏聵。

第六次是甘露之變,公元835年(唐太和九年),文宗不甘被宦官控制,打算跟李訓、鄭注策劃誅殺宦官。沒成想失敗了,結果李訓等朝廷要員全被殺死,事後受株連人數多達上千。唐文宗這位皇帝也慘遭軟禁,最後三十一歲抑鬱而終。但唐朝並未因此滅亡,因為文宗的叔叔唐宣宗李忱在偽裝後奪權,抑制了宦官勢力。

其實這六次政變之所以沒搞垮唐朝,還是因著唐朝的明君還是比較多的,宣宗雖難較李世民與李隆基。但當時那個局勢,他能將衰敗拉回中興已經是很不容易了,可惜的是亂了太久,繼位者也無能。最終爆發了民變,黃巢之亂後,唐朝名存實亡,907年終於走向了滅亡。

參考資料:《舊唐書》、《資治通鑑·唐紀·唐紀十六》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宮廷政變,你知道幾個?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宮廷政變,你知道幾個?政變在歷史上幾乎是每朝每代都要經歷的一個過程,因為一朝皇帝只能有一個,他們往往擁有無尚的榮耀和至上的權力,所以一職位時時刻刻被無數人所覬覦,然而導致了無數血雨腥風的政變。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十次宮廷政變,為何唐朝就佔了三次
    中國的宮廷政變,源遠流長。太康失國,按現在的眼光來看,應該就是一場成功的宮廷政變。那麼,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十次宮廷政變是哪些呢?第一個應該就是沙丘之變。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在巡查途中。  宦官趙高脅迫左相李斯篡改了始皇的傳位詔書,賜死太子扶蘇,改立胡亥為帝。
  • 泰王蒲美蓬傳奇:在位70年,財富超千億,19次政變緊握日月旋轉
    眾所周知,泰國政變頻繁。蒲美蓬在位的70年裡,泰國一共發生了19次政變。雖然泰國是君主立憲,但蒲美蓬在位期間,卻一直掌握著強大的政治權力。每次政變,蒲美蓬都首先保持政治中立,並在關鍵時刻彰顯王室的力量,保證了在位期間,泰國雖然政變不斷,但卻一直相對國泰民安的局面。蒲美蓬也是一位敏而好學,興趣廣泛,多才多藝的君王。
  • 歷史上最詭異的政變,三百死士攻入皇宮,三十萬大軍在發呆
    政變這兩個字在中國的歷代王朝當中非常多見,雖然大多數的政變是以失敗告終,除了在城門口多添幾顆人頭宣誓皇權的神聖不可侵犯之外,再也起不到其他的作用。不過歷史漫長千年,同樣也是有著成功的政變,其中在明朝,發生了一起尤其詭異的政變,其一過程結局之詭異,千古罕見。
  • 神龍政變
    神龍政變,又稱神龍革命、五王政變,是神龍元年(705年),太子李顯、
  • 武則天:神龍政變
    神龍政變,又稱神龍革命、五王政變,是神龍元年(705年),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崔玄暐等大臣發動兵變,逼迫女皇帝武則天退位,復闢唐朝的事件。所以神龍政變,又稱五王政變。先前,張昌儀新建起一幢非常豪華的宅第,規模比諸王及諸位公主的宅第還要宏大,有人晚上在他的門上寫道:「一日的絲能織幾日的薄紗?」張昌儀讓人把字跡除掉,結果又被人寫上,這種情況總共出現了六七次。張昌儀用筆在門上寫道:「即使是只織一天,我也感到滿足。」此後便沒有再出現這種情況。
  • 神龍政變:武則天的大周朝緩緩謝幕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正統的女皇帝,但同時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建立武周時已經是67歲的高齡了。 到了晚年,武則天的身體狀況也逐漸變差,對於朝中的局勢也失去了明智的判斷。
  • 這個如神一般經歷了19次政變的國王駕崩了,之後的未來, 暗流湧動!
    蒲美蓬,泰國歷史上非常特別的一位國王。他是全球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從1946年登基,直到今天…在位整整70年,見證了19次政變,27任總理,50多屆內閣。在位時間比英國女王還多了6年...  噢對了,他還精通7門外語....截止到上世紀末,他獲得全球各大學授予的名譽學位達136個,成為了世界上擁有名譽學位最多的人 然而,
  • 歷史上真實的華陽夫人,沒有發動政變也沒有被幽禁,受秦始皇厚待
    ,她在秦莊襄王病危之際試圖發動政變,以便把自己中意的王子成蟜扶上王位,結果最終落得個「雞飛蛋打」的下場,在冷宮中度過被幽禁的餘生。其實,華陽夫人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結局卻跟電視劇大相逕庭。那麼,歷史上的華陽夫人是個怎樣的奇女子?她最終的結局如何?
  •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5次三足鼎立,除了三國,你還知道哪次?
    這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三足鼎立,湧現出了曹操、劉備、孫權、荀彧、諸葛亮、關羽、周瑜、陸遜等無數的英雄豪傑。但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包括這次三國鼎立在內,歷史上其實一共出現了5次三足鼎立,你都知道哪次呢?
  • 老師不會告訴你,歷史上的堯舜禪讓,其實是一場殘酷的宮廷政變
    《史記》大家應該再熟悉不過,司馬遷著作,二十四史之首,被譽為史家之絕唱,是中國古代歷史學界的聖經,更是研究秦朝以及先秦歷史首選史料。因為當年項羽火燒鹹陽宮,使得大量有關先秦以及秦朝的歷史典籍付之一炬,相關史料匱乏。而關於《竹書紀年》,大部分人應該比較陌生,甚至於都沒有聽說過。
  • 從譁變到政變
    3月21日,西非國家馬裡部分軍人走上首都街頭,因為政府未提供足夠的武器,導致他們在戰場上丟盔棄甲。最初,外界都認為政府會出面平息這場譁變。沒想到,這些軍人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把「譁變」升級為「政變」:他們攻入總統府,趕跑了總統,並中止憲法,解散政府。
  • 【歷史大案】太子李重俊為什麼要發動政變
    電視連續劇《大明宮詞》第35集提到太子李重俊發動了宮廷政變,結果卻失敗了。這次政變在唐代歷史上確實發生過。
  • 太子李重俊的景龍政變
    又過了一年,太子李重俊再度發動政變,這一次政變本來是要殺安樂公主李裹兒的,但沒想到武三思意外躺槍。中宗李顯有四個兒子,只有長子李重潤是嫡子,其他都是庶出。李重潤被武則天所殺,韋後懷疑是次子李重福向張昌宗告的密,因此將李重福流放,李顯於是立了三子李重俊為太子。
  • 辛酉政變 | 一夜風雲換(下)
    質問人依然強橫:「這是隨意任你出入的地方嗎?誰準你進來的?為什麼不穿孝服?」恭王毫不在乎道:「恭送大行皇上,誰能擋住我?我為父皇本生皇兄,帽上已有喪垂,怎麼就不叫孝服,等送喪時我還要披麻衣呢。」該人繼續步步緊逼:「哦,難怪叫你鬼子六,到底是逆夷的幫兇,可你怎敢帶刀闖入?不怕犯忤逆嗎?」我悄悄看清,此人身著團龍補服袍褂,同是王品。
  • 壬寅宮變,被道君皇帝煉丹逼反的奇葩宮女政變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史上,圍繞著一張龍椅發動的政變不勝其數,或因東宮儲位骨肉相殘,或因權欲滔天以臣弒君,或因歷史遺恨刺王殺駕,斧聲燭影不足為人一一而道。作為顛覆最高執政者權力的鬥爭,政變一般都有一個組織結構嚴密且具備一定政治經濟甚至軍事實力的政變集團。
  • 朱棣晚年一場詭異政變,造反主謀卻奇蹟善終
    >元朝明朝清朝民國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李金鍚《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出現過各式各樣的人物,發生過各種各樣的事情。朱棣雖然女人很多,但史料上留下記載的兒子只有四個。老四朱高爔幼殤,長大成人的就只剩下三個。作為傳統中國文化下的父母,寵愛幼子的毛病在帝王家也是存在的。朱棣十分寵愛三兒子朱高燧,給其配備的近侍是自己之前的貼身太監黃儼。
  • 李顯已是太子,武則天卻風燭殘年,為何還要發動「神龍政變」?
    引發「神龍政變」的導火線。 「神龍政變」的發生,有著其深刻的歷史背景,主要是由兩件事引發。在朝臣們看來,君王暮年,有些老糊塗是難免的事,這是歷史經驗,他們也能夠接受。但是縱容男寵到如此地步,已經不是糊塗了,而是赤裸裸的昏庸、荒唐了。更重要的是,大周自狄仁傑去世後再無人能勸說得了武則天,就連老臣宋璟撒潑也無用。眾臣知道,再這樣下去,這個國家馬上會有大亂,應該有所行動了。
  • 危而不亂的政權更替:馬來西亞二月政變分析
    (一)二月政變政治背景 希望聯盟內部,首先土著團結黨(簡稱土團黨)總主席馬哈蒂爾與人民公正黨總主席安華的矛盾由來已久,但主要矛盾集中在總理權力交接日期上。2018年大選前,馬哈蒂爾許下兩年之內由安華接任總理職位的承諾,但馬哈蒂爾始終不願承諾具體的交接日期。
  • 再看《大長今》(9)一場宮廷政變因長今而起
    既然《大長今》生命的真諦註定由後人為她開啟,既然今天可貴的中國人已無法解開《紅樓夢》的「荒唐言」的「其中味」,既然長今的一生展現的是中國傳統修煉文化的真機並被安排在這樣的時機重返神州故國,打動了千千萬萬曾演繹過千萬次如同《大長今》那樣歷史人生的都仿佛迷失了遠久生命記憶的今天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