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而不亂的政權更替:馬來西亞二月政變分析

2021-01-18 騰訊網

【摘要】2月23日,馬來西亞突發政變。政變導致馬哈蒂爾辭職,希望聯盟分裂,直到3月1日穆希丁宣誓就職新國民聯盟總理,風波才告一段落。二月政變使馬來西亞完成了一次「危而不亂」的政權輪替,並未引發更大規模的國家安全危機。本文首先通過回顧二月政變始末,總結本次馬來西亞政權更替「危而不亂」的特點,再進一步分析二月政變能夠以「危而不亂」形式實現政權更替的原因,以及二月政變造成的影響。

【Abstract】On February 23, a political crisis broke out in Malaysia, which led to Tun Dr Mahathir Mohamad's resignation. The Pakatan Harapan (PH) lost their majority in parliament, and the cabinet replaced by the new Perikatan Nasional (PN) coalition leading by the new Prime Minister Tan Sri Muhyiddin Yassin. The crisis in February made Malaysia completed a peaceful regime rotation without an election. This paper will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itical crisis in February」based on a brief review, and then further analyzes the reasons and impacts of the crisis.

【關鍵詞】二月政變;權力博弈;馬來西亞;馬哈蒂爾

【Keywords】Political crisis in February; coup; Malaysia; Mahathir

根據中國—東協信息港大數據研究院東協輿情監測平臺2020年2月馬來西亞新聞數量趨勢圖(見圖1)統計,本月有4個新聞數量峰值。峰值日期分別為4日、11日、19日和24日(見圖1紅色框所示)。提取4個峰值日期新聞文本進行解析,2月4日,「馬來民族統一機構(簡稱巫統)高層回應關於與馬哈蒂爾組建新聯盟」的新聞是當日新聞熱點之一;2月24日「馬哈蒂爾辭去總理職務」的新聞成為馬新社(Bernama)、今日新聞(Berita Harian)、今日陽光(Sinar Harian)、星洲日報、南洋商報等不同語種媒體官方網站的突發或焦點新聞。另外,2020年2月馬來西亞熱點詞雲中「prime」「 minister」 (總理)、 government(政府)、 Mahathir(馬哈蒂爾)、 political(政治的)、 party (政黨)、pkr(人民公正黨,簡稱公正黨)、 umno(巫統)、 pas(伊斯蘭黨)這些高頻出現的熱點詞(見圖2紅色框所示),都與二月政變有關。

二月政變使馬來西亞完成了一次「危而不亂」的政權輪替,具體表現為非常規、非暴力、持續時間短。「危而不亂」政權更替得以實現,一方面與希盟內部權力分歧、馬來西亞不同政黨權力分歧和族群間的利益分歧有關;另一方面,馬來西亞政治體制的獨特性和2019新型冠狀病毒(簡稱新冠病毒)疫情的威脅使政局危機暫時得到控制,沒有持續發酵成更大規模的國家安全問題。即便如此,二月政變還是對馬來西亞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圖1 2020年2月馬來西亞新聞數量趨勢圖

來源:中國—東協信息港大數據研究院東協輿情監測平臺

圖2 2020年1月馬來西亞熱點詞雲

來源:中國—東協信息港大數據研究院東協輿情監測平臺

一、二月政變回顧

2月24日至3月1日,一場突發的「政治海嘯」在短短一周內改變了馬來西亞政治格局。此次政治風波因2月23日在八打靈再也(Petaling Jaya)喜來登酒店的會議開始逐漸發酵,馬來西亞華文媒體及評論家將此次政變稱為「喜來登政變」或「喜來登行動」。

(一)二月政變政治背景

希望聯盟內部,首先土著團結黨(簡稱土團黨)總主席馬哈蒂爾與人民公正黨總主席安華的矛盾由來已久,但主要矛盾集中在總理權力交接日期上。2018年大選前,馬哈蒂爾許下兩年之內由安華接任總理職位的承諾,但馬哈蒂爾始終不願承諾具體的交接日期。其次,同為公正黨成員的安華與阿茲敏分歧也早已公開化。自從阿茲敏在2018年的公正黨黨選中面對艱巨的挑戰後,他就陷入與安華的權力鬥爭漩渦中, 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面對安華要求馬哈蒂爾交權,阿茲敏公開支持馬哈蒂爾擔任總理直到任期結束。此外,希望聯盟中的民主行動黨是以非馬來人為主的政黨,部分土團黨領導人並不喜歡行動黨,並認為這個政黨太「霸道」,土團黨主席穆希丁正是在這些不滿行動黨參與執政的土團黨領導人的支持下,策劃帶領土團黨脫離希望聯盟。

在野政黨中,巫統高層不甘心所領導的國民陣線聯盟執政44年後在2018年大選失利,希望通過聯合伊斯蘭黨以及東馬沙巴、砂拉越的政黨,再加上與馬哈蒂爾領導的土著團結黨合作建立「國民聯盟(Perikatan Nasional (PN))」,再憑藉自身國會議員人數優勢重掌政權。但土著團結黨是馬哈蒂爾因反對巫統執政而創立,所以他並不希望土著團結黨與巫統合作執政。

(二)二月政變經過

2月21日,希望聯盟召開主席理事會,商議總理權力交接事宜,主席理事會會後宣布由馬哈蒂爾全權決定交接日期,馬哈蒂爾稱權力交接時間將在亞太經合論壇(APEC)峰會之後,沒有確切日期。

2月23日上午8時,阿茲敏派系公正黨成員在八打靈再也(Petaling Jaya)喜來登酒店召開閉門會議,多名內閣部長和國會議員參與討論。當天下午阿茲敏、穆希丁及沙巴民興黨、巫統和伊斯蘭黨黨主席到國家皇宮見國家元首阿卜杜拉。晚上10點,巫統、馬華公會、伊斯蘭黨、土著團結黨均有代表到達喜來登酒店, 同一天,公正黨安華派系、土著團結黨、砂政黨聯盟、伊斯蘭黨和巫統也都在吉隆坡召開會議。當天所有會議圍繞成立新聯盟的議題展開。

2月24日下午1點,馬哈蒂爾向最高元首阿卜杜拉提交辭職信,辭去馬來西亞總理職務。最高元首接受馬哈蒂爾辭呈並任命他為臨時總理,直到新總理選出,內閣所有部長的委任也因總理辭職而撤銷;繼辭去總理職務後,馬哈蒂爾還辭去土著團結黨總主席一職, 隨后土團黨主席穆希丁宣布土團黨退出希望聯盟,並表示該黨所有國會議員將會籤署法定宣誓書,支持馬哈蒂爾出任總理。同一天,公正黨宣布開除阿茲敏及祖萊達;幾乎同時,公正黨署理主席阿茲敏宣布其派系的11名國會議員退黨,在國會成為獨立議員(其中1名成員隨後澄清並未退黨,實際退黨人數為10人)。

2月25日至26日,馬來西亞最高元首在國家皇宮對所有222名議員進行前所未有的一對一採訪,以找到解決政治發展的最佳方案。通過整理媒體報導,直到2月26日馬哈蒂爾發表全國直播演說前,土著團結黨、人民公正黨、砂拉越政黨聯盟、沙巴民興黨和10名公正黨退黨國會議員都表態支持馬哈蒂爾出任總理。

2月26日下午4時45分,馬哈蒂爾發表全國電視直播演說,希望組成一個不傾向任何政黨的政府。馬哈蒂爾的電視演說結束後,希盟主席理事會轉而宣布,選擇人民公正黨主席安華為總理候選人。

2月27日,馬哈蒂爾宣布他將重新擔任土著團結黨總主席一職,並宣布在3月2日舉行一次下議院特別會議,選出新總理。

2月28日,馬來統治者特別會議在國家皇宮召開。同一天,下議院院長莫哈末阿里夫表示,下議院3月2日不會舉行特別會議。臨時總理籤署的下議院特別會議的信函違憲。當天巫統與伊斯蘭黨表態支持土著團結黨主席穆希丁出任總理。隨後,包括巫統、馬華公會和國大黨在內的國民陣線發公告支持穆希丁出任總理。

2月29日,最高元首阿卜杜拉任命穆希丁為馬來西亞第八任總理。面對最高元首的任命,希望聯盟重新支持馬哈蒂爾出任總理,並公開稱已獲得114名國會議員的支持。最高元首並未改變任命決定。

3月1日,土著團結黨主席穆希丁在國家皇宮最高元首阿卜杜拉面前宣誓就任馬來西亞第八任總理。至此,二月政變落幕。

(三)二月政變結果

第一,希望聯盟「被削弱」。希望聯盟由人民公正黨、民主行動黨、國家誠信黨和土著團結黨4個成員黨組成,沙巴民族復興黨與希望聯盟為合作關係。二月政變,穆希丁宣布土著團結黨退出希盟,馬哈蒂爾宣布重新擔任土團黨總主席,導致土團黨分為兩個派系,穆希丁派系帶走了希盟29個國會議員席位;另外公正黨阿茲敏派系退黨後也分走了希盟國會議席,希望聯盟的國會議席不足112席,失去國會下議院簡單多數支持。雖然馬哈蒂爾2月29日「宣稱」得到114名議員支持,但難敵穆希丁、阿茲敏兩位重要領導人退出希望聯盟的影響,希望聯盟實力被削弱。

第二,內閣重新「洗牌」。馬哈蒂爾的辭職導致希盟政府內閣所有部長的委任被撤銷,3月9日,穆希丁宣布新內閣名單。除阿茲敏和祖萊達因加入土團黨而繼續在內閣任職部長外,其他內閣部長副部長全部換人。

第三,州政權「變天」。由於穆希丁宣布土團黨退出希盟,希盟各州政府受議席人數變動也發生政權更替。其中柔佛州是最早宣布新聯盟組建新政府的州,公告由柔佛州蘇丹依布拉欣於2月27日發出。隨後,3月2日和3月9日,馬六甲州和霹靂州也宣布組建新國民聯盟政府執政。

(四)二月政變特點

穆希丁領導的新內閣通過非常規、非暴力的形式,在政變發酵成更大的社會危機之前落幕。二月政變體現出「危而不亂」的特點。

第一,非常規的政權更替。首先,此次政權更替的時間在大選年之外,權力交接於不同的政黨聯盟之間。其次,馬來西亞憲法規定,馬來西亞最高元首須委任獲得馬來西亞議會下議院多數議員支持的議員出任總理。而穆希丁是在馬哈蒂爾公開宣稱自己取得議會下議院多數議員支持,並公布114名支持者名單的情況下,憑藉最高元首的委任當選總理。因此,穆希丁領導的內閣政府正義性受到質疑,反對派更是稱其政府為「後門政府」。

第二,非暴力的政權更替。雖然政變期間各方政治勢力參與政權博弈,場面「劍拔弩張」,但國家制度體系依舊約束著政黨的行為。一是2月24日馬哈蒂爾辭職後,最高元首在馬哈蒂爾建議下,根據聯邦憲法第43(5)條款,撤銷內閣部長的委任。二是穆希丁的上任也是最高元首通過國家皇宮發布官方公告,稱「根據《聯邦憲法》第40(2)(a)條和第43(2)(a)條」進行的任命。三是希望聯盟在失去執政資格後,計劃以在國會開會期間提交對新總理的不信任動議形式質疑新內閣的合法性。此外,希盟的支持者們在表達對「後門」政府不滿時,採用示威抗議的形式。2月25日晚,約100人聚集吉隆坡獨立廣場,參與「民主已死,走吧上街去!」臨時集會, 集會現場未發生暴力衝突;全球淨選盟(Global Bersih)號召海外大馬人,3月3日起發動名為「#RESPECTMYVOTE(尊重我的選票)」全球性的社交媒體運動表達抗議。

第三,政變持續時間短。從2月23日喜來登行動到3月1日新總理上任,政變持續8天落幕,從2月24日希盟內閣解散到3月9日國民聯盟內閣名單公布,中央政府部長權力真空狀態持續大約2周結束,由於馬來西亞行政體系的獨特性,政府運轉在部長短暫缺失的情況下並未產生太大影響,文章在「『危而不亂』政權更替得以實現的原因」部分將會進一步說明。

二、「危而不亂」政權更替得以實現的原因

作為突發的政權更替,二月政變導致了政治危機。危機的出現與希盟內部權力分歧、馬來西亞政黨政治和族群政治有著密切的關係。但二月政變並未發酵成社會動蕩,筆者認為與馬來西亞政治體制的獨特性和國家正在面臨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這一非傳統安全威脅有關。

(一)政變危機出現原因

第一,希盟內部的權力分歧。希盟內部的權力分歧主要在土著團結黨和人民公正黨之間。首先,馬哈蒂爾憑藉自身的資歷,擔任希盟政府的總理,並以土團黨的政治需要為核心組建希盟內閣。然而人民公正黨是希盟中擁有最多國會議員席位的政黨,其成員對馬哈蒂爾的組閣存在不滿。其次,公正黨主席安華對出任馬來西亞總理有著強烈的權力訴求,馬哈蒂爾對希盟執政後2年內交權讓安華擔任總理的承諾遲遲不願兌現。眼看2年期限將近,安華及其支持者開展行動主動爭權,於2月21日召開希盟理事會,但馬哈蒂爾也強勢回應交權時間由自己全權決定。其次,希盟內部的權力分歧還體現在民主行動黨與其他成員黨之間,黨員以非巫裔為主體的民主行動黨是希盟贏得非巫裔群體支持的主要原因,所以希盟執政後民主行動黨提出更多兼顧非巫裔群體利益的議題。但行動黨的理念與傳統的「馬來人優先」理念相違背,土團黨、公正黨和誠信黨中的馬來人保守勢力希望成立沒有行動黨的政治聯盟,維護更好馬來人特權。希盟試圖籤署《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及對爪夷文事件的處理不當等事件,被巫統和伊斯蘭黨詮釋為「無法捍衛馬來人的權益」,兩黨在2019年9月14日舉辦 「馬來人尊嚴大會」,提出馬來人的文化、宗教、教育、經濟權益在2018年大選後受到挑戰。這一論述得到大部分馬來社群的認同,「華人在行動黨執政後越發囂張」的言論在社交媒體屢見不鮮。馬哈蒂爾更在3月1日的記者會上聲稱許多馬來人因相信了「行動黨控制了希盟政府」的論述進而導致土團黨的支持率下跌。

第二,希盟外政黨間的權力分歧。巫統是希盟外最主要的政黨影響力來源,長期在馬來西亞政壇「掌舵」的巫統並不甘心2018年國民陣線的失敗,渴望破局參政,以免自己的政治勢力被邊緣化。2018年大選後巫統「動作不斷」,2019年9月14日巫統與伊斯蘭黨正式結盟,通過整合在野黨國會議員力量在很多議題上牽制希盟政府。2020年2月3日,巫統主席阿末扎希在2月3日巫統「全民共識」會議上表示,期望與馬哈蒂爾合作成立新政黨聯盟。巫統為爭取政治權力企圖分化希盟,並最終在希盟內部土團黨穆希丁派系及出走公正黨的阿茲敏派系得到支持,與國民陣線、伊斯蘭黨和砂拉越政黨聯盟一起重新成為執政黨聯盟成員。

第三,族群間的利益分歧。無論希盟內外的權力分歧,都能看到族群政治因素的影響。巫裔精英長期利用「馬來人優先」特權平衡非巫裔,特別是華裔群體在經濟、教育等領域的領先優勢。「馬來人優先」特權被馬來人精英視為不可撼動的傳統,與現代社會馬來西亞所處的開放、多元環境形成衝突,加上宗教的影響,馬來西亞的族群認同問題至今仍在社會能輕易挑起議題,族群政治目前依舊是馬來西亞政治的顯著特徵。2018年大選30%的馬來選民也抱著觀望的態度投給了希盟,然而希盟無法達成「上臺後經濟變好」的承諾,使得本來就脆弱、依靠希盟勝選而建構起來的多元主義論述在馬來社群中不受歡迎,反而愈加鞏固了身份認同政治,繼而挑戰希盟政權的合理性。民調機構Vase.ai 在2月25日公布的民調顯示,在1000名受訪者中,有約半數認為由馬來政黨組成的新政府更為良好。

綜上三點,筆者認為二月政變實質上是代表不同利益集團的政黨及聯盟,利用馬來西亞國家發展中「馬來人優先」傳統與多元社會現實的矛盾,謀求政黨及聯盟利益最大化的而發生的權力衝突博弈。

(二)政變危機沒有進一步發酵的原因

二月政變能夠在一周左右快速結束,沒有發展成更大的社會危機,筆者認為一方面與馬來西亞政治體制的獨特性有關,另一方面全球性的非傳統安全威脅——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馬來西亞的發展有關。

1.馬來西亞政治體制的獨特性

第一,最高元首具有決策權。根據馬來西亞憲法和國會法令,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是馬來西亞的國家代表、立法和行政的最高決策人。馬來西亞最高元首在縮短這場政治風波的時長上扮演了重要角色。2月29日,最高元首阿卜杜拉麵對希盟質疑穆希丁取得多數議員支持不做回應,以保證3月1日新總理就職儀式順利舉行。3月8日,英國衛報發表社論,將此次政變稱為「皇室政變」,最高元首通過皇室審計長發布正式公告予以駁斥,為新內閣的組建創造了更友善的輿論環境。最高元首的影響力避免了政治衝突進一步加劇。

第二,公務員機制的穩定。二月政變發生後,公共服務局總幹事莫哈末凱魯2月25日所有部門秘書長及聯邦政府各局總幹事發送信函,要求公務員必須保持政治中立的立場,並促請全體公務員保持冷靜及繼續依循法律和政府政策執行任務。在部長空缺的時間,部門秘書長和聯邦政府各局總幹事都在率領公務員群體正常執行行政工作,維持政府機構運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衛生部,2月24日原衛生部長祖基菲裡離職後,由衛生部總幹事每天公布馬來西亞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最新進展。

2.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

馬來西亞是全球較早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的國家,截至3月15日疫情在馬來西亞的發展呈現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月24日至2月27日,馬來西亞確診新冠病毒肺炎病例22例。疫情第一階段,馬來西亞分兩批從中國武漢接回182名馬來西亞公民,同時加強與中國和新加坡的合作,設置出入境限制並加強疫情監測。2月27日馬來西亞再次新增確診病例,這一階段中,2月28日至3月1日吉隆坡大城堡清真寺傳教士集會,發生大規模傳染;3月4日和3月7日,衛生部證實出現2例「超級傳播者」,截至3月15日,馬來西亞新冠病毒肺炎確診病例達428例,在全球公布確診病例國家中排名靠前。

新冠病毒疫情不僅對馬來西亞民眾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也對馬來西亞的經濟帶來巨大的衝擊。2020中國馬來西亞文化旅遊年系列活動,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無法順利開展。其中旅遊業受到的衝擊最大,馬來西亞入境旅遊協會(MITA)主席尤再迪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該協會會員酒店訂單,從農曆新年至2月28日減少80%;9.5972萬間酒店客房被取消,損失金額達4000萬令吉。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預計,由於這場疫情,馬來西亞旅遊業將遭受高達54億令吉的損失,佔國內生產總值的0.36%。

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宣布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球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冠病毒疫情作為流行疾病,很容易引發非傳統安全問題,如個人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公共安全等。反過來看,大規模的政治、經濟與社會動蕩,也往往會使各種流行疾病迅速傳播。安全化主體的權力地位是決定安全化成功的最關鍵要素或根本動力。政府是目前主要的安全化主體,馬來西亞的政局若不能在短時間穩定,在政府權威缺失的情況下無論是對內的疫情防控或是對外開展國際防疫合作都會出現問題。

最高元首阿卜杜拉在爭議中委任穆希丁為總理,也有出於希望儘快樹立政府權威,保證國家疫情防控和經濟穩定的考量。而穆希丁在上任的第二天就聽取了經濟形勢和新冠疫情的最新發展簡報。也印證了解決新冠疫情問題的緊迫性。

新冠病毒疫情作為公共衛生安全事件造成安全威脅和經濟蕭條,社會民生問題急需穩定的政府作為安全化主體高效率地發揮作用,也抑制了二月政變的進一步發酵。

三、二月政變的影響

短暫的二月政變以和平政權更替落幕,對馬來西亞的政治格局造成重大影響,同時在社會和經濟方面也產生一定影響。

(一)政治影響

1.馬來人利益陣營重組

第一,馬哈蒂爾的權威地位被打破。95歲的馬哈蒂爾憑藉對國家的貢獻和個人實力在馬來人精英中有著至高的威望,土團黨也因為他的存在才能成為希盟的核心。在他2月24日辭職後,幾乎所有政黨最初都表態支持馬哈蒂爾重組政府擔任總理,然而最後的結局卻是穆希丁聯合阿茲敏以及在野黨,登上權力頂峰。穆希丁的成功也意味著馬哈蒂爾的權威不再是政黨參與權力博弈的必需。

第二,安華奉行自由主義政治理念無法得到馬來人精英的認同。馬哈蒂爾在卸任後接受《每日陽光報》採訪時表示,許多馬來人認為,安華推崇的自由主義會威脅馬來人的權益及地位。他還說,安華的忠實支者持曾當面要求他,不要讓安華成為首相,因此,他知道安華的人氣已式微,如果舉行大選,相信安華不會獲勝。公正黨阿茲敏派系的出走及國民聯盟成功掌權也印證著馬哈蒂爾的判斷。

第三,東馬政黨成為不同利益集團積極爭取的力量。本次穆希丁能受委任,與東馬砂拉越政黨聯盟在2月29日表態支持有著重要關係。而馬哈蒂爾在2月29日公布的支持者名單中,沙巴州政黨國會議員的支持使馬哈蒂爾的支持者達到國會多數。未來東馬對馬來西亞半島的政治權力角逐依舊會扮演重要角色。

2.非馬來人政治權力壓縮

希盟執政地位的喪失,也意味著影響力最大的非馬來人政黨民主行動黨失去執政資格。穆希丁的新內閣名單與希盟解散前的內閣名單相對比,內閣人數從56人漲至70人,32名部長中,非馬來人部長只有4人,佔比12.5%,希盟時期非馬來人部長佔比32%。新內閣非馬來人比例和代表創歷史新低,被稱為「史上最失多元色彩的內閣」。非馬來人政治權力被壓縮,也反映出族群政治仍然是馬來西亞政治博弈的主要形態。

3.潛在的政治隱患

二月政變的落幕並不意味著政治危機的解除。面對穆希丁的當選,希望聯盟質疑其合法性,稱將在國會呈不信任動議。目前國會定於5月18日召開,期間可能會出現新的政治風波。另外,對於新內閣的部長名單,巫統多名領袖公開表達不滿。巫統資深領袖沙裡爾直言,新內閣並未反映國盟的集體精神。巫統最高理事達祖丁指出,目前的內閣官職分配並不公平,會影響巫統未來在國內的政治地位。「土著團結黨掌管鄉區發展部和農業部,我們(巫統)則得到國防部。那我們要如何接近鄉區的人們?雖然巫統和土團黨如今同在執政陣營,但我們仍是政治上的對手。土團黨要強化自身,巫統也一樣,否則我們會在下一屆大選中被淘汰。」 穆希丁要在總理位置坐穩,必須解決國民聯盟內外的政治挑戰。

(二)社會影響

1.疫情防控影響

馬來西亞於二月政變期間迎來第二波新冠病毒疫情,部門秘書長和聯邦政府各局總幹事沒有制定政策的權利,只能等待新部長任命後進一步採取措施。受此約束,馬來西亞第二波疫情造成的影響比第一波更為嚴重。感染人數因為大型集會暴漲,且出現2名「超級傳播者」,原來未出現疫情的東馬也在這一階段失守。國民聯盟新衛生部長阿漢峇峇3月10日下午3點在美拉華蒂王宮向國家元首蘇丹阿都拉陛下宣誓就職後,便馬不停蹄地趕往衛生部,與衛生部官員了解部門的工作進展。他在與衛生部官員會面約1小時後,便在官員的陪同下,前往吉隆坡國際機場,親自巡視機場的防疫系統。2020年3月11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應約同馬來西亞新任外長希沙慕丁通電話。談話內容涉及交流防控經驗,加強抗疫合作。新衛生部長和外交部長的工作內容也反映出二月政變導致的部長真空對防疫工作帶來的影響。

2.希盟支持民眾表達不滿

2018年希盟政府在大選中獲勝實現了馬來西亞44年來第一次政黨輪替,希盟的支持者視其為「民主的勝利」,穆希丁以非常規形式當選引發希盟支持者的不滿,除了上文提到的示威活動外,有民眾因為希盟失利而在網際網路發表對最高元首的侮辱言論被捕;阿茲敏派系公正黨副主席蔡添強更是因阿茲敏「出走」被波及,遭公正黨安華支持者拳打並侮辱。二月政變將馬來西亞不同族群間的利益衝突公開化,為馬來西亞社會發展埋下新的隱患。

(三)經濟影響

二月政變爆發前,中美貿易戰和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已經給馬來西亞2020年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危機前,希盟財政部長林冠英已經制定了一套經濟刺激計劃推動經濟發展,但計劃還未公布政變已爆發。2月27日,馬哈蒂爾以臨時總理身份公布了經濟刺激計劃。新政府上臺後,經濟刺激計劃可能面臨調整。另外穆希丁總理支持「馬來人優先」特權的執政經歷,也讓非巫裔對新政府在政策制定中是否會限制或削減非巫裔的經濟利益存在疑慮。

參考資料

[1] 希盟政府崩裂 阿茲敏韓查幕後操盤,透視大馬,2020年2月26日,https://www.themalaysianinsight.com/chinese/s/221892,登陸時間2020年3月14日。

[2] 【滾動報導】安華支持者聚集格諾酒店·未見安華及藍眼國會議員,星洲網,2020年2月23日,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222177.html,登陸時間2020年3月14日。

[3] 阿茲敏派系酒店開會‧部長國議員現身拒發言,星洲網,2020年2月23日,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221912.html,登陸時間2020年3月14日。

[4] 沒開發布會作「重大宣布」·敦馬否認進宮見元首,星洲網,2020年2月23日,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222085.html,登陸時間2020年3月14日。

[5] 陸續抵喜來登酒店·阿茲敏會國會議員,星洲網,2020年2月23日,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222031.html,登陸時間2020年3月14日。

[6] 希盟瓦解? 閃電大選? ·大事即將發生,星洲網,2020年2月23日,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221923.html,登陸時間2020年3月14日。

[7] King appoints Dr Mahathir as interim prime minister,Bernama,2020年2月24日,https://www.bernama.com/en/general/news.php?id=1816198,登錄時間2020年3月13日。

[8] Dr Mahathir lepas jawatan Pengerusi BERSATU,Berita Harian,2020年2月24日,https://www.bharian.com.my/berita/nasional/2020/02/658698/dr-mahathir-lepas-jawatan-pengerusi-bersatu,登錄時間2020年3月13日。

[9] 慕尤丁宣布土團黨退出希盟,星洲網,2020年2月24日,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222312.html,登錄時間2020年3月13日。

[10] 賽夫丁:公正黨一致認同 · 開除阿茲敏祖萊達,星洲網,2020年2月24日,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222309.html,登錄時間2020年2月24日。

[11] 11國會議員退出公正黨,星洲網,2020年2月24日,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222327.html,登錄時間2020年2月24日。

[12] First interview session between 90 MPs and Agong ends,Bernama,2020年2月25日,https://www.bernama.com/en/general/news.php?id=1816505,登錄時間2020年2月25日。

[13] 敦馬:不傾向任何政黨· 盼組成「所有人」的政府,星洲網,2020年2月26日,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223814.html,登錄時間2020年2月26日。

[14] Crisis in Malaysian politics,Bernama,2020年2月27日,https://www.bernama.com/en/general/news.php?id=1817050,登錄時間2020年2月27日。

[15] Rulers' special meeting today hopes to resolve country's political turmoil,Bernama,2020年2月28日,https://www.bernama.com/en/general/news.php?id=1817113,登錄時間2020年2月28日。

[16] 『Tiada sidang parlimen Isnin ini, surat Dr M tak ikut peraturan』,malaysiakini,2020年2月28日,https://www.malaysiakini.com/news/512538,登錄時間2020年2月28日。

[17] 解散國會無望,馬華轉支持慕尤丁任相,當今大馬,2020年2月28日,https://www.malaysiakini.com/news/512603,登錄時間2020年3月14日。

[18] 【政局大動蕩/視頻】支持敦馬任相 希盟:擁114國席,南洋商報,2020年2月29日,https://www.enanyang.my/news/20200229/%e3%80%90%e6%94%bf%e5%b1%80%e5%a4%a7%e5%8a%a8%e8%8d%a1%e8%a7%86%e9%a2%91%e3%80%91%e6%94%af%e6%8c%81%e6%95%a6%e9%a9%ac%e4%bb%bb%e7%9b%b8-%e5%b8%8c%e7%9b%9f%e6%8b%a5114%e5%9b%bd%e5%b8%ad/,登錄日期,2020年3月14日。

[19] Muhyiddin takes oath as 8th PM before King,Bernama,2020年3月1日,https://www.bernama.com/en/general/news.php?id=1817641,登錄時間2020年3月14日。

[20] 敦馬建議下 元首撤銷委任·副首相及部長職務終止,星洲網,2020年2月24日,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222737.html,登錄時間2020年2月24日。

[22] 鄧世軒,智庫|馬來西亞政變:權力遊戲與族群政治,澎湃新聞,2020-03-04,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316546,登錄時間,2020-03-14.

[23] MITA下月中主辦線上旅遊展,星洲網,2020年2月28日,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224829.html,登錄時間2020年2月28日。

[24] Online travel agencies urged to lower commissions,The Sun Daily,2020年3月13日,https://www.thesundaily.my/local/online-travel-agencies-urged-to-lower-commissions-EX2123017,登錄時間2020年3月13日。

[25] 世衛組織總幹事在關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國際衛生條例》突發事件委員會新聞通報會上的發言,世界衛生組織,2020年1月30日,https://www.who.int/zh/dg/speeches/detail/who-director-general-s-statement-on-ihr-emergency-committee-on-novel-coronavirus-(2019-ncov),登錄時間2020年3月14日.

[26] 餘瀟楓,非傳統安全概論,浙江人民出版社,第九章第252頁。

[27] 劉勝湘,國家安全:理論、體制與戰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28] 馬哈迪:奉行自由主義政治理念 安華要當首相接班人馬來人無法接受,聯合早報,2020年3月13日,http://www.zaobao.com/special/report/politic/mypol/story20200313-1036579,登錄時間2020年3月13日。

[29] 新政府內閣的十大「亮點」——華印裔民選議員、敏派10人全當官,辣手網,2020年3月10日,https://www.laksou.com/?p=68908,登錄時間2020年3月14日。

[30] 不滿慕尤丁內閣陣容 巫統稱「必須做點事」,聯合早報,2020年3月13日,http://www.zaobao.com/news/sea/story20200313-1036581,登錄時間2020年3月13日。

撰稿人:馬來西亞輿情助理 覃馥琳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東協區域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中國—東協信息港大數據研究院」)

相關焦點

  • 美媒:為何華盛頓應該在德黑蘭尋求「政權更替」?
    Edelman)和雷·塔伊(Ray Takeyh)在文中建議美國政府應該重新將政權更替作為對付伊朗的策略。全文如下: 政權更替對華盛頓而言是一個「有毒」的詞彙。它喚起了人們對伊拉克戰爭的印象,那時,美國陷入了自己製造的泥潭當中。這就是為什麼那些擁護對伊強硬政策者常被指控秘密支持政權更替的原因。對此,被指控者一直予以否認。
  • 神龍政變
    神龍政變,又稱神龍革命、五王政變,是神龍元年(705年),太子李顯、
  • 武則天:神龍政變
    神龍政變,又稱神龍革命、五王政變,是神龍元年(705年),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崔玄暐等大臣發動兵變,逼迫女皇帝武則天退位,復闢唐朝的事件。二月初四(3月3日),復國號為唐,武周朝廷終結,因為有改朝換代的因素,所以稱之為革命。唐中宗打擊五大功臣的時候,先封他們為郡王,削奪他們的宰相權力:崔玄暐,博陵郡王;張柬之,封為漢陽郡王;敬暉,平陽郡王;桓彥範,扶陽郡王;袁恕己,南陽郡王。所以神龍政變,又稱五王政變。
  • 神龍政變| 武則天大帝的兩難困境
    今天我們聊聊武則天晚年,遇上的政變,之後的則天大帝雖然保留了皇帝的名號,但失去了所有的權力,不久就去世了。這次在武則天晚年發動的政變,史稱神龍政變。神龍政變,又稱神龍革命、五王政變,是神龍元年(705年),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崔玄暐等大臣發動兵變,逼迫女皇帝武則天退位,復闢唐朝的事件。
  •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宮廷政變,你知道幾個?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宮廷政變,你知道幾個?政變在歷史上幾乎是每朝每代都要經歷的一個過程,因為一朝皇帝只能有一個,他們往往擁有無尚的榮耀和至上的權力,所以一職位時時刻刻被無數人所覬覦,然而導致了無數血雨腥風的政變。
  • 神龍政變:武則天的大周朝緩緩謝幕
    晚年的武則天開始專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而二張兄弟卻逐漸突破男寵的限制,插手朝政,男寵的介入引起了武則天母子、君臣關係的緊張,武周政權因此陷入動蕩,人心不穩。朝中原本就對武周創立多有反對,隨著武則天老去,接任皇位的繼承人問題越來越需要解決。
  • 「重文抑武」,促成北宋「政權結構」形成,統一大業的鋼鐵洪流
    後周勢力範圍這就是極容易發生軍事政變的時期,因此五個政權的國祚都比較短暫,武將跋扈,頻繁發動軍事政變是不可避免的因素。藩帥軍事政變後梁、後唐、後晉、後漢以及後周,這五個政權說白了也是在吸取前朝的統治經驗之下,對本朝的各項弊端進行改革,這才使得統一因素得以出現。
  • 馬新高鐵項目再生變數,馬來西亞政府決定單獨興建高鐵
    馬新高鐵項目再生變數,馬來西亞政府決定單獨興建高鐵 鄧雪梅/央視新聞 2020-11-26 06:23
  • 神龍政變:武則天被趕下神壇,到底是二張謀逆,還是五王貪功?
    武則天自聖嗣元年二月廢中宗李顯為廬陵王、臨朝稱制,改國號為周后,對來自李唐王朝的種種威脅,都實行了嚴酷的打擊。但另一方面,儘管武則天以慘絕人寰的手段鎮壓各種反周言論,「返政歸唐」的言論卻從未止息。神龍政變後,主要謀劃者被封王,而在《通鑑》中,武后向中宗泣訴「五王貪功」,那麼神龍政變到底是「二張謀逆」,還是「五王貪功」呢?我們或許可以從事件的進展中找到答案。
  • 馬來西亞再次「變天」,華人成最大輸家?
    而在這一輪的「變天」中,馬來西亞華人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馬來西亞未來的政壇又將如何?3月5日,在東博智庫發起的首場線上沙龍活動上,東博智庫研究員、東協資深媒體人、中國—東協(馬來西亞)企業家協會秘書長Micheal Jan,以及廣西民族大學東協學院副院長、馬來西亞研究所所長、東博智庫高級研究員葛紅亮對此進行了解讀。
  • 造假新聞、幹涉他國政權:西方媒體被自己人掀老底
    美英之所以給「白頭盔」提供資金,就是因為符合其「推翻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目的。當然,媒體在「化武疑雲」中的作用令人玩味,或許包括BBC在內的西方媒體被蒙在鼓裡,只是跟風報導了「白頭盔」事件,也有可能是故意欺騙用戶,未經核查便放大「白頭盔」的「人道主義行為」,畢竟BBC有報導假新聞影響他國政權的前科。據半島電視臺消息,BBC承認參與了1953年伊朗政變。
  • 高平陵政變
    高平陵政變是曹魏政權走向衰敗的轉折點。自此之後,司馬懿以輔政大臣的名義,全面把控朝政,和曹爽的爺爺曹操一樣,玩起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把戲。
  • 泰國王室富可敵國,國王擁有軍政大權,為何美國卻不推翻其政權
    (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和泰國前總理英拉)而泰國作為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雖然也有民選政府和總理,但軍政大權卻被泰王牢牢抓在手中,只要民選政府觸碰到王室或軍隊利益,泰國軍方就會發動政變,僅拉瑪九世蒲美蓬執政時期,就先後發生過20餘次政變。
  • 神龍政變後,82歲的武則天被迫下臺,為何卻沒人找她秋後算帳?
    在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浩瀚星河裡,每個朝代都是一顆璀璨的明珠,照耀著祖國大地,朝代的更替伴隨著君王的更替,縱觀我國古代的皇帝,基本上都是男人當家
  • 韓劇綜合分析|2019|02|二月的真心
    拖了好多天,一直捱到分析到的第一部新劇播出才更新,實在有不得已的苦衷。至少在時效性消失以後,這裡的內容就僅可作為分析留存,少了被挪走的可能性。這個春天,還有那麼多文要寫,還有太多劇要分析,現在先想想,不著急。跟自己說,慢慢來,不要著急。感謝大家的關注。如有意見或建議,請留言。我會及時回復給大家。
  • 司馬懿晚節不保,晚年政變是榮耀也是汙點,報應卻發生在子孫身上
    司馬懿晚節不保,晚年政變是榮耀也是汙點,報應卻發生在子孫身上。不知各位三國粉們有沒有看過《軍師聯盟》這部電視劇,看第一部的時候還好,還能接受,也承認司馬仲達稱得上是大軍師。但是第二部虎嘯龍吟就不能接受了,實在看不下去了,想吐槽了。這徹徹底底地是替司馬懿洗白呀!
  • 原創丨緬甸政變,翁山蘇姬被抓,作妖的都是這個人!
    之所以說很突然,原因在於這場政變是緬甸軍方不顧大局的開歷史倒車,是完全沒有分析國際形勢,只顧自己利益的亂來,但凡敏昂萊有點國際政治的智商也不會幹這種事;不令人意外在於,站在緬甸軍方的視角、境界和利益取向,符合緬甸軍方的思維模式。
  • 再看《大長今》(9)一場宮廷政變因長今而起
    再看《大長今》(9):一場宮廷政變因長今而起長今是肩負上天委任的救人之命降臨人世的,因此她將帶著一個與眾不同的,有別於其它宮女的命運走入皇宮,她走入皇宮的過程,驚心動魄,她步入皇宮後的每一步也將步步磨難、關關設卡,同樣的宮女生涯,長今要得到普通宮女輕易得到的機會與資格
  • 苦等22年,馬來西亞反對黨老將安瓦爾可否問鼎總理大位?
    安瓦爾 新華網 資料圖當地時間10月13日,馬來西亞人民公正黨主席安瓦爾表示,他已經於當日上午覲見馬來西亞國家元首阿卜杜拉,並向他表明自己獲得了超過120名國會下議院議員的支持,可以組閣。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0月13日報導,安瓦爾當日覲見國家元首後召開記者會。他表示,阿卜杜拉承諾將遵照憲法行事。安瓦爾敦促馬來西亞民眾耐心等待,讓阿卜杜拉有時間做出決斷。
  • 中東再現「卡扎菲」,大軍閥宣布接管政權,二號大國也強烈反對
    這不,利比亞國民軍統帥哈夫塔爾就宣布接管利比亞政權,這引發了各方的強烈反對。據俄衛星通訊社消息稱,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總統委員會說:利比亞國民軍哈夫塔爾宣布暫時接管利比亞政權,他這是想填補軍耗,是對全國所有政治機構發動的一場政變,所以它不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