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再現「卡扎菲」,大軍閥宣布接管政權,二號大國也強烈反對

2020-11-19 龍貓視野

文/冰火

殺人不償命的疫情並沒有讓人類放下武器,實現全球停火,反而給衝突各方製造了奪取權力的好機會。這不,利比亞國民軍統帥哈夫塔爾就宣布接管利比亞政權,這引發了各方的強烈反對。

據俄衛星通訊社消息稱,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總統委員會說:利比亞國民軍哈夫塔爾宣布暫時接管利比亞政權,他這是想填補軍耗,是對全國所有政治機構發動的一場政變,所以它不合法。

顯然,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這是要告訴全國所有政治勢力,包括跟利比亞國民軍合作的東部議會政府,為了獲取權力,哈夫塔爾已經發動了一場政變,試圖效仿卡扎菲實施軍事獨裁,利比亞人千萬不要上他的當啊。

和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持一樣觀點的還有世界二號大國俄羅斯。俄羅斯外交部消息人士對哈夫塔爾自行接管利比亞權力的行為十分擔憂,並堅持認為,解決利比亞問題不能依靠武力手段,應該通過政治對話方式解決分歧,實現該國的統一。如果哈夫塔爾非要進行軍事獨裁,肯定會成為眾矢之的。

實際上,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和俄羅斯都反對哈夫塔爾掌權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哈夫塔爾既沒有獲得聯合國支持,也沒有跟利比亞各派達成一致,就斷然將一個國家的掌握在自己手裡,這跟卡扎菲沒有什麼區別,只會讓利比亞陷入深不見底的內亂當中,哈夫塔爾的下場估計也會跟卡扎菲一樣。

二是,哈夫塔爾乘土耳其幹預利比亞內政之際,公然號召人民拿起槍桿子來推翻民族團結政權,對抗土耳其,這會讓哈夫塔爾的支持率不斷提升,為了避免再次出現卡扎菲一樣的軍閥政權,他們有必要反對哈夫塔爾。

當下,利比亞內戰不斷,民眾生活極差,再加上沒有良好的衛生條件很難抗擊疫情,而這一切都是兩個政權互相鬥爭的結果,如果不快速結束這種割據局面,那麼利比亞何時統一就得打個問號了。退一步來說,就算東西和解,利比亞就能實現統一嗎,民眾會過上好日子嗎?

所以就目前來看,哈夫塔爾是利比亞各派當中唯一能夠讓利比亞統一的實力派人物,只要他在推翻西部政府之後,將權力還給利比亞人民,就算是一件功德圓滿的好事情了。畢竟,現在的利比亞國民軍損失慘重,還得不到任何大國的支持,再加上土耳其的長臂管轄,使得利比亞局勢發生了驚人變化,如果還不採取應對措施,那麼利比亞國民軍將無立錐之地。

毫無疑問,在疫情還沒有控制的情況下,美國無法顧及利比亞的背景下,哈夫塔爾挑了一個好機會從而掌握了利比亞政權,這必然讓俄羅斯和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感到頭疼不已。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哈夫塔爾在內戰中輸給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到時候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就會捲土重來,到那時利比亞國民軍又將如何自處呢?所以怎樣面對反對聲音,維護利比亞國民軍的利益,將是哈夫塔爾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剛剛宣布接管全國,北約軍機突然殺向首都!中東頭號軍閥下令開火
    4月27日,哈夫塔爾在電視講話中單方面宣布,國民軍將接管利比亞政權。歐盟發言人彼得·斯塔諾認為,哈夫塔爾的行為根本無益於雙方和解,是"不可接受的"。就連俄羅斯方面也對這一舉動表示驚訝。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30日甚至直接拒絕了對方在齋月停火的提議。利比亞的人民恐怕短期內難以迎來和平曙光。利比亞的亂局由來已久,自卡扎菲倒臺後國內一直動蕩不安。兩股政治勢力各踞東西,徵戰不斷。
  • 卡扎菲的次子賽義夫活了下來,為何土耳其又發出對他的追殺令
    原本俄羅斯支持的國民軍,即將把當年推翻卡扎菲的民族團結政府,從首都的黎波裡趕入大海,取得最後的勝利,但土耳其的軍事介入,使得戰局瞬間翻盤。據中東媒體4月15日報導,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在土耳其軍隊幫助下,從國民軍首領哈夫塔爾手中奪走了大量領土,收復了的黎波裡以西的7座重鎮,原本孤立的幾片勢力範圍得以連成一片。
  • 卡扎菲和西方浴血奮戰時,他的兒女們在做什麼,最終結局如何
    卡扎菲號稱中東狂人,從1969年到2011年,他擔任利比亞領導人長達42年,是一個富有爭議的人物。其行事風格桀驁不羈,態度立場常判若兩人,在國內外的評價也是毀譽參半。 在支持者看來,卡扎菲不畏強權,敢於向西方霸權勢力挑戰,對內則廣施福利,愛民如子。
  • 卡扎菲被殺後,他的8個孩子都去了哪裡?處境悽慘,結局都不太好
    如今利比亞的發展並不算好,兩大勢力割據對峙,紛爭不斷、政局動蕩。各種制度也尚且不完善,包括軍警體系和司法體制,武器更是泛濫。民兵猖獗,極端伊斯蘭勢力滋生蔓延,暗殺、綁架、搶劫一類暴力事件屢屢發生。 政治和安全局勢導致了經濟重建緩慢,當今的這一切,不由讓人想起了卡扎菲死前對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的警告。他當時說,如果自己丟掉政權,恐怖集團將在中東崛起並必將攻擊歐洲。
  • 當年,為170萬美金打死卡扎菲的17歲士兵是誰,其結局又如何?
    中東,一直是世界動蕩的地區之一。伊拉克有薩達姆,利比亞有卡扎菲。兩個男人都曾讓自己的國家富強,讓其在中東地區佔有一席之地,兩人卻都又結局悽慘:薩達姆被身邊侍衛出賣;而卡扎菲被一個17歲年青士兵打死,還被奪走了他平生所愛的黃金手槍。
  • 二號大國一槍未開肢解北約?馬克龍做出重要表態,美智庫急得吐血
    馬克龍在通話中重申,法國致力於緩和中東緊張局勢、維護中東和平,要求以色列不要採取任何步驟吞併巴勒斯坦領土。他警告,以方這一舉動將違反國際法,損害以「兩國方案」實現巴以公正、持久和平的可能性。外交部長勒德裡昂日前出席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聽證會時表示,以色列吞併巴勒斯坦領土違反國際法,而且使「兩國方案」實施的可能性變得微乎其微,將對地區穩定造成負面影響。
  • 中東狂人卡扎菲倒臺後,美女保鏢嘉莉娜,最終的結局怎樣?
    在中東,利比亞總統卡扎菲名震一方。1969年靠著軍事政變,他從一個上校變成了軍方負責人。一夜之間,他登頂權力巔峰,控制議會、罷黜異己、培植心腹,他老道地執行新政策。儘管採用了鐵腕政策,利比亞卻迎來了穩定。這個國家盛產石油,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通過兜售資源,卡扎菲賺得盆滿缽滿。
  • 看世界丨多方博弈不斷,2019年中東局勢分析
    作者:唐繼贊職務: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東地區正是這場大戲的一方重要舞臺,列強纏鬥的一個主要戰場。▲美軍「拳師」號兩棲攻擊艦。(圖片來源:人民網)美國極限施壓不斷升級,與美纏鬥了40年的伊朗也不甘示弱,美伊對峙一度劍拔弩張。
  • 破解敘利亞危機迷局:血腥內戰背後的大國博弈
    敘利亞雖為小國,但自古以來就是大國博弈、逐鹿中東的重要目標。長期以來,敘利亞與伊朗、黎巴嫩真主黨、哈馬斯之間關係莫逆,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視為眼中釘。一些海灣國家則試圖通過改變敘利亞國內的教派權力格局,使伊朗什葉派政權進一步陷入孤立。敘利亞總人口的約15%為信仰什葉穆斯林的阿拉維派,阿薩德家族便來自這一派穆斯林。
  • 未來中東會出現大統一的強國嗎?
    歷史上,如今分裂割據的中東地區曾出現過大統一的局面。在7世紀到13世紀時期,頂峰的佔地面積可達1300多萬平方公裡,也是那時的世界最強大國之一。然而,現在的中東不僅是國家之間的鬥爭,每個國家內部也是問題不斷。俗言說,國家必然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麼,未來的中東還有可能大統一嗎?
  • 卡扎菲走後怎樣
    還有一次,反對派攻陷了阿奇奇亞兵營之後,馬上就開始哄搶物品、槍殺卡扎菲支持者,總之從這些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來,卡扎菲或許不太靠譜,但反對派更不像話,這就叫天下烏鴉一般黑,卡扎菲還能稍微白那麼一點。昨天說到,事實上在利比亞戰爭爆發之前,你別看卡扎菲天天咋咋呼呼,但利比亞高層其實已經選擇倒向西方,甚至直到戰爭爆發之時,卡扎菲政權也有所保留,沒有和西方國家徹底撕破臉。但即便如此,卡扎菲還是沒有避免倒臺的命運,有了這樣一個前車之鑑,再加上之前埃及的穆巴拉克,阿拉伯國家的領導人們,恐怕就要重新對西方國家進行評價了。
  • 德媒:以色列反對重啟伊朗核協議
    參考消息網12月28日報導據德新社特拉維夫12月27日報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辦公室當天發表聲明警告說,以色列強烈反對一些世界大國與伊朗恢復2015年達成的核協議。聲明說:「以色列堅信不應當回到2015年的伊朗核協議。」
  • 卡扎菲讓利比亞很富裕,還給窮人發房子,為何最終卻眾叛親離!
    卡扎菲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大獨裁者。自1969年發動政變推翻「伊德裡斯王朝」以來,卡扎菲對利比亞進行了長達40多年的統治,一直到2011年利比亞發生內戰,卡扎菲才在國內反對派和北約的聯合攻勢下被迫下臺。 不過從治理國家的效果來說,卡扎菲其實還是比較成功的。
  • 中東面面觀丨2020年的利比亞——徘徊在戰爭與和平之間
    2020年6月7日,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宣布,該國最大油田已恢復生產。9月18日,利比亞國民軍宣布解除利比亞為期8個月的對石油生產與出口和封鎖。目前,利比亞石油產量已超過每天100萬桶,接近今年1月封鎖前的水平。
  • 中東2個國家正被一分為三,一個富裕一個貧窮,網友:國外壓力大
    1969年9月1日,以卡扎菲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九月革命,推翻伊德裡斯王朝,成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 卡扎菲上臺後,通過開採石油資源,利比亞快速富裕了起來,成為了中東北非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 「新中東和平計劃」是美國逼迫巴勒斯坦籤的城下之盟
    如果巴方反對該計劃,美方就會以此作為藉口,強行介入中東問題,使問題複雜化,美國坐收漁翁之利。所謂新中東和平計劃的提出,就是利用美以的強勢和阿拉伯世界的相對弱勢強迫巴勒斯坦籤署的投降書。按照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以及阿盟各國倡導的的「阿拉伯和平倡議」,巴以雙方以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前的邊界為國界線,建立獨立自主,擁有完整主權的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即「兩國方案」,這是解決中東問題的基礎,卻一直遭到美以的反對。
  • 卡扎菲女保鏢都是美女,必須滿足這3個條件,必要時需「獻身」?
    一般來說保鏢都是男性,因為男性具備天生的優勢,他們的能力是要比女性強的,不過有個國家的領導人身邊的保鏢卻都是女性,他就是卡扎菲,卡扎菲女保鏢都是美女,必須滿足這3個條件,必要時需要「獻身」?眾所周知卡扎菲是利比亞的前總統,他為人非常的囂張,也正是因為自己的囂張也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
  • 卡扎菲的10個冷知識:在英國首相面前光腳,還當眾放響屁
    2,在卡扎菲生命的最後幾分鐘,利比亞一幫年輕的暴徒們扒掉他的衣服,有人對他抽耳光,有人對他拳打腳踢,還有人用槍託和木棍亂捅亂戳,後來士兵烏雷比用卡扎菲隨身攜帶的黃金手槍打死了他。在卡扎菲死後第5天,烏雷比命喪卡扎菲支持者的槍下。3,卡扎菲被處死後不久,作為接班人培養的兒子穆塔希姆也被人處決。
  • 卡扎菲狂妄外交的背後:出賣俄羅斯、抹黑中國,能得罪的都得罪
    推翻了伊德裡斯王朝的卡扎菲政權卻全然不是如此,長期受法國殖民,不願噩夢重演可以理解;和英美這種豺狼盟友,玩不到一起也可以說得通,;連中國這種低頭幹事業的國家都得罪了,真的是不知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