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3. 這個我,並不是真的有個我在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2021-02-25 宣化上人全集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663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在於生死險道之中。將墮地獄畜生餓鬼。入惡見網中。為愚痴稠林所迷。隨逐邪道。行顛倒行。譬如盲人。無有導師。非出要道。謂為出要。入魔境界。惡賊所攝。隨順魔心。遠離佛意。我當拔出如是險難。令住無畏一切智城。

住在離垢地的菩薩,離開一切的煩惱、習氣和毛病,也離開了一切染汙。沒有染汙心,也沒有慾念,達到斷欲去愛返本還原的境界。

凡夫則不然;欲心重,視愛為第二生命,顛倒行事,終日在煩惱中還自以為樂,把飲食和煩惱混而為一,也不自覺。遇有善知識教化,欲令離苦求清淨的真樂,也不相信。有些人到老,或臨終時才能覺悟,但已經來不及學習修行了,有些人則至死也不覺悟。眾生就是如此乖戾,人則更甚。

菩薩見到一切眾生如此顛倒愚痴又作這樣的觀想:許多眾生在很危險的生死道路中徘徊,稍有不慎便會鑄成大錯。一念生惡,就墮到地獄、餓鬼、畜生的三惡道中,受無限期的罪報。一念生善功德,便生蓮邦得佛果,一切只在一念間。

地獄不是像人間的監獄,等候監禁犯人的,而是隨個人自作的罪業而現,業成熟了便去受。最重的叫無間地獄,這地獄不受人數的限制,一人亦滿,時間也不知有多久。為什麼會有這地獄呢?就因為做人邪見太甚。畜生也有百千萬種的畜生,受報也不一樣。

餓鬼是鬼道中的一種,鬼有百千萬種的鬼,如有餓鬼、富鬼、窮鬼等。富鬼並不是像人間的富豪,擁有著許多財產,而是有勢力,有鬼通。鬼有五通,但沒有漏盡通。窮鬼也並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勢力,沒有鬼通,知識淺薄。

中國民間給亡人焚化紙錢,是否有作用?無法證明。西方人不燒紙錢,難道他們的亡者都不用錢嗎?中國人燒紙錢的真實用意,是後世子孫,對祖先表示孝思,不忘先人的辛勞,所謂慎終追遠,為紀念而已。餓鬼他幾乎百劫難得到一點飲食裹腹,再好的飲食,一入其口立刻變成火,這就是人的業報所感。

入惡見網中,為愚痴林所迷,眾生無正見,就生起惡見,行事顛倒,就如困在惡見的網羅中,愚痴就像稠密的荊棘,把眾生迷惑在其中。困在邪見、愚痴的稠林中的眾生,心性被迷惑了,自然跟隨著外道跑,行事也就顛倒了。

這裡有個比喻,好像瞎子走路,沒有人領導,根本沒法走出三界,但他自以為已走出三界。其實是入了魔的境界,作了魔的眷屬,被惡賊所攝伏了。一切隨順著惡魔的心意,遠遠離開佛的正道思想。

菩薩自念應從這危險道中,把眾生救拔出來,使他們超脫困難的環境,令他們住到四無所畏和具一切智慧的城郭中,永遠再不會墮到魔境裡。

現在討論一下,眾生為什麼有這麼多煩惱?主要是一個「我」相作祟。一、眾生:是眾緣和合所生,人就是有眾緣和合的因緣,才生為人。二:我見:就是我相。有我見,就有我相。有我相,就有人相。有人相,就有眾生相。有眾生相,就有壽者相。這是所謂四相。我見,就是先有一個我的觀念。

可是這個我,並不是真的有個我在。一般人都認為有我。那麼,我們不妨仔細思考、觀察一下,人的全身,從頭到腳、五官四肢,內有五臟六腑,外有毛、髮、皮膚,各有其名,那一個地方是叫我的?

既無我,那有我見呢?這就是眾生的執著。因有我,就有了自私,就生出執著的我見,爭取這是我的,那是我的,一切都屬於我。我生時掌握一切、保管、看守著它,不會失去。

我死後,心愛的和寶貴的,也都帶不走,只好放下,所有一切也沒有了,我又往那兒去呢?為了一個我,只知自己,不管他人的死活,因此把這個世界弄得烏煙瘴氣,人心趨於下流,一日不如一日,這都是執著所造成的業果,把人類也害苦了。

我要是沒有了,那還有我見?這就是破除了大我的執著我見;小我還有一點微細的執著,沒有執著,我相就空了。這時盡虛空、遍法界,都與自性合而為一,便達到「無人無我觀自在,非空非色見如來」的境界。把人我看成一體,他人有吉、兇、禍、福,即如我有,如此就可漸漸滅除執著。

菩薩利益一切眾生,從不想他是在利益別人。雖度盡了一切眾生,但他從不想起他曾經度過那一位眾生,這就是所謂的行所無事、掃一切法、離一切相。如果你想到我在助人、利益人,就是等於在打妄想。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呢!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為大瀑水波浪所沒。入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生死洄澓、愛河漂轉。湍馳奔激。不暇觀察。為欲覺、恚覺、害覺、隨逐不舍。身見羅剎。於中執取。將其永入愛欲稠林。於所貪愛。深生染著。住我慢原阜。安六處聚落。無善救者。無能度者。我當於彼起大悲心。以諸善根而為救濟。令無災患離染寂靜。住於一切智慧寶洲。     

證到離垢地的菩薩又作這樣的觀想:一切的眾生,好像站在很大的瀑布水邊一樣。瀑布水就是來勢很洶湧的急流,衝瀉到大河或大海中時,可以激起衝力很大的浪濤。人站在這樣的瀑布水邊,可能會被捲沉入海中,甚而喪命,這是比喻眾生在惡見中生存的危險。

眾生將被衝進欲流:欲流就是從貪慾無厭而起的壞行為。有流:就是被引入三界有,或二十五有的邪見中。無明流:一切的邪知邪見,都因無明而生,入了無明流,一切壞事也能做出來。見流:就是偏見邪見,是人類中的害群之馬。這些眾生在生死海中,被波浪洄澓旋轉,在情情愛愛的河中輾轉漂浮。

湍馳奔激:是形容瀑布水流得很急,像馬一樣狂奔,把眾生牽扯著盲從依持,也沒時間仔細觀察這種情形。又被邪慧所使,生起貪慾的覺知,貪求無厭。

瞋恚的覺知,使人脾氣乖戾,盡做些無益有害的邪覺知等,而且被這些邪慧纏繞著不能脫出。又被一種邪見的惡鬼身見羅剎,在其間把他抓著不放鬆,將他拖入愛欲的密林,永遠迷惑於所貪愛的惡念劣習中,深深地生起染汙和執著;使他住在大我慢的高山上,安然生活在六塵六根的村落裡。沒有人用善巧方便的方法救拔他,也沒有人幫助濟度他。

菩薩見此種眾生,就發願說:我應當對這些眾生們生起大悲心,以我所修行積聚的種種善根功德,救濟他們,令他們永無災難,遠離染汙,而得到涅槃寂靜的安樂,使他們住到具有一切智慧的大寶洲上。

相關焦點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56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56爾時,可愛樂法光明幢天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少廣天,無量廣天,廣果天眾,而說頌言。
  •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講什麼
    大方廣佛華嚴經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是教菩薩的經文,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能去修持大方廣佛華嚴經,相反我們更加應該去修持大方廣佛華嚴經。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講什麼。一、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先講了釋伽牟尼佛在成佛之後於菩提樹下為各位菩薩講佛法,主要是與五十五為佛法的對話,與菩薩一起探究佛法的博大精深和奇妙之處,之後又用善財童子努力修行,精進求道,最後成就菩提正果的事來勉勵眾生,讓眾生能夠向善財童子學習。
  • 大方廣佛華嚴經,經題的含義
    《大方廣佛華嚴經》,或稱《雜華經》。中國華嚴宗即依據本經,立法界緣起、事事無礙等妙義為宗旨,是一部很長的佛教經典。常言「不讀華嚴經,不知人間富貴」那麼佛陀所說的這部經典,經題到底有什麼含義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70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70爾時,釋迦因陀羅天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三十三天眾,而說頌言。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60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60爾時,可愛樂光明天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天眾,而說頌言。
  • 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普賢行願懺儀
    今恭錄《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普賢行願懺儀》。戒定真香焚起沖天上弟子虔誠爇在金爐放項刻氤氳即遍滿十方昔日耶輸免難消災障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南無大行普賢願王菩薩三稱一切恭敬一心敬禮。華藏世界。帝網剎中。遍法界常住佛。一拜。一心敬禮。華藏世界。帝網剎中。遍法界常住法。一拜。一心敬禮。華藏世界。帝網剎中。遍法界常住僧。一拜。
  • 十位緊那羅王所得到的解脫門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85複次,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得普生一切喜樂業解脫門。
  • 色界五眾:廣果天王 —— 生到此天的眾生,能離開八種災難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50復有無量廣果天王。
  • 善現光明(華嚴經淺釋)
    」                                                  ——宣化上人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503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方廣佛華嚴經賢首品淺釋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賢首品第十二E8.毛光照益三昧門(分五)F1.一頌標門總辨   F2.八十頌別明一毛光明業用F3.一頌類顯一切毛光業用
  • 十位主空神所得到的解脫門|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97複次,淨光普照主空神,得普知諸趣一切眾生心解脫門。複次就是再說一次,這位淨光普照主空神,他有清淨的光明。這種光明是由般若智慧所現出來的,而能普遍地照耀於十方。在楞嚴經上說:「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舜若多是空神,這位空神可以沒有,但是堅固心不能動轉。
  • 51--60卷《大方廣佛華嚴經》(視頻讀誦)
    譬如虛空遍十方,若色非色有非有,三世眾生身國土,如是普在無邊際。諸佛真身亦如是,一切法界無不遍,不可得見不可取,為化眾生而現形。---恭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一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
  • 在三十三天中有一個無形無相的天鼓,只聞其聲,不見其形,這是天人的業報所感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 點擊收聽音頻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320忉利天中有天鼓,從天業報而生得,
  • ...流出種種殊勝微妙的寶華,到十方諸佛所去供養|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菩薩在一隻手中,能流出13:07來自宣化上人全集▲ 點擊收聽音頻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293如是一切皆自在,以佛華嚴三昧力。這是半偈頌。所謂「施戒忍辱精進禪,方便智慧諸功德。一切自在難思議,華嚴三昧神力故。」好像智慧言辭無礙,諸度神通自在,這就是佛的華嚴三昧。
  • ...在每位佛的世界海中,所有的莊嚴,都是不可思議|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179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諸佛世尊世界海,莊嚴不可思議。 在這個時候,這位大行普賢菩薩,又告訴在海會中的大眾說:「各位佛的弟子!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世尊,在每位佛的世界海中,所有的莊嚴,都是不可思議。 是什麼緣故?各位佛弟子!這個華藏莊嚴世界海,所顯現一切的境界。在每一境界,都是以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清淨功德所莊嚴而成就。」
  • 十位主風神所得到的解脫門|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99複次,無礙光明主風神,得普入佛法及一切世間解脫門。不知佛法的人,不知道有主晝神、主夜神、主方神、主空神、主風神等等,有這樣多的神。研究佛法的人,才知道有這樣多的諸神眾。單說主風神,不是一個主風神,而是有無量無邊的主風神。在前邊經文不過提出十位主風神的名字而已。沒有提出的不知道還有多少?所以現在又說複次。
  • 24.今生所遭遇的、所接受的,就是前世所種的因【華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卷第二|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二◎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所有的佛,在出現於世時,都建立道場。什麼是道場?就是修道的場所。釋迦牟尼佛說大方廣佛華嚴經時,是在七個道場說的:①菩提道場、②普光明殿、③忉利天宮、④夜摩天宮、⑤兜率天宮、⑥他化天宮、⑦逝多林。凡是講經說法的地方,都叫道場。講什麼經就稱為什麼法會,譬如華嚴法會、法華法會等等。這位天王,得到的是無染無礙的解脫門。
  • ...就把一切困苦艱難打破,沒有一切的麻煩|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功德林菩薩所說101首偈頌16:18來自宣化上人全集▲ 點擊收聽音頻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427安住甚深大法海 善能印定一切法了法無相真實門 此見實者所行道修難得行的菩薩,安住在甚深微妙的大法海中,善於印定一切法、了解一切法、深入一切法、明白一切法,是無相的、是寂滅的、
  • 普賢菩薩講述,一切世界海的十種不同形相|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161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世界海有種種差別形相。在這個時候,普賢菩薩又告訴海會大眾說:各位佛的弟子!世界海的形相,各有差別而不相同。好像人的面孔,各有各的樣子。所謂或圓或方。或非圓方。無量差別。或如水漩形。或如山焰形。或如樹形。或如華形。或如宮殿形。或如眾生形。或如佛形。
  • ...61-80:如果把煩惱離開,就得到解脫、得到自在|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法慧菩薩的121首偈頌 6116:34來自宣化上人全集▲ 點擊收聽音頻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379眾生心樂悉了知,如是隨宜為說法,於諸染淨皆通達,令彼修治入於道。眾生有種種的心樂,菩薩悉了解知道。因為菩薩明白眾生的根性和欲樂,所以為眾生而說善巧方便之法。
  •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守護清淨戒、修行廣大忍
    《華嚴經·入法界品》記載,善財童子遍求法門要義,初參文殊師利菩薩,復遊行南方,先參德雲比丘,次第輾轉指示,終參普賢菩薩,即得一切佛剎微塵數三昧門。善財如是歷一百十城,參五十三位善知識。>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在其勤求無上覺發心菩薩行中,於十九參詣不動優婆夷時,心生歡喜而頌讚曰:守護清淨戒、修行廣大忍精進不退轉、光明照世間要發心,要發不可壞心,去滅除煩惱;要發勝妙心,不著一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