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卷第二|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二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老和尚講述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複次,屍棄梵王,得普住十方道場中說法,而所行清淨無染著解脫門。」
在前邊還沒有說完的道理,現在再說一次。
這位屍棄梵王,他是色界初禪天中大梵天(色界第三天)的天王。他能普徧往十方一切處道場中,說自己所修行的清淨法。什麼是清淨法?就是不自私、不自利、不妒嫉、不障礙,沒有貪瞋痴三毒的染汙。
所有的佛,在出現於世時,都建立道場。什麼是道場?就是修道的場所。釋迦牟尼佛說大方廣佛華嚴經時,是在七個道場說的:①菩提道場、②普光明殿、③忉利天宮、④夜摩天宮、⑤兜率天宮、⑥他化天宮、⑦逝多林。凡是講經說法的地方,都叫道場。講什麼經就稱為什麼法會,譬如華嚴法會、法華法會等等。
這位天王,得到的是無染無礙的解脫門。
「慧光梵王,得使一切眾生入禪三昧住解脫門。」
這位慧光梵王,他有智慧的光,能令一切眾生入禪定三昧。禪譯為靜慮;靜就是止息,慮就是思慮。換言之,就是將意識上的胡思亂想停止,不存妄想。三昧譯為定,所以禪定這個名詞,一半是梵語,一半是華語,是中西合璧。
妄想是浮雲,真心是太陽。浮雲遮住太陽,太陽光便不顯了。禪定是風,能吹散浮雲。浮雲去,光明現。修禪定就是止妄想;沒有妄想,智慧即現前,也就是開悟,所謂「妄念不生為禪,坐見本性為定」。
這位天王明白這種境界,他住在三昧中,禪悅為食,法喜充滿,得到這樣的解脫門。
「善思慧光明梵王,得普入一切不思議法解脫門。」
這位善思慧光明梵王,他有聞慧、思慧、修慧三種智慧。聞是聽法,可以得到智慧。思是思惟,也可以得到智慧。修是修行,更可以得到智慧。這是智慧的三要素。這三慧是後得智,是學而知之。禪定是根本智,生而有之。
這三種智慧放出一種光明,普照一切眾生,令眾生也得這三種智慧的利益。他得到普徧入妙不可言的解脫法門。這種妙法,說也說不出來,想也想不出來,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種境界,要修行人自己去體會,去了悟,才能生出無生法忍。
「普雲音梵王,得入諸佛一切音聲海解脫門。」
這位普雲音梵王,他能入十方諸佛一切音聲海中,也就是所有諸佛的言語他也聽得懂。我們凡夫,無論如何的聰明,也不能把全世界所有的語言都學會。可是佛能具足一切語言海。他說法時,不管那一類的眾生,都能聽得懂,都能明白其意。各有所得,各有所悟,所謂「一音演說法,隨類各得解」。每類眾生,所悟不同,所得的境界也不同。各位梵王,各得到自己所覺悟的境界。這位梵王得到的是三昧無礙的解脫門。
「觀世言音自在梵王,得能憶念菩薩教化一切眾生方便解脫門。」
這位觀世言音自在梵王,他能觀察世上一切的語言和音聲而得到自在。因為得到語言和音聲三昧,所以能憶念。無論什麼法?只要經過他的耳根,永遠不會忘記。
一切菩薩教化一切眾生,所用的方法是權巧方便法,不是恆常不變的法,在這個時候可以用,到了那個時候就不一定可以用,這是觀機逗教,因人說法,應病予藥的方便法。
譬如,砒霜本身有劇毒,如果會用就是良藥,能治一切毒病,這是所謂「以毒攻毒」的方便法。砒霜雖然能治病,但是不可用過量。方便法也是這樣,不能亂用,要對治某種情形才能用。
現在講一個空拳度子的故事。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天,外出乞食,經過一口水井,遠遠望見一個小孩子,向井邊爬行(孩子不會走路),快要爬到井邊,眼看就要掉到井裡去了。正在千鈞一髮的時候,佛想跑到井邊去救小孩子的命,可是時間已經來不及。於是佛便大聲對小孩子說:「小兒!小兒!我手中有糖。」小孩子聽到有糖吃,就向佛這邊爬來。其實佛的手中並沒有糖,這是騙小孩子的,為了救他的生命, 所以只能用方便法。
佛度眾生也是這樣,看眾生歡喜什麼,就給眾生什麼。然後慢慢對他說法,這就是權巧方便的法門。這位梵王他得到了這種解脫門。
「寂靜光明眼梵王,得現一切世間業報相各差別解脫門。」
這位寂靜光明眼梵王,他得到一切世間的業報相。什麼是業報相?就是種什麼因結什麼果?換句話說,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結惡果。善果可以成緣覺、羅漢、菩薩、佛。這是四聖法界的善果報。又可以生天,又可以做人,這是人天的果報。惡果就作畜生、轉餓鬼、墮地獄,這是三惡道的果報。這種業報是絲毫不會錯的。
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要想知道前世所種的是什麼因?今生所遭遇的、所接受的,就是前世所種的因。如果種善因,今生所得的是善果,一切都是順境。假設種惡因,今生所得的便是惡果,一切都是逆境。要想知道來世的處境是怎樣?就要看今生所做的是些什麼事情?所做的是善功德,來世一定有福報;所造惡業太多,來世一定做牛或做馬,嫉妒做蟒,騙人做雞。總而言之,造什麼業?便受什麼報。
每個眾生,都有自己的業報相,各有不同。人有人的業報相,牛有牛的業報相,豬有豬的業報相。牛在印度不會被殺,豬在回教地方不會被殺,這也是眾生不同的業報相。有的人很富貴,但是無兒女,這是有貴無子。有的人很貧窮,但是有兒女,不但有而且很多,這是有子無貴。各有各的環境,都不相同。天地間的事,絕對沒有十全十美的。就是十全十美,但是人還感覺不滿足。為什麼?因為欲望無止境。
這位梵王,他明白世間業報相是各有分別的。他得到這一種解脫門。
「普光明梵王,得隨一切眾生品類差別皆現前調伏解脫門。」
這位普光明梵王,他得到隨著不同的眾生而現不同身相的境界。譬如,見到老虎,就現老虎身,來調伏老虎。見到龍,就現龍身,來調伏龍。遇到飛禽的眾生,就現飛禽的身,來調伏牠們。遇到水族的眾生,就現水族的身,來調伏牠們。所以叫現前調伏,令一切眾生,皆發菩提心,修無上道。這位梵王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變化音梵王,得住一切法清淨相寂滅行境界解脫門。」
這位變化音梵王,他的音聲能變化,有百千萬種的音聲。因為他能變化音聲,所以住在一切法裡邊,得到法的清淨光明相。寂滅行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他得到這種寂滅行境界的解脫門。
「光耀眼梵王,得於一切有無所著,無邊際、無依止,常勤出現解脫門。」
這位光耀眼梵王。他的智慧光明照耀眾生,令一切眾生都得到擇法眼,能知道這個法是是還是非。他明白佛的法身,猶如虛空。在一切有無方面,無所執著,即不執於空,也不執於有。換言之即是不執著於空有二邊。
因為佛的法身如虛空,沒有邊際可尋,所以沒有一個依止。佛的法身,雖然如虛空,但是佛常常出現於世。為什麼?因為眾生的生死問題還沒有了,所以佛常示現於世來教化眾生,令一切眾生反迷歸覺, 離苦得樂。這位梵王他得到這種覺悟解脫的三昧法門。
「悅意海音梵王,得常思惟觀察無盡法解脫門。」
這位悅意海音梵王,他的音聲非常微妙悅耳,眾生聽到之後,即生歡喜心。他說法的音聲,好像大海一般的響亮。他也得到禪那的功夫。禪那譯為思惟修,他能普遍觀察一切世間和出世間無窮無盡不可思議的妙法。他在禪定裡邊開大智慧,明白一切諸法實相無盡法藏不可思議的妙理。他得到的是這種解脫門。
恭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點擊底角藍字「閱讀原文」,更多《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