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在三十三天中有一個無形無相的天鼓,只聞其聲,不見其形,這是天人的業報所感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2021-02-09 宣化上人全集
 ▲ 點擊收聽音頻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320

忉利天中有天鼓,從天業報而生得,

知諸天眾放逸時,空中自然出此音。

忉利天譯為三十三天。在東方有八天,在南方有八天,在西方有八天,在北方有八天,在中央有一天,合計為三十三天,在三十三天中有一個無形無相的天鼓,只聞其聲,不見其形,這是天人的業報所感,才生出這個天鼓。

天人常在禪定中,時時是靜而無雜念,如有放逸時,天鼓便不擊自鳴,從虛空中自然發生警告的音聲,而說:「修行人,不可有妄想!」

一切五欲悉無常,如水聚沫性虛偽,

諸有如夢如陽焰,亦如浮雲水中月。

所有一切財色名食睡的五欲,都是無常的,好像水上所積聚的泡沫一樣,都是虛偽不實的東西,根本沒有實體。

一切有為法,好像夢幻泡影,又好像大地的陽焰,也好像空中的浮雲,又好像水中的月亮;都是虛妄的,不可貪戀。

放逸為怨為苦惱,非甘露道生死徑,

若有作諸放逸行,入於死滅大魚口。

放逸就是不守規矩。修行人,行住坐臥四大威儀,都要守規矩。例如,打坐時,必定要端然正坐。或向前俯,或向後仰,都是放逸。不能攝收身心,妄想重重,也是放逸。

所以普賢菩薩說:「但念無常,愼勿放逸。」放逸就是怨賊,也是苦惱根,這不是修甘露的道場,也不是修生死的途徑。

換言之,不是了生脫死甘露法門的道場,假設有人作種种放逸的行為,將來會被海中大魚所吞,或被無常鬼所擒。

世間所有眾苦本,一切聖人皆厭患,

五欲功德滅壞性,汝應愛樂真實法。

從天鼓所發出的音聲,是演說世間所有一切的根本,就是由五欲(也可以說是色聲香味觸五塵)而生出來。

所以一切聖人(證得道業者),都不歡喜五欲之樂,而生厭離。五欲是功德的滅壞性。一有點功德,就被它破壞了,你們大家要注意!應該愛樂真實的法,不要貪求五欲之樂。

三十三天聞此音,悉共來升善法堂,

帝釋為說微妙法,鹹令順寂除貪愛。

在三十三天的天眾,聽到天鼓自然說法的音聲,大家便自動都來到釋提桓因說法的道場——善法堂,聆聽帝釋天演說甚深微妙法,使令諸天眾都依法修行,除去貪愛之欲。

彼音無形不可見,猶能利益諸天眾,

況隨心樂現色身,而不濟度諸群生。

諸天眾雖然能聽見天鼓自然發出的音聲,可是看不見天鼓的形相。天鼓猶能利益諸天眾,何況能隨其心樂而現色身的菩薩,豈能不救濟度脫諸群生呢?

那些行菩薩道的菩薩,一定會發大慈大悲的心,來普度眾生、廣濟眾生,絕對沒有問題。菩薩的工作,就是救眾生離苦得樂,了生脫死,令眾生得到常樂我淨的湼槃四德。

天阿修羅共鬥時,諸天福德殊勝力,

天鼓出音告其眾,汝等宜應勿憂怖。

好勇鬥狠的阿修羅,常和帝釋天鬥爭,正在作戰時,因為諸天有殊勝的福德力,所以天鼓便發出一種自然的音聲,告訴諸天眾說:「你們大家,要沉著應戰,不要生憂怖心,你們一定會勝利的,阿修羅一定會失敗的。」

天鼓常常給天兵天將打氣加油,令他們勇敢作戰,而得到最後勝利。

諸天聞此所告音,悉除憂畏增益力,

時阿修羅心震懼,所將兵眾鹹退走。

一切諸天眾,聽見天鼓所說的音聲,便解除憂畏心,而增強作戰的力量,勇氣百倍,向前殺敵。

這時,阿修羅兵聽到天鼓聲,反而受震驚,而生出恐懼心,所有的阿修羅將兵眾,統統退縮而逃。所謂「棄甲曳兵」,也就是丟盔掉甲,戰敗而逃走。

甘露妙定如天鼓,恆出降魔寂靜音,

大悲哀愍救一切,普使眾生滅煩惱。

修甘露妙定的菩薩,好像天鼓一樣,恆常放出降魔的寂靜音聲。有大悲心的菩薩,有哀愍救護眾生心,能普遍令所有的眾生,完全把無明煩惱消滅除盡,身心清淨。

在經文上,處處教我們斷煩惱,可是我們處處找煩惱,正和經義恰好相反,背道而馳,越跑離家越遠,不知回頭,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什麼時候知道回頭,就到返本還原的境界,也就是童真入道,證果在望。年老修道,是可望而不可即。

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差不多是這種情形,所以古人說:「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儘是少年人。」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連載

相關焦點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70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70爾時,釋迦因陀羅天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三十三天眾,而說頌言。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60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60爾時,可愛樂光明天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天眾,而說頌言。
  • 十位緊那羅王所得到的解脫門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85複次,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得普生一切喜樂業解脫門。
  • 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普賢行願懺儀
    無有體相。隨緣影現。一一佛前。悉有此身頭面敬禮。若諸佛菩薩。各致一禮。惟至大方廣佛華嚴經。末後懺主普賢菩薩。各須三禮。此之人法。是道場主故。唱雲一心敬禮。十身初滿。正覺始成。不離閻浮而升天上。遍周法界。無盡身雲。大毗盧遮那佛。    須五體投地。精誠致禮。想雲。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毗盧遮那影現中。我身影現毗盧前。頭面接足歸命禮。至禮舍那。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56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56爾時,可愛樂法光明幢天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少廣天,無量廣天,廣果天眾,而說頌言。
  • 24.今生所遭遇的、所接受的,就是前世所種的因【華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卷第二|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二◎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釋迦牟尼佛說大方廣佛華嚴經時,是在七個道場說的:①菩提道場、②普光明殿、③忉利天宮、④夜摩天宮、⑤兜率天宮、⑥他化天宮、⑦逝多林。凡是講經說法的地方,都叫道場。講什麼經就稱為什麼法會,譬如華嚴法會、法華法會等等。這位天王,得到的是無染無礙的解脫門。「慧光梵王,得使一切眾生入禪三昧住解脫門。」
  • 善現光明(華嚴經淺釋)
    」                                                  ——宣化上人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503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方廣佛華嚴經賢首品淺釋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賢首品第十二E8.毛光照益三昧門(分五)F1.一頌標門總辨   F2.八十頌別明一毛光明業用F3.一頌類顯一切毛光業用
  • 普賢菩薩講述,一切世界海的十種不同形相|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161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世界海有種種差別形相。在這個時候,普賢菩薩又告訴海會大眾說:各位佛的弟子!世界海的形相,各有差別而不相同。好像人的面孔,各有各的樣子。所謂或圓或方。或非圓方。無量差別。或如水漩形。或如山焰形。或如樹形。或如華形。或如宮殿形。或如眾生形。或如佛形。
  •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講什麼
    大方廣佛華嚴經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是教菩薩的經文,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能去修持大方廣佛華嚴經,相反我們更加應該去修持大方廣佛華嚴經。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講什麼。一、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先講了釋伽牟尼佛在成佛之後於菩提樹下為各位菩薩講佛法,主要是與五十五為佛法的對話,與菩薩一起探究佛法的博大精深和奇妙之處,之後又用善財童子努力修行,精進求道,最後成就菩提正果的事來勉勵眾生,讓眾生能夠向善財童子學習。
  • 貪女色的下場丨十位夜叉王得到的解脫門和頌言【華嚴經淺釋】40(宣化上人)
    「眾生罪惡深可怖」:眾生因為造的業太多,所以不見佛、不聞法、不睹僧,就在生死海中漂流,受種種的果報。佛想要救眾生出苦海,乃出現於世。眾生因為有無明,就起惑、造業,而受報。眾生的罪業大多而深,是很可怕的,是很怖畏的。「於百千劫不見佛」:眾生的罪業太重太深的關係,所以不能見到佛,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現在我們很幸運,世上不容易遇到的事情,都遇到了。也見佛、也聞法、也睹僧。
  • 這個我,並不是真的有個我在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663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在於生死險道之中。將墮地獄畜生餓鬼。入惡見網中。為愚痴稠林所迷。隨逐邪道。行顛倒行。譬如盲人。無有導師。非出要道。謂為出要。入魔境界。惡賊所攝。隨順魔心。遠離佛意。我當拔出如是險難。令住無畏一切智城。住在離垢地的菩薩,離開一切的煩惱、習氣和毛病,也離開了一切染汙。
  • 51--60卷《大方廣佛華嚴經》(視頻讀誦)
    譬如虛空遍十方,若色非色有非有,三世眾生身國土,如是普在無邊際。諸佛真身亦如是,一切法界無不遍,不可得見不可取,為化眾生而現形。---恭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一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
  • 大方廣佛華嚴經,經題的含義
    《大方廣佛華嚴經》,或稱《雜華經》。中國華嚴宗即依據本經,立法界緣起、事事無礙等妙義為宗旨,是一部很長的佛教經典。常言「不讀華嚴經,不知人間富貴」那麼佛陀所說的這部經典,經題到底有什麼含義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 ...61-80:如果把煩惱離開,就得到解脫、得到自在|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法慧菩薩的121首偈頌 6116:34來自宣化上人全集▲ 點擊收聽音頻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379眾生心樂悉了知,如是隨宜為說法,於諸染淨皆通達,令彼修治入於道。眾生有種種的心樂,菩薩悉了解知道。因為菩薩明白眾生的根性和欲樂,所以為眾生而說善巧方便之法。
  • ...在每位佛的世界海中,所有的莊嚴,都是不可思議|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179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諸佛世尊世界海,莊嚴不可思議。 此剎海中一切處 悉以眾寶為嚴飾 發焰騰空布若雲 光明洞徹常彌覆 這華藏莊嚴世界海中,所有一切處,完全用眾寶所嚴飾。這種寶發出一種光焰,騰耀於空中,分布好像雲一樣,光明洞徹如瑠璃,常在其上而瀰漫覆蓋。
  • ...就把一切困苦艱難打破,沒有一切的麻煩|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功德林菩薩所說101首偈頌16:18來自宣化上人全集▲ 點擊收聽音頻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427安住甚深大法海 善能印定一切法了法無相真實門 此見實者所行道修難得行的菩薩,安住在甚深微妙的大法海中,善於印定一切法、了解一切法、深入一切法、明白一切法,是無相的、是寂滅的、
  • ...流出種種殊勝微妙的寶華,到十方諸佛所去供養|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菩薩在一隻手中,能流出13:07來自宣化上人全集▲ 點擊收聽音頻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293如是一切皆自在,以佛華嚴三昧力。這是半偈頌。所謂「施戒忍辱精進禪,方便智慧諸功德。一切自在難思議,華嚴三昧神力故。」好像智慧言辭無礙,諸度神通自在,這就是佛的華嚴三昧。
  • 十位主空神所得到的解脫門|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97複次,淨光普照主空神,得普知諸趣一切眾生心解脫門。複次就是再說一次,這位淨光普照主空神,他有清淨的光明。這種光明是由般若智慧所現出來的,而能普遍地照耀於十方。在楞嚴經上說:「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舜若多是空神,這位空神可以沒有,但是堅固心不能動轉。
  • 色界五眾:廣果天王 —— 生到此天的眾生,能離開八種災難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50復有無量廣果天王。
  • 十位主風神所得到的解脫門|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99複次,無礙光明主風神,得普入佛法及一切世間解脫門。不知佛法的人,不知道有主晝神、主夜神、主方神、主空神、主風神等等,有這樣多的神。研究佛法的人,才知道有這樣多的諸神眾。單說主風神,不是一個主風神,而是有無量無邊的主風神。在前邊經文不過提出十位主風神的名字而已。沒有提出的不知道還有多少?所以現在又說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