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370
宣化上人
阿難當知,是善男子,窮諸行空,於識還元,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阿難當知,是善男子,窮諸行空:阿難!你應該知道這個修定的善男子,他雖然有這麼多魔的境界,無論是天魔、心魔,種種的魔也沒有搖動他的定力。或者他修定,根本就沒有起這種魔境界;或者他已經起這種魔的境界,但他能覺悟、能不迷,所以就打破這種的迷關了。
這種迷的關頭打破了,行陰也就破了;行陰破了,現在是識陰的開始,所以「窮諸行空」,這行陰已經空了。於識還元:現在在識陰上又要還元了,又要把識陰也都破了;識陰如果破了,就返本還原回到如來藏性上了。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他已經滅了生滅這種的境界,而於寂滅的性,這種精妙處還沒有得到圓滿。
能令己身,根隔合開,亦與十方諸類通覺,覺知通[淴-心+日],能入圓元。若於所歸立真常因,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因所因執,娑毗迦羅所歸冥諦,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能令己身,根隔合開:他在識陰生出一種妄想,說在前邊精妙未圓這個境界上,這個修道人他能令自己六根互用,每一根都可以有六根的能力,眼睛也會說話,又會聽聲;耳朵又可以吃東西,又可以嗅味聞香。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互相都可以通用。
你說耳朵不能吃東西嗎?這回六根互用,它可以吃東西了。那麼說:「它的牙在什麼地方長著?」那你問那個耳朵去!它吃東西,不是我們吃東西。它會吃東西,自然有個牙,它不會掉牙的。或者它不用牙,現生出來也可以,這是真正科學的作用,真正科學的一種能力。
所以每一根都有六種的能力,這叫「六根互用」。「根隔合開」,「合」就是六根合而為一了,六根變成一根了;「開」,那麼雖然一根,能有六根的作用,你說是不是神通?你科學再研究,就算能換人的心,能換人的肝,能換人的……,也不能令人的每一根都有這六種的作用,這是辦不到的。我相信科學再發明,也不會有這種能力的。那麼這自性的科學發明了,就有這樣的作用。
亦與十方諸類通覺:這個不單他自己六根互用,有開合這樣的能力,就是和十方的一切眾生,也都有這種的互相通覺,彼此相知。覺知通[淴-心+日],能入圓元:這種覺知性能知道十方一切眾生的根性,他能入圓滿的那種根元本性。
若於所歸:假設他於所歸的這個地方,生出一種妄執。什麼執呢?立真常因:他說這一個就是真常了。生勝解者:他既然認為它是真常,就生出一種勝解脫、勝知見。可是他不生出這種的知見,還沒有什麼毛病;一生出這種知見,是人則墮因所因執:他以真常為因,根本是不對的。
他以為這個地方就是真常的,其實這還在一個識上,並不是真常,他就變成「因所因執」。本來不是這個因,但是他立這麼一個因;立這麼個因,就生出一種執著;生出這種執著,他就和外道合而為一,和外道歸夥,合股做生意去了,好像股份有限公司。他跑到外道,和外道去做股份有限公司了。
和什麼外道呢?娑毗迦羅:就是那個黃髮外道。以前講過,就是摩登伽女她媽媽跟著學的那個師父,他用「娑毗迦羅先梵天咒」,這個就叫黃髮外道。這種黃髮外道所歸冥諦:「冥」,就什麼也沒有了。他這個冥諦,就是第八識在現在這個境界上變化出來的。
他說一切萬物都從冥諦上生出來的。成其伴侶:這個修道的人一執這個非因,因立得不對了,所以就和以冥諦為歸宿的黃髮外道做了朋友,開了有限公司。這個有限公司,不知道到什麼時候完;這「有限」,不知道是有限,還是無限。
迷佛菩提:他迷失了佛的菩提覺道,亡失知見:因為他所立的這個「非因計因」,不應該立這個因,而他立這個因。這因所因執,他立得不對了,所以就沒有真正的智慧,這叫「亡失知見」。亡失知見就是沒有真正的智慧,把真正的智慧丟了。丟到什麼地方去了?那你想要幫他找找,你也會丟了!
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歸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種。
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歸果:這是第一種,他立這個有所得的心,成他所歸的一個果。他這種的宗旨就錯了,怎麼錯了呢?違遠圓通:和修耳根圓通,反聞聞自性入流亡所的這種道理完全相反了,完全都不合了。為什麼?因為他生出一種執著,背涅槃城:也違背涅槃的那個大城市。
什麼是涅槃的大城市呢?在什麼地方呢?涅槃的大城市在常、樂、我、淨涅槃四德那個地方。生外道種:他這種非因立因,就變成執著的外道了,變成黃髮外道那個冥諦,和黃髮外道合股,做朋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