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成都青白江發布的營商環境3.0版本有些啥內容?

2020-12-24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席秦嶺 雷遠東

12月10日,青白江舉行了解讀《成都市青白江區全面深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實施方案》新聞發布會,並同時發布了五大重點領域優化營商環境具體舉措,標誌著青白江區優化營商環境進入3.0時代。

作為青白江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指導方案,這份3.0版本的《實施方案》聚焦解決企業反映的新痛點、新難點、新堵點,圍繞極簡審批、極速通關、極優服務、要素保障、配套服務五大方面,提出了25項148條改革措施。

「極簡審批」 激發市場活力

辦事是否簡便、流程是否透明、準營門檻高不高,改革成效好不好,市場主體的感知最敏銳、最深刻。

針對一些企業面臨「準入不準營」、註銷流程多等問題,青白江創新開展從企業準入、準營到退出全過程的「極簡」審批模式。

如何「極簡」?首先,在企業準入階段實施「確認制」改革。在自貿區探索通過全面實名制、信用承諾制和自主申報制,以標準化、程序化的模式確認市場主體資格和一般經營資格,實現「即時確認,立等出照」。在企業準營階段實施「簡易事項準入即準營、一般事項承諾即準營、複雜事項綜合許可」三項制度改革,在全國率先打通準入準營環節,承諾提速85%以上。以預包裝食品許可改備案改革為例,在青白江,這項許可在企業登記註冊環節時,一併辦理備案手續,一次性減少8項申請材料,實現領照即可營業。

相比企業開辦,企業註銷則像將一張白紙印跡「擦淨」。而企業「註銷難」,難在提交材料繁多、辦事流程複雜、全程耗時較長。

那麼,青白江又是如何做到企業註銷「一件事」一辦到底的呢?區審批和營商環境局局長秦鴻美表示,青白江探索實施「證照註銷一次辦結」改革,建立企業註銷『一次辦』專區,將營業執照註銷和食品、貨運等47個許可證註銷合併到一窗辦理,實行「一窗受理、並聯審批、一次辦結」,實現一次註銷、整體退出。

這樣的極簡審批好不好,企業用「入場券」來投票。今年1-11月,青白江每天誕生94家企業,同比增長1倍多,不斷向上攀升的市場主體增速曲線是最好的證明。

極速通關 做強國際貿易

「我們看好成都青白江區的交通優勢,其鐵路港優勢目前在內陸地區絕無僅有。」12月1日,玉湖環球食品供應鏈中國西部基地-青白江項目正式籤約落戶成都國際鐵路港。玉湖集團(香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蔣文勝如此表示。

「每月大概要出口200—400箱商品。」作為早期入駐成都國際鐵路港企業之一,如今的四川邦達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從貨代到全國訂艙、海外建倉,業務拓展到報關、保稅倉儲、跨境電商等等,對於通關效率的提升,該公司副總經理張立平有著切身體會,「真是越來越通暢!今年的貿易額爭取達到20億元。」

國際貿易,最怕的就是「國際堵車」。區國貿和物流局副局長何剛坦言,港區實施「7×24」小時預約通關模式,實現進出口貨物全程電子放行管理,進一步壓縮貨物通關時效,進口時效提升57%,出口實效提升33%,「我們就是致力於打造極速通關模式,讓貨物如過江之鯽!」

為何如此信心?何剛透露,目前港區推廣運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平臺,實現進出口申報業務全部通過「單一窗口」辦理。另一方面加快搭建成都國際鐵路港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持續提升電子化、無紙化程度,推行進出口貨物「先放行後改單」。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港區正投運鐵路口岸大型貨櫃檢測設備(H986),開展非侵入式查驗、智能審圖,持續提升鐵路口岸貨櫃貨物查驗效率,壓縮整體通關時效。

極優服務 加快項目建設

青白江建設項目審批有多快?以「萬達廣場」項目為例,從立項備案到竣工驗收備案僅僅用了不到50個工作日。

這樣超高的審批效率,在青白江已為常態,而在提速的同時,做優精細化服務,積極探索項目前期審批「一件事、一套表」,統一受理、同步評估、同步審批、統一反饋,來破解審批快而不精、企業體驗感不強等問題。

在項目用地管理方面,將劃撥決定書、建設用地批准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三證合一」合併辦理。實施「一站式中心」改革,實現社會投資小型倉庫、廠房等工業類建設項目全過程一站式辦理。開展「清單制+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小型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審批環節不超過4個,審批用時不超過12個工作日。

眾所周知,完成地下文物勘探和考古發掘是建設項目開工的重要前提,在一定意義上,文勘 效率直接決定項目開工效率。在以往,文勘時間平均25天/100畝,如今壓縮至3-7天/100畝,並在全國率先將「企業繳費」變為「財政列支」。

值得注意的是,青白江文勘工作,不僅「提速」,更是「提前」,按照「文勘前置」改革思路,在自貿試驗區、各產業功能區著力推行文勘「區域評估」,推進「拿地文勘」向「拿地開工」轉變。以萬達項目為例,僅用時8天,青白江就完成了佔地305畝該項目文勘工作,項目實現拿地後即可辦證開工。

要素賦能 驅動產業聚合

生產要素集成是決定企業投資流向的關鍵因素。

這一次,青白江推出了集降低能源、土地、信貸等要素制度性成本的「綜合解決方案」。

對能源獲得方面,成友昌母嬰(成都)用品有限公司焦女士有很深的體會,通過國網APP申請用電,從申請到企業獲得用電,僅2個環節,辦理時間3.5天,節省了16.5天。青白江持續推進公用設施接入便利化改革,將水電氣信報裝系統與政務服務資源共享平臺對接,公用設施報裝「線上辦理、一網通辦、一窗受理」,逐步實現接入能源「零上門、零成本、零審批」。

在用地保障方面,青白江更是底氣十足,探索在產業功能區內實行「標準地」出讓和「標準廠房」出租模式,在歐洲產業城、成都國際鐵路港含綜保區兩地,分別已建成標準化廠房46萬平方米、26萬平方米,高效及時解決中小微企業用地和廠房需求,目前已入駐康佳、華鼎國聯、巨石、美國諾伏克、英國利潔時等數十家大、中、小微企業。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血脈通,增長才有力。在獲得貸款融資方面,針對中小微企業獲得信貸困難的問題,青白江建立民營和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推動設立包括「種子-天使-VC-PE」等各周期的專項產業引導基金,探索建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支持體系,助推企業創新創業和區內主導產業集群化發展。

有感發展 促進安居樂業

唐偉,有很多頭銜,「國務院批准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正高級工程師,每一個都金光閃閃。

2018年3月,唐偉經人才引進到我區工作,其主持設計的「國產首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反應堆壓力容器研製」項目榮獲中國核能行業科技進步一等獎。「來到青白江2年多,我幾乎沒有什麼後顧之憂,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所在公司每年的業績都以30%的速度在增長,得到了比較好的發展。」唐偉說。

人才是創新創業的主體,更是營商的主體。沒有吸引聚集並充分發揮作用的人才環境,就不可能有一流的營商環境。青白江深諳其道,以企業及其員工的獲得感為改革的評價標尺,致力於以更優的政策支持、更快的政務服務、更全的民生配套持續提升企業及其員工獲得感、滿意度,促進「人、城、產」融合發展。

如何提高企業及其員工的獲得感呢?青白江一方面強化政策支持,制定出臺促進智慧財產權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對榮獲中國專利獎、四川省專利獎的,給予區級配套獎勵,對企業發明專利取得零突破、數量上臺階、發明專利引進、發明專利年費給予資助。充分運用「青」松辦智慧政務平臺,探索分級分類建立政策兌現周期機制,鼓勵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另一方面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政務服務,探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繼續深化政務大廳「綜合窗口」改革,實現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70%「全程網辦」、90%分類「一窗辦」,100個「一件事」集成服務。與此同時還加快養老設施建設,探索創新「醫養康養」結合模式,全方位加強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提升城市宜居宜業品質等,增強企業及其員工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誰擁有法治化營商環境,誰就擁有競爭優勢,才能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青白江堅持法治引領,推動公平、正義、競爭、有序的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制定《關於破產程序中有關稅務問題處理的辦法》,規範破產涉稅事項的處理;出臺小額訴訟程序審理案件實施細則,加強小額訴訟程序適用,明確適用的案件範圍;制定破產案件繁簡分流機制,簡易破產案件審理天數控制在5個月以內。在全國率先探索在市場監管領域引入紀檢監察工作監督機制,實現紀檢監察、社會監督「雙軌制」,保障雙隨機監管規範公正,維護風清氣正的市場環境。

相關焦點

  • 成都青白江:築巢引鳳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導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是一座城市軟實力的重要表現,亦是經濟高質量發展背景下,一座城市競爭力的體現。12月10日,國內中歐班列開行質量領先的成都市青白江區,發布了該區營商環境改革的「3.0」版,並提出25項148條改革舉措。
  • 296城營商環境報告發布 長沙營商環境排名全國第九
    296城營商環境報告發布長沙營商環境排名全國第九郴州、株洲、常德、衡陽、湘潭位列前150名>華聲在線12月2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鄧晶璡 金慧)今天,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了《全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其中長沙的營商環境排名全國第九。
  • 《2020年全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發布,快來看看東莞的排名!
    《2020年全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發布,快來看看東莞的排名! 12月21日,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根據對全國近300個地級和地級以上城市營商環境水平的測算聯合發布了
  • 長沙發布首部官方營商環境報告 將爭創國家營商環境改革試驗區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長沙發布首部官方營商環境報告,將爭創國家營商環境改革試驗區12月9日,在2020年長沙優化營商環境新聞通氣會上,長沙市發改委對外發布了《長沙營商環境報告2020》。2020年前三季度,長沙GDP達到8689億元,實際增長3.1%,增速在全國保持領先。近年來,長沙脫穎而出,成為備受關注的新一線城市,經濟增速領先、市場投資熱情高、進出口貿易增長快,城市競爭力的提升,與地方政府積極作為、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密不可分。
  • 韓國零售巨頭「衣戀」:成都一流的營商環境讓我們跑出「加速度」
    3年前,成都市民熟悉的原成都華聯商場華麗變身——全新入駐「優客城市奧萊」。這個由韓國零售品牌巨頭衣戀集團打造的成都首個City Life style Mall(城市生活廣場),也被稱為「衣戀版城市奧特萊斯」。3年過去了,如今,「優客城市奧萊」在成都一流的營商環境中,已經跑出了「加速度」。
  • 成都彭州:以優化營商環境為「最強助力」 掘金城市新機遇
    從先發城市經驗來看,聚焦綠色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成為破局關鍵。其背後折射的,是城市定位與營城邏輯的轉變。基於重塑城市發展格局的考量,彭州給自己定下目標——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立體山水公園城市。新定位催生新機遇,而城市發展機遇的有效釋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魄力。
  • 兩份營商環境排行榜,有關鄭州有啥不同?
    河南省內委託第三方機構搞了個省內直轄市營商環境排行榜,全國層面今年至少有兩個機構推出了國內城市營商環境排行榜。營商環境,在中國正在與「親」「清」商等一道,作為一種體系或系統,被提上前所未有之高度,這是中國破解政商關係古老難題的組合拳之一。
  • 長沙營商環境排名全國第九
    營商環境報告》,其中長沙的營商環境排名全國第九。郴州、株洲、常德、衡陽、湘潭進入了全國營商環境前150名。  在296個被調查城市中,深圳、上海、北京、廣州、重慶、成都、杭州、南京、長沙、武漢位居全國營商環境前十強。
  • 中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發布:四大一線城市排名居前
    原標題:中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四大一線城市排名居前《2020年中國29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營商環境報告》21日發布,深圳、上海、北京、廣州四大一線城市營商環境排名中國前四,重慶、成都、杭州、南京、長沙、武漢位居第五名至第十名。報告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聯合發布。
  • 營商環境超日本東京 北京還將有哪些大動作?
    世界銀行最新報告顯示,北京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又有大幅提升。北京市副市長王紅今日(10月25日)在國新辦吹風會回答新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北京將對標國際前沿城市,進一步提高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便利度。目前已制定優化營商環境3.0版,涉及204項改革設施,力爭實現新突破。
  • 【優化營商環境,法院在行動】院庭長訪談錄:優化營商環境,全市法院...
    【優化營商環境,法院在行動】院庭長訪談錄:優化營商環境,全市法院如何幹?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對於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用重大。一個不斷優化的營商「軟」環境,必將持續培育中國發展「硬」實力。優化營商環境,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是服務保障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樹立全市法院良好形象的必然要求。下面,小編帶大家繼續看看開封兩級法院如何主動作為,推進營商環境法治化建設,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營商環境建設如何做好「加減乘除...
    央廣網北京6月20日消息(央廣記者劉柏煊 央視記者 遲忠波)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撰的《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近日正式發布。一年一度的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既是一張閃亮的成績單,也是一份「體檢報告」,各地可以對照報告找差距、挖潛力、補短板。營商環境建設要換擋提速,下一階段如何做好「加減乘除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中國人民大學營商環境法治研究中心主任葉林認為,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三個關鍵詞中,市場化排在第一位。
  • 2020年中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北京升至第三
    2020年中國哪個城市營商環境位居前列?  近期,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測算了全國近300個地級和地級以上城市營商環境水平,於2020年12月21日聯合發布《2020年中國29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營商環境報告》,2020年四大一線城市營商環境排名全國前四,重慶、成都、杭州、南京、長沙、武漢位居第五名至第十名。
  • 2020年中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出爐 長沙位居全國第九
    資料圖片營商英雄榜2020年6月長沙以營商環境指數80.96分位列中國100城市營商環境指數榜第12名,比2019年上升3位,在省會城市中排名第6。2020年8月長沙市再次榮獲「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杆城市」稱號。
  • 廣州供電局以「簡快好省」的電力營商環境助力經濟社會加速發展
    在昨天召開的2020年夏季用電形勢暨優化電力營商環境新聞通氣會上,廣州供電局表示,2020年度夏期間,廣州電網電力供應基本滿足要求。通氣會上,廣州市工信局和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聯合發布《2020廣州優化電力營商環境報告》,再次對「獲得電力」改革舉措優化升級,以「簡快好省」的電力營商環境助力經濟社會加速發展。
  • 一流營商環境「引鳳來」
    寧波用一張張真誠笑臉、一次次貼心服務、一項項實在政策,踐行著「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承諾,引來全球優質企業、優秀人才築巢棲身。腳下的投資熱土欣欣向榮,鼓舞著生於斯、長於斯的本土企業。去年10月的第二屆世界「寧波幫·幫寧波」發展大會上,申洲集團董事長馬建榮用三個「最」描述寧波——營商環境最好、政府效率最高、政商關係最簡單。
  • 【優化營商環境】通渭法院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優化營商環境】通渭法院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2020-12-23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又一個百億項目落戶成都青白江
    封面新聞記者 席秦嶺 雷遠東成都青白江再添一個百億項目!12 月1日下午,玉湖環球食品供應鏈中國西部基地-青白江項目正式籤約落戶成都國際鐵路港。據悉,這是今年成都市青白江區繼友發金屬雲商總部及區域中心、遠洋青白江智慧產業城中央商務區後第7個百億項目籤約落地。玉湖集團是著名的華資跨國企業,長期深耕在世界主要農產品出口國及國際農產品交易市場,佔據全球冷鏈食品的上遊優勢地位。
  • 成都青白江:大開放推動樞紐能級大提升
    「十三五」期間,成都青白江始終立足「陸海聯運樞紐、國際化青白江」的戰略定位,積極主動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一帶一路」建設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逐步成為泛歐泛亞門戶樞紐城市。「亞蓉歐」全球合作夥伴大會是成都青白江把口岸通道建設作為擴大對外開放的關鍵點,也是以開放通道大建設促進對外開放大發展的縮影。
  • 萬眾一心持之以恆創一流營商環境
    此次動員大會是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後,我省對標國內一流營商環境,抓落實抓提升的再動員再部署,意義十分重大。營商環境事關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成敗。創一流營商環境是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貿港的目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