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丨曾仰琳
聯合資信正在對A股「信用評級第一股」發起衝刺。
11月30日,證監會北京監管局官網顯示,中信證券披露了《關於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新股票並在主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
文件顯示,中信證券和聯合資信於2020年11月20日籤署了《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與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並上市之輔導協議》。
公司官網信息顯示,聯合資信註冊資本42600萬元,淨資產52723萬元,法人代表王少波,總經理萬華偉。其股東包括聯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海南聯信嘉禾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分別持股約71.85%、24.15%、4%。
該公司經營範圍包括:信用評級和評估、信用數據徵集、信用評估諮詢、信息諮詢;提供上述方面的人員培訓。目前開展的主要業務包括對多邊機構、國家主權、地方政府、金融企業、非金融企業等各類經濟主體的評級,對上述各類經濟主體發行的固定收益類證券以及資產支持證券等結構化融資工具的評級。
若上市進展順利,聯合資信有望成為A股第一家上市的信用評級機構,而在國外知名評級機構中,標普、穆迪等均為上市公司。
聯合資信的業務開展情況如何?和國內評級行業中處在什麼位置?
聯合資信在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下稱「交易商協會」)披露的2019年度報告顯示,去年,聯合資信共承攬債券評級項目1208單,較上年減少6.50%;實現營業收入約2.84億元,同比下降7.91%。
從收入構成來看,其銀行間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評級業務的營業收入佔比最多,約1.79億元,佔比63.02%;其次為其他產品評級業務,實現營收0.59億元,佔比20.86%,其中最主要的收入為跟蹤收入,約0.31億元; 資產支持證券評級業務、金融機構債務融資工具評級業務、企業債評級業務實現收入的佔比分別為6.8%、4.08%、5.24%。
從債券發行情況來看,2019年聯合資信所評債券發行1099隻、發行規模17886.15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8.5%、0.6%。
圖片來源:2019年度聯合資信信用評級業務開展及合規運行情況報告截至2019年末,聯合資信所評項目涉及主體1973家,其中AA(含)以上主體1599家,佔比81.04%。
據交易商協會官網披露,目前在國內開展信用評級的機構還包括中證鵬元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等。
據界面新聞記者統計,從註冊資本金的角度來看,聯合資信註冊資本金最多,其次為中證鵬元資信,為3億元,第三是中債資信,為1.5億元。從各機構披露的營業收入來看,聯合資信位列第3,前2名分別為中誠信國際信用和中債資信;從2019年各公司債券發行規模來看,聯合資信排名第4。
此外,聯合資信還在上述報告中披露了當年合規檢查的情況。
2019年11月7日至21日,央行北京營管部對聯合資信進行現場巡查,指出該公司對泰達系項目的利益衝突管理,以及信息披露及業務報備情況。
2018年12月,交易商協會調閱洛娃科技和雛鷹農牧評級項目資料,對項目人員進行了約談,於2019年2月向聯合資信下發《關注函》,指出公司在評級風險預警的功能、信用風險因素核驗與分析、評級報告質量控制等方面存在不足,要求及時採取整改措施。
2019年10月,交易商協會進行現場檢查,面談了公司高管人員、評級總監、市場總監、合規部經理、研究部經理,調閱了寶塔石化、中信國安等4個項目資料並訪談了項目組人員,向聯合資信下發了《業務調查意見書》,指出公司存在以下不足:對評級所依據重要信息的核驗及分析工作存在欠缺;評級報告質量管控依舊存在不足,未全面揭示影響受評對象信用質量的重要因素;評級項目承攬環節的信息系統建設及流程管理有待加強。
對於上述問題,聯合資信在報告中同時也披露了相應的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