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網財經訊,據證監會網站消息,11月30日,中信證券披露了《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新股票並在主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情況表顯示,中信證券和聯合資信於2020年11月20日籤署了《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與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並上市之輔導協議》。
業務資質齊全,去年出具首次評級報告近3000份
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資信」)前身為成立於2000年7月的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2020年9月17日更為現名。聯合資信英文名稱China Lianhe Credit Rating Co. Ltd.,註冊資本42600萬元,實收資本42600萬元,淨資產52723萬元,法人代表王少波,總經理萬華偉,員工561人。
官網顯示,聯合資信是目前中國最專業、最具規模的信用評級機構之一,總部設在北京,股東為聯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Feline Investment Pte. Ltd.(其為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的全資下屬公司)和海南聯信嘉禾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公司經營範圍包括:信用評級和評估、信用數據徵集、信用評估諮詢、信息諮詢;提供上述方面的人員培訓。目前開展的主要業務包括對多邊機構、國家主權、地方政府、金融企業、非金融企業等各類經濟主體的評級,對上述各類經濟主體發行的固定收益類證券以及資產支持證券等結構化融資工具的評級。
公司業務資質齊全,分別於2020年6月、2020年10月完成向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備案,取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認可,是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理事單位,具有從事銀行間市場、交易所市場的資信評級業務資格。
聯合資信技術力量雄厚,高度重視評級方法與評級技術的研發,定期、不定期地進行評級方法的更新與完善,針對新的評級產品及時開發新的評級方法和技術,並在公司網站上予以披露。歷經20年的積累、研發,聯合資信已經開發完成了涉及大部分行業的主體評級方法,開發完成了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和企業債、抵質押債券、擔保債券、集合債券、次級債券、永續債、優先股等我國各類債項產品的評級方法,建立了包括對公貸款資產證券化、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資產證券化、汽車貸款資產證券化、租賃資產證券化、企業資產證券化等各類資產支持證券評級模型,評級方法和技術處於同業前列。
據統計,2019年,聯合資信為投資者出具了首次評級報告2957份,所評級的債券發行量1745隻,出具定期跟蹤評級報告2425份,所評級的債券發行規模25594億元,居市場前列。
今年上半年違約債項佔比較高
Wind數據顯示,2012-2017年,聯合(聯合資信與聯合信評合計)總計上調企業數量分別為71、73、67、111、106、166家。其中,2012-2017年聯合合計上調至AAA級的企業分別有7、7、11、23、26、44家;上調至AA+的企業數量分別有20、9、14、40、46、69家。
數據顯示,2014年來,評級上調企業中已經有35家違約主體,其中,聯合最多,共有20家。
尤其是2017年6月上調的203家企業中,已有5家主體違約,其中4家來自於聯合資信全資子公司——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下稱「聯合信評」),違約事件分別發生在2017年12月、2018年5月21日、2018年12月10日和2019年12月27日。
wind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發行時主體評級為「AAA」的違約債項有43隻,聯合有17隻,佔比39.53%,佔比最高;發行時主體評級為「AA+」的違約債項共有105隻,聯合合計有38隻,佔比36.19%,佔比最高。
據聯合的信用等級設置,AAA意味著償還債務的能力極強,基本不受不利經濟環境的影響,違約風險極低。該級別的債券通常被投資者認為違約風險可忽視。AA則意味著償還債務的能力很強,受不利經濟環境的影響不大,違約風險很低。上述兩個級別為目前債市兩個最高的信用等級,聯合均摘得了第一的違約席位。
Wind違約報表,2020年上半年共66隻債項違約中,披露評級機構的違約債項45隻,未披露評級機構的違約債項21隻。在這45隻披露評級機構的違約債項中,聯合(聯合資信與聯合信評合計)涉及31隻,佔比高達68.89%。
值得注意的是,在聯合給予評級的31隻違約債項中,又有13隻債項在發行時的主體評級為AAA。分別涉及方正集團、華信國際和中融新大等三家企業,其中,方正集團的AAA主體評級最受關注。
曾被交易商協會點名通報
2019年2月14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和中國證券業協會,對2018年第四季度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機構業務運行及合規情況進行了通報,聯合被點名通報。
一、評級所需信息獲取和分析不到位,評級質量控制不嚴。聯合資信個別評級報告對信用風險相關因素的分析不足,未全面揭示受評對象風險狀況。聯合評級個別項目存在評級報告未披露股權質押情況、對外擔保信息披露不充分等情形。
二、評級模型使用不嚴謹,評級技術有待提升。聯合資信在多家企業發生違約前最近一次評級過程中,評級模型運行結果仍得出AA-及以上級別,未能如實反映企業信用風險情況。
三、業務和內控制度落實不力,合規管控不嚴。聯合評級個別項目在三級審核時意見反饋與落實情況未留痕,部分評級項目的現場考察與訪談記錄籤字不完整,部分評級費用收取時間不符合規定,委託協議書信息填寫不完整。
證監局於2018年12月對聯合評級出具監管關注函。
聯合資信能否順利上市,中華網財經將持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