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資信擬A股主板IPO 今年上半年違約債項佔比較高

2020-12-24 中華網

中華網財經訊,據證監會網站消息,11月30日,中信證券披露了《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新股票並在主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情況表顯示,中信證券和聯合資信於2020年11月20日籤署了《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與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並上市之輔導協議》。

業務資質齊全,去年出具首次評級報告近3000份

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資信」)前身為成立於2000年7月的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2020年9月17日更為現名。聯合資信英文名稱China Lianhe Credit Rating Co. Ltd.,註冊資本42600萬元,實收資本42600萬元,淨資產52723萬元,法人代表王少波,總經理萬華偉,員工561人。

官網顯示,聯合資信是目前中國最專業、最具規模的信用評級機構之一,總部設在北京,股東為聯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Feline Investment Pte. Ltd.(其為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的全資下屬公司)和海南聯信嘉禾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公司經營範圍包括:信用評級和評估、信用數據徵集、信用評估諮詢、信息諮詢;提供上述方面的人員培訓。目前開展的主要業務包括對多邊機構、國家主權、地方政府、金融企業、非金融企業等各類經濟主體的評級,對上述各類經濟主體發行的固定收益類證券以及資產支持證券等結構化融資工具的評級。

公司業務資質齊全,分別於2020年6月、2020年10月完成向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備案,取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認可,是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理事單位,具有從事銀行間市場、交易所市場的資信評級業務資格。

聯合資信技術力量雄厚,高度重視評級方法與評級技術的研發,定期、不定期地進行評級方法的更新與完善,針對新的評級產品及時開發新的評級方法和技術,並在公司網站上予以披露。歷經20年的積累、研發,聯合資信已經開發完成了涉及大部分行業的主體評級方法,開發完成了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和企業債、抵質押債券、擔保債券、集合債券、次級債券、永續債、優先股等我國各類債項產品的評級方法,建立了包括對公貸款資產證券化、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資產證券化、汽車貸款資產證券化、租賃資產證券化、企業資產證券化等各類資產支持證券評級模型,評級方法和技術處於同業前列。

據統計,2019年,聯合資信為投資者出具了首次評級報告2957份,所評級的債券發行量1745隻,出具定期跟蹤評級報告2425份,所評級的債券發行規模25594億元,居市場前列。

今年上半年違約債項佔比較高

Wind數據顯示,2012-2017年,聯合(聯合資信與聯合信評合計)總計上調企業數量分別為71、73、67、111、106、166家。其中,2012-2017年聯合合計上調至AAA級的企業分別有7、7、11、23、26、44家;上調至AA+的企業數量分別有20、9、14、40、46、69家。

數據顯示,2014年來,評級上調企業中已經有35家違約主體,其中,聯合最多,共有20家。

尤其是2017年6月上調的203家企業中,已有5家主體違約,其中4家來自於聯合資信全資子公司——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下稱「聯合信評」),違約事件分別發生在2017年12月、2018年5月21日、2018年12月10日和2019年12月27日。

wind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發行時主體評級為「AAA」的違約債項有43隻,聯合有17隻,佔比39.53%,佔比最高;發行時主體評級為「AA+」的違約債項共有105隻,聯合合計有38隻,佔比36.19%,佔比最高。

據聯合的信用等級設置,AAA意味著償還債務的能力極強,基本不受不利經濟環境的影響,違約風險極低。該級別的債券通常被投資者認為違約風險可忽視。AA則意味著償還債務的能力很強,受不利經濟環境的影響不大,違約風險很低。上述兩個級別為目前債市兩個最高的信用等級,聯合均摘得了第一的違約席位。

Wind違約報表,2020年上半年共66隻債項違約中,披露評級機構的違約債項45隻,未披露評級機構的違約債項21隻。在這45隻披露評級機構的違約債項中,聯合(聯合資信與聯合信評合計)涉及31隻,佔比高達68.89%。

值得注意的是,在聯合給予評級的31隻違約債項中,又有13隻債項在發行時的主體評級為AAA。分別涉及方正集團、華信國際和中融新大等三家企業,其中,方正集團的AAA主體評級最受關注。

曾被交易商協會點名通報

2019年2月14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和中國證券業協會,對2018年第四季度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機構業務運行及合規情況進行了通報,聯合被點名通報。

一、評級所需信息獲取和分析不到位,評級質量控制不嚴。聯合資信個別評級報告對信用風險相關因素的分析不足,未全面揭示受評對象風險狀況。聯合評級個別項目存在評級報告未披露股權質押情況、對外擔保信息披露不充分等情形。

二、評級模型使用不嚴謹,評級技術有待提升。聯合資信在多家企業發生違約前最近一次評級過程中,評級模型運行結果仍得出AA-及以上級別,未能如實反映企業信用風險情況。

三、業務和內控制度落實不力,合規管控不嚴。聯合評級個別項目在三級審核時意見反饋與落實情況未留痕,部分評級項目的現場考察與訪談記錄籤字不完整,部分評級費用收取時間不符合規定,委託協議書信息填寫不完整。

證監局於2018年12月對聯合評級出具監管關注函。

聯合資信能否順利上市,中華網財經將持續保持關注。

相關焦點

  • 聯合資信:欲成就「信用評級第一股」 卻頻頻「踩雷」違約債券
    《中國科技投資》龍敏近期,多起債券違約事件導致信用評級機構屢陷輿論旋渦。在此背景下,仍有評級機構卯足勁衝刺A股IPO。11月30日,北京證監局發布了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資信」)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主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
  • 聯合資信擬在A股主板IPO,或成為國內首家上市的評級機構
    聯合資信擬在A股主板IPO,或成為國內首家上市的評級機構 澎湃新聞記者 蔣夢瑩 2020-11-30 18:23 來源
  • 聯合資信:有望成為評級業A股首家上市的評級機構
    從國內評級業發展現狀來看,我國評級事業發展較晚,但發展迅速,截止到目前,基本形成了以聯合資信、大公國際、中誠信、上海新世紀等幾家市場份額較高的評級體系。而隨著我國評級機構在技術和方法上的不斷進步,評級結果更加趨於合理,社會認可度也在不斷提高。
  • 評級「翻車」被監管約談 聯合資信「帶病」謀上市
    11月30日,證監會北京證監局網站披露的《關於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新股票並在主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顯示,中信證券(600030.SH)和聯合資信在11月20日籤署了輔導協議。當前A股市場尚無上市評級機構,如果聯合資信順利上市,即可成為A股「信用評級第一股」。
  • 聯合資信主板IPO被受理 與中信證券籤署輔導協議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11月30日,北京證監局網站顯示,中信證券披露了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新股票並在主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如果聯合資信上市成功,或將成為國內評級業中首家上市評級公司。
  • 中債資信CBR非金融企業信用債曲線及估值日報-20201225
    來源:中債資信一、公開市場為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2020年12月25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400億元逆回購操作。三、CBR收益率曲線及估值20201225到期收益率曲線關鍵期限點值相較昨日變動20201225CBR非金融企業信用債樣本券估值四、CBR城投債收益率曲線20201225
  • 聯合資信啟動A股上市輔導,多個項目涉合...
    見習記者丨曾仰琳聯合資信正在對A股「信用評級第一股」發起衝刺。11月30日,證監會北京監管局官網顯示,中信證券披露了《關於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新股票並在主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從收入構成來看,其銀行間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評級業務的營業收入佔比最多,約1.79億元,佔比63.02%;其次為其他產品評級業務,實現營收0.59億元,佔比20.86%,其中最主要的收入為跟蹤收入,約0.31億元; 資產支持證券評級業務、金融機構債務融資工具評級業務、企業債評級業務實現收入的佔比分別為6.8%、4.08%、5.24%。
  • 聯合資信與中信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國內評級業有望迎來首家上市...
    11月30日,證監會發布了《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新股票並在主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 》。其中提到,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證券」)和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資信」)於2020年11月20日籤署了《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與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並上市之輔導協議》(以下簡稱《輔導協議》)。
  • 如何判斷評級結果是否虛高?從日本債市違約率及評級分布談起
    關鍵詞信用評級 違約率 信用等級分布 信息披露在我國債券市場,發行人和債項的整體信用等級較國外債券市場高,由此出現部分聲音質疑國內評級機構的評級結果虛高。這種情況並非我國獨有。隔海相望,日本的相關經驗可以借鑑。在日本,本土評級機構出具的評級結果通常高於國際評級結果一個大級[1],發行人通常會選擇本土評級機構,且選擇兩家本土評級機構給予雙評級。
  • 陳關亭:跟隨還是對衝——發行人付費評級機構如何應對中債資信的低...
    陳關亭:跟隨還是對衝——發行人付費評級機構如何應對中債資信的低評級?但是,中國發債企業的評級數據卻給出了截然相反的結果:給定發行人付費模式評級機構「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債資信)給出低評級,發行人付費評級機構不但不會「跟隨」,反而會調高擬發債企業的後續主體評級進行「對衝」。我們從監管套利角度,解釋了這種反常現象,即在中債資信對擬發債企業給出很低的主體評級後,擬發債企業為了成功發債而尋求發行人付費評級機構給出更高評級,以便對衝掉來自中債資信的負面衝擊。
  • 「母弱子強」下母公司違約分析 ——華晨集團違約分析
    通過對華晨集團進行深入分析,我們發現可能的違約原因包括:(1)自主品牌能力不強加之乘用車行業景氣度下行,公司營業收入大幅下降;(2)短期債務,佔總債務的2/3,短期償債壓力大;(3)外部融資環境惡化,再融資困難;(4)盈利偏弱但投資過大,且投資未及時形成經營性資產。從違約原因可以看出,華晨集團的違約涉及多方面的原因。
  • 【光大固收】違約的債今安好?
    7.2、違約事件歷程  債券違約前重大事項有:主體及債項的信用等級可能被降級;無法按期披露2017年年度及2018年一季報;股票可能被暫停上市;業績虧損。PPN004」已延期2天足額支付了2016年應付利息,而本金到期仍在拖欠,「14中城建PPN002」支付了部分利息,其餘債項本金和利息均在拖欠。
  • 聯合資信:可轉債助力高成長性中小上市公司發展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機構 聯合資信作者:高鵬 蒲雅修 朱文君柔風細雨潤如酥,撫得春醒萬芽舒——可轉債助力高成長性中小上市公司發展近年來,國內可轉債市場發展較快,發行人主要為中小型民營上市公司,可轉債信用等級主要分布在AA及以下,其中計算機通信、生命科學行業等高成長性行業,電信、有色金屬加工、專用設備加工等資本密集型行業以及貨幣金融服務等資本成本較高的行業發行可轉債的意願更為強烈。
  • 連續45天無國企發債後,河南投資集團擬下周發行5億公司債
    記者從上交所網站獲悉,河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擬公開發行2020年第二期短期公司債券。這將成為2020年11月10日永煤違約以來河南首單擬發行的國企債券。工商登記信息顯示,河南投資集團由河南省財政廳100%持股,註冊資本120億,經營範圍為投資管理、建設項目的投資等,聯合資信給予其AAA評級。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末,河南投資集團總資產1815億元,資產負債率67%。今年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221億元,淨利潤22.47億。目前,河南投資集團未償還債券16隻,存量債券規模173億。
  • 廣西鳳翔IPO申請撤銷,還有多少擬上市家禽公司在「煎熬」?
    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主要財務指標與深交所中小板類似,即「最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且累計淨利潤>3000萬元」。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現時的盈利要求為最近一年的淨利潤不低於2000萬港元,且前兩年累計淨利潤不低於3000萬港元,即過去三年淨利潤不得低於5000萬港元。港交所正在就大幅提高這一標準徵求意見。
  • 「馬後炮」遭嚴查 債券違約戳破評級泡沫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原標題:「馬後炮」遭嚴查債券違約戳破評級泡沫近期接連發生的高評級國企債券違約事件,在引發對企業信用風險再評估的同時,也再一次牽出信用評級泡沫化、「馬後炮」等問題。監管部門近日紛紛表態、屢屢出手,對部分評級機構進行調查、約談,有評級機構已遭到懲處。
  • 華訊投資:正規的計量證券信用風險債項評級計量方法有哪些?
    華訊投資發現,債項評級是對交易本身的特性風險進行計量和評價,反映客戶違約後估計的債項損失大小,掌握正規的計量證券信用風險債項評級的內容和計量方法非常重要。華訊投資通過梳理發現,正規的證券信用風險債項評級主要內容包括違約風險暴露(EAD)、違約損失率(LGD)兩種方法。違約風險暴露是指債務人違約時期預期表內項目和表外項目的風險暴露總額,包括已使用的授信餘額、應收未收利息、未使用授信額度的預期提取數量以及可能發生的相關費用等。
  • 聯合資信:發行人付費與投資者付費評級模式各有優劣勢
    中證網訊(記者 張勤峰)近期一些高評級企業違約所暴露出的評級質量問題再次引發廣泛討論,評級收費模式的比較也成為其中一個探討方向。對此,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在回應中國證券報記者有關提問時表示,投資者付費與發行人付費這兩種制度安排各有優劣勢。
  • 背靠大樹好乘涼,南網能源成功登陸A股|IPO研究院
    據悉,南網能源本次擬發行股票不超過7.58億股,擬募集資金約15.66億元,將用於建築節能服務、工業及城市照明節能和償還銀行貸款。 據《每日財報》了解,南網能源成立於2010年12月,目前南方電網控股60.82%,實際控制人為國資委。公司主要從事節能服務,為客戶能源使用提供診斷、設計、改造、綜合能源項目投資及運營維護等一站式綜合節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