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資信:有望成為評級業A股首家上市的評級機構

2020-12-24 金融界

來源:挖貝網

信用評級是信用體系建設的一部分,信用評級目前在我國的使用範圍較窄,基本鎖定在金融業當中。實際上,信用評級不是單純局限於金融業,它是隨著國家信用體系建設的不斷推進而廣泛運用於社會生產的各個方面。就目前而言,討論信用評級就是討論對債務融資工具和主體的信用評級。

從國內評級業發展現狀來看,我國評級事業發展較晚,但發展迅速,截止到目前,基本形成了以聯合資信、大公國際、中誠信、上海新世紀等幾家市場份額較高的評級體系。而隨著我國評級機構在技術和方法上的不斷進步,評級結果更加趨於合理,社會認可度也在不斷提高。

從付費模式上看,我國評級行業並未形成一個有序的債券市場評級違約檢驗機制,成熟且願意支付外部評級費用的投資者群體尚在培育過程中,目前發行人付費手續簡化便於操作(每單收取固定費用)更適合我國國情,因此發行人付費機制更為適應我國當前評級行業現狀。從歷史經驗來看,通過設立防火牆制度,可以有效避免發行人幹擾評級作業保持評級結果的客觀公正。同時,我國已經在探索投資人付費模式,交易商協會已經批覆1家投資人付費模式的機構,證監會已批覆了4家投資人付費模式的評級機構,這類評級機構已經成為債券市場的有益補充。

從國際三大評級機構100多年的發展歷程來看,其均經歷了從投資人付費為主再到發行人付費為主的過程,其付費模式的變化是社會市場各方綜合參與選擇的結果。從三大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收費模式來看,初始的投資人付費模式為評級機構樹立品牌公信力奠定了基礎,但隨著信息技術廣泛使用造成的搭便車行為,投資人考慮成本因素使得該模式難以為繼而轉為向發行人收費。發行人收費模式能夠為發行人接受,其手續簡化便於操作故一直延續至今。

從實際情況看,目前國外評級機構主要以發行人付費模式(如標普、穆迪及惠譽)為主,投資者付費模式在市場上佔有很小比例(如McCarthy、BankWatch),發行人付費評級機構中也有投資人購買的模式(即投資人訂閱),兩種付費模式的合理搭配,共同組成了目前評級行業的服務供給布局。

整體來看,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國內評級行業對促進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和風險防範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市場對評級付費模式的探討和改革期望也從側面說明目前投資者的成熟度在提升,評級服務的真正價值開始體現,這對於評級行業良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對此,聯合資信方面也曾表示,關於評級收費模式的探討已持續多年,我們認為,在市場機制和監管機制完備的情況下,投資者付費與發行人付費這兩種制度安排各有優劣勢。目前發行人付費模式佔主流的現狀是評級行業長期發展以來市場各方綜合參與選擇的結果,也比較適應我國國情。

聯合資信前身為成立於2000年7月的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2020年9月17日更為現名。是目前中國最專業、最具規模的信用評級機構之一。

公司官網信息顯示,聯合資信註冊資本42600萬元,淨資產52723萬元。其股東包括聯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海南聯信嘉禾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分別持股約71.85%、24.15%、4%。

該公司經營範圍包括:信用評級和評估、信用數據徵集、信用評估諮詢、信息諮詢;提供上述方面的人員培訓。目前開展的主要業務包括對多邊機構、國家主權、地方政府、金融企業、非金融企業等各類經濟主體的評級,對上述各類經濟主體發行的固定收益類證券以及資產支持證券等結構化融資工具的評級。

從收入構成來看,其銀行間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評級業務的營業收入佔比最多,約1.79億元,佔比63.02%;其次為其他產品評級業務,實現營收0.59億元,佔比20.86%,其中最主要的收入為跟蹤收入,約0.31億元; 資產支持證券評級業務、金融機構債務融資工具評級業務、企業債評級業務實現收入的佔比分別為6.8%、4.08%、5.24%。

從債券發行情況來看,2019年聯合資信所評債券發行1099隻、發行規模17886.15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8.5%、0.6%。

近日,證監會發布了《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主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 》。

目前國際上的標普、穆迪等評級機構均為上市公司。若此次聯合資信上市成功,聯合資信有望成為評級業A股首家上市的評級機構。

相關焦點

  • 聯合資信擬在A股主板IPO,或成為國內首家上市的評級機構
    聯合資信擬在A股主板IPO,或成為國內首家上市的評級機構 澎湃新聞記者 蔣夢瑩 2020-11-30 18:23 來源
  • 聯合資信與中信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國內評級業有望迎來首家上市...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蔡越坤評級行業有望迎來首家上市公司。11月30日,證監會發布了《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新股票並在主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 》。其中提到,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證券」)和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資信」)於2020年11月20日籤署了《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與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並上市之輔導協議》(以下簡稱《輔導協議》)。
  • 「信用評級第一股」要來了?聯合資信啟動A股上市輔導,多個項目涉合...
    見習記者丨曾仰琳聯合資信正在對A股「信用評級第一股」發起衝刺。11月30日,證監會北京監管局官網顯示,中信證券披露了《關於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新股票並在主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文件顯示,中信證券和聯合資信於2020年11月20日籤署了《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與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並上市之輔導協議》。公司官網信息顯示,聯合資信註冊資本42600萬元,淨資產52723萬元,法人代表王少波,總經理萬華偉。
  • 評級「翻車」被監管約談 聯合資信「帶病」謀上市
    11月30日,證監會北京證監局網站披露的《關於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新股票並在主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顯示,中信證券(600030.SH)和聯合資信在11月20日籤署了輔導協議。當前A股市場尚無上市評級機構,如果聯合資信順利上市,即可成為A股「信用評級第一股」。
  • 聯合資信:欲成就「信用評級第一股」 卻頻頻「踩雷」違約債券
    表中提及,中信證券(600030.SH)和聯合資信已於2020年11月20日籤署了上市輔導協議。據交易商協會官網披露,除了聯合資信,目前國內開展信用評級的機構主要包括中證鵬元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元資信」)、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等。若聯合資信成功上市,將成為國內首家上市評級公司。
  • 聯合資信蟬聯不動產證券化「前沿獎」之年度最佳評級機構獎
    目前中國最專業、最具規模的信用評級機構之一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下稱聯合資信),在峰會上榮獲「前沿獎」之年度最佳評級機構等多項獎項。此前,聯合資信(含聯合評級)曾連續四年獲得2016~2019年度的不動產證券化「前沿獎」之年度最佳評級機構獎。
  • 聯合資信主板IPO被受理 與中信證券籤署輔導協議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11月30日,北京證監局網站顯示,中信證券披露了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新股票並在主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如果聯合資信上市成功,或將成為國內評級業中首家上市評級公司。
  • 聯合資信:發行人付費與投資者付費評級模式各有優劣勢
    中證網訊(記者 張勤峰)近期一些高評級企業違約所暴露出的評級質量問題再次引發廣泛討論,評級收費模式的比較也成為其中一個探討方向。對此,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在回應中國證券報記者有關提問時表示,投資者付費與發行人付費這兩種制度安排各有優劣勢。
  • 聯合資信擬A股主板IPO 今年上半年違約債項佔比較高
    中華網財經訊,據證監會網站消息,11月30日,中信證券披露了《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新股票並在主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情況表顯示,中信證券和聯合資信於2020年11月20日籤署了《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與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並上市之輔導協議》。
  • 陳關亭:跟隨還是對衝——發行人付費評級機構如何應對中債資信的低...
    陳關亭:跟隨還是對衝——發行人付費評級機構如何應對中債資信的低評級?但是,中國發債企業的評級數據卻給出了截然相反的結果:給定發行人付費模式評級機構「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債資信)給出低評級,發行人付費評級機構不但不會「跟隨」,反而會調高擬發債企業的後續主體評級進行「對衝」。我們從監管套利角度,解釋了這種反常現象,即在中債資信對擬發債企業給出很低的主體評級後,擬發債企業為了成功發債而尋求發行人付費評級機構給出更高評級,以便對衝掉來自中債資信的負面衝擊。
  • 債券信用評級機構三季度成績單出爐 中誠信、大公被約談
    大公國際成為最願意給發行人好評的企業,三季度,共有136家發行人更換評級機構其中17家發行人的新承做評級機構所給級別高於原級別,佔比12.50%,同比提高1.29個百分點。在變更評級機構後級別上調的發行人中,大公國際上調家數最多,有13家。
  • 知名評級機構總經理受賄被查,分公司總經理收200萬元調高企業評級
    文/梧桐曉編 12月14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東方金誠高管被查引出信用評級領域系列腐敗案:量錢評級》一文。文章稱「近日,知名評級機構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原總經理金永授、東方金誠江蘇分公司原總經理崔潤海被「雙開」,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隨案移送」。
  • 青島城投金控獲AAA級主體信用評級為山東省內同業首家獲評企業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 偉本報12月19日訊 近日,青島城投集團下屬青島城投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獲得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給予的AAA級主體信用評級
  • 如何判斷評級結果是否虛高?從日本債市違約率及評級分布談起
    日本本土評級機構對違約的定義目前,日本債券市場上主要有五家評級機構,包括本土最大的兩家評級機構——評級和投資信息公司(R&;I)與日本信用評級公司(JCR),以及國際三大評級機構標普、穆迪和惠譽的日本公司(以下簡稱「國際評級機構」)。
  • 給錢就評、量錢評級,國內評級行業為何亂象頻發?
    2018年8月,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公國際」)因存在內部管理混亂,開展評級業務違背獨立原則,人員資質不符合要求等違規行為,被證監會責令整改,期限一年,整改期間不得承接新的證券評級業務。受此影響,2019年大公國際評級業務規模大幅下降,收入也下滑57.56%為6405萬元。
  • 聯合資信展開知識競賽活動 提升業務團隊專業素養
    今年9月,「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正式變更為「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這不僅意味著未來公司運營將進入更為正式的股份制公司化流程,更為吸引人才和提升業務水平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為此,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下稱聯合資信)以「攜手同行,共創輝煌」為主題,以專業知識競賽加團隊合作拓展為載體,在北京舉辦了為期兩天的全員拓展暨知識競賽活動,旨在提升業務團隊專業素養,增強員工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淬鍊隊伍,提升團隊凝聚力,為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打下基礎,公司總裁萬華偉表示,選擇在又一個忙碌的跟蹤季結束的時間節點舉辦團隊拓展,不僅是為了給大家一個放鬆和休整的機會,更是為了以嶄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公司未來業務的發展與壯大
  • 「馬後炮」遭嚴查 債券違約戳破評級泡沫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原標題:「馬後炮」遭嚴查債券違約戳破評級泡沫近期接連發生的高評級國企債券違約事件,在引發對企業信用風險再評估的同時,也再一次牽出信用評級泡沫化、「馬後炮」等問題。監管部門近日紛紛表態、屢屢出手,對部分評級機構進行調查、約談,有評級機構已遭到懲處。
  • 建龍集團獲「AA+」主體評級
    建龍集團獲「AA+」主體評級 2020-04-29 15:51:00   本報訊(記者郭小燕)4月28日,《中國冶金報》記者從建龍集團獲悉,該集團主體長期信用等級日前被國內權威信用評級機構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評定為
  • 青島城投金控獲評AAA信用評級躋身中國企業信用「第一梯隊」
    ,評級展望為穩定,這是我省地方金融控股機構中首家獲得AAA級主體信用評級的公司,加上同為控股子公司的擔保公司也在同年獲得AAA評級,青島城投金控也成為省內唯一擁有兩家AAA企業主體的地方金融機構,標誌著青島城投金控已躋身中國企業信用「第一梯隊」。
  • 聯合資信:可轉債助力高成長性中小上市公司發展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機構 聯合資信作者:高鵬 蒲雅修 朱文君柔風細雨潤如酥,撫得春醒萬芽舒——可轉債助力高成長性中小上市公司發展近年來,國內可轉債市場發展較快,發行人主要為中小型民營上市公司,可轉債信用等級主要分布在AA及以下,其中計算機通信、生命科學行業等高成長性行業,電信、有色金屬加工、專用設備加工等資本密集型行業以及貨幣金融服務等資本成本較高的行業發行可轉債的意願更為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