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蜂框養蜂新技術,普通蜂箱簡單修改,一箱蜜蜂變兩群

2020-12-23 閩南蜂哥

中蜂養殖一直處在不斷的改進階段,從最早的木桶養殖中蜂,到木箱養殖中蜂,再到活框養殖中蜂,養蜂人不斷在探索更適合中蜂養殖的方式。作為現代養蜂法中的活框養蜂方式,早已經是養殖蜜蜂的主流方式,所以許多養蜂人都是在活框養蜂基礎上,進行優化或改造,但是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一個標準的中蜂養殖方式。

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原有的活框養殖工具,我們研究了一套「短蜂框養蜂新技術」,只需要簡單的修改一下原有的普通蜂箱,就能完美的使用。同時這也是一種能夠重新組合的蜂框,當群勢養大以後,還能重新組合成原來的養蜂方式,繼續養殖蜜蜂,非常的靈活多變。接下來我們就來分享這套短蜂框養蜂新技術。

什麼是短蜂框

短蜂框是一種塑料組合蜂框,它的尺寸只有標準蜂框的二分之一,但是框耳經過特別設計,一邊為母框耳,一邊為公框耳,兩個短蜂框剛好可以組合成一個標準蜂框,組合以後,能夠在標準蜂箱裡正常使用。

短蜂框的上梁總長度為26釐米,寬度為2釐米,總高度為23釐米,單邊框耳長度為2釐米,可以穿鐵絲線,可以安裝小巢礎片。在日常使用中,可以單獨生產全蜜脾,可以單獨搖蜜,也可以組合成標準蜂框與木製標準蜂框一起使用,同樣也可以組合成標準蜂框生產蜂蜜和搖取蜂蜜。

組織短蜂框養蜜蜂

1、短蜂框的使用

短蜂框的兩條測梁上有四個穿線孔,不需要使用銅眼,直接拉上兩道鐵絲線或不鏽鋼絲。短蜂框上梁內側有巢礎固定扣槽,直接將半張大小的巢礎鑲入,再用電巢礎器加熱鐵絲線,使鐵絲線埋入巢礎中。這樣一個備用短蜂框就製作完成。

初次使用短蜂框,先將兩個備用短蜂框組合成一個標準蜂框,再加入標準蜂箱裡,讓蜜蜂自己完成造脾工作。等蜜蜂在做好的巢脾上儲存花粉花蜜,蜂王在巢脾上產卵後,就可以提出來拆成兩張短蜂脾獨立使用,以後就可以直接加入短蜂框,讓蜜蜂做成短蜂脾。

2、修改蜂箱

短蜂框有特製的專用蜂箱,橫著放是使用短蜂框,豎著放是使用組合後的標準蜂框。養蜂人也可以使用原來的標準蜂箱,但是需要進行簡單的修改。一個標準蜂箱,可以養兩群短蜂框蜂群。

首先將標準蜂箱,以前後為順序,在中間位置用三合板隔開,高度與蜂箱裡的拖框槽一致,也可以用兩塊木板錯開連接,形成兩個空間。如果蜂箱是使用沉蓋式的蜂箱蓋,只需要在中間位置壓一條0.5釐米的隔離木條就可以。如果蜂箱是使用大蓋式的蜂箱蓋,就需要在蜂箱蓋中間,加裝一條隔離木條才行。最後在蜂箱後面或者側面,另外開一個巢門,讓蜜蜂通行。

日常養蜂方式

提出一張已經做好的組合標準巢脾,抖掉蜜蜂再拆成兩張短蜂脾,再使用修改後的標準蜂箱,調入這兩張短蜂脾,然後選擇一群一脾的弱小蜂群,將蜜蜂抖入蜂箱裡進行單群蜜蜂養殖。等蜂群養到四脾蜜蜂的時候,再進行人工分蜂,變成兩群兩脾的短蜂框群。這樣的蜂群,以後可以用作交尾群,可以用作儲王群,也可以用來繁殖弱小的蜂群,還可以組成雙弱群同箱越冬群。

短蜂框修改蜂箱,普通十框蜂箱,一邊可以養五張短蜂脾,普通八框蜂箱,一邊可以養四張短蜂脾。等蜂群壯大後,可以隨時更換蜂箱,組成標準蜂脾,進行標準蜂箱養殖,也可以調出蜂箱和短蜂脾,讓需要使用短蜂框的蜂群使用,原蜂群再借標準巢脾過箱,繼續壯大蜂群,養成強大的生產群。不得不說這樣的組合短蜂框,使用起來真的是太靈活多變了,值得蜂友們去試一試。

相關焦點

  • 蜜蜂「靜治工產技術」,養蜂新技術,更科學更實用
    在這樣的環境中養殖蜜蜂,一不小心就會出現蜂王丟失的問題。蜂群失去蜂王,最大的問題就是出現工蜂產卵的現象,養蜂人稱之為「工產」。工產,表示蜂群已經走入絕境,無法自行解救,這時,就需要養蜂人進行人工救群。雖然很早就有人工解救工產蜂群的技術,但這些技術都存在著不少的缺陷,所以閩南蜂哥特意研究了一種新的解救方法,稱之為「靜治工產蜂群技術」,希望可以徹底解救工蜂產卵的問題。今天我們就把這套技術分享給大家。
  • 一本書、兩群蜂,開啟艱辛的養蜂歲月
    1975 年7 月30 日,我被要求接手管理湖北當陽縣一中農場的兩群蜂。從未與蜂打過交道的我,依靠借來的一本《怎樣養蜂》,開始了艱辛的養蜂歲月。秋夜,一場"針鋒相對"的爭吵俗話說:"一年四季在於春",認為農作物的管理始於春季。而養蜂,是將秋季作為養蜂年的開端,認為春季的基礎必須在前一年的秋季奠定。要想第二年獲得蜂蜜大豐收,關鍵在前一年秋季的管理抓得好不好。
  • 養殖蜜蜂的蜂箱有多少種?都是怎麼來的?養蜂人全部告訴你
    關於養蜂的蜂箱是怎麼來的問題,其實要嚴格的追究蜂箱的來歷,我們應該要先對蜂箱有個簡單的了解,而且蜂箱的種類太多,我們是難以做到全部統計蜂箱的來歷的,所以在我們想要追究蜂箱來歷的時候,首先要對蜂箱有個分類,因為目前我國所有的蜂箱種類多達一百多種,其實總結下來也就是三類,這是我們可以追溯或者可以找到一些來歷的蜂箱
  • 神奇的社會性昆蟲,蜜蜂的溫度調控機制,以此指導養蜂
    ,和其他蜜蜂一樣是變溫動物,就像蛇一樣,體溫隨著外界溫度變化。 3、「觀察」蜂巢的溫度 雖然很少有養蜂人有電子設備去給蜂群量體溫,
  • 1項養蜂小細節,西方蜜蜂要餵鹽,中華蜜蜂也需要餵嗎
    野外生存的中華蜜蜂,從來就不需要人為去餵養蜂群,即使是後來人們將其養殖在木桶箱裡,也都是任由蜜蜂自己發展。但是自從西方活框養殖蜜蜂技術的傳入,中華蜜蜂養殖,也開始學習人工餵養蜜蜂。餵養蜜蜂主要有花粉、蜂蜜、糖水、水、鹽等。給蜜蜂餵花粉,主要是為了補充蛋白質。
  • 社會:現在可以用高科技監視器幫助養蜂人跟蹤蜜蜂活動了
    【社會:現在可以用高科技監視器幫助養蜂人跟蹤蜜蜂活動了】保持蜜蜂蕁麻疹健康和可行的挑戰正在以一些新的高科技工具的形式得到幫助。即使從蜂群衰竭失調的潛在的災難性的影響之外,所有類型的養蜂-業餘愛好者,專業人士和研究人員-面臨多種挑戰,但新行配置單元監測工具可以允許減少兩個應力的蜜蜂和養蜂人,同時還添加了對健康和活動的蜂巢指標的訪問權限,以及對殖民地威脅的實時警報。
  • 誘蜂一般多久來峰白天誘蜂箱有蜜蜂晚上沒有了什麼原因?
    需要根據當地的蜜蜂資源豐富與否(不管是養殖的還是野生的)、個人的誘蜂技術、誘蜂地點好壞以及是否處於蜜蜂分蜂或逃蜂的季節來決定。其中養殖的蜜蜂分蜂或逃蜂還要取決於養蜂人管理技術,管理好的蜂場,想要出現分蜂和逃蜂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當這些條件都具備時,只要放置的誘蜂箱數量夠多,每隔3天去查看一次,就有可能誘到一兩箱蜜蜂;如沒來蜂,則繼續噴灑一些蜂蜜或誘蜂水,讓尋找偵查蜂發現誘蜂箱。
  • 誘蜂藥配方分享,利用蜂王信息素誘蜂,你還怕誘不到蜜蜂嗎
    隨著蜂蜜價格的逐年攀升,很多人都投入到了養蜂這個甜蜜的行業,養蜂之所以稱之為甜蜜事業,我想不僅僅是因為蜜蜂能釀出甜蜜的蜂蜜,更多的是蜜蜂給養蜂人帶來了收益,讓養蜂人因此釋放了肩上的重擔,嘗到了幸福的味道。
  • 養蜂能手吳金寶:做大「甜蜜」產業 助困難群眾脫貧致富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這是波洲鎮長塘坪村養蜂能手吳金寶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不只是嘴上說,吳金寶也是這樣做的。在養殖蜜蜂發家致富後,吳金寶積極向鄉親們傳授養蜂技術,帶動周邊困難群眾養殖蜜蜂200多箱,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 被蜜蜂蟄了很痛,但是蜜蜂也可以給你創造財富
    這個人不怕蜂,用雙手提起一片蜂巢,上面密密麻麻的爬滿了蜂,但是這人不怕蜂蟄,不論是用雙手抓蜂,還是用小笤帚掃蜂,或者用刀子削蜂巢,蜜蜂都不會蟄他。原來杜定義養蜂已經多年了。現在他說年齡大了,幹不動了,就只養六十箱蜜蜂,而且不出遠門去放蜂,只在家門口養蜂,這樣,省去了好多的麻煩,也能省不少的錢。最大的好處是天天可以回家吃飯,還可以看看妻子。杜定義說,這樣挺好的。
  • 81歲老人養蜂半世紀,自創多種養蜂工具,怕蜜蜂丟失樹下睡3個月
    「養蜂是耍的,俺爺爺就養蜂,那時候沒有白糖,再說蜂糖也是備方(農村把蜂蜜當藥引,稱備方),多少養點,喝個甜水水。前年不中,蜂群害病,我幾十箱呢,都糟蹋了,最後就留下了不到十窩,經過這兩年恢復,現在有40來箱,我估摸著,今年能發展到50箱。」董大爺的蜂場在村子邊上的樹林裡,遠遠看過去,很是壯觀。「你別看箱子不少,有的裡面沒有蜂。」董大爺很憨厚的笑了。
  • 英德這個放棄養蜂30多年的老農,把蜜蜂又請了回來!原因讓人感慨~
    父親今年六十有八了,去年他放下扛了一輩子的鋤頭,拾起了祖傳的養蜂手藝。他已經放棄養蜂30多年了。
  • 蜜蜂養殖,秋季養蜂如何防治胡蜂危害
    入秋後,小蜜蜂的天敵——胡蜂越來越猖獗,大大小小的胡蜂,整天在蜂場轉悠,在蜂箱周邊或蜂箱巢門口捕捉小蜜蜂。對勤勞的小蜜蜂危害很大!捕捉胡蜂的工具這個工具製作簡單,漁具店有現成的購買。胡蜂早晚危害最是猖獗,這個時段在蜂場巡視,見到胡蜂就捕捉殺死,效果不錯。
  • 密雲水庫邊的養蜂人 十一萬蜂群釀出「甜蜜的事業」
    七月下旬,在北京東北部燕山腳下,從業32年的「蜂二代」王全生和妻子在戶外勞作時,仍免不了「全副武裝」,養蜂這項事業於他們而言,痛也甜蜜。當下夫婦二人已經搖出了新一批的荊花蜂蜜,正等待賣個好價錢。
  • 好好讀這本《養蜂的秘密》漫畫書,你也能開啟世界上最「甜蜜」的事業
    蜜蜂是各種作物的最理想授粉昆蟲,被譽為「農業之翼」。如果沒有它們為植物傳播花粉,我們生活的大地將中斷循環,成為一片荒漠,生命也隨之荒蕪。愛因斯坦曾預言:「如果蜜蜂從地球上消失,人類僅能活四年,沒有蜜蜂就沒有植物,沒有植物就沒有動物,也就沒有人類」。蜜蜂和人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人工養蜂釀蜜的歷史也已經超過5000年,這門古老的技術從古至今、代代傳承,人類與蜜蜂互相影響,走到現代。
  • 吳道春:追求甜蜜事業夢 養蜂技術傳鄉民
    5月10日,筆者慕名而來到了安徽省舒城縣城關鎮幸福村養蜂專業戶吳道春家,受到吳道春的熱情接待。筆者表示來意,專程採訪他追求甜蜜事業夢、養蜂技術傳鄉民的經歷情況時,一向淡白名義的他非常謙虛地說:「平時我養蜂只是娛樂和充實生活,至今都沒有搞到什麼名堂,不值得報導。」
  • 蜜蜂養殖技術|蜜蜂病蟲害防治的基本原則
    蜜蜂飼養首先應該從加強管理入手,保證蜂群有充足、富含營養物質的飼料。其次,要選擇抗病的品種,採取各種措施以減少疾病,增強蜜蜂自身的抗病能力。蜜蜂疾病應以綜合防治為主,如必須用藥物進行治療和消毒時,其所用的藥物必須符合相關的規定。
  • 山上面離我家大概有幾百米,上面有一窩蜜蜂,我可以拿回家養嗎?
    我家也有兩箱蜜蜂,還是自己種植草莓的時候,收的三箱中蜂。在種植完草莓後,就損失了一箱中蜂。後來搬回來以後,就一直只有現在的兩箱蜜蜂。因為不太懂蜜蜂,只能算是佛系養法,全憑蜜蜂自己不捨得離開,一直待在我們家裡。不過,很高興的是,這兩箱蜜蜂每年可以收穫二十來斤的蜂蜜,足夠家人自己吃的。所以,真要是在野外遇到了這樣的中蜂群,還是可以把它們收回來自己養的。
  • 巢脾倒置來養蜂,30度傾斜來查蜂,老農養蜂技術真特別
    許多養蜂人,開始鑽研傳統養蜂技術,也從中演變出了許多新的傳統養蜂技術。但是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老農的這種傳統養蜂技術。傾斜30度檢查蜜蜂傳統養蜂方式,檢查蜜蜂難,了解蜂群內部情況更難,這些都是傳統養蜂方式的弊端。但是傳統養蜂,並不像框式養蜂,需要經常查看蜜蜂,時刻了解蜂群內部的情況。
  • 蜜蜂土養箱內有小強如何處理?養蜂人告訴你這2個管理方法!
    感謝邀請:關於蜜蜂土養箱內有小強如何處理的問題,首先,養蜂人在飼養蜂群的時候,會發現蜂箱內有蟑螂和螞蟻,這時養蜂人就需要進行清理工作和預防工作,減少蜂箱內出現蟑螂的情況,這裡養蜂人可以分成2個步驟進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