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嘗薑母鴨 法國人吃下它後驚嘆:我在天堂

2020-12-28 華夏經緯網

天冷臺灣人最愛吃薑母鴨。(達志影像)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冷氣團來襲,薑母鴨是臺灣人冬季進補的最愛,來自法國的YouTuber路易日前帶著好友一同品嘗,薑母鴨裡雖有不少內臟食材,但他們來者不拒,路易的好友甚至說是非常喜歡薑母鴨,吃下後還狂贊,「我在天堂」。

    YouTuber路易邀請好友雨果一同品嘗臺灣人冬令進補最愛的薑母鴨,路易先向首次嘗試的雨果介紹,薑母鴨內有不少內臟類食材,他們嘗試了鴨心、鴨胗、雞屁股等特別食材,雨果吃過鴨心後形容,「老實說還不錯!只是有個後味」。接著,工作人員拿出雞睪丸要他品嘗,但雨果看到後直接拒絕。

    YouTuber路易帶好友雨果品嘗薑母鴨。(摘自YT頻道《Bonjour Louis 我是路易》)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而路易也點了雨果最愛的慄子,雨果吃下吸飽薑母鴨湯汁的慄子後忍不住讚嘆,「煮過真的比較好吃!更有味道而且也更香甜!我在天堂」。

 

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美味薑母鴨】吃鴨的姿勢要帥: 張大嘴巴,一口吃下,才叫一個滿足.
    薑母鴨流行於閩南和臺灣一帶是那裡最受寵的常客在多數人的印象裡生鮮的東西在店裡才能吃到最真實的味道換成真空包裝就走味了冒著熱氣的薑母鴨用筷子親親一戳,便入了骨被封鎖的汁水像被「解印」似的順著肉瓣往下流淌嘗一口皮薄肉香,酥而不膩!
  • 薑母鴨的鄉愁,拉起你的手走進泉州
    薑母鴨,很多同學沒聽說過吧的確,阿糖他們誰都沒吃過薑母鴨,甚至這個名字也是陌生的。大夥一商量,乾脆就從泉州走吧,順便嘗一嘗別人家的鄉愁。感謝百度提供的這張正版照片泉州老城區的街道很漂亮,初來的人都會覺得挺友好。街面不算寬,兩旁的建築有的現代,有的傳統,榕樹和其他不知名的樹木在道路兩旁護佑著街道與行人,溫馨又養眼。
  • 薑母鴨
    尤其是薑母鴨店,一年裡有大半時間店門緊閉,直到接近年終的某個下午,店門突然開啟,隨即而來的是一場熱熱鬧鬧的祭拜儀式,之後正式開張。自傍晚營業至凌晨3、4點,愈夜愈熱鬧。臺中的薑母鴨店店名大多浮誇,譬如「霸味」、「帝霖食補」之類。店家從來不在店門貼任何開店告示,但是,每年開店的第一天,總是有那麼多人,默契地來到這裡,熱烈地吃上一頓。
  • 地道廈門薑母鴨!在家5分鐘吃上,皮彈肉嫩,肉汁飽滿,每一口都超滿足
    冒著熱氣的薑母鴨,用筷子輕輕一戳便入骨,被封鎖的汁水像被「解印」似的順著肉瓣往下流淌。嘗一口皮薄肉香,酥而不膩!香到連隔壁部門的同事都過來湊熱鬧,攔也攔不住!在多數人的印象裡,生鮮的東西在店裡才能吃到真實的味道,換成真空包裝就走味了。
  • 美食偵探:薑母鴨,不是姜和母鴨啦!
    您聽說過薑母鴨嗎?這可不是一種鴨子的名稱,而是一道菜名。 薑母在閩南語裡是老薑的意思,薑母鴨是用老薑跟紅頭公鴨熬製而成,老薑搭配鴨肉的滋陰降火功效,使得這道菜滋而不膩,溫而不燥,具有祛寒暖胃補氣的效果。據說,此物源自漢人的食補文化,而閩臺兩岸人都非常喜歡在入秋以後吃薑母鴨作為最佳禦寒的藥膳。
  • 78元吃撐3個人!就在莆田!我要吃遍臺灣美食!臺灣薑母鴨、三杯雞、臺式奶茶...
    正宗臺灣薑母鴨爆紅莆田②從臺灣來的老闆和廚師團隊連食材都帶著「臺灣腔」③還有臺式三杯雞/臺灣香腸/臺式奶茶...我要吃遍臺灣美食!你若去過臺灣,可以明顯感受到薑母鴨是他們一到秋冬必吃的暖胃神器!滿街都是火熱的薑母鴨簡直毫不誇張呢!臺灣米酒、臺灣黑麻油和出了名的凍豆腐可是這的「3大絕招」!巧妙地將酒精味燒掉,只留餘香~口感輕盈的凍豆腐輕易就被降服了
  • 舌尖上的美食——廈門第一鴨,薑母鴨: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風靡全國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有這樣一句話,深得我心: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無奇。就如同這薑母鴨,普普通通,它卻是人間的至美之味。閩臺兩地薑母鴨的製法中,又以廈門地區最為正宗,於是薑母鴨便有了「廈門一寶,閩臺一絕」,「廈門第一鴨」的美譽。「薑母鴨」是「姜」加「母鴨」嗎?不是的,廈門人將三年以上的老薑稱為「薑母」,篤信它有驅寒祛溼之效。而用老薑和番鴨結合而烹製的美食,自然便被稱之為「薑母鴨」了。
  • 冬日暖陽,姨婆的這鍋薑母鴨
    秋風蕭瑟中,陣陣寒意襲來,便有吃些暖心食物的念頭,街上薑母鴨店的生意也隨之火了起來。有一天女兒看到路邊"薑母鴨"的招牌,滿臉疑惑地問我:「做薑母鴨為什麼一定要用母鴨而不用公鴨?」高麗菜的搭配競是最佳伴侶,剛開鍋時太專注鴨肉的醇香,競忘記高麗菜這配角,當它釋放自己的甘甜後再吸收湯汁的精華,即使煮爛了,也有另一番風味在裡頭
  • 廈門好店 幹下這碗薑母鴨湯,志明與春嬌的故事從此變得很臺灣
    與廈門常吃到的薑母鴨不同的是,臺灣薑母鴨上菜時,連爐帶鍋一起架上桌,吃過後鴨子後,還能點上些菜、肉,再涮個鴨湯火鍋。保證你吃得一點湯汁都不浪費。而春嬌的老闆作為臺中知名薑母鴨店的創始人,為了讓薑母鴨湯更加鮮甜補益,更是首創在薑母鴨中加入膏蟹或者大蝦再燉些時,濃鬱薑母鴨融入清甜海鮮,喝過的人無不大讚太!好!料!!!
  • 記憶中奶奶做的薑母鴨
    奶奶特別的疼我,一揭開鍋蓋就把鴨腿挑出來,那時的我碗裡乘著根熱乎乎的鴨腿,邊走邊吃,吃的滿臉油花像個大花貓,現在想來畫面也是喜感。鴨子是奶奶自己養的,選用的是正番鴨,依稀記得每當鴨販子挑著小鴨苗來販售的場景,一籮筐的小鴨子唧唧嘎嘎叫著甚是可愛。每天早上奶奶都叫我去鴨舍撿鴨蛋。鄉下裡有種說法,剛下的雞鴨蛋拿筷子敲一百下,用手搓搓,然後戳一個洞就可以吃了。
  • 陰沉沉的天,吃個薑母鴨驅驅寒
    據說這周會下雪,這兩天的天氣讓人感覺很不舒服,總想吃頓兒能暖暖身的飯。於是,我們在李村挖出了一家閩南菜館,有薑母鴨。某點評上的評價不錯。我們酉食向來歡迎網紅店打臉,請讓我們忽略掉5星的好評,而被你們的味道所折服。
  • 點亮生活的美一一臺灣美食薑母鴨
    薑母鴨最初連接了臺灣人的「補冬」、「轉骨」觀念,鹹信它能舒筋暢脈,袪寒暖胃補氣血,乃冬日尋常的美味。  從前的臺灣社會有一個迷信:女子不能吃薑母鴨,否則皮膚的毛細孔會像鴨的羽毛般粗大。這種謠言一定是貪婪又小氣的男人杜撰出來的,面對美食,竟深恐自己的老婆和姊妹來分享。
  • 薑母鴨才不是姜和母鴨的組合呢!
    現在,不用前往福建走一遭,也能吃到地道的閩南薑母鴨啦!而且只用微波爐叮一下就能吃了,敲方便!所裡試吃的時候,對姜味異常敏感極度挑食的小姐姐皺著眉頭勉勉強強揀了一小塊鴨肉小心翼翼放在嘴裡,「嗯~??竟然挺好吃!」事情最後就演變成她不停筷子地搶著吃。
  • 廈門美食讓我大開眼界!人生第一次吃土筍凍、蚵仔煎、沙茶麵、薑母鴨、煎蟹…
    一位老爺爺獨自坐在路邊守著小電視,我買東西時並未搭理我,等我付完錢後,他突然輕聲說了句「謝謝你了啊」。瞬間有點不知所措,明明該說謝謝的人是我啊。這樣的溫柔,我在廈門遇見了很多。餐廳吃飯,好幾桌客人只有一個服務員張羅,遇到幾桌人同時喊她,她一點也沒有流露出煩躁的神色,耐心地應答著「不好意思喔,你等我一下吼」。
  • 說起來鴨肉,光知道「烤鴨」就落伍了,冬天吃盤「薑母鴨」也挺美
    文│懶懶說起來關於鴨肉的吃法,還真道出了南北方之間的差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好像北方人只愛吃「烤鴨」,而南方人關於鴨子的吃法卻很多:鹽水鴨、老鴨粉絲湯、子姜鴨、薑母鴨、燒鴨等等。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只能說:國內的飲食文化實在是太豐富了,對於吃貨來說,想要吃遍天下美食,還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上學時,關於吃鴨肉,還在同學那裡鬧過笑話:宿舍姐妹晚上夜聊時,最後免不了說到美食上面,而來自天南海北的室友開始針對地方美食聊個不停。而說到鴨肉的時候,閩南的室友說:我最喜歡媽媽做的「薑母鴨」了,每次回家媽媽就會殺一隻鴨給我吃,在學校一想起來媽媽燉的鴨,就口水直流。
  • 臺灣特有薑母鴨!1年吃出百億營業額
    您來過臺灣、吃過薑母鴨嗎?
  • 樂團 砂鍋薑母鴨2盒+雲南石屏手工豆皮
    在冷嗖嗖的天氣裡,吃上一鍋暖呼呼的薑母鴨。呲~鍋裡渾厚的香氣衝出來,撲得你滿臉香。肉質早已酥而不爛,輕嚼一口又嫩又滑,啃鴨肉完還不禁想多吮幾口骨頭地道的滋味源自好的食材作為薑母鴨的靈魂,被閩南人稱之為薑母,三年以上的老薑。明黃色的老薑,和鴨子一同在砂鍋裡歷練了幾番,入口辛香不嗆辣,嚼著吃可以提振精神。
  • 廈門薑母鴨排名大公開!你喜歡的那家上榜了沒?
    其實大王我是一個很執著的人,一旦吃到一家好吃的店之後,就會一直關顧,主要是怕去其他家,踩了雷!
  • 這家火遍廈門的薑母鴨開到石井來了!!!
    風靡閩南地區【阿呆】薑母鴨全國第99分店落戶石井▼阿呆薑母鴨來自廈門同安,在廈門火了之後,分店開到石井已是第99家,生意雖紅火,但無論是鴨子還是調料都有嚴格的要求,由總部統一配送,這保證了薑母鴨的貨真價實。這下石井的小夥伴們有口福啦~
  • 臺灣來的薑母鴨,吃完就想脫衣服...
    吃薑母鴨火鍋講究三吃,亂一步都享受不到最純正的味道。【第一吃】:喝湯。等鍋裡咕嘟咕嘟起來,就要先喝上一碗熱湯。【第三吃】:燙火鍋。俗話說,鴨鴨身上都是寶,肉做了薑母鴨,內臟就可以用來燙火鍋呀~還有每桌必點的凍豆腐,簡直就是燙火鍋的素菜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