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來的薑母鴨,吃完就想脫衣服...

2021-02-16 食探

吃薑母鴨火鍋講究三吃,亂一步都享受不到最純正的味道。

【第一吃】:喝湯。等鍋裡咕嘟咕嘟起來,就要先喝上一碗熱湯。

這一大鍋滋補的湯,散發著醇厚的姜味,鴨子的獨特香氣也順著喉嚨暖到胃裡。喝完整個人都暖烘烘的。

【第二吃】:吃肉。馬上要開啟一場鴨肉盛宴,看著超大塊的鴨鴨,肉食者不禁露出一絲邪魅的笑。

鴨肉已經燉得松爛軟嫩,不費勁就能大口撕下,吃起來香貢貢吶(很香),還能嚼出一絲老薑的甘辛。

老闆推薦,鴨肉蘸上一點腐乳和醬油,就會收穫不一樣的風味。

【第三吃】:燙火鍋。俗話說,鴨鴨身上都是寶,肉做了薑母鴨,內臟就可以用來燙火鍋呀~

鴨心要燙3分鐘,吸收著薑母鴨的高湯,十分入味,鮮嫩得要嚼出汁兒來。

鴨胗片薄,扔進滾熱的湯裡,也是燙3分鐘,吃起來的時候還是很脆爽。還有鴨腸,更是燙火鍋的一絕。

閩南的米血糕,很多人應該都沒有吃過吧,原料是豬血+糯米,煮後非常軟糯,夾起來還會「duang」一下,吃起來並沒有腥味。

還有每桌必點的凍豆腐,簡直就是燙火鍋的素菜擔當。一口能享受到豆香和薑母鴨湯的濃鬱,滿足~

小小顆的豬肉丸子,可以彈3cm高,吃起來脆脆的,意想不到的是,肉香味可足了呢~

為了確保能最大限度的還原正宗的味道,店裡的大部分原材料都從臺灣進口。

| 麻油麵線 |

從臺灣來的面線,現點現煮,拌上油蔥酥,澆上一勺薑母鴨湯和黑麻油,就是古早的閩南風味。

香軟的面線,入口的時候,蔥油的香氣爆發,充盈了整個口腔,緊厚呷(真好吃)。

| 臺灣香腸炒飯 |

這款臺灣香腸,肉感紮實,只用來炒飯,米飯炒的粒粒金黃,不油膩。趕緊叫上小夥伴一起扒飯。

老闆說:「光做薑母鴨火鍋,掙不到錢啊!」所以,請了個老師傅,做起燒烤的生意。

為了好食材,老闆也是超費心思,從澳洲進口的牛肉,內蒙來的羊肉,後廚自己串串,每一口的肉都很紮實。

每一款燒烤都取著奇怪的名字,點菜都要猜半天,比如」網紅粉腸「,聽老闆解釋才知道是烤豬小腸。

還有沙井蠔,個頭不小,口感更加脆嫩,新鮮的還冒著汁兒。

進門就被炫彩的霓虹燈亮瞎了眼,仿佛穿越到80年代的復古迪廳,懷疑這是正經做鴨的店嗎?

店裡有K歌系統,吃嗨了,還可以唱歌,吃頓飯連ktv的錢都省了呢!Rv8d,扭起來~

店裡的牆上還有一些引人發笑的標語,這家店真的不是來搞笑的嗎?哈哈哈

雖然燈光昏暗了些,但味道還是十分正宗的。能聽到不少講著閩南語的客人,一邊呷鴨一邊話仙(聊天)。

在這個冬日,大補一場,驅驅寒氣,是件很舒服的事情哦~

vivi福利

後臺回復」薑母鴨「

有機會獲得100元代金券一張

20個名額,隨機抽取

1982音樂主題烤吧

【店名】:1982音樂主題烤吧

【人均】:55元

【時間】:18:00-次日06:00

【地址】:寶安區新橋洋下二路2-2號(長豐酒店旁)

【Tips】:

1.要看準時間,晚上才營業。

2.建議按照我們推薦的方法吃薑母鴨哦。

相關焦點

  • 臺灣最贊的6種暖身食物!藥燉排骨湯、薑母鴨、油麻雞
    藥燉排骨湯 藥燉排骨枸杞土蝨 位於捷運大橋站的延三夜市中,藥燉湯湯頭深黑色,順喉而不膩,與煮到一咬就散開的排骨一起吃,味道剛剛好,大大一碗,吃完不但身暖,而且好滿足。麻油雞 金佳阿圖麻油雞 除了燒酒雞外,就不能不提麻油雞,這間在臺北共有 5 間分店的阿圖麻油雞,位置方便之餘味道亦係數一數二好味,雞肉煮得鮮嫩外,湯頭有濃濃的酒香及麻油香,吃完一碗全身發熱!阿圖麻油雞,就連臺灣飲食節目《食尚玩家》也有介紹過。
  • 我要吃遍臺灣美食!臺灣薑母鴨、三杯雞、臺式奶茶...
    正宗臺灣薑母鴨爆紅莆田②從臺灣來的老闆和廚師團隊連食材都帶著「臺灣腔」③還有臺式三杯雞/臺灣香腸/臺式奶茶...我要吃遍臺灣美食!你若去過臺灣,可以明顯感受到薑母鴨是他們一到秋冬必吃的暖胃神器!滿街都是火熱的薑母鴨簡直毫不誇張呢!臺灣米酒、臺灣黑麻油和出了名的凍豆腐可是這的「3大絕招」!巧妙地將酒精味燒掉,只留餘香~口感輕盈的凍豆腐輕易就被降服了
  • 【每日一菜】臺灣薑母鴨的做法
  • 紅了30年的臺灣『薑母鴨火鍋』空降廈門!冬日裡的暖胃神器!
    老闆和我們說到,在寶島臺灣薑母鴨是他們一到秋冬必吃的暖胃神器!30多年來,顧客絡繹不絕,就好這口味道!吃薑母鴨之前記得要先喝一口湯,從臺灣而來的滋補薑母鴨藥材包,熬製的湯底濃鬱鮮美,伴隨著淡淡的姜的辛辣味,很有層次感的湯底讓人直呼過癮!
  • 點亮生活的美一一臺灣美食薑母鴨
    薑母鴨最初連接了臺灣人的「補冬」、「轉骨」觀念,鹹信它能舒筋暢脈,袪寒暖胃補氣血,乃冬日尋常的美味。  從前的臺灣社會有一個迷信:女子不能吃薑母鴨,否則皮膚的毛細孔會像鴨的羽毛般粗大。這種謠言一定是貪婪又小氣的男人杜撰出來的,面對美食,竟深恐自己的老婆和姊妹來分享。
  • 美食偵探:薑母鴨,不是姜和母鴨啦!
    本期,小編帶您去品嘗一道從臺灣來的美食,讓您在這深秋裡祛祛寒氣,暖暖脾胃。您聽說過薑母鴨嗎?這可不是一種鴨子的名稱,而是一道菜名。 薑母在閩南語裡是老薑的意思,薑母鴨是用老薑跟紅頭公鴨熬製而成,老薑搭配鴨肉的滋陰降火功效,使得這道菜滋而不膩,溫而不燥,具有祛寒暖胃補氣的效果。
  • 冬日暖陽,姨婆的這鍋薑母鴨
    秋風蕭瑟中,陣陣寒意襲來,便有吃些暖心食物的念頭,街上薑母鴨店的生意也隨之火了起來。有一天女兒看到路邊"薑母鴨"的招牌,滿臉疑惑地問我:「做薑母鴨為什麼一定要用母鴨而不用公鴨?」後來聽家人說,姨婆年輕時嫁到臺灣,經歷生活艱辛,年老返轉家鄉,也把臺灣地道的薑母鴨這道美食帶回來。滋而不膩,輕輕抿一口,還帶著姜香和麻油的挑逗,怪不得在冬日裡讓人愛不釋手。
  • 薑母鴨
    一整年沒有去臺灣,我對於對岸的思念,落實到每一道季節性料理。麻油雞、羊肉爐和薑母鴨堪稱對岸冬之三寶。
  • 臺灣特有薑母鴨!1年吃出百億營業額
    您來過臺灣、吃過薑母鴨嗎?
  • 記憶中奶奶做的薑母鴨
    臺灣填詞人李卓雄根據張愛玲的小說《白玫瑰與紅玫瑰》填了兩首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曲子:國語版的《紅玫瑰》和粵語版的《白玫瑰》,最中意陳奕迅先生演唱的《紅玫瑰》歌詞中所寫的那一句「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對於吃來說,差不多就是吃不到的才是最好吃的。每逢旅行時,尋覓即將消失的古早味是必修之一,用舌尖記錄傳承的味道。
  • 廈門好店 幹下這碗薑母鴨湯,志明與春嬌的故事從此變得很臺灣
    重中之重的推薦頭牌,必屬是春嬌老闆拿手的臺灣薑母鴨了。作為坊間最受歡迎的名菜,臺灣人民習慣將紅面番鴨煮熟,取鴨肉和老薑,搭配上胡麻油、紅標米酒、中藥的藥材包,慢慢熬煮而成。與廈門常吃到的薑母鴨不同的是,臺灣薑母鴨上菜時,連爐帶鍋一起架上桌,吃過後鴨子後,還能點上些菜、肉,再涮個鴨湯火鍋。保證你吃得一點湯汁都不浪費。
  • 想吃臺灣菜?來閔行啊
    ,特色臺灣菜什麼的,在閔行也能吃得到啊!說到蝨目魚肚湯,就想起陳漢典說的那條關於鄭成功的典故——萬萬沒想到吧,《康熙來了》還具有民俗科普的技能!據傳,只是據傳哦,當年鄭成功看到一種新奇的小魚,就問道:「這是什麼魚?」
  • 適合中老年人的菜譜丨冬日驅寒薑母鴨
    薑母鴨在我國南方沿海等地可以說是一道頗受歡迎的冬季食補之品。
  • 25年沉澱,幾代人手藝相傳,澄星八佰伴對面這家薑母鴨,專治各種不服
    薑母鴨原是臺灣特色美食。澄南酒家經理徐雲朝回億,1998年,因為大陸招商引資,臺商和浙江省湖州長城賓館合作推出了薑母鴨。澄南酒家也加入其中,成為江陰第一家引進薑母鴨的商家。盛放薑母鴨的鍋具是韓國石鍋,裡層是合金外層則是麥飯石塗層,鍋大底深。
  • 臺北火了15年的街頭小吃來了,吃前要先脫衣服
    還有一道永遠火爆的招牌菜但吃前要先脫衣服這家店在臺北開了15年,當年就靠這道金沙蝦起家的,很多遊客都會去打卡,連明星們也會找去吃。158元/份不便宜,但依然擋不住它的人氣。還必須來一場冰水浴,才不會破壞它的鮮度。下鍋前,師傅要為它們剝殼脫衣,看這飛一般的手速,不愧是老司機。
  • 臺灣薑母鴨火鍋配方與製作方法
    臺灣薑母鴨配方與做法主料:紅臉番鴨2500克。配料:老薑300克、芝麻油250克、花雕酒250克、蔥結一根。清水、精鹽、味精、胡椒粉適量。
  • 初嘗薑母鴨 法國人吃下它後驚嘆:我在天堂
    天冷臺灣人最愛吃薑母鴨。(達志影像)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冷氣團來襲,薑母鴨是臺灣人冬季進補的最愛,來自法國的YouTuber路易日前帶著好友一同品嘗,薑母鴨裡雖有不少內臟食材,但他們來者不拒,路易的好友甚至說是非常喜歡薑母鴨,吃下後還狂贊,「我在天堂」。
  • 天冷別只會吃羊肉啊,趕緊來嘗嘗這道鍋! | 一怪食志
    又因聽說,無錫這兒比起臺灣,冬天時間更長而且寒冷,於是趁入秋,想把臺灣薑母鴨,引進錫城。老樹跟我說,臺灣人的習慣,是吃完所有配菜後,再要喝光鍋底的薑湯。所謂「冬天吃薑母鴨,絕對沒有後悔的理由」。去店裡點薑母鴨,推薦來份蔬菜、菌菇或者鴨雜拼盤。臺灣人最喜歡放包菜,在臺灣叫高麗菜。我們那鍋的包菜煮久了,吃到最後湯味特別甜。
  • 薑母鴨才不是姜和母鴨的組合呢!
    全國各地都有自己地方特色併兼具代表性的鴨組成的菜,如上海的八寶鴨,北京的烤鴨,南京的鹽水鴨,而流行於閩南和臺灣一帶的薑母鴨
  • 這家火遍廈門的薑母鴨開到石井來了!!!
    風靡閩南地區【阿呆】薑母鴨全國第99分店落戶石井▼阿呆薑母鴨來自廈門同安,在廈門火了之後,分店開到石井已是第99家,生意雖紅火,但無論是鴨子還是調料都有嚴格的要求,由總部統一配送,這保證了薑母鴨的貨真價實。這下石井的小夥伴們有口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