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母鴨

2021-02-08 Bluealert

一整年沒有去臺灣,我對於對岸的思念,落實到每一道季節性料理。麻油雞、羊肉爐和薑母鴨堪稱對岸冬之三寶。

尤其是薑母鴨店,一年裡有大半時間店門緊閉,直到接近年終的某個下午,店門突然開啟,隨即而來的是一場熱熱鬧鬧的祭拜儀式,之後正式開張。自傍晚營業至凌晨3、4點,愈夜愈熱鬧。

臺中的薑母鴨店

店名大多浮誇,譬如「霸味」、「帝霖食補」之類。店家從來不在店門貼任何開店告示,但是,每年開店的第一天,總是有那麼多人,默契地來到這裡,熱烈地吃上一頓。外地客如我去吃薑母鴨,店家會欺生,給的鴨肉,難免有幾塊很柴,當地人說,只有熟客去,店家才給全部是好的肉。

薑母鴨正確的叫法應該是「薑母鴨火鍋」,我只見識過兩個地方,可以把一切料理做成火鍋的方式,一個是重慶,一個在臺灣。在一樣的溼冷氣候裡,重慶用花椒和辣椒取暖,臺灣用胡麻油、老薑和米酒禦寒。食客們到店,先上一大鍋鴨肉湯,慢慢煮慢慢吃,吃了一半,再涮蔬菜、丸子、豆腐等等。

薑母鴨火鍋

那麼如何在家簡單地煮一鍋薑母鴨?

我參考了YouTube 上阿基師的少油清爽配方。450克鴨腿+230克鴨胸肉+300克老薑,若你高興,也可以整鴨切塊。薑母鴨,顧名思義,姜為先,鴨肉和姜的比例高達2:1。姜塊用刀背拍扁後切片備用。

熱鍋不加油,煸炒切成塊狀的鴨腿,等到炒出鴨油,再加入鴨胸肉(主要因為我喜歡鴨胸無油帶肉纖維的口感),煸炒一下,再加人薑片炒,炒到鴨肉兩面呈金黃色,倒入一整瓶米酒,滾後,加入當歸、桂枝、川穹、黃芪、黑棗、桂圓和人參須(前四樣是基本版,後幾款看各自喜好),加入白芝麻替代胡麻油的香氣,煮30-40分鐘後,加入喜歡的蔬菜,考慮到湯頭的清甜,我加的是玉米、大白菜、冬筍、香菇和蓬蒿。起鍋前,再加浸泡過米酒的枸杞。不加鹽。

姜和中藥香氣完全融入到鴨肉和蔬菜,湯頭甘甜,吃完一鍋湯,可以考慮關掉暖氣。

少油版薑母鴨

相關焦點

  • 冬日暖陽,姨婆的這鍋薑母鴨
    秋風蕭瑟中,陣陣寒意襲來,便有吃些暖心食物的念頭,街上薑母鴨店的生意也隨之火了起來。有一天女兒看到路邊"薑母鴨"的招牌,滿臉疑惑地問我:「做薑母鴨為什麼一定要用母鴨而不用公鴨?」我說薑母鴨這詞應該用閩南語讀音,薑母的"母"是形容姜老的意思,與鴨的公母無關。
  • 記憶中奶奶做的薑母鴨
    薑母鴨這道菜,在記憶中最早出現在四五歲的時候,那時候穿著小短褲、小短袖,光著腳丫子,每當奶奶煮好薑母鴨,我總是端著個小鐵碗等奶奶打開高壓鍋的那一刻。自那之後就很少吃到奶奶做的薑母鴨,再後來八九歲時爺爺奶奶也相繼去了另一個世界,再也找不回那個獨有的薑母鴨味道,那個端著小鐵碗等著高壓鍋打開的期待,那個奶奶夾給我鴨腿的場景,那個餵爺爺吃鴨肉的爺孫樂,那個······再後來吃到薑母鴨就是媽媽煮的薑母鴨,好吃,但沒有奶奶的那個味道。人就是那麼一種奇怪的生物,當失去之後才懂得去珍惜。
  • 這家火遍廈門的薑母鴨開到石井來了!!!
    風靡閩南地區【阿呆】薑母鴨全國第99分店落戶石井▼阿呆薑母鴨來自廈門同安,在廈門火了之後,分店開到石井已是第99家,生意雖紅火,但無論是鴨子還是調料都有嚴格的要求,由總部統一配送,這保證了薑母鴨的貨真價實。這下石井的小夥伴們有口福啦~
  • 【每日一菜】臺灣薑母鴨的做法
    【導讀】冬天來了都想在冬天補補身體有很多粉絲就要求煮飯啦教教薑母鴨的做法,薑母鴨做法有很多種就不一一說明了,今天就來說說臺灣薑母鴨的烹飪方法。紅棗,8顆,生菜,20~35g,麻油、米酒、鹽、冰糖,少許,枸杞酒,少許做法:1.番鴨洗淨切大塊,老薑切成長條2.鍋中入黑麻油以小火爆香姜條,呈金黃萎縮貌時,撈出姜塊備用3.再把番鴨塊放入鍋內翻炒4.炒至鴨塊裡面的油出來,表面呈金黃色;5.把中藥放入紗布包裡,再將炒好的姜條
  • 適合中老年人的菜譜丨冬日驅寒薑母鴨
    薑母鴨在我國南方沿海等地可以說是一道頗受歡迎的冬季食補之品。
  • 點亮生活的美一一臺灣美食薑母鴨
    薑母鴨最初連接了臺灣人的「補冬」、「轉骨」觀念,鹹信它能舒筋暢脈,袪寒暖胃補氣血,乃冬日尋常的美味。  從前的臺灣社會有一個迷信:女子不能吃薑母鴨,否則皮膚的毛細孔會像鴨的羽毛般粗大。這種謠言一定是貪婪又小氣的男人杜撰出來的,面對美食,竟深恐自己的老婆和姊妹來分享。
  • 臺灣來的薑母鴨,吃完就想脫衣服...
    吃薑母鴨火鍋講究三吃,亂一步都享受不到最純正的味道。【第一吃】:喝湯。等鍋裡咕嘟咕嘟起來,就要先喝上一碗熱湯。鴨心要燙3分鐘,吸收著薑母鴨的高湯,十分入味,鮮嫩得要嚼出汁兒來。小小顆的豬肉丸子,可以彈3cm高,吃起來脆脆的,意想不到的是,肉香味可足了呢~
  • 【做自己的冠軍】鴨三甲|中華薑母鴨
    品牌定位 【市場定位】中華薑母鴨技藝傳承【產品定位】中華薑母鴨【靈魂定位
  • 廈門薑母鴨排名大公開!你喜歡的那家上榜了沒?
    後來發了一條這樣的票圈,想不到炸出了很多薑母鴨愛好者!紛紛來推薦廈門好吃的薑母鴨。大王把大家的推薦總結了一下,都來看看這些吃喝專業戶,介紹了哪些好吃的薑母鴨吧~這家薑母鴨真得是被胖友們推薦過最多次的一家薑母鴨。每個人都是鍾愛粉。
  • 薑母鴨才不是姜和母鴨的組合呢!
    現在,不用前往福建走一遭,也能吃到地道的閩南薑母鴨啦!而且只用微波爐叮一下就能吃了,敲方便!所裡試吃的時候,對姜味異常敏感極度挑食的小姐姐皺著眉頭勉勉強強揀了一小塊鴨肉小心翼翼放在嘴裡,「嗯~??竟然挺好吃!」事情最後就演變成她不停筷子地搶著吃。
  • 美食偵探:薑母鴨,不是姜和母鴨啦!
    您聽說過薑母鴨嗎?這可不是一種鴨子的名稱,而是一道菜名。 薑母在閩南語裡是老薑的意思,薑母鴨是用老薑跟紅頭公鴨熬製而成,老薑搭配鴨肉的滋陰降火功效,使得這道菜滋而不膩,溫而不燥,具有祛寒暖胃補氣的效果。據說,此物源自漢人的食補文化,而閩臺兩岸人都非常喜歡在入秋以後吃薑母鴨作為最佳禦寒的藥膳。
  • 樂團 砂鍋薑母鴨2盒+雲南石屏手工豆皮
    在冷嗖嗖的天氣裡,吃上一鍋暖呼呼的薑母鴨。呲~鍋裡渾厚的香氣衝出來,撲得你滿臉香。肉質早已酥而不爛,輕嚼一口又嫩又滑,啃鴨肉完還不禁想多吮幾口骨頭 💥不同於街邊炒的焦香乾幹的薑母鴨,這個薑母鴨是臺式的。滋味更醇香,不濃烈,鴨肉更紮實飽滿
  • 薑母鴨的鄉愁,拉起你的手走進泉州
    作者是泉州人但在外地工作,每每想家的時候,最思念的是母親做的薑母鴨。那是家的味道。阿糖問蟈蟈:你吃過薑母鴨沒?蟈蟈:啥?醬什麼母鴨?阿糖問合適哥:你聽說過薑母鴨嗎?合適哥眼中全是迷離。薑母鴨,很多同學沒聽說過吧的確,阿糖他們誰都沒吃過薑母鴨,甚至這個名字也是陌生的。大夥一商量,乾脆就從泉州走吧,順便嘗一嘗別人家的鄉愁。
  • 舌尖上的美食——廈門第一鴨,薑母鴨: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廈門與鴨有關的美食,除了薑母鴨,還有冬鴨粉、番鴨面線、燻鴨、鴨肉粥等等,花樣繁多,琳琅滿目。薑母鴨這道美食,歷史由來已久。閩臺兩地薑母鴨的製法中,又以廈門地區最為正宗,於是薑母鴨便有了「廈門一寶,閩臺一絕」,「廈門第一鴨」的美譽。「薑母鴨」是「姜」加「母鴨」嗎?不是的,廈門人將三年以上的老薑稱為「薑母」,篤信它有驅寒祛溼之效。而用老薑和番鴨結合而烹製的美食,自然便被稱之為「薑母鴨」了。
  • 初嘗薑母鴨 法國人吃下它後驚嘆:我在天堂
    天冷臺灣人最愛吃薑母鴨。(達志影像)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冷氣團來襲,薑母鴨是臺灣人冬季進補的最愛,來自法國的YouTuber路易日前帶著好友一同品嘗,薑母鴨裡雖有不少內臟食材,但他們來者不拒,路易的好友甚至說是非常喜歡薑母鴨,吃下後還狂贊,「我在天堂」。
  • 臺灣特有薑母鴨!1年吃出百億營業額
    您來過臺灣、吃過薑母鴨嗎?
  • 薑母鴨蓮藕湯&蘑菇腳炒水芹
    《薑母鴨蓮藕湯》     說是薑母鴨,其實主要還是用了它的製作方法,家裡人少,大件的實在很難消耗,就做個精簡版的。
  • 藥燉排骨湯、薑母鴨、油麻雞
    薑母鴨 萬華霸味薑母鴨 要數臺灣人冬天必吃,薑母鴨必定是首 3 位之一,這家霸味薑母鴨,在全臺灣有超過 20 間分店,可見受歡迎程度。薑母鴨因以炭火燒熱,故有炭火香味特別好吃,而雖然砂鍋內的鴨一直煲煮,但鴨肉保持香嫩,陰陰冷冷的寒冬,窩薑母鴨最醒神暖胃。 首先上桌的是熱騰騰的炭火爐,之後就是一大窩砂鍋盛住的薑母鴨。配料都離不開鴨肝、鴨肉丸、鴨月建等,就連「鴨佛」(即鴨子)都有。
  • 鴨子和姜不認識的,泉州人就厲害了,把他們CP了,取名~薑母鴨!
    薑母鴨這道美食起源於福建泉州,而後傳至中國其它地區乃至海外,是福建一道漢族傳統的名小吃。它既能氣血雙補,同時搭配的鴨肉有滋陰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藥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適合於秋季和冬季食用。在泉州冬天有吃雞鴨來「補冬」的習慣,因此滿大街的薑母鴨存在就不足為奇了。
  • 你能在家裡做一碗多好吃的薑母鴨面線
    說到薑母鴨,算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道閩南菜。廈門街頭隨處走走,大老遠就能聞到濃鬱的姜味,很容易就能找到一家賣薑母鴨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