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界廚神洪師傅的故事:感受蔬食生命力,我以從事素食餐飲為榮!

2021-02-14 慈光溪流


戒除邪淫,請關注我。我們大家共同努力,不忘初心,恢復正常,身心健康。

看過斯斯文文、和藹可親、總是笑眯眯的法華餐廳洪銀龍師傅嗎?你可以想像他年輕時曾經一個禮拜喝酒5天嗎?你知道為什麼他在10歲的時候,就立下當廚師的志向嗎?

他的成長曆程與創業故事,在新書「洪師傅健康素秘笈」中,洪師傅都一一說給大家聽,以下是根據書中第一部份「我的素食之路」內容所改寫的洪師傅的故事。

民國40年,洪銀龍出生在苗慄後龍海邊,父母種田維生,排行老大的他,除了照顧弟妹,還要負責家中大小事務,三餐以地瓜為主食,只有青菜沒有肉,最美味的食物,是跟著爸爸拿地瓜去鎮上賣的時候,爸爸買給他吃的甜湯圓!

10歲開始,除了白天上學,中午下課回家後就得放牛、養雞鴨,家中田裡兩邊跑,廚房的大小工作也由他打理,地瓜、地瓜葉,清炒或水煮湯,最羨慕的,就是別人家有白米飯吃。雖然偶爾有白米煮稀飯,鍋裡的米粒卻是手指頭都能數得出來!

當時他的腦海裡就不斷想:地瓜葉除了水煮,應該有更好吃的作法!於是,小小年紀的他,就設定了目標,立志要當一個大廚師。為的,就是要把青菜變好吃,要賺錢「買香噴噴的白米飯給全家吃」!

小學畢業後,洪銀龍就提早出社會工作,到基隆的餐廳當學徒,學的是福州菜和臺菜,工作3年後才正式拿鍋鏟炒菜,當他煮出第一碗麵給客人時,還偷偷躲起來看客人的反應,最後看到整碗面被吃光光,還開心到跳起來大喊:「我成功了!」,並開始擔任餐廳的三廚。

一直到18歲,為了在不同的環境學習其他的廚藝,他到新竹改學日本料理,2年過後經濟改善全家搬到埔裡,他才回家去一間臺菜餐廳工作,擔任主廚的助手,又希望在當兵前多學點技術,接連到臺北的幾家餐廳學上海菜、川菜、日本料理等不同領域的菜系。

當兵期間是一段磨練出實力的重要歷程,由於他的廚藝專長,擔任部隊廚房的總鋪師,每天負責三、四百人的三餐。退伍後,在之前老師傅的推薦下,很幸運地前往日本的中國餐館當主廚,展開他的異國工作新體驗。

語言不通,又要帶領好幾個學徒,怎麼辦呢?只好藉由請大家喝酒來培養感情,久而久之喝成了習慣,竟然過了整整4年沉迷酒缸的日子,直到回臺相親結婚,新婚妻子跟著到日本,才被發現老公是個酒鬼,2年後眼看要當爸爸了,用心良苦的妻子只好跟公婆商量,以開創自己的事業為由,請他回臺灣來。

於是,有了第一家餐廳「東京園」,包括妻子、父母、弟弟妹妹全家人一起做,洪師傅兄弟倆手藝不在話下,很快地就打開知名度,每天高朋滿座,但也還是每天都要應酬喝酒,最後甚至引來黑道兄弟側目,吃飯喝酒賴帳翻桌樣樣來,讓他十分沮喪,直到遇見一位長期吃素的埔裡高工吳老師,生命才有了轉向的契機。

在吳老師鍥而不捨地勸說下,洪師傅終於放下了自己開的餐廳,到臺北吳老師所開的新的素食餐廳,擔任主廚,家人朋友都反對,只有太太默默支持他,畢竟換一個新環境,迎接新的挑戰,才有機會脫離每天喝酒傷身的生活!果然,隨後不久,結束埔裡的餐廳,他把弟弟也帶到臺北來做素食料理。

洪家兩老看著兄弟在素食領域發揮了長才,終於也認同了,洪銀龍師傅與弟弟洪銀國師傅兩人到處參加廚藝競賽,抱回許多冠軍。如今,全家人不只都吃素,包括第三代也都投入素食料理的領域,說起在臺北市屹立20年的法華餐廳,吃素的人很少不知道的。

洪師傅說:「我認為素食是一種志業,而不是一個事業」,是他一生的志向,看到兒女也願意傳承、願意堅持下去,他就覺得活得非常有價值!接下來,他們一家人還要繼續推廣素食,教課、出書、與國際交流,也還要多學習國外的新知技術,因為素食能讓現代人的飲食反璞歸真、回歸自然,實在是一個福祉。

他說:「我以從事素食餐飲為榮!」


相關焦點

  • 素食界奧斯卡"菩提金廚獎"優勝名單出爐啦!
    還不知道」菩提金廚獎」是啥的小夥伴戳下面▽▽▽想吃到頂級廚師的素食料理?先看看他有沒有獲過這項獎「菩提金廚獎」,是素食界最高榮譽的廚藝大賽~本次前來比賽的有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法國、印度、南非、越南、等超過10國28地名廚界精英。
  • 超好吃的蔬食 全臺好評最高的素食餐廳
    傳承自日本師傅的手藝,穗科的烏龍麵皆在店面手工製作,強調「簡單素直好味道」,所有餐點皆以新鮮、天然的蔬果調味,是不少喜愛日式風味的素食饕客常光顧的日式烏龍麵店。  從2003年至今,「寬心園」從臺中發跡紅遍全臺,以低鹽、少油的料理方式成功為傳統臺灣素食重調味、偏油膩的口味,帶來全新的精緻蔬食料理。
  • 深圳的素食餐飲是一種什麼狀況?老牌素食館的隱退與素食的新興
    方俞人曾經從事農業工作,兩年前,退休後的她在南山區經營起這家素食餐廳,從那時開始過上一日三餐皆素食的生活。因為工作的關係,方俞人對餐廳引進的食材有著很高的要求,甚至時常親自前往基地採購,同時也會研究新的菜品。「我想讓大家知道,其實素食也可以色香味俱全的。」方俞人說,雖然疫情影響了客流量,但是她仍然可以經常看到「回頭客」,甚至有不少「回頭客」會帶上新朋友來店內品嘗。
  • 對話素食:嘉年華——素食瞭望的窗口
    為此智素傳媒在線(以下簡稱:智素在線)特邀國際素食聯盟亞洲首席代表、亞太素食聯盟(APVU)副主席、香港蔬食協會 (HKVA)主席伍月霖(Shara Ng)女士(以下簡稱:伍月霖),就蔬食嘉年華活動開展作用與意義以及香港素食業發展狀況進行在線交流並與素食界朋友分享:
  • 大富豪棄肉吃素,為愛開素食餐廳,用「分子廚藝」詮釋素食的美
    身為物業管理先驅,以集團董事長身分經營素食餐飲有何不同之處?黃平璋表示:「一般人對素食餐點的印象不脫離自助餐或單一料理,我們經營多國料理,中式兼西式。素食產業上、下遊一體,自成一個善的循環,餐飲只是其中一個環節。」他們喜歡跟年輕人一起創業,讓新生代發揮創意,因而品盛的管理幹部、接待人員以及廚師全都是四十歲以下的年輕素食愛好者。
  • 蔬食也超好吃 全臺好評度最高的十大素食餐廳盤點
    強調使用本地食材,以多國特色料理的手法烹製,「果然匯」的歐式自助餐菜式新穎,包括中式、義式、日式、東南亞、西班牙等風情,若是想要貪心的一次滿足,這裡不會令你失望!  「滴水坊」從星雲大師創建的佛光山出發,在全臺灣已經有二十個據點,結合文物館、博物館、書坊的空間,為料理的內在及外在層次提升,想要真的從心去吃素食,滴水坊絕對不容錯過!
  • 來學臺灣"素食教母"的素食私房菜
    >*全球唯一專業素食廚藝競賽菩提金廚獎創辦人*臺灣、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素食師傅專業養成*臺灣素食協會會長*臺灣大悲護生推廣中心創辦人    陳瑞珍老師,人稱「素食教母」。她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如果沒人來參加,她就去現場表演蔬食料理,給免費提供場地的展覽公司一個交代。意外的是,比賽截止報名的最後一周,全球各地的報名資料如雪花般飄來。那一年,有100多個參賽者來自餐飲學校。
  • 臺灣十大素食料理
    臺南市府前路市政府旁的「維也納森林蔬食點心館」,為全方位素食餐廳。想要感受莫內大師名畫級的創意景觀嗎? 不妨找個時間,來一趟莫內的花園,品嚐健康蔬食料理,品味香醇咖啡或清新花草茶,靜靜觀賞美景或漫步賞花的休閒心境,怡然自得!3.臺中素食‧本草堂精緻素食
  • 臺灣素食市場的蓬勃發展,及十大素食餐廳排名
    「搭上健康和愛地球的大趨勢,素食已經從小眾市場變成利基市場。而臺灣餐飲的創意能量豐沛,擁有蔬菜瓜果種類多、質量好的優勢,必然能夠讓素食成為臺灣飲食文化的新亮點。」巫順興總結說。從中國臺灣地區素食的發展可以看出,素食行業需要一個長期的摸索過程。
  • 臺灣素食人口破300萬! 蔬食文化成新主流
    臺灣素食人口破300萬! 蔬食文化成新主流  近十幾年,臺灣隨著健康和環保意識抬頭,「素食」不再只侷限於宗教信仰, 而是逐漸轉變為新的蔬食文化,尤其獲得年輕人的響應和支持。瞄準這波飲食商機,臺灣蔬食餐廳的成長比例越來越高!
  • 臺灣當地評選10家人氣最高素食餐廳
    「每周一天素食」運動深入民心,於是各式各樣的素食餐廳也開始紅火起來,現在臺灣有超過6000家素食飲食場所。一間臺灣網站評選了臺灣人氣最高的10間素食餐廳,就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寶島的素食之風。第十名:舞蔬弄果
  • 這個帥哥哥和太太開了一家火爆臺灣的素食餐廳!誓要扭轉人們對素食的刻板印象!
    其實這些只是人們對素食的刻板印象並不是事實。為了扭轉人們錯誤的觀念Mark和太太Nikki使用當令食材運用中西合璧的烹調方法打造了火爆臺灣的蔬食餐廳。Mark童年照片 小時候Mark去學校上課媽媽都會為他提前準備素食便當要知道那個年代,吃素在同齡孩子中等同於異類
  • 把心開啟,內外兼修,御廚林恭平用他的高超廚藝傳播著愛的素食文化!
    綠色力量網編輯與大家一起走近御廚林恭平,為大家揭曉真相及背後的故事。 ►林恭平:汶萊工作的時候,每兩周都會去看醫生,後來經朋友介紹素食,我開始嘗試素食,大概堅持素食2個月,這兩個月之內,我就沒有去看醫生。進一步了解到素食可以保護環境和愛護動物。而且我也聽了老師的課,確實覺得素食很好。經過反覆的思考確定純素,之後毅然離開皇宮,開啟了我的素廚生活。
  • 32家素食餐廳-菩提金廚獎廚藝交流會-美麗出品-要看看
    32道素食新品將點燃素食廚藝的創意火花、激發大家的靈感……感恩眾香積菩薩的共襄盛舉!「關愛生命,筷素救地球」深圳頂尖大廚7月5日榮重登場,感恩頤膳府提供場地。順利舉辦了「菩提金廚獎」賽前廚藝菁英交流會。主辦方表示:將素食的美好呈現,讓世人見證素食的美好!以渡更多人茹素。
  • 素食天堂 素食超好吃——全臺灣Top10素餐廳.遊臺必藏
    從2003年至今,「寬心園」從臺中發跡紅遍全臺,以低鹽、少油的料理方式成功為傳統臺灣素食重調味、偏油膩的口味,帶來全新的精緻蔬食料理。他自豪地在媒體上公開宣稱:我是佛光山人,我是素食者!全臺民眾,上行下效,素食之風蔚然興起。全臺灣2300萬人口,素食餐廳攤點總數竟然多達4000-5000家,成為全球最負盛名的「素食天堂」。在印度,從總統、總理、大臣,到商人、平民百姓,更是大多數素食,堪稱世界第一龐大的「素食天堂」。
  • 一位美食家筆下的素食
    耆那教徒擔心不慎踩到昆蟲,還禁止從事農作,只好在都市裡經商。  佛教戒殺生關係著輪迴果報;儒家不忍殺生,連萌芽中的草木也不忍摘折,是從仁心出發。許多我服膺的心靈都很慈悲:達文西開始他嚴格的素食生活後,常在城裡買籠中鳥到鄉間野放。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幾乎就是一個素胎,從襁褓起就受耆那教虔誠的素食主義、非暴力觀念影響。
  • 京兆尹,在帝都你必須知道的素食品牌
    京兆尹是我國古代的官名,「京兆」為首都之意,「尹」為長官之意,也就是今日的首都市長,而今天筆者說的「京兆尹」是北京的一家知名高端素食餐廳。
  • 2014廣州素食餐廳
    161號中泰國際廣場4樓(地鐵#1#3站) 020-3831 0703AGO從前素食餐廳天河區體育東路48號(地鐵#1體育中心站/地鐵#3石牌橋站)020-8551 0726蓮慈素食館天河區黃埔大道西668號賽馬場汽車城東區02-1號 (地鐵#5譚村站)020-2222 3969我食我素
  • 痛恨素食的英國廚神開始在他的餐廳推出純素餐!
    素易購精選全球純素好物只為讓您高雅的生活方式變得更容易
  • 第三屆「蔬食文化節」推動健康蔬食生活
    為了鼓勵市民重新審視自己日常的飲食習慣,從而在多方面實踐健康蔬食生活,好萊塢廣場及志蓮淨苑第三度攜手,由今日起一連五天舉行第三屆「蔬食文化節」,本年度增添了「以茶入饌」的概念,推出一系列健康蔬食生活體驗,以推動本港蔬食文化,並於今日舉行志蓮香積廚「蔬食文化節」啟動禮,邀請蔬食營養導師講解過量食肉對身體的影響,並提倡「七色素菜」為營養健食新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