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詠流傳:曹操《短歌行》

2021-02-08 聆聽最美好聲音


短歌行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注釋】

對酒當歌:一邊喝著酒,一邊唱著歌。當,是對著的意思。去日苦多:跟(朝露)相比一樣痛苦卻漫長。有慨嘆人生短暫之意。慨當以慷:指宴會上的歌聲激昂慷慨。當以,這裡「應當用」的意思。全句意思是,應當用激昂慷慨(的方式來唱歌)。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出自《經·鄭風·子衿》。原寫姑娘思念情人,這裡用來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學的人。子,對對方的尊稱。衿,古式的衣領。青衿,是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這裡指代有學識的人。悠悠,長久的樣子,形容思慮連綿不斷。沉吟:原指小聲叨念和思索,這裡指對賢人的思念和傾慕。呦(yōu)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shēng):出自《詩經·小雅·鹿鳴》。呦呦:鹿叫的聲音。蘋:艾蒿。何時可掇(duō):什麼時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另解:掇讀chuò,為通假字,掇,通「輟」 ,即停止的意思。何時可掇,意思就是什麼時候可以停止呢?越陌度阡:穿過縱橫交錯的小路。陌,東西向田間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枉用相存:屈駕來訪。枉,這裡是「枉駕」的意思;用,以。存,問候,思念。海不厭深:一本作「水不厭深」。這裡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話,原文是:「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意思是表示希望儘可能多地接納人才。

 

【譯文】

一邊喝酒一邊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鬱長久填滿心窩。靠什麼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那穿著青領(周代學士的服裝)的學子喲,你們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為您的緣故,讓我沉痛吟誦至今。陽光下鹿群呦呦歡鳴,悠然自得啃食在綠坡。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嘉賓。當空懸掛的皓月喲,什麼時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於懷的憂憤喲,突然噴湧而出匯成長河。遠方賓客踏著田間小路,一個個屈駕前來探望我。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爭著將往日的情誼訴說。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繞樹飛了三周卻沒斂翅,哪裡才有它們棲身之所?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我願如周公一般禮賢下士,願天下的英傑真心歸順與我。


【創作背景】

寫作時期各說不一,歸之有兩種說法: 一是赤壁之戰之前。《三國演義》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橫槊賦詩的描寫。曹操平定北方後,率百萬雄師,飲馬長江,與孫權決戰。是夜明月皎潔,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設樂,歡宴諸將。酒酣,操取槊(長矛)立於船頭,慷慨而歌。二是赤壁之戰之後。第一種說法以章回小說為據,不可靠。第二種說法也無史政。所以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尚無定論。


【賞析】

《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於《相和歌辭·平調曲》。這就是說它本來是一個樂曲的名稱。最初的古辭已經失傳。樂府裡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這首。這種樂曲怎麼唱法,現在當然是不知道了。但樂府《相和歌·平調曲》中除了《短歌行》還有《長歌行》,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引證古詩「長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和晉代傅玄《豔歌行》「咄來長歌續短歌」等句,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現在也就只能根據這一點點材料來理解《短歌行》的音樂特點。《短歌行》這個樂曲,原來當然也有相應的歌辭,就是「樂府古辭」,但這古辭已經失傳了。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擬樂府《短歌行》。所謂「擬樂府」就是運用樂府舊曲來補作新詞,曹操傳世的《短歌行》共有兩首,這裡要介紹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這首《短歌行》的主題非常明確,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來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動中,為了擴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統治基礎,打擊反動的世襲豪強勢力,曾大力強調「唯才是舉」,為此而先後發布了「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實際上就是一曲「求賢歌」、又正因為運用了詩歌的形式,含有豐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獨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傳了他所堅持的主張,配合了他所頒發的政令。

《短歌行》原來有「六解」(即六個樂段),按照詩意分為四節來讀。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在這八句中,作者強調他非常發愁,愁得不得了。那麼愁的是什麼呢?原來他是苦於得不到眾多的「賢才」來同他合作,一道抓緊時間建功立業。試想連曹操這樣位高權重的人居然在那裡為「求賢」而發愁,那該有多大的宣傳作用。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賢才」的話,看了這些話就不能不大受感動和鼓舞。他們正苦於找不到出路呢,沒有想到曹操卻在那裡渴求人才,於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為有才的許許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躍躍欲試,向他「歸心」了。「對酒當歌」八句,猛一看很像是《古詩十九首》中的消極調子,而其實大不相同。這裡講「人生幾何」,不是叫人「及時行樂」,而是要及時地建功立業。又從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個人之情,發愁時間過得太快,恐怕來不及有所作為。實際上卻是在巧妙地感染廣大「賢才」,提醒他們人生就像「朝露」那樣易於消失,歲月流逝已經很多,應該趕緊拿定主意,到我這裡來施展抱負。所以一經分析便不難看出,詩中濃鬱的抒情氣氛包含了相當強烈的政治目的。這樣積極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調子來發端,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說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正因為通過這樣的調子更能打開處於下層、多歷艱難、又急於尋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所以說用意和遣詞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在這八句詩中,主要的情感特徵就是一個「愁」字,「愁」到需要用酒來消解(「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這裡就用他的名字來作酒的代稱)。「愁」這種感情本身是無法評價的,能夠評價的只是這種情感的客觀內容,也就是為什麼而「愁」。由於自私、頹廢、甚至反動的緣故而愁,那麼這愁就是一種消極的感情;反之,為著某種有進步意義的目的而愁,那就成為一種積極的情感。放到具體的歷史背景中看,曹操在這裡所表達的愁緒就是屬於後者,應該得到恰當的歷史評價。清人陳沆在《詩比興箋》中說:「此詩即漢高祖《大風歌》思猛士之旨也。『人生幾何』發端,蓋傳所謂古之王者知壽命之不長,故並建聖哲,以貽後嗣。」這可以說基本上懂得了曹操發愁的含意;不過所謂「並建聖哲,以貽後嗣」還未免說得迂遠。曹操當時考慮的是要在他自己這一生中結束戰亂,統一全中國。與漢高祖唱《大風歌》是既有相通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這八句情味更加纏綿深長了。「青青」二句原來是《詩經·鄭風·子衿》中的話,原詩是寫一個姑娘在思念她的愛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領啊,深深縈迴在我的心靈。雖然我不能去找你,你為什麼不主動給我音信?)曹操在這裡引用這首詩,而且還說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誦它,這實在是太巧妙了。他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對「賢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兩句話:「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曹操由於事實上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找那些「賢才」,所以他便用這種含蓄的方法來提醒他們:「就算我沒有去找你們,你們為什麼不主動來投奔我呢?」由這一層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實在是太周到了,的確具有感人的力量。而這感人力量正體現了文藝創作的政治性與藝術性的結合。他這種深細婉轉的用心,在《求賢令》之類的文件中當然無法盡情表達;而《短歌行》作為一首詩,就能抒發政治文件所不能抒發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緊接著他又引用《詩經·小雅·鹿鳴》中的四句,描寫賓主歡宴的情景,意思是說只要你們到我這裡來,我是一定會待以「嘉賓」之禮的,我們是能夠歡快融洽地相處併合作的。這八句仍然沒有明確地說出「求才」二字,因為曹操所寫的是詩,所以用了典故來作比喻,這就是「婉而多諷」的表現方法。同時,「但為君故」這個「君」字,在曹操的詩中也具有典型意義。本來在《詩經》中,這「君」只是指一個具體的人;而在這裡則具有了廣泛的意義:在當時凡是讀到曹操此詩的「賢士」,都可以自認為他就是曹操為之沈吟《子衿》一詩的思念對象。正因為這樣,此詩流傳開去,才會起到巨大的社會作用。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這八句是對以上十六句的強調和照應。以上十六句主要講了兩個意思,即為求賢而愁,又表示要待賢以禮。倘若借用音樂來作比,這可以說是全詩中的兩個「主題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這兩個「主題旋律」的復現和變奏。前四句又在講憂愁,是照應第一個八句;後四句講「賢才」到來,是照應第二個八句。表面看來,意思上是與前十六句重複的,但實際上由於「主題旋律」的復現和變奏,因此使全詩更有抑揚低昂、反覆詠嘆之致,加強了抒情的濃度。再從表達詩的文學主題來看,這八句也不是簡單重複,而是含有深意的。那就是說「賢才」已經來了不少,我們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並不滿足,我仍在為求賢而發愁,希望有更多的「賢才」到來。天上的明月常在運行,不會停止(「掇」通「輟」,「晉樂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輟」,即停止的意思;高中課本中「掇」的解釋為:拾取,採取。何時可掇:什麼時候可以摘取呢);同樣,我的求賢之思也是不會斷絕的。說這種話又是用心周到的表現,因為曹操不斷在延攬人才,那麼後來者會不會顧慮「人滿為患」呢?所以曹操在這裡進一步表示,他的求賢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樣不會終止,人們也就不必要有什麼顧慮,早來晚來都一樣會受到優待。關於這一點作者在下文還要有更加明確的表示,這裡不過是承上啟下,起到過渡與襯墊的作用。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月明」四句既是準確而形象的寫景筆墨,同時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說:「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無所依託。」這說明他看出了這四句是比喻,但光說「客子」未免空泛;實際上這是指那些猶豫不定的人才,他們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一時無所適從。所以曹操以烏鵲繞樹、「何枝可依」的情景來啟發他們,不要三心二意,要善於擇枝而棲,趕緊到自己這一邊來。這四句詩生動刻畫了那些猶豫彷徨者的處境與心情,然而作者不僅絲毫未加指責,反而在濃鬱的詩意中透露著對這一些人的關心和同情。這恰恰說明曹操很會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達理的姿態來吸引和爭取人才。而像這樣一種情味,也是充分發揮了詩歌所特有的感染作用。最後四句畫龍點睛,明明白白地披肝瀝膽,希望人才都來歸我,確切地點明了此詩的主題。「周公吐哺」的典故出於《韓詩外傳》,據說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周公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時洗一次頭,吃一頓飯,都曾中斷數次,這種傳說當然是太誇張了。不過這個典故用在這裡卻是突出地表現了作者求賢若渴的心情。「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二句也是通過比喻極有說服力地表現了人才越多越好,決不會有「人滿之患」。借用了《管子·形解》中陳沆說:「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則南馳耳。分奔蜀吳,棲皇未定,若非吐哺折節,何以來之?山不厭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厭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厭士,故天下歸心。」(亦見《詩比興箋》)這些話是很有助於說明此詩的背景、主題以及最後各句之意的。

總起來說,《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它詩作如《蒿裡行》、《對酒》、《苦寒行》等一樣,是政治性很強的詩作,主要是為曹操當時所實行的政治路線和政治策略服務的;然而它那政治內容和意義卻完全熔鑄在濃鬱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詩充分發揮了詩歌創作的特長,準確而巧妙地運用了比興手法,來達到寓理於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時代,他就已經能夠按照抒情詩的特殊規律來取得預期的社會效果,這一創作經驗顯然是值得借鑑的。同時因為曹操在當時強調「唯才是舉」有一定的進步意義,所以他對「求賢」這一主題所作的高度藝術化的表現,也應得到歷史的肯定。


【作者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締造者。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曹操在中國的影視劇形象中多以"奸雄「出現,但在歷史上其實是一個頗有作為的帝王,毛澤東曾說「我的心與曹操是相通的」。


《經典詠流傳》第一季合集(詩詞歌曲57首)

經典詠流傳: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經典詠流傳:席慕蓉《渡口》

經典詠流傳:《論語》

經典詠流傳:陸遊《書憤》


圖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轉發只需1秒哦~

相關焦點

  • 經典詠流傳:王安石《梅花》
    >經典詠流傳:曹雪芹《枉凝眉》經典詠流傳:《聲律啟蒙》(朗誦視頻+全文完整版)經典詠流傳:蘇軾《定風波》經典詠流傳:馬致遠《天淨沙·秋思》經典詠流傳:余光中>經典詠流傳:《木蘭辭》經典詠流傳:駱賓王《詠鵝》經典詠流傳:孟郊《遊子吟》經典詠流傳:敕勒歌經典詠流傳:孟浩然《春曉》經典詠流傳
  • 短歌行·曹操
    《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於《相和歌辭·平調曲》。這就是說它本來是一個樂曲的名稱。最初的古辭已經失傳。樂府裡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這首。這種樂曲怎麼唱法,現在當然是不知道了。但樂府《相和歌·平調曲》中除了《短歌行》還有《長歌行》,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引證古詩「長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和晉代傅玄《豔歌行》「咄來長歌續短歌」等句,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現在也就只能根據這一點點材料來理解《短歌行》的音樂特點。《短歌行》這個樂曲,原來當然也有相應的歌辭,就是「樂府古辭」,但這古辭已經失傳了。
  • 中華經典 曹操《短歌行》
    曹操傳世的《短歌行》有兩首,今天與大家共同欣賞的是其中一首。
  • 《經典詠流傳》:吉克雋逸的一曲《觀滄海》,唱出曹操的雄心壯志
    曾幾何時,在央視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歌手吉克雋逸傾情演唱了一曲曹操的《觀滄海》,她那極富穿透力和高亢的嗓音徹底徵服了觀眾,也讓人們在歌聲中記住了這首氣勢磅礴的《觀滄海》。
  • 【賞析】《短歌行》曹操
    《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於《相和歌•平調曲》,為樂曲的名稱。曹操《短歌行》的主題非常明確,該篇通過宴會的歌唱來表達詩人求賢如渴的思想和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而李白的同名詩作《短歌行》,沿襲了古老的主題,但寫法上卻將寫實與想像熔於一爐,極富浪漫色彩。在藝術上,他的詩想像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的藝術風格。
  • 短歌行-曹操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短歌行》是漢樂府舊題,屬於《相和歌辭·平調曲》。曹操《短歌行》共二首,其中第一首非常著名。
  • 曹操短歌行優秀的硬筆書法圖片賞析
    短歌行是曹操創作的一首經典的詩作,這首詩有非常高的文學地位。
  • 【中華詩史】曹操《短歌行》
    《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於《相和歌辭·平調曲》。這就是說它本來是一個樂曲的名稱。最初的古辭已經失傳。樂府裡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這首。這種樂曲怎麼唱法,現在當然是不知道了。但樂府《相和歌·平調曲》中除了《短歌行》還有《長歌行》,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引證古詩「長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和晉代傅玄《豔歌行》「咄來長歌續短歌」等句,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現在也就只能根據這一點點材料來理解《短歌行》的音樂特點。《短歌行》這個樂曲,原來當然也有相應的歌辭,就是「樂府古辭」,但這古辭已經失傳了。
  • 《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第一期至第十期歌單合集
    【點擊圖片 回味經典】果斷收藏!《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第一期視頻歌曲及詩詞意境海報合集【點擊圖片 回味經典】果斷收藏!《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第二期詩詞、歌曲及意境海報【點擊圖片 回味經典】果斷收藏!《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第四期詩詞、意境海報合集
  • 經典詠流傳:白居易《琵琶行》
    經典詠流傳:《木蘭辭》經典詠流傳:駱賓王《詠鵝》經典詠流傳:孟郊《遊子吟》經典詠流傳:敕勒歌經典詠流傳:孟浩然《春曉》經典詠流傳:楊炯《從軍行》經典詠流傳:王維《送元二使安西》經典詠流傳:李白《月下獨酌》經典詠流傳:屈原《離騷》經典詠流傳:王維《山居秋暝》
  • 古詩鑑賞:曹操 · 短歌行
    關注微信公眾號「品聽經典」或「品聽詩詞」後,即可更方便、輕鬆地瀏覽學習詩詞、古文、成語等所有音視頻內容,以及永久收藏各部小編為您整理出的《書籍目錄
  • 經典詠流傳:《紫禁紅牆》
    》第一、二季合集(詩詞歌曲108首)經典詠流傳:王維《少年行》+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經典詠流傳:納蘭容若《長相思·山一程》經典詠流傳:鄭板橋《竹石》經典詠流傳:杜甫《絕句二首(其一)》經典詠流傳: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經典詠流傳:範仲淹《嶽陽樓記》
  • 曹操《短歌行》淺析 || 丹子
    《短歌行》淺析 ——文學作品賞析系列四作者:丹子   朗誦:仙族部落的少女這首《短歌行》的主題非常明確,就是作者渴望招納賢才,建立功業,安定天下。從詩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來看,應作於曹操中年之後。曹操是有遠大報負的政治家,他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實行唯才是舉的策略,先後下過多次「求賢令」。全詩整體格調激揚慷慨,抒發個人抱負,反映出詩人積極進取的精神面貌。
  • 曹操:短歌行|配樂朗誦
    1994年版電視劇《三國演義》劇照【導讀】《短歌行》,屬樂府《相和曲·平調曲》。短歌行[東漢]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①。                        慨當以慷②,憂思難忘。
  • 經典詠流傳: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經典詠流傳:曹雪芹《枉凝眉》經典詠流傳:《聲律啟蒙》(朗誦視頻+全文完整版)經典詠流傳:蘇軾《定風波》經典詠流傳:馬致遠《天淨沙·秋思》經典詠流傳:余光中>經典詠流傳:《木蘭辭》經典詠流傳:駱賓王《詠鵝》經典詠流傳:孟郊《遊子吟》經典詠流傳:敕勒歌經典詠流傳:孟浩然《春曉》經典詠流傳
  • 《經典詠流傳》第二季,所有歌曲都在這裡,你喜歡哪首?
    以詩和歌,傳唱經典,《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已經完美收官,每首詩經過傳唱,都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它們的顯性或隱性的內涵。《春夜喜雨》張靚穎,夏鴻鵬/夏雨霏歌《小松》,歡慶《夜雨寄北》情,雷佳《蒹葭》詠《樂團,陳偉倫有《鐵馬秋風》,譚維維《刺勒歌》,吳彤傳唱《短歌行》。徐夢圓/王泓翔《迴文詩》,李玉剛《和項王歌》,《長相思》林志炫,《白雪歌》尚雯婕,《登樓歌》阿魯阿卓/山風組合,《卜算子·詠梅》李谷一。魯迅藝術學院合唱團/中央音樂學院合唱團《黃河大合唱》,龔琳娜/璧山少兒合唱團《武魂》,趙照《雨巷》,《遙念詞》曹軒賓,《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李宇春。
  • 經典詠流傳歌曲:《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第十一期與您一起傳唱經典!期待中!
    經典詠流傳歌曲:每天更新,免費關注!弘揚國學,傳遞正能量!讓經典永遠流傳下去。
  • 《經典詠流傳》:歌以詠志,樂以抒懷
    2018年大年初一至初三,由央視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連續三天在綜合頻道播出。這檔「和詩以歌」節目,開播次日以9.3的豆瓣評分創文化節目新高為央視迎來了戊戌年的「開門紅」,並在今年兩會上引發關注。擔任《經典詠流傳》鑑賞團成員之一的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提出「將《經典詠流傳》式的美育教育推廣到基層和全民」的提案。
  • 古詩詞文賞析之古詩《短歌行》曹操
    這首《短歌行》的主題非常明確,就是作者求賢若渴,希望人才都來投靠自己。曹操在其政治活動中,為了擴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統治基礎,打擊反動的世襲豪強勢力,曾大力強調「唯才是舉」,為此而先後發布了「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實際上就是一曲「求賢歌」、又正因為運用了詩歌的形式,含有豐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獨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傳了他所堅持的主張,配合了他所頒發的政令。  全詩分為四節,逐而一一分析。
  • 經典詠流傳歌曲:胡德夫登央視《經典詠流傳》 彈唱《牛背上的小孩·回鄉偶書》
    經典詠流傳歌曲:每天更新,免費關注!弘揚國學,傳遞正能量!讓經典永遠流傳下去。